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纪数略

  旂五【左传】
  龙旂九斿大火也 鸟旟七斿鹑火也 熊旗六斿伐也 蛇四斿营室也 弧旌枉矢弧也
  郊祭两旗
  即道之旗【周礼祭天王建太常】即事之旗【礼记祭天王建大旗】
  鲁四代旌旂【明堂位注】
  大旂以宾【有虞氏】大赤以朝【周】大白以戎【殷】大麾以田【夏】 有虞氏绥夏绸练殷崇牙周璧翣四代丧葬旌旗之饰
  管子九章
  举日章昼行 月章夜行 龙章行水 虎章行林鸟章行陂 蛇章行泽 鹊章行陆 狼章行山韟章则载食而驾【谓韬其章而举之】
  魏五旛【以诏四方】
  青龙 朱鸟 武 白虎 黄龙
  五牛旂【晋志以五牛建旂车设五牛】
  青赤在左 黄在中 白黒在右
  唐二十四旂【仪卫志】
  辟邪 应龙 玉马 三角兽 黄龙负图 黄鹿飞麟 駃騠 鸾 鳯 飞黄 麒麟 甪端
  赤熊 兕 太平 犀牛 鵔防 騼防 驺牙苍乌 白狼 龙马 金牛 六典武库令旂三十二加青龙白兽朱雀武五牛吉利苣文刃旗也
  五旂仗【同上】
  左右卫黄 骁卫赤 武卫白 威卫黒 领军卫青
  宋二十一旂【南郊大黄龙负图陈于明徳门前余二十旂悉立于宿顿宫前朝防册礼陈于殿庭】日月合璧一 苣文二夹之 五星连珠一 祥云二夹之 大黄龙负图一 黄龙负图一 大神一日月二 君王万嵗一 天下太平一 师子二金鸾鳯各一 五龙五
  龙旂十二
  风伯 雨师 雷公 电母各一 五星五 左右摄提二 北斗一
  开宝三瑞旂
  金鹦鹉 玉兔 驯
  五色旂【太平兴国间曹翰遣五为斥堠授以旂人埶一】
  林木举青旂 烟火举赤旂 寇敌举白旂 陂泽举黒旂 丘陵举黄旂
  朝防五仗【唐仪卫志】
  内仗 千秋仗【挟门队长枪队】黄麾仗 五旂仗 殳仗【歩甲队 辟邪旂队 清斿队 朱雀队 武队】
  扇三等【古编雉羽尾为之开元改为孔雀大朝防陈一百五十六分左右元丰改为绣雉】偏 团 方
  双旌双节【节度使双旌双节行则建节树六纛唐天宝中凡命节度使有司给之】
  门旂二 旌一 节一 麾枪二 豹尾二
  染羽三色【钟氏羽用于旗干之首】
  三入为纁【浅绛色】五入为緅【今鸦青色】七入为缁【黒色】
  读书纪数略卷四十四
<子部,类书类,读书纪数略>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纪数略卷四十五目録
  物部
  珍宝
  四宝
  国宝六
  唐定国宝玉十二枚
  七宝
  君子比玉七徳
  玉君徳五
  玉效徳之六理
  玉九徳
  玉五徳
  璠璵二胜
  龙虎二玉
  珠玉二胜
  珠九品
  珠六在
  珠却五病
  四大宝珠
  诸珠光
  辨宝光四色
  瑚四色
  贝四种
  云母八种
  五石
  石英五色





  钦定四库全书卷
  读书纪数略卷四十五 福建巡抚宫梦仁撰物部
  珍宝
  四宝【战国策范睢云四宝土之所生】
  周有砥厄【史作】宋有结绿 梁有悬黎【史作藜】楚有和璞 魏文帝书有晋之埀棘鲁之璠璵无周与梁
  国宝六【楚语王孙圉对】
  圣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 玉足庇嘉谷使无水旱之灾 足宪臧否 珠足御火灾 金足御兵乱 山林薮泽足备财用
  唐定国宝玉十二枚【宝应初楚州刺史崔侁表献十二宝置于日中皆白气连天】一黄天符【如笏黄玉也】二玉鸡【毛文悉备白玉也】三谷璧【文如粟粒白玉也】四西王母环【二枚白玉也】五碧色宝【圆而有光】六如意宝珠【圆如鸡卵光如月】七红靺【文如巨粟赤如樱桃】八琅玕珠【二枚】九玉玦【形如玉环四分缺一】十玉印【理如鹿形陥入印中印物则鹿形着】十一皇后采桑钩【细如筋屈末似金又似银】十二雷公斧【细致如青玉】
  七宝【佛书注】
  金 银 琉璃 车渠 码碯 玻瓈 真珠
  君子比玉七徳【聘义孔子答子贡问君子贵玉而贱珉】
  温润而泽仁也 缜密以栗知也 廉而不刿义也埀之如坠礼也 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焉
  乐也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 孚尹旁达信也
  玉君徳五【王度篇是以人君宝之】
  燥不轻 湿不重 薄不浇 廉不伤 疵不掩
  玉效徳之六理【贾子】
  泽者鉴也谓之道 腒如窃膏之理谓之徳 湛而润厚而胶谓之性 康若乐流谓之神 光辉谓之明 礐乎坚哉谓之命
  玉九徳【管子】
  温润以泽仁也 邻以理知也 坚而不蹙义也廉而不刿行也 鲜而不垢洁也 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见精也 茂华光泽竝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音清搏彻远纯而不杀辞也
  玉五徳【五经通义】
  温润而泽似智 鋭而不害似仁 抑而不挠似义有瑕于内必见于外似信 埀之如坠似礼
  璠璵二胜【逸论语孔子曰美哉璠璵远而望之焕若也近而视之瑟若也】
  一则理胜 一则孚胜
  龙虎二玉【杜阳杂编唐顺宗时西域进美玉一图一方径各五寸光彩凝冷可鉴毛髪伊祈元解熟
  视曰此龙虎玉也询其人果得之渔猎者】
  圆者龙生水中为龙所宝【若投之水必有虹霓出焉】方者虎生岩谷为虎所宝【以虎毛拂之即紫光迸逸而百兽摄伏】
  珠玉二胜【大戴礼玉在山而木润川生珠而岸不枯】
  珠者隂中之阳胜火 玉者阳中之隂胜水
  珠九品【南越志】
  大品【大五分以至一寸八九分者】珰珠【有光彩一边小平似覆者】走珠 滑珠 磥砢珠 官雨珠 税珠 葱符珠
  珠六在
  龙珠在颔 鲛珠在皮 蛇珠在口 鳖珠在足鱼珠在眼 蚌珠在腹【惟蚌珠为多余则偶有之】 又蜘蛛亦有孕珠者
  珠却五病【道籥西王母献穆王以云泽之珠人病含之无不应时而愈】
  病在心东向含 在肝北向 在肾西向 在脾南向 在肺俯身向地
  四大宝珠【华严经海底四珠性极猛热能缩百川之水】
  一日藏 二离润 三火焰光 四尽无余
  诸珠光【广记公语梁武帝】
  如意珠上者夜光四十里中者十里下者一里【光之所及无风雨雷电水火刀兵诸疠】骊珠九色上者夜光百歩中者十歩下者一室【光之所及无虵虺虫豸之毒】虫珠七色 蚌珠五色【皆有夜光及数尺】
  辨宝光四色【以辛日雨止平旦或黄昏夜半观其所现之光】
  白者玉 赤者金 黄者铜 黒者鐡
  瑚四色【中记出大秦西海中水底石上】
  初生白 一年黄 三年赤 四年虫食败
  贝四种【朱仲遗严助书曰贝至径尺则宝虽不能延龄其御害一也贝大者如轮】
  状如赤电黒云谓紫贝【愈疾】素质红防谓朱贝【明目】青地绿文谓绶贝【消气鄣】墨文黄画谓霞贝【伏蛆虫】
  云母八种
  云母【向日视之色青白多黒】云英【色黄白多青】云珠【色青黄多赤】云砂【如水露乍黄乍白】云液【黄白皛皛】磷石【纯白明彻此六种并服而各有时月】云瞻【黯黯纯黒有文班班如铁】地【色杂黒而强肥此二种不可服】
  五石【痬医注谓五毒攻】
  石胆 丹砂 雄黄 礐石 磁石
  石英五色【生泽州者为胜服食惟白石英为重】
  白石英【长而白泽明彻有光六面如削者可用】黄石英【黄色如金在端】赤石英【赤端白后】青石英【青端赤后】黒石英【黒泽有光】

  读书纪数略卷四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纪数略卷四十六目録
  物部
  礼器
  二精
  六器
  郊祭两玉
  礼神九玉
  周三璋
  二璋
  越玉五重
  鲁天子六器
  汉四宝
  二球
  六瑞
  四器
  玉器五用
  四笏
  三帛
  六币
  六摰
  妇人六摰
  六玺
  八宝
  三金宝
  绍兴十一宝
  印玺五
  三印
  八印
  五玉节
  八节
  符节五等

  班赐宗彝三品
  六彝
  六尊
  八尊
  三贰再贰一贰
  鲁四代尊
  鲁三代灌尊及勺
  鲁三代爵
  五爵
  梁三尊
  唐尊彝十四
  铸鼎十
  泰帝神鼎一
  黄帝宝鼎三
  禹九鼎
  崇宁九鼎
  神霄九鼎
  桥公三鼎
  四笾
  四豆
  二十六豆
  十六豆
  十二豆
  鲁四代簋俎
  鲁三代豆
  二匕
  周礼五几
  五席
  顾命四几
  四席
  四纯
  庭燎之百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纪数略卷四十六 福建巡抚宫梦仁撰物部
  礼器
  二精【楚语注明洁为精周礼大祝注玉曰嘉玉币曰量币】
  玉 帛
  六器【周礼即六玉】
  苍璧【璧圆天也】黄琮【琮方地也】青圭【圭形鋭出震生物也】赤璋【半圭曰璋相见乎离也】白琥【为虎形猛肃也】璜【半璧曰璜物藏于黄泉宫也】
  郊祭两玉【同上】
  礼神玉【大宗伯以玉作六器苍璧礼天】祀神玉【典瑞四圭有邸以祀天】
  礼神九玉【唐太和间太常卿王起请造】
  苍璧礼天 黄琮礼地 青圭 赤璋 白琥 璜礼四方 四圭有邸祀天 两圭有邸祀地 圭璧祀日月星辰
  周三璋【考工记玉人三璋之勺形如圭璋天子有事巡狩则用灌焉】
  大山川大璋【加文饰也】中山川中璋【杀文饰也】小山川边璋【半文饰也】
  二璋【同上以起军旅以治兵守】
  牙璋 中璋
  越玉五重【顾命】
  璧 琬琰 大玉【华山之球】夷玉【东北之珣玕琪】天球玉【雍州所贡之玉色如天者】 月令春服苍玉夏服赤玉季夏服黄玉秋服白玉冬服玉谓冠饰及所佩之珩璜
  鲁天子六器
  崇鼎 贯鼎 大璜 封父 越棘 大弓
  汉四宝【郊祀志神爵元年立四祠于未央宫中】
  隋侯珠 斩蛇剑 受命宝【和氏璧】周康宝鼎【汾上所】
  二球【商颂正义天子所服所守惟此二玉】
  小球【尺二寸之镇圭】大球【三尺之珽】
  六瑞【周礼大宗伯以等国朝见时所埶以宝言曰瑞以物言曰玉以形言曰器】
  镇圭【王所执取镇抚四方也】桓圭【公所执取强植自立也】信圭【侯所执取尊而不屈也】躬圭【伯所执取卑而不倨也】谷璧【子所执取能养人也】蒲璧【男所执取能安人也】舜典辑五瑞注公侯伯子男之瑞即五玉器也
  四器【聘礼凡四器者惟其所宝以聘可也】
  圭 璋 璧 琮
  玉器五用【荀子】
  聘人以珪 问人以璧 召人以瑗 絶人以玦反絶以环
  四笏【玉藻】
  天子球玉 诸侯【方】大夫鱼须【音班文竹也】士竹本【上挫下方】 荀子天子御珽诸侯御荼大夫服笏
  三帛【舜典注】
  诸侯世子执纁 公之执 附庸之君执黄郑注虞书三帛髙辛氏后赤缯髙阳氏后黒缯尧舜之诸侯白缯 礼正义宋均注殷礼三帛谓朱白苍
  六币【周礼小行人合六币以和诸侯之好】
  圭以马 璋以皮 璧以帛 琮以锦 琥以绣璜以黼
  六摰【大宗伯以禽作六摰谓埶防以相见也】
  执皮帛【虎豹之皮取文炳也】卿执羔【取羣而不失其也】大夫执雁【取候时顺隂阳也】士执雉【取有文采而守介也】庶人执鹜【取不飞迁也】工商执鸡【取守时而动也】 礼天子鬯诸侯圭卿羔大夫雁士雉庶人之摰匹
  妇人六摰【妇人无外事相见以食物】
  椇 榛 脯 脩 枣 栗
  六玺【汉旧仪天子玉印谓之玺】
  皇帝行玺【封】皇帝之玺【赐诸侯书】皇帝信玺【兵召大臣】天子行玺【策拜外国】天子之玺【事天地鬼神】天子行玺 合传国为七
  八宝【唐改六玺为六宝宋徽宗制后二宝为八宝受于大庆殿】
  皇帝行宝【以报王公书】皇帝之宝【以劳王公】皇帝信宝【以召王公】天子行宝【以报外国书】天子之宝【以劳外国】天子信宝【以召兵】神宝【以镇中国】受命宝【以封禅行礼】 后又得于阗大玉逾二尺制定命宝遂以九宝称
  三金宝【建炎二年作】
  一皇帝钦崇国祀之宝【印香合祠表】二天下合同之宝【印中书门下省文字】三书诏之宝【印诏书】
  绍兴十一宝
  一镇国神宝【文曰承天福延万亿永无极】二受命宝【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二宝封禅用之】三天子之宝【答外国书用之】四天子信宝【举大兵用之】
  五天子行宝【封册用之】六皇帝之宝【答邻国书用之】七皇帝信宝【赐邻国书及物用之】八皇帝行宝【降御札用之八宝皆髙宗作绍兴十六年再郊始备】九大宋受命之宝【太祖作】十定命宝【徽宗作】十一大宋受命中兴之宝【髙宗绍兴元年作】
  印玺五【汉旧仪】
  诸侯王黄金玺槖驼钮文曰玺 列侯及御史大夫黄金印钮文曰章 丞相将军黄金印钮文曰章 中二千石银印钮文曰章 千石至二百石以上铜印鼻钮文曰印 明则亲王金宝一二三品银印余皆铜印
  三印【宋禁中所用皆以金铸】
  天下合同印【中书奏覆状用之】御前印【枢密院宣命及诸司奏状用之】书诏印【翰林诏敇别录敇榜用之】
  八印【御史台】
  台印 随从印 左巡印 右巡印 监仓印 监库印 监察印 出使印
  五玉节【周礼典瑞此王使之瑞节也】
  珍圭 牙璋 谷圭 琬圭 琰圭
  八节【掌节掌守节而辨其用】
  玉节【守国用之】角节【守都鄙用之】虎节【使山国用之】人节【使土国用之】龙节【使泽国用之三节皆铸金为而英饰荡竹以为函也】符节【司门闗用之剖竹为符以合之】玺节【主货贿用之既为符又加玺其上也】旌节【使者所埶道路用之析羽为旌以彰节也】小行人达六节虎人龙金符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