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宫词


  【宫词】垂帘已应扪天梦,省狱还符召雨心。多少宫嫔颂樛木,贵人曾赐步摇金。
  【简释】《东观汉记》载,和熹太后常梦扪天,体荡荡正青滑,若有钟乳。后仰嗡之,以讯占梦,言尧舜攀天而上,汤梦及天,舐之。皆圣主之梦,吉不可言。(又)载,邓太后赐冯贵人步摇一具。(又)载,邓后称制,京师旱至五月朔。太后幸洛阳寺,省庶狱,伸冤囚,杜冷行。未还宫,澍雨大降。

  【宫词】西园裸馆郁嵯峨,一曲招商傍晚歌。明日初升入竞浴,茵墀香散夜舒荷。
  【简释】《拾遗记》载,灵帝游西园,起裸游馆,使宫之奏“招商之曲”,渠中植夜舒荷,亦曰“月出则舒”也。茵墀香煮以为汤,宫人以之浴浣,使以余汁入渠,名曰“流香渠”。

  【宫词】腰间一例裹齐裆,梳就瑶台别样装。烛影摇红君半醉,鸡声喔喔满华堂。
  【简释】《古今注》载,灵帝赐宫人蹙金丝合胜袜肚,亦曰“齐裆”。(又)载,令梳瑶台髻。(又)载,作“鸡鸣堂”,多畜鸡。每醉迷于天晓,内侍竞作鸡鸣,以乱真声。乃以烛炬投殿前,帝乃惊悟。

  【宫词】天街尘净六龙出,门外翻车运渴乌。风送雕轮香满路,宫袍多半是春芜。
  【简释】《后汉书·宦官传》灵帝铸“天禄虾蟆”,吐水于东门外桥东,转水入宫。又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
  《西京杂记》载,光和元年,波弋国献神精香草。一名“春芜”,可为布,坚密如水纨,握之一片,满宫皆香。

  【宫词】玉堂昆苑五云中,天禄虾蟆尽铸铜。新拜三公输礼到,河间姹女数钱工。
  【简释】《后汉书·灵帝纪》载,中平三年,复修玉堂殿。铸铜人四,黄钟四,及“天禄虾蟆”。天禄,兽也。
  《金楼子》载,灵帝起“罼圭灵崐苑”,以昆玉为壁,以博山柏节为床。
  《山堂肆考》载,东汉拜三公者,输西园礼钱。
  《后汉书·五行志》载,桓帝初,京师童谣曰:“东班班,入河间,河间姹女工数钱。”河间姹女,指灵帝母永乐太后。

  ●全史宫词卷八 三国

  ○蜀

  蜀汉,昭烈皇帝姓刘名备,涿郡人,景帝子,中山王胜之后。建安十九年,取益州,二十四年取汉中,称汉中王。又二年即帝位,都成都,在位三年崩,葬惠陵,改元一(章武)。子后主禅立,在位四十一年,降于魏,封安乐公。晋泰始七年殂,改元四(建兴、延熙、景耀、炎兴)。
  蜀二主,凡四十三年。

  【宫词】桑楼佳气应黄龙,派衍中山起汉中。不是军功休滥赏,铸钱方毁帐钩铜。
  【简释】《三国志》载,蜀先主备,涿郡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少孤,与母贩履织网为业。舍东南角,有桑树,生高五丈余,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之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又)载,二十四年,先主遂有汉中,群臣上先主为汉中王。(又)载,前后上书者八百余人,咸称,述符瑞、图谶、明征间,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乃去。龙者,君之象也。大王当龙升,登帝之位也。
  宋萧常《续后汉书》载,帝性俭约,尝毁帐钩铜,以铸钱。非军功,不妄赐予,以固国用,不至溃乏。

  【宫词】雪拟肌肤月拟神,白绡帐里净无尘。承恩漫诩颜如玉,争宠人方妒玉人。
  【简释】《拾遗记》载,蜀先主甘后,沛人。先主尝置后于白绡帐中,望者如月下聚雪。河南献玉人,高三尺,乃取玉人置后侧。后与玉人洁白齐润,嬖宠者非唯妒甘后,而亦妒玉人也。

  【宫词】南云何处望皇慈,愁忆当阳割爱时。东海佳人新入侍,千间宝库助军资。
  【简释】《三国志·蜀后传》载,甘后随先主于荆州,产后主。值曹公军至,追及先主于当阳长阪。于时困逼,弃后及后主,赖赵云保护得免于难。后卒,葬于南郡。章武二年,追谥“皇思夫人。
  《三国志·麋竺传》载,竺,东海朐人。吕布袭下邳,虏先主妻子,竺于是进妹于先主为夫人,奴客三千,金银货币以助军资。
  《拾遗记》载,麋竺有宝库千间,时三国交锋,军用万倍,乃输其宝物、车服,以助先主。

  【宫词】断江虎将截吴舟,妃去依然未可留。谁劝宸嬴配重耳,辟宗应愧顺平侯。
  【简释】《三国志·赵云传注引别传》载,先主入益州,云领留营司马。此时,先主孙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权闻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又)载,云领桂阳太守,伐赵范。范寡嫂曰樊氏,有国色,范欲以配云。云辞曰:“相与同姓,卿兄犹我兄。”固辞不许。(又)载,云谥“顺平侯”。(又)载,先主穆皇后,陈留人也。父与刘焉有旧,遂为子瑁纳后。瑁死后,寡居。先主既定益州,而孙夫人还吴,群下劝先主娉后。先主疑与瑁同族。法正进曰:“论其亲疏,何与晋文公之于子圉乎?!”于是,纳后为夫人。

  【宫词】步障明珠事渺茫,夫人归国翠帏凉。江东侍婢迎郎日,犹记刀光满洞房。
  【简释】《三国志·蜀先主传》载,先主既定益州,而孙夫人还吴。
  《华阳国志》载,孙夫人才捷刚猛,有诸兄风,侍婢百人,皆仗剑侍主。先主每下车,心常凛凛。吕温《刘郎浦》诗曰:“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握黄金。”

  【宫词】敬哀中道凤鸾分,香散南陵日已曛。姊妹椒房堪继美,册仪宣命左将军。
  【简释】《三国志·蜀后传》载,后主敬哀皇后,车骑将军张飞长女也,死葬南陵。后主张皇后,乃敬哀皇后之妹也。建兴十五年,入为贵人。延熙元年,策曰:“朕统承大业,君临天下,奉郊庙社稷,今以贵人为皇后,使行丞相事。”左将军向朗,持节授玺绶。勉修中馈恪肃禋祀皇后,其敬之哉。

  【宫词】宗姓风流荷旧恩,结欢长乐岂无因。如何命妇停朝贺,五百挝妻竟有人。
  【简释】《三国志》载,蜀刘琰,鲁国人也。先主在豫州,辟为从事,以其宗姓,有风流,善言论,厚亲待之。建兴中,琰失志恍惚。十二年正月,琰妻胡氏入贺太后,太后令特留胡氏,经月乃出。胡氏有美色,琰疑其与后主有私,呼卒五百,挝胡氏,至于以履抟面,而后弃遣。胡具以告琰,琰坐下狱。有司议曰:“卒非挝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琰竟弃市。自此,大臣妻母朝庆遂绝。
  《三辅黄图》载,太后常居长乐宫。

  【宫词】老臣谋国竖降旗,北地贤王哭庙疾。零落宫花飞入洛,女贞独有李昭仪。
  【简释】《三国志·注引汉晋春秋》载,后主将从谯周之策,北地王谌怒曰:“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后主不纳言,遂送玺绶。是日,谌哭于昭烈之庙,先杀妻、子,而后自杀。左右无不为之涕泣者。(又)载,张皇后,咸熙元年,随后主迁于洛阳。(又)载,蜀降,魏以蜀宫人赐诸将无妻者。宫中李昭仪曰:“我不能二三屈辱!”乃自杀于宫门。

  ○魏

  魏,高祖文帝,姓曹名丕,谯人,魏王操太子。操以建安元年,自兖州引兵入洛阳,迎汉献帝,都许昌。寻自为丞相。二十一年由魏公进爵为王。二十四年殂,子丕嗣立。明年受汉弹,都洛阳,在位七年殂。葬首阳陵,改元一(黄初)。子明帝睿立,十三年殂,葬高平陵。庙号烈祖,改元三(太和、青龙、景初)。养子齐王芳立,十五年为司马师所废,乃归齐王。国至晋武受禅降,封邵陵县公,泰始十年卒,改元二(正始、嘉平)。高贵乡公髦,文帝孙,东海王霖子,嘉平六年,为司马师所立,在位七年,以讨司马昭不克,遇杀。改元二(正元、甘露)。常道乡公奂、文帝弟燕王宇子,甘露五年,为司马昭所立,在位六年,禅于晋,封陈留王,惠帝太安元年殂,改元二(景元、咸熙)。
  曹魏五主,凡四十六年。

  【宫词】几章雅乐制新成,歌女依稀百啭莺。就里翻新唯绛树,一声双曲听分明。
  【简释】《三国志注》载,魏太祖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琅嬛记》载,绛树一声能歌两曲,二人细听各闻一曲,一字不乱。人疑其一声在鼻,竟不测其何术。当时有黄华者,双手能写二牍,或楷或草,挥毫不辍,各自有意。谓之“绛树两声,黄华二牍”。绛树,系魏武时之宫女。

  【宫词】盌注东渠酒色青,赤粱御粥煮银枪。食经戏借东宫补,共制駞蹏七宝羹。
  【简释】《中华古今注》载,魏武以车渠石为酒盌。
  《格致镜原》载,魏武以辽东赤粱为御粥。(又)载,陈思王制駞蹏为羹,一瓯值千金,号“七宝羹”。

  【宫词】卖履分香说旧恩,秋风铜雀易黄昏。腰间犹有金狮带,眼望西陵掩泪痕。
  【简释】《古今注》载,魏武帝赐宫人“金隐起狮子銙腰带”。
  《黄豢魏略》载,太祖顾命曰:“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又云:“余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所为学,作履组卖也。”

  【宫词】尘霄人到凤楼开,万点星球绕烛台。为报外边停织造,针神亲制衮衣来。
  【简释】《拾遗记》载,薛灵芸初别父母,以玉唾壶承泪,及至京师,泪凝如血。文帝以文车十乘迎之,膏烛之光,相继不绝。时人谓之“尘霄”。(又)载,文帝筑土为台,列烛于台下,名曰“烛台”,远望如列星坠地。行者歌曰:“青槐夹道多尘埃,龙楼凤阁望崔嵬,清风细雨杂香来。”(又)载,夜来妙于针功,非所缝制,帝不服也,宫中号曰“神针”。夜来,文帝宫女也。

  【宫词】早虑密策定储皇,献纳时时启智囊。蝉鬓蛾眉皆国色,阴谋终让女中王。
  【简释】《三国志·魏后妃传》载,文德郭皇后,安平广宗人也。后少,而父永奇之曰:“此吾女中王也。”遂以女王为字。后有知数,时时有所献纳,文帝定为嗣,后有谋焉。及践祚,为贵嫔。甄后之死,由后之宠也。黄初三年,立为皇后。
  《中华古今注》载,魏宫人好画长眉,令作“蛾眉惊鹤髻”。文帝宫人绝所爱者,有莫琼树、薛夜来、陈尚衣、段巧笑。琼树始制为蝉鬓,望之缥缈如蝉翼,故曰“蝉鬓”。

  【宫词】玉箸双垂湿绣巾,邺中不似故宫春。含情独绾灵蛇髻,珍重陈王赋洛神。
  【简释】《六帖》载,甄后,面白,泪双垂如玉箸。
  《采兰杂记》载,甄后入后宫,有一绿蛇每日盘结一髻于后前,后因效而为髻,号“灵蛇髻”。曹植之“洛神赋”,系为甄后作。

  【宫词】锦衣丝履绣罗裙,粉浣桃花色似醺。装就每邀天一顾,金星璨灿耀元云。
  【简释】《中华古今注》载,段巧笑锦衣丝履,作紫粉傅面。
  《女红余志》载,段巧笑挽髻用园顶簪,一只插之。文帝见而曰:“元云黯蔼兮,金星出。”

  【宫词】无双才艺尚衣誇,舞态歌喉压禁花。娇病年年劳拥惜,红泥满壁抹丹砂。
  【简释】《中华古今注》载,文帝宫人元尚衣,能歌善舞。
  《女红余志》载,尚衣多病,文帝以原砂涂四壁,以避邪,谓之“红壁”。

  【宫词】驾返西园月满庭,天风吹透水晶屏。官家最爱弹棋戏,闲坐花间谈博经。
  【简释】《曹植诗》载,西园游上才。文帝每以月夜,集文人才士游西园。
  《采兰杂志》载,薛夜来初入魏宫,一夕,文帝在灯下咏,以“水晶七尺屏风”障之,夜来至,不觉面触屏,伤处如晓霞将散。自是,宫人皆用胭脂仿画,号称“晓霞妆”。
  《太平广记》载,弹棋,魏宫内用,装棋戏也。文帝为之,特妙。用手中角拂之,无不中者。
  《谈荟》载,魏文帝时有皇博经。

  【宫词】黄龙丹凤各西东,列殿遨游跸路通。内职新除颁位号,姓名都在八坊中。
  【简释】《金楼子》载,魏明帝时,铸黄龙凤凰各一,置内殿前。又于列殿北,立八坊。诸才人以次第处其中。贵人、夫人以上,转南附焉,其名拟百官之数,帝尝宴游在内。

  【宫词】总章太极郁嵯峨,谷水萦回绕殿过。曼衍鱼龙陈百戏,桂舟轻度越人歌。
  【简释】《三国志·魏明帝纪》载,青龙三年,秋七月,洛阳崇华殿灾。八月,复修崇华,改名“九龙殿”。(又)载,是年起太极诸殿,筑总章观,高十丈余,建翔凤于其上。又于芳林园中起陂池,楫棹越歌,通引谷水过九龙前,为玉井。绮栏水转百戏,鱼龙曼延,弄马倒骑,备如汉西京之制。

  【宫词】筑成高观号崇文,博士词臣聚若云。别有尚书居内职,誉髦可许胜钗裙。
  【简释】《三国志·魏明帝纪》载,青龙四年,置崇文观,征善属文者,以充之。(又)载,又三年,选女子知书可付信者六人,为女尚书。

  【宫词】为念慈亲宝玺彰,玉衣犹记旧时祥。列侯爵袭平原主,戚里加恩重渭阳。
  【简释】《三国志·魏甄后传》载,后明帝母,父逸,上蔡令。太和元年,追封逸谥曰“敬侯”。适孙象袭爵。四月初,营宗庙,掘地得玉玺,方一寸九分,其文曰“天子羡思慈亲”。明帝为之改容,以太牢告庙。又尝梦见后,于是差次舅氏,亲疏高下叙用各有差,赏赐累巨万。又特为起大第,名其里曰“渭阳里”,以追思母氏也。六年,明帝爱女淑死,追封淑谥为“平原懿公主”。取后亡从孙黄与之合葬,追封“黄列侯”。以夫人郭氏从弟直为之后承甄氏姓,封直为平原侯,袭公主爵。甄后于汉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生,每寝寐,家中仿佛见如有人持玉衣,覆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