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浅述

  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以六五一爻之义释卦辞。内难、谓为纣近亲、六五近於上六者也。文王箕子皆晦其明者。而箕子佯狂受辱、故艰贞於箕子尤切。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自昭明德、以治己也。用晦而明、以治人也。不以察察为明、而宽容之中物情自照、用晦而明也。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离为雉、有飞鸟之象。在下见伤犹浅、有飞而垂巽之象。行、往、皆去也。主人、所之之地主我者也。君子见几而作、行而三日不得食。然宁不食、不可以不行、行重于食故也。所往之地主我者、或讶其去之早然宁[文澜本“早然宁”作“非宜、是”]主人有言、不可以不往。君子之独见、非众人所知也。大全以为伯夷太公之事、近之。
  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
  去就以义、不食其实禄亦义也。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君臣一体、故明夷以人身取象。上为首而四腹心、二股肱也。二变为乾、有马象。伤股、害于行矣。而左股、则伤未切。得马之壮者、则救之速、可以去矣。盖二较近于初、而犹有三四五之隔、故伤未甚而犹可救也。
  所谓吉者、得免而已、非可有为也。如文王赖散宜生有美女奇物之献、以脱羑里之囚也。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则也。
  居中得正、二之则也。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离居南为戈兵、有南狩象。上失位而居最高。有大首象。九三以刚居刚、明之极而屈於至暗之下、正与上六为应、故有向明除害、得其首恶之象。以明伐昏似正矣、然此事间不容髪。天命已绝、则为独夫。一日之间天命未绝、犹为天子。不可以为正、而急疾行之也。离性暴、故戒之。此汤武之事也。
  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志在救命去害、非利天下也。必有汤武之志乃可也。
  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出于门庭。
  坤为腹。左者、隐僻之所、又右前而左后。六四隔六五、是五入其右、四入其左矣。四在坤体之下、四变互巽为入、有入于左腹之象。阴偶为门、互震为足为动、四柔而得正、居闇尚浅、有获明夷之心出门庭之象。程传谓邪臣以隐僻结君心、而后行之于外也。按、卦以明见伤。邪臣得意、非明夷之义。本义谓得意而远去。然大臣去国非得意之事。大全以微子之行遯言之。微子、纣至亲。故知纣幽僻之事、至悉知其心意、決不可辅、故去之也。
  象曰。入于左腹、获心意也。
  凡人心腹中事难知。今入于左腹、已深知其心意也。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明夷以象暗主、高而失位者也。故于上九象君、而五不言君。然居坤之中、近至暗之主。同体而亲、宗臣之象。以柔居中、阴居阳位、自晦其明者、故为箕子之象。以六居五、疑于不贞、故戒占者如箕子之贞乃可耳。
  彖言艰贞、此独言贞者、盖如箕子、则艰不待言矣。
  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
  明可晦不可息者、若失其贞则明息矣。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以阴居坤之极、有不明而晦之象。下五爻以明而受夷者、上则晦而夷人者也。上居高位而夷人、有登于天之象。终则自伤而坠厥命、有入于地之象。
  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
  照四国、以位言之、言居其位宜有其明也。而后乃入于地、失其明、不足为四方之则也。六二受人之夷者、以顺则而自全其明。上六夷人者、以失则而自坠厥命。大全以此爻为纣之事也。合全卦而论之、凡乱世君臣皆有此象。后人因商周之事有可拟合者、故因彖传文王箕子之言、五爻箕子之占、因逐爻拟其人其事以明之。而圣人作易立教、初非以纪商周之事也。
  家人家人、下离上巽。风自火出、有由家及外之象。又卦中二五有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之象。以六爻推之、有上父初子、五三夫四二妇、五兄三弟之象、故为家人。家人次明夷。按、序卦、伤于外者必反于家、故受之以家人。被伤于外必反于内、家人所以次明夷也。彖专言女而彖传推之一家、内正而外无不正也。六爻内三爻多言女子之事、外三爻多言男子之事。其间内外刚柔皆有定位、所以为家道之善也。
  家人。利女贞。
  家人、一家之人也。九五居外、六二居内、男女正位之象。长女居上、中女居下、尊卑有序之象。四阳二阴、阳强阴弱、夫唱妇随之象。二柔皆居柔位、执柔不敢抗之象。内明外巽、处家之象。自初至五皆贞、尊卑安于其分之象。而卦曰利女贞、女先正乎内也。八卦正位、离在二、巽在四。
  此卦长女位四、中女位二、女之贞也。正天下莫难于一家、一家莫难于一妇。一妇正则内正、而外无不正矣。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
  卦专言女、此兼言男。盖男女内外俱正、乃为治家之道、故即卦中九五六二二爻而推言之也。
  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
  严君、尊严之君长也。前既言男女之正、此又推本于父母之严。盖父母者、一家之君长也。君长严则臣下肃。父母严则家道齐。必父母之严于其子。如君之严于臣、则伦理一定、上下截然整齐矣。或疑父严母慈而此皆称严者。盖母之不严则庇子弟之过、乱内外之别、家之不齐率由於此。
  故亦称严、正恐其过于慈也。此节本义谓亦指二五。然五刚二柔于严义未甚合。按、大全丘氏谓此卦内三爻女子之事、外三爻男子之事。初为人女、二为人妻、三为人母。四为人子、五为人夫、上为人父。三上皆刚、有合于严君之义。且前节言夫妇、此言父母、末又以六爻旁通、取象一家。意尤曲尽。
  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上父初子、上下相去甚远而其分严。五兄三弟、上下相去甚近而其情亲。五夫四妇、三夫二妇、虽相比而亦未尝无上下之分也。卦但言女贞、夫子即爻象旁通言外之意、而治家之道乃尽也。
  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火炽则风生。君子观风火之象、知凡事由家而出、而家之本又在乎身也。脩身莫大于言行。言必有物、实而不虚。行必有恒、常而不变。则身修而家治矣。
  初九。闲有家。悔亡。
  离体中虚有家象。变艮为门为止、有防闲之之象。凡事谨始。初之时当闲、而九之刚明能闲之。盖离则有先见之明、阳刚则有威如之吉。如男不入、女不出、皆所以闲之也。推此类、凡事闲之于初、悔可无矣。然能谨闲可免悔、不闲且如何哉。
  象曰。闲有家、志未变也。
  志未变而豫防之、则易。若已变而治之、则伤恩失义亦无及矣。
  六二。无攸遂。在中馈。贞吉。
  六二上应九五、有无遂事而顺从其夫之象。在下卦之中、互坎为酒食、有居中唯酒食是议之象。柔顺中正、女之正位乎内者也、故曰贞吉。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巽也。
  柔顺中正而上应九五也。
  九三。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
  九三重刚不中、故有嗃嗃严厉之象。比乎二四两柔之间、又有妇子嘻嘻之象。治家之道、过刚不中、不无悔厉。然以义胜情、犹可获吉。若纵情败度、则家道以坏矣、岂不终可吝乎。悔自凶趋吉、吝自吉趋凶。
  象曰。家人嗃嗃、未失也。妇子嘻嘻、失家节也。
  过严未失治家之道、失节则必乱矣。
  六四。富家。大吉。
  阳主义、阴主利。六四以阴居阴、得位之正、介乎九三九五之间。以柔得刚、以虚受实。又巽为利市三倍。故有能富盛其家之象、大吉之占也。
  大全以主家之妇言之。时解以言大臣理财、于家人之义未协。然为人臣者占得之、则以为理财之占亦可也。
  象曰。富家大吉、顺在位也。
  以柔顺而居阴之正位、能保其富者也。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
  假、至也。九五刚健中正、应六二之柔顺中正、能修身以至于其家者。
  勿用忧恤、吉可知矣。初闲有家、家道之始。此有家、家道之成。中互坎为忧。此出坎外、故有勿恤之象。
  象曰。王假有家、交相爱也。
  五爱二之内助、二爱五之刑家、所谓假也。
  上九。有孚。威如。终吉。
  阳爻实、有有孚之象。以刚居上、有威如之象。有孚则至诚恻怛、可联一家之心而不至于离。威如则整齐严肃、可振一家之事而不至于瀆。故长久得吉也。三以刚居刚、故有悔厉。上以刚居柔、又卦之终以威为正家之本、故终吉。
  象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
  反身自治则人畏服、非作意以威之也。如言有物、物有恒是也。全卦以正家必先乎内、又上下卦为长女中女之象、故专言女贞。彖传六爻、则推为一家之象。彖传以上为父、初为子、五三夫、四二妇、五兄、三弟、而一家之长幼备矣。先儒又谓内三爻女子之事、外三爻男子之事。男女有定位、而爻之刚柔亦不可易。女子未嫁、律身宜严、故九居初以自闲也。
  妇道宜顺、故六居二、无遂事也。母道恐慈之过、故宁为九三之嗃嗃。此女正位乎内也。子道宜顺、故六四为富家。夫道贵义、故九居五则刑家。
  上则为人父之事、严君一家之主、威如所以吉也。此男正位乎外也。盖正家之道莫详於此、而占者又随事以求其义、未可泥也。
  睽睽卦、下兌上离。火炎上而泽润下、二体相违、睽之义也。又二女同居、志不同行、亦睽之义也。睽次家人。按、序卦、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睽综家人。家人离阴在二、巽阴在四。皆得其正。睽则兌阴居三、离居五。皆居阳位、不得其正。家道之穷必乖、睽所以次家人也。全卦以卦德、内说外明。卦综、柔进居刚。卦体、六五下应九二。
  故离不宜大事、而小事犹吉。六爻皆有始睽终合之象。初丧马、至四遇元夫而初四合。二遇巷、至五往何咎而二五合。三舆曳牛掣、至上遇雨而三上合。内卦皆睽而有所待、外卦皆反而有所应。天下未有终睽而不合者也。
  睽。小事吉。
  睽、乖異也。上火下泽、性相违異。中女少女、志不同归。故为睽。
  长女中女同居则为家人、而中女少女同居则为睽者。家人离阴在二、巽阴在四、得女之正。睽则兌阴在三、离阴在五、非女之正也。离上兌下为睽、仅可小事。兌上离下为革、则曰元亨利贞者。革以九居五、六居二。刚柔得位、故为汤武之大事。睽以六居五而九居二。刚柔失位、是以为小事也。
  又凡卦阳刚为主、则可以大事。睽柔进乎五者也、小过柔过乎刚、故不可大事。睽柔进居刚、故小事吉也。
  彖曰。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
  火炎上而泽润下、无相得之性。二女少则同处、长则各有夫家、有难合之情。此以卦象释卦名义也。
  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
  以卦德言之、兌说丽乎离明。则心气和平、明烛事机矣。以卦综言之、家人下卦之离、进为睽之上卦。六居五尊位、有势矣。以卦体言之、则以六五虚中之主、下应九二刚中之臣。得辅矣。然三者皆柔之为也。故仅小事吉而已。柔进上行、得中而应乎刚、在鼎则为元亨、在睽仅为小事、则爻同而事異故也。
  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
  天高地下、睽也。然阳降阴升而成化育之事、则同矣。男女異质、睽也。然男倡女随、志则通矣。生物万殊、睽也。然此感彼应、事则类矣。
  睽、小也。睽而终同、则其用大矣。故极赞之。
  象曰。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異。
  二卦合体而性不同。君子以此、于大同之中知所当異。和而不流、羣而不党是也。彖传于睽言合、君子济睽之功也。象于同言異、君子不苟同之性也。然惟有不苟同之君子、乃能合天下之睽。
  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
  初无正应、宜有悔也。然居睽之时、阳刚得正、悔亦可亡。下卦为兌为毁折、有所丧失之象。四互三五为坎为亟心之马、有丧马勿逐自复之象。
  坎又为盜、恶人之象。见恶人亦可无咎。所谓见者、不得已而遇之之词。
  如孔子之于阳货也。若往求见、则为逐矣。此爻言当睽之时、正应不可必得、不可强人之合。惟去者不追、听其自还。来者不拒、虽恶人亦见。其善于处睽者也。
  象曰。见恶人、以辟咎也。
  此咎作殃咎之咎。
  九二。遇主于巷。无咎。
  二变互三四为艮为径路、巷之象。二五正应、遇之之象。二五本正应也。以当睽之时、多所乖隔。二以刚中之才、具和悦之性、委曲相求、以得遇主而成济睽之功。故无咎。
  象曰。遇主于巷、未失道也。
  正应、非有邪也。
  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
  三互坎有舆象。二以刚在后、舆为曳之象。离有牛象。四以刚居前、其牛掣之象。天、去髪之刑、劓、去鼻之刑。皆伤于上者。天而又劓、重伤也。离为目、有见之象。三与上皆言见、非实有是事、而见为如此耳。
  三与上本正应、而二在后、有见舆曳之象。四隔于前、有见牛掣之象。上九猜狠方深、见为被伤天且劓之象。二阳厄之如此、是无初也。终得正应、有终矣。三以不正之阴、承乘应皆不正之阳、故其象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