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易传


  象曰: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

  人之治者,火承上之风,能君天下者,得天下之治也。施命告四方,人承其命,咸得其遇也。

  初六,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蹢躅。象曰:系于金柅,柔道牵也。

  阴之为道,冝牵于阳。而守其正,保其吉也。君子随遇而往,无永正,何以终乎,凶其冝也。无异于牝豕从豭,遇无信蹢躅而已。非久之道也。

  九二,包有鱼,无咎。不利宾。象曰:包有鱼,义不及宾也。

  阴者,身之资也。鱼非食之珍者。初非阴之正者,卦无阴,亦众之所向也。已得之而供其求,众失之,未足深吝,故获之无咎。得其中者也。畜非正之物,惧人之见,其义岂及于宾哉。

  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象曰:其行次且,行未牵也。

  求初之,合二已,得矣,胡获焉。坐而不安,行而不正,牵系其柔而未得也。以其不获也。而止于位,故免于争竞之患虽,危而无大咎也。

  九四,包无鱼,起凶。象曰:无鱼之凶,逺民也。

  无位之阴,遇斯获矣,二有之也。应何为乎起已求,遇之凶之道也。

  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有陨自天,志不舎命也。

  无中正之徳者,皆无鱼以至于悔也。至五徳博而位尊,谋其道不思其欲,故食杞匏瓜而已。夫以刚正之体,含章明之徳,志在行道不舎敎令,如天降之也。莫不咸赖矣,所谓刚遇中正而天下大行也。

  上九,姤其角,吝,无咎。象曰:姤其角,上穷。吝也。

  已过体矣,何所遇乎,姤于角也。以是求遇,可惜者也。不至于争,无吝已矣。

   坤下兑上 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彖曰:萃,聚也。顺以说。刚中而应,故聚也。王假有庙,致孝享也。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命也。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顺而以说,柔无违也。刚中正而应,保其萃以通也。天下大聚,正者而孝享,聚其昭穆,刚尊而利以见也。萃其正而通也。用大牲吉,聚而丰之,得其称也。夫聚而通之。何往不利。顺于类正而相聚得其通,而保其久也。天地万物之情见于此矣。

  象曰:泽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泽得地以久,地得泽以润相,聚之道也。众之聚也,不可以无防,故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象曰:乃乱乃萃,其志乱也。

  四为上应,三近附之,已信不终,失其萃矣。则心惑而志乱矣。何所利哉。若小能号呼,自省度其可否,反而哂之不以为笑,静然保居,终获其应,复何忧哉。往必无咎也。

  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象曰:引吉无咎,中未变也。

  初三皆萃于四,已独守中,不变其志,待于五,牵而后为聚,得其吉矣。居内靡他,何咎之有。精意承奉信以结之,岂待于丰乎,虽薄而可以荐也。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象曰:往无咎,上巽也。

  下皆上,萃。已无应焉。萃如,嗟如也,何所利哉。奉于四刚,刚巽而与,故往而无咎。不能下已而从人,位之失矣,可小惜也。

  九四,大吉无咎。象曰:大吉无咎,位不当也。

  承上于地以刚处之,而下据其众,非其至公奉上之心大吉则咎也。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象曰:萃有位,志未光也。

  四有其民,而权逼于已,位当贵也,咎何有乎。尊信不行,道岂光乎,且阳徳仁也,可以长正而悔亡矣,民终归之也。

  上六,赍咨涕洟,无咎。象曰:赍咨涕洟,未安上也。

  乘刚而不安,违而无萃。赍咨忧叹以至于涕洟,惧而内戒,咎何有焉。

   巽下坤上 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彖曰:柔以时升,巽而顺刚,中而应,是以大亨用见大人。勿恤,有庆也。南征吉,志行也。

  柔,卑道也。巽,木道也。其道升而大也。见可而升得,其时也。内体巽而外顺于物,刚中而上应之,是以亨也。合大人之徳,用见之,而勿恤有庆者也。南征吉,出诸幽而升于明也。志获于此矣。

  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徳。积小以高大,木生浸而大也。刚中而柔顺也。君子欲其升也。立本以愼徳,巽于卑顺于上,则能积小而至于大也。

  初六,允升大吉。象曰:允升大吉,上合志也。

  巽者刚。巽柔,柔顺刚也。上承于刚,诚信相与,升而合徳,其升矣,故大吉。

  九二,孚,乃利用禴,无咎。象曰:九二之孚,有喜也。

  刚而能正,中而无私,应上以升之象,岂假丰物而后享焉。上应其诚,下升而大,虽非其位得其道也。故有喜而无咎也。

  九三,升虚邑。象曰:升虚邑,无所疑也。

  上体顺也。应而升之,虚邑以待也,升何疑哉。

  六四,王用亨于岐山,吉。无咎。象曰:王用亨于岐山,顺事也。

  位辅乎尊,而不待诸升者,通上下,安险阻之任,难之地也。而顺以当位,恭以事上,得其吉矣,亦又何咎。

  六五,贞吉升阶。象曰:贞吉升阶,大得志也。

  以柔道而至于中也。升阶而就其位,正之吉也。可谓大志也。

  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贞。象曰:?升,在上消不富也。

  上而不已,昧于升也。时消也。安所息乎,利以守正,不求孳孳也。

   坎下兑上 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彖曰:困,刚揜也。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贞大人吉,以刚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

  刚则困,见揜于柔也。险而能说,虽困而通也。君子之行,存乎素也。困而自辨,而不责于人,修齐其徳以自济也。五为众之归焉。刚而能干,中而得当,大人之正也。亨困而吉,何咎之有乎。困而尚口,斯穷之矣,何所信乎,故君子饰行以亨困,而不以言也。

  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泽无水,涸而无润也。夫积行以成其徳,虽致命,终遂其道。君子之志,刚而不可拔也,故能致困而不可失其道也。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象曰:入于幽谷,幽不明也。

  能济困者,刚直也。初以柔弱居于困穷,而不安其所也。而欲上应于二,为二所吝,幽于坎底,以至于三岁而无所见,不明之至也。

  九二,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亨祀,征凶,无咎。象曰:困于酒食,中有庆也。

  刚而得中,为初三之附,丰于所资,困酒食者矣。酒食困,有位而得其民,则受其命服,而朱绂来矣。夫以位卑而有民利,洁敬以奉上,恃权而凌征之凶也。卑以自守,得无咎矣。

  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象曰:据于蒺藜,乘刚也。入于其宫,不见其妻,不祥也。

  柔以居困,力不堪也。欲其往而困于四坚于石也。欲其安而据于二难于蒺藜也。进退无可安所存乎,以至于失位而殒身也。位之不当,不足亨,困不祥之至也。

  九四,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象曰:来徐徐,志在下也。虽不当位,有与也。初为之,应二刚困之,故迟迟而来,以待其间也。位之不当,不足亨,困可惜也。虽困于二,终归其应,金车刚而能载也。

  九五,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象曰:劓刖,志未得也。乃徐有说,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福也。

  物莫能两大,二之丰则五道减矣。二以刚得众,而五怒其甚也。将欲刑之上,下敌应不能胜也,故困之免矣。夫居尊以忿失其道也。终以中直久而说矣。至诚感神,况赤绂乎。故精意乃受其佑矣。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象曰:困于葛藟,未当也。动悔有悔,吉行也。

  柔之为物,不能通于困,当困之终然,可征矣。居于上,而果于刚,欲其退也。为葛藟系之,欲其处也。臲卼而难据,皆不离于困也。柔弱质也,不能专断,语其治也。何哉曰动悔有悔,其处也,则征矣,乃吉行也。

   巽下坎上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

  水人之资也,徳人之保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故从于水,而下入得水,上汲而施物,井之道也。好于徳而巽志修徳,充其徳而位于民,上咸赖其泽徳之施也。故井曰徳,巽志修徳,曰徳之地不可改而非其道也。酌之不竭,不资于外,无丧无得也。君子之徳,其虚中无改,施之不竭,于何而丧其厚徳也。必备莫究其极,又何能得井冽可食之。往来者,皆井,其井之用焉,则君子徳博而施,故往来者徳其徳焉。非刚中之徳不能至也,井可食矣。人近至之而未繘,无功不能汲。下君子虽至于徳,无其位不受其器,未伸其功也。羸其缾,凶繘之失道,用之非器,弃先之功而及其凶也。君子于器而立度,行权而合物,然后道可终也。夫道者,及物而成徳也。修其徳而不利济,非其道也。有徳无其位,不建其功,其徳未行也。有其法当于权,然后能终之,故君子不可以不备徳,观其井而古今之道可知也。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木上有水,上木而出,以润于木,井徳之施也。劳也者,勉民之劳也。治之得冝,乐其劳而生财也。上让下,敬父慈子,孝人之性也。君子明之善,而劝也。非抑之制之,善为事者如之也。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象曰:井泥不食,下也。旧井无禽,时舎也。

  居于井下,井泥者也。旧井而无水者也,禽何食哉。

  穷下而质弱者矣,时何用哉,故舎也。

  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象曰:井谷射鲋,无与也。

  井而与下谷之流也。初微阴也,而注志焉。中之才无施,及以应不能上行,而集其下事也。有质而不得,务徳也。器自矣,谁不弃之。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象曰:井渫不食,行恻也,求王明受福也。

  刚治其位,修已而谋治也。在下之上,有徳者也。井以上为井也。未至上出不见食也。忧其行而心恻矣。上应也,可用汲矣。阻于王之疑也。若主明道通矣。得其贤人,王亦赖其治也。并受其福。

  六四,井甃无咎。象曰:井甃无咎,修井也。

  体上而下柔,以自处无外以他其徳,不弘学而已矣。修井之道,质弱止于无咎,不足以大济也。

  九五,井冽,寒泉食。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井之治者,寒泉也。冽其寒又甚焉。居于中正,为井之主,保井之徳,养而不穷者也。道之上行,人受其施,皆得食其井也。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井至上,收井之功也。应于下,引于五,博济而不施,无幕覆之。为众之信,大成而元吉。

   离下兑上 革,已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已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火不遂其上,泽不得而下,故相息息也者,劳而止之而得其自生也。二女同居,志乖而不可处,故革而制之,后乃成也。已日而信之,文明而说之刚,则大中元亨以正也。革而当其悔,乃亡物,不久革之而后成。天地革而成四时也。汤武革命,得其时而天下正也。革非习近之所得也,其大矣哉。

  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厯明时。

  泽中有火,革而后存。君子修其歴数,明其四时之革,而授以民时也。

  初九,巩用黄牛之革。象曰: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革者,中格事,顺于人,而后民志坚,而勉其务也。从已之为而为,则莫听也,其能久乎,愼初者也。

  六二,已日乃革之,征吉无咎。象曰:已日革之行有嘉也。

  柔以守位,中以为道,上应于五,有命而行。已日遂革而从其制也。以斯而行,嘉吉也。

  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刚得上位,专极其火,性将制,其应不从,其革也。反道背时,征之凶,正之危。自初至三,令已成矣,民已信,又何云也。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象曰:改命之吉,信志也。

  刚能辨志,信而行正,守卑上从,承命而改,得其道矣,何悔之有。

  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刚居尊而革之知变之道,勇于变革,易而为功也。得于中而焕乎其外,理着于兆矣,岂俟占而知哉。

  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象曰: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虎变者,明其理,勇于变也。发而成文,君子之类也,大人之道也。其次勇而变焉,故其文蔚也。内信而外说也。小人无所明也。安于旧俗,乐于纵。故革面而已也。犹思其故行也,则周之三监也。征之凶哉。居而守正,获其吉也。

   巽下离上 鼎,元吉亨。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饪也。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巽而耳目聦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元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