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林清话


  ○明人私刻坊刻书明刻精本,已具于前。其他私刻坊刻之书,以年代相近,存于今者视宋、元刻本为多。今以书院、精舍、书堂等类,分别记之。一曰书院。则有:紫阳书院。成化三年刻《瀛奎律髓》四十九卷,见《杨志》。

  义阳书院。嘉靖辛卯(十年。)刻何景明《大复集》二十六卷,见《莫目》。

  无锡崇正书院。嘉靖壬辰(十一年。)华麟祥刻《事类赋》三十卷,见《天禄琳琅》九、《丁志》。

  广东崇正书院。嘉靖丙申(十五年。)刻《四书集注》十四卷,见《范目》。(《范目》误丙申为丙辰,又误书院为书堂。)嘉靖丁酉(十六年。)刻《汉书》一百二十卷,见《朱目》、《缪记》。刻《后汉书》一百二十卷,见《范目》、《陆志》、《朱目》、《缪记》、《森志》。

  九峰书院。嘉靖丙申(十五年。)刻元好问《中州集》十卷,《中州乐府》一卷,见《黄记》、(金本。)《丁志》。(旧钞本。)

  芸窗书院。嘉靖甲辰(二十二年。)刻《侯鲭录》八卷,见《缪续记》、《丁志》。(作芸川书院。)无年号刻《荀子》二十卷,见《天禄琳琅后编》十六。刻《扬子》十卷、《文中子》十卷,见《缪记》。(云板心有“芸窗书院刊”五字。)

  鳌峰书院。无年号刻《侯鲭录》八卷,见傅沅叔增湘藏书。(云小字本,十一行,行二十一字,有“鳌峰书院之记”六字木记。)

  籍山书院。万历庚子(十九年。)重刊《经史证类大全本草》三十一卷,见《丁志》。(云大观二年艾晟序,后有“大德壬寅孟春宗文书院刊行”木记,盖知南陵县事楚武昌朱朝望据元本重梓者也。)

  正学书院。刻《国语补音》三卷,见《杨志》。

  东林书院。刻《龟山杨文靖集》三十五卷,见《瞿目》。

  龙川书院。刻《陈龙川先生集》三十卷,见《丁志》。一曰精舍。则有:建溪精舍。洪武壬戌(十五年。)刻《傅汝砺诗集》八卷,见《瞿目》、《陆志》。(云后有“洪武壬戌渝川百丈山前建溪精舍新{开木}”一行。)

  詹氏进德精舍。弘治壬子(五年。)翻刻南山书院本《广韵》五卷,见《森志》、《陆续跋》。

  余有堂凤山精舍。正德丁卯(二年。)刻《论语集注》十卷,见《森志》。

  南星精舍。嘉靖乙酉(四年。)刻《嵇中散集》十卷,见《孙记》、《陆志》。(《志》作南星书屋。)

  崦西精舍。刻《宋之问集》二卷,见《瞿目》。(云板心有“崦西精舍”字。)一曰书堂。则有:古杭勤德书堂。洪武戊午(十一年。)刻《皇元风雅前集》六卷、《后集》六卷,见《杨谱》、《缪续记》。(误作元刻。)刻杨辉《算书五种》七卷,见《杨志》。

  遵正书堂。洪武壬申(二十五年。)刻《增修笺注妙选群英草堂诗馀前集》二卷、《后集》二卷,见《缪续记》。(《记》载书中印记云:“洪武壬申孟夏遵正书堂新刊”两行十二字。德辉按:此本从元泰宇书堂本翻刻。)

  广成书堂。永乐甲辰(二十三年。)翻刻元南山书院本《广韵》五卷,见《森志》、《陆续跋》、《杨志》、《杨谱》。

  书林魏氏仁实书堂。景泰六年刻《性理大全》七十卷,刻王幼学《朱子资治通鉴纲目集览》五十九卷,见《孙记》、(云序例后有“岁在上章敦孟夏书林魏氏仁实书堂新刊”分书木记。上章敦为景泰六年庚午也。)《天禄琳琅》五、《瞿目》。(均误作元版。)弘治甲子(十七年。)刻《楚辞集注》八卷、《后语》六卷、《辨证》二卷,见《缪续记》。(云后有“书林魏氏仁实堂重刊”一行。)弘治乙丑(十八年。)刻《道德经》二卷,列子《冲虚至德真经》八卷,见《森志》。(每半版十二行,行二十六字,注双行。)

  歙西鲍氏耕读书堂。天顺辛巳(五年。)刻宋鲍云《天原发微》五卷,见《瞿目》。

  玉峰书堂。成化四年刻明寇平《全幼心鉴》八卷,见《缪记》。(云一小儿捧一牌,曰“玉峰书堂”四字。)

  阳书堂。成化四年刻《长安志》二十卷、《长安志图》三卷,见《黄记》、《杨录》。

  罗氏竹坪书堂。成化癸巳(九年。)刻《子午流注经》三卷,见《森志》。

  崇仁书堂。成化甲午(十年。)刻《春秋胡传》三十卷,见《范目》。

  刘氏明德书堂。弘治七年刻《卫生宝鉴》二十四卷、《补遗》一卷,见《森志》。无年号刻《大广益会玉篇》三十卷,见《杨谱》、《杨志》。(大题下跨行木记云“刘氏明德堂京本校正”,卷末木记云“刘氏明德书堂新刊”。)

  刘氏文明书堂。弘治辛酉(十四年。)刻《广韵》五卷,见《杨志》。

  集贤书堂。弘治乙丑(十八年。)刻周藩《袖珍方大全》四卷,见《丁志》。(云末有正统十年熊宗立识语,又有“弘治乙丑仲春吉旦集贤书堂新刊”木记。)

  陈氏存德书堂。正德戊辰(三年。)刻《类证注释钱氏小儿方诀》十卷,《陈氏小儿病原方论》四卷,见《森志》、《缪续记》。

  锡山秦氏绣石书堂。嘉靖丙申(十五年。)刻《锦绣万花谷前集》四十卷、《后集》四十卷、《续集》四十卷、《别集》三十卷,见《陆志》、《丁志》、《森志》、《缪记》。无年号刻《汉武故事》二卷,见《钱记》。

  崇文书堂。嘉靖戊申(二十七年。)刻宋陈应行编《吟窗杂录》五十卷,见《缪续记》。(云序末有“嘉靖戊申孟夏崇文书堂家藏宋本刊行”字。)

  新贤书堂。嘉靖壬戌(四十一年。)《新刊四明先生高明大字续资治通鉴》二十卷,见《孙记》。

  吴氏玉融书堂。刻《事林广记外集》二卷,见《陆续跋》。一曰书屋。则有:南星书屋。嘉靖乙酉(四年,)刻《嵇中散集》十卷,见《陆志》、《孙记》。(孙作“南星精舍”。)

  许宗鲁宜静书屋。嘉静戊子(七年。)刻《吕氏春秋》十六卷,见《森志》。无年号刻《尔雅注》三卷,见《范目》、《丁志》。刻《国语》二十一卷,见《缪记》、《丁志》。(误作宜静书堂刊本。)刻吴或《韵补》五卷,见《瞿目》。(钞本。)

  前山书屋。嘉靖甲午(十三年。)黄省曾刻《水经》四十卷,《山海经》十八卷,见《天禄琳琅》八。(云惟《山海经》板心上方有“前山书屋”四字,而《水经》无之。)

  义兴沈氏楚山书屋。嘉靖中刻宋朱弁《曲洧旧闻》十卷,见《瞿目》。(云板心有“楚山书屋”四字。)

  九洲书屋。无年号刻《初学记》三十卷,见《天禄琳琅》九,又《后编》十七、《缪记》。一曰堂。则有:梁氏安定堂。正统丁巳(二年。)刻《韵府群玉》二十卷,见《森志》。

  善敬堂。正统戊辰(十三年。)刻《增广注释音辨唐柳先生集》四十二卷、《别集》二卷、《外集》二卷、《附录》一卷,见《森志》。

  鳌峰熊宗立种德堂。正统五年刻《类证注释小儿方诀》十卷,天顺甲申(八年。)刻《外科备要》三卷,(末题种德堂,未著姓名。)刻《新编妇人良方补遗大全》二十四卷,成化二年刻《增广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卷,己丑(当是成化四年。)刻《增证陈氏小儿痘疹方论》二卷,见《森志》。刻《新刊补注释文黄帝内经素问》十二卷,(后有木记云“鳌峰熊氏种德堂识”八字。)刻《素问入式运气论奥》三卷,《素问内经遗编》一卷,见《丁志》。

  叶氏南山堂。天顺壬午(六年。)刻《新增说文韵府群玉》二十卷,见《丁志》。

  书林刘宗器安正堂。弘治甲子(十七年。)刻《针灸资生经》七卷,见《森志补遗》。正德六年刻《新刊京本详增补注东莱先生左氏博议》二十五卷,见《张续志》。(无元号年月。吾藏本前有木牌记,末题正德六年。)正德丁丑(十二年。)刻《类聚古今韵府群玉续编》四十卷,见《孙记补遗》。(云序后有“正德丁丑书林安正堂刘宗器”题识,末卷后有“正德丁丑仲秋京兆刘氏安正书堂新增刊行”木长印。)正德己卯(十四年。)刻《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二十卷,见蕙风{移}藏书。(卷后有木牌记云“正德己卯仲夏月刘氏安正堂”刊。)辛巳(当是正德十六年。)刻《象山先生集》二十八卷、《外集》五卷,见《天禄琳琅》六。(误入元版。云后有“辛巳岁孟冬月安正书堂重刊”木记。)嘉靖二年刻朱公迁《诗经疏义》二十卷,见《吴记》、《瞿目》、(云前题“书林刘氏安正堂重刊”,后有“癸未年仲夏安正堂刊”墨记。)《丁志》。嘉靖三年重刊《宋濂学士文集》二十六卷、《附录》一卷,见《丁志》。(云序后有“嘉靖三年春月安正堂新刊行”一条。)丙戌(当是嘉靖五年。)刻《增刊校正王状元集诸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三十卷,见《陆志》。(误作元刻。云目后有“龙集丙戌秋月刘安正堂刊木”一行,卷末有“丙戌岁孟冬月安正堂新刊”一行。)庚寅(当是嘉靖九年。)刻《韩文正宗》二卷,见《瞿目》。(云卷末有墨图记,云“庚寅年季夏月安正堂新刊行”。)刻陈傅良《止斋集》二十六卷、《附录》一卷、《遗文》一卷,见《丁志》。嘉靖九年刻明陈《春秋胡传集解》三十卷,嘉靖壬辰(十一年。)刻宋刘达可编《璧水群英待问会元选要》八十二卷,见《范目》。万历壬辰(二十年。)刻宋秦观《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见《袁簿》。万历辛亥(三十九年。)刻《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大全》一百二十五卷,见《缪续记》。(云书前牌子末云“万历辛亥岁孟夏月重新整补好纸版,每部价银壹两整,安正堂梓”。)

  皇甫氏世业堂。正统庚辰(十五年。)刻《博雅》十卷,见《天禄琳琅后编》十二。

  赣州府清献堂。嘉靖元年刻《埤雅》二十卷,见《范目》。嘉靖癸未(二年。)刻巾箱本《书经集注》十卷、《序》一卷,见《丁志》。(云后有木楷书记二行,曰“嘉靖癸未季春月刊行于赣州府清献堂”。)

  南康府六老堂。嘉靖丁亥(六年。)刻陈灏《礼记集说》三十卷,见《范目》、《瞿目》、《丁志》。(不悉刊刻年月。)《四书集注》二十六卷,见《范目》。

  书林叶一兰作德堂。嘉靖乙巳(二十四年。)《新刊演山省翁活幼口议》二十卷,见《森志补遗》。

  雷氏文会堂。嘉靖乙□□□夏吉旦新刊《济世产宝论方》二卷,见《森志》。(钞本。德辉按:此书前有嘉靖己未王子冲序,则“乙”下缺字当是“卯”字,在作序前四年。)

  浙江叶宝山堂。嘉靖癸丑(三十二年。)刻《重订校正唐荆川先生文集》十二卷,见《缪记》。(云后有牌记两行,云“嘉靖癸丑仲冬浙江叶宝山堂”。)

  张之象猗兰堂。嘉靖甲寅(三十三年。)刻自注《盐铁论》十二卷,见《森志》。

  宝云堂。嘉靖十一年赵继宗刻宋赵偕《宝峰先生文集》二卷,见《丁志》。(云版心上刊有“宝云堂文艺”五字。)

  陈奇泉积善堂。隆庆辛未(五年。)刻《纂图互注老庄列三子》二十卷,见《森志》。万历己酉(三十七年。)刻《京本排韵增广事类氏族大全》二十八卷,见《丁志》。

  徐守铭宁寿堂。万历丁亥(十五年。)刻《初学记》三十卷,见《孙记》、《森志》。刻吴淑《事类赋》三十卷,见《天禄琳琅》九、《学部图书馆目》。(云项氏刻本,板心有“宁寿堂”三字。德辉按:此当是误徐为项,否则徐板项得之印行也。)

  吴公宏宝古堂。万历癸卯(三十一年。)刻《博古图》三十卷,见《天禄琳琅》八。

  新都吴氏树滋堂。万历丙午(三十四年。)刻《秦汉印统》八卷,见《天禄琳琅》八、《孙记》。

  周氏博古堂。万历己酉(三十七年。)刻《世说新语》三卷,见《孙记》、《缪记》。

  董氏万卷堂。刻《隆平集》二十卷,见《瞿目》。(云序后有墨图记,云“董氏万卷堂本”。)

  书林龙田刘氏乔山堂。万历辛亥(三十九年。)刻《注解伤寒百证歌发微论》四卷,万历壬子(四十年。)刻《类证增注伤寒百问歌》四卷,见《森志补遗》。

  海虞三槐堂。天启间刻《侯鲭录》八卷,见《丁志》。(引鲍以文跋。)

  叶益荪春昼堂。崇祯庚辰(十三年。)刻《陶靖节集》六卷,见《缪续记》。(云板心有“春昼堂”三字,叶益荪刻,林有跋,异卿手书上板。后有“崇祯庚辰中秋既望闽中林宠异卿书于金陵清凉寺”两行。)

  新都吴继仕熙春堂。无年号刻《六经图》六卷,见《天禄琳琅后编》十三。(云卷后识云“图象俱精,字纸兼美,一照宋本校刻无讹”。)

  熊氏卫生堂。无年号刻《新刊铜人针灸经》七卷,见《森志》。

  明德堂。无年号刻《卫生宝鉴》二十四卷、《补遗》一卷,见《森志》。(云系万历间刊本,末有“皇明岁次乙未明德堂刊”记。德辉按:若万历刻本,乙未当在二十三年。)

  双柏堂。无年号仿宋刻丁黼本《越绝书》十五卷,见《陆志》、《陆续跋》。

  如隐堂。无年号刻《洛阳伽蓝记》五卷,见《张续志》、《瞿目》、《缪续记》。一曰馆。则有:豫章王氏夫容馆。隆庆辛未(五年。)刻《楚辞章句》十七卷,见《朱目》、《森志》、《杨志》、《缪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