- 首页
- 诗藏
- 词集
- 全史宫词
全史宫词
【简释】《晋书·武元杨皇后传》载,初,贾充妻郭氏,使贿后求一女为太子妃。及议太子婚,帝欲娶卫瓘女。然,后盛赞贾后有淑德,又密使太子太傅荀顗进言,帝乃听之。泰始中,帝博选良家女,以充后宫。先下书禁天下嫁娶,使宦者乘使车、给驺骑,驰传州郡,召充选者,使后择选。后性妒,唯取洁白、长大,其端庄美艳者,并不见留。时,卞藩女,有美色。帝掩扇谓后曰:“卞氏女佳!”后曰:“藩三世后族,其女不可枉以卑位。”帝乃止。(又)载,元后纳贾、郭亲党之说,欲婚贾氏。帝曰:“卫公女有五可,贾公女有五不可。卫家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贾家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
《晋书·后妃传序》载,自太祖始,亲选良家女。既而帝掩纨扇躬行,请托后采长白,实彰妒忌之情。贾纳短青,竟践复亡之辙。
【宫词】碎剪云霞五色匀,一时花样竞翻新。宸游未到华林苑,先见宫中著手春。
【简释】《事物原始》载,晋惠帝正月,百花未开,令宫人剪五色通草花。汉王符潜论讽讥“花采之费”。晋,新野君传家,剪花为业。有染绢为芙蓉,捻腊为菱藕,剪梅若生之事,则花朵剪彩起于晋矣!
《晋书·左贵妃传》载,帝每游华林,辄回辇过之。
【宫词】嵯峨鲁国逼青宫,德应金■〈艹登〉事已空。折柳歌谣满京洛,白沙无力畏南风。
【简释】《拾遗记》载,武帝为抚军时,府内后堂砌下,忽生草三株,状似金■〈艹登〉。有一羌人,姓姚,名馥。妙解阴阳之术,云:“此草以应金德之瑞。”后以府地赐张华,犹有草在。故茂先作《金■〈艹登〉赋》。至惠帝元熙元年,三株草化为三树,枝叶似杨,以应“三杨擅权”之事。时有杨骏、杨珧、杨济三兄弟,号曰“三杨”。
《晋书·五行志》载,太康未,京洛为折杨柳之歌。是时,三杨贵盛而被族灭,太后废黜,幽死中宫。折杨柳之应也。(又)载,元康中,京洛童谣曰:“南风起,吹白沙,遥望鲁国何嵯峨,千岁骨髅生齿牙。”南风,贾后名也。白,晋行也。沙门,太子小字也。鲁,贾谧国也。言,贾后将与谧为乱,以危太子。而赵王因衅咀嚼豪贤,以成篡夺,不得其死之应也。
【宫词】香汤浴罢屋潭潭,未许官蛙破睡酣。天上楼台谁得到,暗偷春色入城南。
【简释】《水经·谷水注引晋中州记》载,惠帝闻虾蟆声,问人:“是官虾蟆,还是私虾蟆?”侍臣贾允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帝曰:“若是官蛙,可给廪!”先是有谶云:窃。小吏云:先行逢一老妪,说家有疾病,卜云宜得城南少年厌之。欲暂相烦。于是随去,上车下帷,内簏箱中,行可十余里,过六七门限,开簏箱,忽见楼阙好屋,问此是何处?云:是天上。即以香汤见浴。将入,见一妇人,年可三十五六,短形,青黑色,眉后有疵。见留数夕,临出赠此。众人听罢,知是贾后。
【宫词】小马埤车宫市通,储君嬉戏竟无终。王家已上离婚表,枉写鱼函寄惠风。
【简释】《晋书·愍怀太子传》载,贾后忌太子有令誉。密敕阉宦媚谀于太子。太子所幸蒋美人,生男。言宜隆其赏赐,多为皇孙造玩弄之器。太子从之,于是慢弛益彰,或废朝。侍恒在后园游戏,爱埤车小马,令左右驰骑,断其鞍勒,使坠地为乐。又于宫中为市,使人屠酤。(又)载,后为太子聘王衍小女,名惠风。太子废,王衍表请离婚。太子至许,遗妃。
【宫词】罗褂婉转两裆柔,艳艳珠松翠羽稠。文履不须夸绛地,新来齐著伏鸠头。
【简释】《渊鉴类函》载,晋起居注曰:“拜郑夫人右婕妤,按仪应服雀钗褂。”
《晋书·五行志》载,元康未,妇人出两裆,加乎交领之上。此内出外也。
《晋书·舆服志》载,皇后首饰,则假髻步摇,俗谓之“珠松”是也。金题白珠珰,绕以翡翠。
《炙毂子》载,晋永嘉元年,始用黄草为履,宫内妃御皆著之。谓之“伏鸠头履”。
【宫词】金墉城外暗云愁,地下冤应诉不休。储位虽移神器重,那容韩寿共香偷。
【简释】《晋书·惠帝纪》载,永平元年三月,贾后矫诏,废皇太后为庶人,徙于金墉城。二年二月,贾后杀皇太后于金墉城。九年十二月,废皇太子遹为庶人,及其三子幽于金墉城,杀太子母谢氏。永康元年三月,贾后矫诏害庶人遹于许昌。(又)载,初,太后尚有侍御十余人。贾后夺之,绝饍而崩,时年三十四。贾后又信妖巫,谓太后必诉冤先帝,乃覆而殡之,施诸厌劾符书、药物。
《晋书·贾后传》载,初,后诈有身,内藳物为产具。遂取妹夫韩寿子慰祖养之托,谅暗所生,故不显。遂谋废太子,以所养代立。《晋书·贾充传》载,韩寿,美姿貌。充女见而悦焉,潜通音好。时,西域贡奇香,一著人则经月不散。帝唯赐充。充女密盗,以遗韩寿。
【宫词】洛阳府藏尽凋残,台判东西亦枉然。早见钱神成互市,三千惟賸被囊钱。
【简释】《晋书·惠帝纪》载,颖与帝单车走洛阳,服御分散,仓卒上下无赍,侍中黄门被囊中赍私钱三千,诏贷用所在买饭,以供宫人。止食于道中客舍,帝令张方具车载宫人、实物。军人因妻略,后宫分争府藏。魏晋以来之积,扫地无遗矣。河间王颙迎于霸上,以西征府为宫。唯仆射荀藩,司隶刘暾,太常郑球,河南尹周馥,与其遗官在洛阳,为留台,承制行事,号为“东西台”。(又)载,帝之为太子也,朝廷咸知不堪政事,及居大位,政出群下,贿赂公行,更相荐举,天下谓之“互市”。高平王沈,作《释时论》,南阳鲁褒作《钱神论》,皆疾时之作也。
【宫词】天教神玺报中兴,恭俭真堪帝祚膺。继马已符铜马谶,早知王气在金陵。
【简释】《晋书·元帝纪》载,于时有玉册见于临安。白玉麒麟神玺,出于江宁。其文曰“长寿万年”。日有重晕,皆以为中兴之象焉。(又)载,始皇时,望气者云: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元帝之渡江也,乃五百二十六年。真人之应在于此矣。(又)载,初元石图,有牛及马后,故宣帝深忌牛氏。遂以二其一口,以贮酒焉。帝先饮佳者,而以毒酒鸩其将牛金,而恭王妃夏侯氏,竟通小吏牛氏,而生元帝,亦有符云。
《晋书·夏侯太妃传》载,国初,有谶云“铜马入海建业期”。太妃小字铜环,而元帝中兴于江左焉。
【宫词】江东一马化龙时,建业宫中起练丝。漫向天厨夸禁臠,圣心方戒覆杯池。
【简释】《晋书·元帝本纪》载,太安之际,童谣曰:“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又)载,帝性俭,冬施青布,夏施青丝帷帐。
《晋书·谢混传》载,元帝始镇建业,每得一豚,以为珍膳。项上臠尤美,辄以荐帝,呼为“禁臠。”
《六朝遗事》载,覆杯池在建业城北三里,又称西池。晋元帝初,颇以酒废政。王导谏之,因覆杯于池中,以为戒。
【宫词】南掖门前杜姥家,休征一夕记生牙。无端织女银河暗,髻上齐簪素柰花。
【简释】《晋书·成恭杜皇后传》载,后,少有姿色,然长犹无齿,及帝纳采之日,一夜,齿尽生。崩年仅二十一岁。先是三吴女子相于簪白花,望之如素柰。传言天上织女死,为之著服。至是后崩,孝武帝立,以后母为广德县君,立第南掖门外,世所谓“杜姥宅”之说。
【宫词】白妙帷幙暗龙楼,太极临轩重委裘。阿子一声肠已断,帘歌鸣咽不胜愁。
【简释】《晋书·穆帝纪》载,太后设白纱帷于太极殿,抱帝临轩。(又)载,升平中,儿童忽歌阿子闻,曲终辄云:“阿子汝闻不?”无几,帝崩。太后哭曰:“阿子汝闻不。”(又)载,升平末,俗间忽作帘歌,少时而穆帝晏驾。
【宫词】雀钗蝉钿晓妆添,假髻峨峨倚镜奁。制得金环凭指试,紫磨光绕笋芽尖。
【简释】《晋书·舆服志》载,贵人太平髻七■〈釒奠〉,公主、夫人五,世妇三。
《晋书·五行志》载,太元中,公主妇女必缓鬓倾髻,以为盛饰。用髲既多,不可恒戴,乃先于木及笼上妆之名曰“假髻”,亦称“假头”。
《格致镜原》载,俗说晋哀帝王皇后,有紫磨金指环。至小,只可容五指带。雀钗,谓之雀形之钗。
【宫词】凤凰昨夜报雏生,宝殿真堪百子名。何处游韁过御路,白门风送麦花轻。
【简释】《晋书·五行志》载,海西公初生皇太子,百姓歌曰:“凤凰生一雏,天下莫不喜,本言是马驹,今定成龙子。”其歌甚美,其旨甚微。海西公不男,使左右向龙与内侍接,生子,以为已子。
《广博物志》载,晋宫阁名,有“清暑殿”、“芙蓉殿”、“九华殿”、“百儿殿”之称。
《晋书·五行志》载,太和中,百姓歌曰:“青青御路杨,白马紫游缰,汝非皇太子,那得甘露浆。”识者曰:“白者金行,马者国族,紫为夺正之色。明以紫乱朱也。”(又)载,谣曰:“犁牛耕御路,白门种小麦。”及海西公被废,百姓耕其门,以种小麦。遂如谣言。
【宫词】新除漏史报回廊,草诏深宫昼刻长。宝殿风来香气散,梅花吹影上雕梁。
【简释】《类函·晋起居注》载,孝武太元中,置漏刻使。
《晋书·刘邈传》载,时孝武帝觞乐之后,多赐侍臣文词诏。义有不雅者,邈辄焚之。其他侍臣被诏,或宣扬之。故诵者以此多邈。
《类函·金陵览古》载,晋孝武作“太极殿”,欠一梁,有梅木流至石头城下,因取用之。画梅花于梁上,以表瑞焉,因名“梅花殿”。
【宫词】昆仑来自织坊中,崇训深宫福最隆。日月入怀龙枕膝,吉征原胜梦熊熊。
【简释】《晋书·后妃传》载,李太后本生微贱,时徐贵人生新安公主,以德美见宠。帝常翼之有娠,而弥年无子。帝乃令善相者,召诸爱妾而示之。皆曰:“生子非其人。”又悉以诸婢媵示焉。时后为宫人,在织坊中。形长而色黑,宫人皆谓之“昆仑”。既至,相者惊曰:“生子此其人也。”帝召之侍寝。后,数梦两龙枕膝,日月入怀,竟以为吉祥,向侪类说之,帝闻而异焉。果生孝武帝及会稽文孝王、鄱阳长公主。及孝武帝即位,尊为皇太后,称“崇训宫”。安帝即位,尊为太皇太后。
●全史宫词卷十 十六国
○前赵
前赵,匈奴人刘渊所建。刘渊,左部帅豹之子。晋永兴元年,据离石僭号称汉,后徙平阳卒。伪谥光文,改元三(元熙、永凤、河瑞)。子和立,旋弟聪杀而代之,改元四(光兴、嘉平、建元、麟嘉)。子粲立,改元(汉昌),为伪司空靳准所杀,族子曜讨准自立,改国号曰赵,徒都长安,改元(光初)。咸和四年,为石勒所灭。
共五主,凡二十八年。
【宫词】一寸二分呈玉玺,五宗三祖溯金刀。秀容早叶鱼龙梦,表表当心见赤毫。
【简释】《十六国春秋·刘渊传》载,汾水中得玉玺,高一寸二分,方四寸。文曰“有新保之”,王莽时物也。得者,因增“渊海光”三字,而献之。渊以为已瑞,乃大赦境内,改元“河瑞”。(又)载,元熙元年,十月为坛南郊,即汉王位。改晋永兴元年为元熙元年,大赦天下。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立高祖以下三祖五宗之神主而祭之。(又)载,刘豹之妻呼延氏,祈子于龙门,有一白鱼,顶有一角,轩鬐跃鳞,至于祭台,久之乃去。其夜,梦所见鱼变为人,左手持一物,大如鸡子,光亮非常,授呼延氏曰:“此是日精,服之生贵子。”醒来告豹,豹曰:“此吉征也。”自是,十五月而生渊。及长,当心有赤毫毛三根,长三尺六寸。
《太平寰宇记》载,秀容城,即汉时汾阳县城,刘元海所筑。元海因感神而生,姿容秀美,故自名其城曰“秀容城”。
【宫词】太保门楣喜气张,六刘联袂入昭阳。脱簪谏止■〈皇鳥〉仪殿,外辅原资内辅长。
【简释】《十六国春秋·刘聪传》载,聪后呼延氏卒,将纳太保刘殷女。太弟义固谏。聪以问太宰延年、太傅景景等,对曰:“臣闻太保自云刘康公之后,与陛下殊源,纳之何害?!”聪悦,使大鸿胪李宏,拜殷二女英、娥为左右贵妃。又纳殷孙女四人为贵人,于是六刘之宠倾于后宫。
《十六国春秋·聪后刘氏传》载,刘氏武宣皇后,新兴人。太保刘殷少女,名娥,字丽华。聪将起■〈皇鳥〉仪殿于后庭。廷尉陈元达锁腰切谏,聪怒将斩之。后闻之,私敕左右停刑。于是手疏启曰:“今宫室已备,无烦更营。陛下为妾营殿,而杀谏臣,妾复何面目仰侍中栉,请归死以塞陛下误惑之过!”聪览之,变色,引元达而谢之。以后疏示之曰:“外辅如公,内辅如后,朕复何忧?!”
【宫词】论罢诗文数射筹,龙颜不见几经秋。柘弓银砚情堪念,割爱拌教到小刘。
【简释】《十六国春秋·前赵录》载,刘聪引怀帝入宴,从容谓曰:“卿昔为豫章王时,朕与王武子造卿,以所制乐府歌示朕与武子,俱为盛德颂。卿称善者久之。又引朕射于皇堂,朕得十二筹。卿与武子俱得九筹。卿赠朕柘弓银砚,卿颇记否?”怀帝曰:“臣安敢忘之。但恨尔日不早识龙颜耳!”聪喜,以小刘贵人赐帝。
【宫词】比肩三后位同尊,玺绶累累更数人。祸水原是飞燕起,何堪琼寝污轻尘。
【简释】《十六国春秋·前赵录》载,聪以皇后靳氏为上皇后,左贵妃刘氏为左皇后,右贵妃刘氏为右皇后。左司隶陈远达以“三后并立非礼也”,极言切谏。聪不纳。(又)载,聪立樊氏为上皇后。樊氏,即已故张皇后之侍婢也。时,四后之外,佩皇后玺绶者,复有七人。(又)载,中常侍王沈养女,年十四有妙色。聪立为左皇后。尚书令王鉴、中书监崔懿之、中书令曹恂等谏曰:“臣闻王者立后,将以母临天下。匹配后土,必择世德名宗,幽间令淑,乃副四海之望,称神祗之心。汉成帝任心纵欲,以赵飞燕为后,使皇统绝灭,社稷为倾。自麟嘉以来,乱淫于色,中宫之位不以德举,刑余小丑不可以污清庙而尘琼寝,况其家婢邪?六宫妃嫔皆公子公孙,奈何一旦以婢主之?何异象榱玉篑,而对腐木朽楹哉!臣恐非国家之福也!”聪览之,大怒,皆斩于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