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易藏
- 易经
- 子夏易传
子夏易传
睽始异,而终有遇,履非其位,不安所处,舆曵者也。乘刚不能制下,其牛掣也。四与已睽,近不相得,则害生矣。故自上刑也。履于不正,是固然矣,始睽而难故,无初也。应而后合,故有终也。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象曰:交孚无咎,志行也。
睽而无应,志患其孤,求与同者,初亦不偶合。志交信孚以阳,召阳非好合者,故危矣。同体与事,故无咎也。睽无自成,必自外合也,故两阳而有终焉。
六五,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象曰:厥宗噬肤,往有庆也。
睽而未通,悔之道也。终而有应,故悔亡之矣。宗二也。三柔比之,欲以为附,二噬而絶也。而愿合于已,往何咎哉。柔肤也。阳噬之易也。中而有与,往有庆也。
上九,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宼婚媾,往遇雨则吉。象曰:遇雨之吉,羣疑亡也。
睽之极,恶其孤之深也。三以失位之阴,大乖其道,上以文明之主,观而轻秽之。怪异之先张之弧,不愿之极,后说之弧,思合之深也。无四之宼,则亦亲矣。始睽终合而得吉也。遇阴之极,则好合之道成,又何羣疑之有哉。
艮下坎上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彖曰: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蹇,利西南,往得中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利见大人,往有功也。当位贞吉,以正邦也。蹇之时用大矣哉。
见险而止,难其进也。度徳而处,将以营之也。蹇利西南,众顺待治,往而得中,因众而险下济也。不利东北,遂止而不以进,道穷而不能济于蹇也。
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徳。
山上有水,难之所也,有徳者乃能济之。君子反身修徳,将以为也。
初六,往蹇来誉。象曰:往蹇来誉,冝待也。
柔止于初,见险而待,保下之安也,故往则之蹇,来则见誉矣。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象曰:王臣蹇蹇,终无尤也。
得位居正而应于尊,竭力致身以辅于上,救其蹇于蹇中也。五能蹇而已竭焉,可以保其终也。
九三,往蹇来反。象曰:往蹇来反,内喜之也。
得位于上,内有其人,安之所也。故往则涉险难中,来则内喜,得其反而安矣。
六四,往蹇来连。象曰:往蹇来连,当位实也。
蹇非得中,不能济下也。四得位矣,可以承其上,而不可独济也。故往则蹇矣,来则当其位而连于实,得其所附也。
九五,大蹇朋来。象曰:大蹇朋来,以中节也。
在蹇之中正,而得大位,济蹇之大者也。居于中正,而能裁制节度,使贤不肖,各当其所,故用朋来,而求伸也。
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象曰:往蹇来硕,志在内也。利见大人,以从贵也。
柔居阴极内有其应,五极其蹇已,又附之,故往则道穷。求得内附,故大且吉。利见以从,贵也。
坎下震上 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彖曰: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解,解利西南,往得众也。其来复吉,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拆。解之时大矣哉。
济险而动,动出于险,解也。道之夷而无适,不达也。君子可策其名也。解利西南,往而得众,动于外而有功也。其来复吉,复其所亦可以位也。内刚中而得民也。有攸往夙吉,趋时之敏,缓则无功也。天地解而雷雨作,百果草木皆甲拆,自然之应,不疾而速也。君子贵其途而通也。可无夙乎,非知通于物者,不能通于时也。
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雷雨作,上震下泽,释难之时也。久险不通,人不堪也。赦过宥罪,应乎人心而得其解也。
初六,无咎。象曰:刚柔之际,义无咎也。
解,缓也。无阻艰也。况以柔守下而承于刚乎。得其序也。其义固无咎矣。
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象曰:九二贞吉,得中道也。
刚居中也,能济其险,众之所附也。初承以奉之五,正而应之,众来附之,非我之贪也。难以解矣,可以各保其归也。守中直而保其正,不干其邪,得中道正之吉也。
六三,负且乘,致宼至,贞吝。象曰: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
履于不正,乘于二,而与之负于四,而系之多妄之阴,贪其非有,亦可丑矣。宼自已致,谁之咎乎。以之为正,可惜者也。
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象曰:解而拇,未当位也。
刚处于卑而与三相得,如拇附也。未当位者也。非可久也。故解拇而与,初为朋得其正,乃保其孚矣。
六五,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象曰: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解,行险而免其险也。故下多妄动焉,皆上法之怠,从以济险而失于缓也。五以柔处,中而系有,终二守其正而已矣,不敢自解也,故得其中吉也。夫人之化上,从其行也。上难则小人不敢妄进也。
上六,公用射隼于髙墉之上,获之。无不利。象曰:公用射隼,以解悖也。
解,释弛缓也。故多有纵焉。终而获之,得其时也。三应其诛焉。纵悖之甚,据非其有,虽欲贪戾,其能终乎。而公以法诛,何所不获。悖解众安无不利也。
兑下艮上 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彖曰: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应有时,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损,损下也。夫上也者,下之庇也,可无奉乎。故分下之刚,而上益于柔,下不敢多,而奉其上也。损者,益之本,能损而当,则民成矣。大吉而无咎。虽损也,其道存焉,可以正也,有正而能损已,何往而不可哉。损而得于时,虽至约可也。竭刚以奉,其道不存,不可正也已矣,故损益盈虚而与时偕行也。刚者,君子之道也,故处于下以奉其上,居其上以益于下,君子之道也。下者上之本也。不可以失其所也,故损益之辞系焉,为人上者不可不虑下也。
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山下有泽,山止其上,损泽而上,润也。君子之可损者,忿欲也。纵之而咎生也,故戒之。
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象曰:已事遄往,尚合志也。
损贵其合时,初以结之,合其志也。故止其事而遄往,则终无咎矣。酌者,损之薄也。损以奉上,冝乎夙也,初犹遄也,其可后乎。当其时,虽酌之当也。
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象曰:九二,利贞,中以为志也。
初遄往而酌损之,贵其初合其志也。于事中可以守,务利其正也。损非其时,徒失其正,征之凶也。志守中正,而从其事不损己,以奉上,而上来,益已得,其中道者也。
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象曰:一人行,三则疑也。
一与一则志专而相应也。一以待而二以应之则惑矣。而况于三乎。于男女则不生化矣,于所求则累其徳矣,于建?则多劳而寡功矣,可以不愼乎。故三阴行则损六,三之应六,三独往则获上矣。
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象曰:损其疾亦可喜也。
逺于阳而处两阴之间,待初之来而为勤,望之初遄,来使已疾,损而有喜也,亦有何咎。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弗克违,元吉。象曰:六五,元吉自上佑也。
损而益之,天之道也,人之理也。居尊以柔,能损诸已也,则天佑之。民归之莫不感说以奉益也,或也者非意之而自外至也。虽十朋之,莫违其大吉也。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象曰:弗损益之,大得志也。
损,损下奉其君也。上非受益之地,亦臣于主也。而刚正以处之,五柔以奉之,故不损己以奉主,而为主所益也,复何咎哉。得正之吉也。尚徳而往,何不利乎,高而无位,赞五之功,虽应得臣,无自有也。上贤之徳得损之终反受其益,大得志者也。
震下巽上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为上者其道下济也,故损上之刚,分而下益于柔。自上下下者也。中正为主,益而得时,何往而不可哉。是以有庆也。动巽而木行也。乘于大川而无险也。益动而巽于人,日进而无疆也。天施而后地生,上益而后下奉其益,岂穷哉。益之无当,虽惠而不行也,故时与而后可也。
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雷行而风从,益,其震也。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益莫大也。
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象曰:元吉无咎,下不厚事也。
益,损上益下者也。夫受上之益而岂徒哉,必有大功而可以当之矣。初以刚下为动之主,能堪也大事者。下者难处之地,非专厚之所,得其大吉,乃无咎也。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象曰:或益之,自外来也。
柔以得位,受上之益,得中之道,能精意以奉五,通于人而信于神也,故外来非常之佑也。夫阴之所利,在于永贞,而二能尽之,其于吉也。虽访诸十朋之,不能违也,长正之道,岂止于臣下哉。虽王用之而享于上帝吉也。
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象曰: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柔处高位危,咎之道也。居危而受上之益,非其见危致命,坚志而固有其事则不免矣。五为施益之主,而已竭,信不敢自专,必中行以告之用圭以表之,乃可能行奉其中也。
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象曰:告公从,以益志也。
原本阙传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徳。象曰:有孚惠心,勿问之矣。惠我徳,大得志也。
有中正之徳,当益之尊,信以令人,施以心惠,勿问之矣,乃大吉也。我信惠下,下益报之,上下交孚,治之至也,大得其志矣。
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象曰:莫益之,偏辞也。或击之,自外来也。
五以中正,人皆归之,上九乘之,过求众附,虽有其应,岂附之哉。独自益之,人不益矣。不能修整立心,勿恒多求于人,人所忿也。益穷反损,故有外来而击之者也。
周易下经 卷五 周易下经夬传第五
卷五 周易下经夬传第五
乾下兑上 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彖曰: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
阳长终位而阴微也。君子在位,小人在野,健制而能悦之,不隐情也。刚决而能和之,不任力而刚不过中也。故显于王庭而民得治也。夫用九即吉于无首也,刚长即凶于用壮也。道之穷则不富矣,其危矣哉。信有危而思患,呻号终无刑,乃保其光也。告自邑,扬而令之从也。不利即戎,肆刚骋力,道途斯变。利有攸往,柔道外而刚治遂终也。
象曰: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徳则忌。
泽上于天,上泽以及下也。上以明法,决治致其平也。君子以施禄及下,惠其泽也。选徳以居其位,取则以上为禁,尽已而不敢上越也。
初九,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象曰:不胜而往,咎也。
阳处体初,志在乎前,趾将行以,求胜也。壮之用斯穷之矣,下之微也,何可胜哉。知其不可以往之,自为咎也。
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以刚而退,守于柔,知其危而惧,呻号戎于昧矣,可为戎,无敌也。何所忧乎,得其中道,吉也。
九三,壮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象曰:君子夬夬,终无咎也。
当位上应,往而为壮,内得其心,外形于色,壮见于頄也。行而与邪凶之道也。夫君子治已,岂系于私哉。虽独行,遇应而润于我,而反恕其邪志,匪其失亦又何咎。
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象曰:其行次且,位不当也。闻言不信,聦不明也。
志进决柔而逼于上,坐不能安,行不能正,刚而不当其位也。羊者,觗突不回之物,比之用壮,焉能自牵。系其志,不纵其壮,则悔亡也。是语也,听之而不能明,昧为其道者也。
九五,苋陆夬夬,中行无咎。象曰:中行无咎,中未光也。
上无位之尊也。决,其决至易也。苋陆之柔,脃也。以至尊之徳,务至微之物,则缺于与能矣。夬而得中,无咎而已岂足以为光哉。
上六,无号,终有凶。象曰:无号之凶,终不可长也。
刚长而一柔尚存,亡无日矣。虽号之无及已也。
巽下乾上 姤,女壮,勿用取女。彖曰:姤,遇也。柔遇刚也。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姤之时义大矣哉。
阳也,君人之道也,正之恒也。而阴来代之,众以求之,其道遇也。阴之贼也。遇而合之,仕无正也。女之壮也,非人伦之道,不足以娶之。事无恒,不足以为用。夫易无穷也。阳不能独化,化不可以无遇,故遇而后成。初茍而终固,即遂其生,化之大焉。且物无大也,无细也。其得之大遇也。待于外之来也,岂已之由乎。其在于遇人,大吉。则乾阳也,巽阴也,有天地相遇之道焉。天地遇而万物章也,刚得中正而能择其柔,圣人遇于大位也。则其道大行,君子遇于时,辅圣人之功而天下治也。品物得遇而其道乃通始,微而终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