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纪数略

  五色禾【郊祀志耕耘五徳朝种暮获此言仙事】
  东方甲 南方丙 西方庚 北方壬 中戊
  七返丹【道书】
  寅 夘 辰 巳 午 未 申 去辰未加酉为行道六时
  九转还丹【此论火二八月木金旺防危故九月九转十月胎圆药物比螂九转则丸裂蝉飞】十一月第一转【如桃核入土】十二月二转【如桃核生芽】正月三转【如桃树抽条】三月四转【如桃树发英】四月五转【如桃树敷叶】五月六转【如桃树生花】六月七转【如桃落叶留蕚】七月八转【如桃蕚结子】九月九转【如桃实红熟】 又曰一转降丹二转交媾丹三转善阳丹四转养隂丹五转换骨丹六转换肉丹七转换五藏六府丹八转育火丹九转飞升丹
  丹法十九诀
  采药【拾身心敛藏神气】结丹【凝气聚念不动】烹链【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固济【忘形絶念】武火【奋迅精神驱除杂念】文火【专气致柔含光黙黙温温不絶緜緜若存】沐浴【洗心涤虑】丹砂【有无交入显相符】过闗【果生枝上终期熟子在包中岂有殊】分胎【鸡能抱卵心常聴蝉到成形殻自分】温养【知白守黒神明自来】防危【一念外驰火差失】工夫【朝往暮来日炼时熟】交媾【念念相续合成一片】大还【对景无心昼夜如一】圣胎【蛰其神于中藏其气于内】九转【火足时婴儿自见】换鼎【子又生孙千百亿化】太极【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九斋
  一太真 二金箓 三黄箓 四明真 五自然六三元 七涂炭 八洞神 九神咒 七斋无太眞洞神神咒而有八节
  修眞九戒
  一敬让孝养父母曰初眞戒 二克勤忠于君主曰念眞戒 三不杀慈救众生曰持真戒 四不淫正身处物曰守眞戒 五不盗推义损已曰保眞戒六不嗔凶怒陵人曰修眞戒 七不诈谄贼害善曰成真戒 八不骄傲忽至真曰得真戒 九不二奉戒专一曰登真戒
  学仙九难
  衣食逼迫 尊长邀难 恩受纠纒 名利拘绊灾害横生 首师约束 议论差别 心志懈怠日月蹉跎
  学道九患
  有志无时 有时无友 有友无志 有志不遇师遇师不觉 觉师不勤 勤不守道 守道不固固不能乆
  五力
  忠孝君亲 正身处物 慈救众生 先人后已薄味戒荤
  三善【道书人一日有三善天必降之福】
  语善 视善 行善
  四恩
  一天地 二国王 三师尊 四父母
  三众【内典天下有三众】
  中国人众 边地马众 太素寳众
  五贼【隂符经注】
  贼命【黄帝得贼命之机白日上升】贼物【范蠡得贼物之急而伯南越】贼时【管仲得贼时之信而九合诸侯】贼功【张良得贼功之恩而败强楚】贼神【殷周得贼神之验而以小灭大】
  五事【同上】
  神仙之术百数其要在抱一守真 少女之术百数其要在还精采炁 金丹之术百数其要在神水华池 治国之术百数其要在清浄自化 用兵之术百数其要在竒正权谋
  八门【上开八门飞天法轮】
  生门【仙道】休门【释道】景门【神道】开门【人道】死门【道】杜门【业道】伤门【地狱道】惊门【畜生道】
  二十四门【太上以二十四门简要之法普济世人】
  慈悲门 分义门 贞洁门 布施门 欢喜门方便门 简正门 信顺门 诵念门 赞叹门斋戒门 讲説门 礼拜门 柔弱门 因缘门中道门 平等门 清浄门 轮转门 无为门圆转门 浄慧门 解脱门 逍遥门
  三十六部经【共一百八十七万六千三百八十卷】
  上清 妙真 太一 妙林 开化 仙人 黄林上真 道敎 上炼 上妙 道徳【洞真经十二部凡二十三】
  【万三百八十卷元始所説】 洞元 元阳 元辰 大劫 上开内音 炼生 灵和 消魔 无量 按魔 上
  通【洞元经十二部凡八十万四千卷道君所説】 大清 彻视 集仙洞渊 内秘 贞一 集灵 中精 无量 集宫黄庭 小劫【洞神经十二部凡八十万四千卷老君所説】
  三山符箓
  茅山上清箓 閤皁山灵寳箓 龙虎山正一箓
  三防
  天防【正月七日】地防【七月七日】水防【十月十五日】
  五腊
  天腊【正月一日】地腊【五月五日】道徳腊【七月七日】民嵗腊【十月一日】王侯腊【十二月腊日】
  五翳【内典喻日月为所蔽也】
  烟 云 尘 雾 垢
  三灾
  水 火 兵
  三涂【亦曰三恶】
  一色欲门上尸道天涂界 二爱欲门中尸道人涂界 三贪欲门下尸道地涂界
  五苦【亦曰五尸】
  一色累苦心门 二爱累苦神门 三贪累苦形门四华竞苦精门 五身累苦魂门
  八难
  饥 渇 寒 暑 水 火 刀 兵 一曰即三涂五苦
  十魔
  六贼魔 富魔 贵魔 六情魔 患难魔 刀兵魔 恩爱魔 仙乐魔 骄奢魔 贫贱魔
  三师
  天师【张道陵】嗣师【张衡】系师【张鲁】 经师籍师度师并法师威仪师律师皆曰三师
  六职
  髙功 都讲 监斋 侍经 侍香 侍灯
  天师厯代世系【后续増】
  祖师道陵 衡 鲁 盛【始居龙虎山】昭成【年一百十九嵗】一椒回 符 子祥 通元 恒 光【一百一嵗】慈正 髙应韶【能百日不食】颐 士元 修 谌 秉一 善
  季文 正随【封真静先生】乾曜【赐号澄素先生】嗣宗【封虚白先生】象中敦复【追封葆光先生】景端【追封葆真先生】继先【赐号虚静先生】时修 守
  真【赐号正应先生】景渊 庆先 天麟【赐号仁静先生】可大【赐号观妙先生】宗演【赐号演道灵应冲和真人】与棣【宣授体元道广敎真人】与材【宗演次子宣授太素凝神广道真人封留国公】嗣成【宣授太元辅化体仁应道真人】嗣徳【赐号太乙明敎广元体道真人】正言【制授明诚凝道文广敎真人】正常【赐号防国阐祖通诚崇道徳真人】宇初【赐授正一嗣敎道合无为阐神光范真人】宇清【赐授正一嗣敎清虚冲素光祖演道真人】懋丞【赐授崇修正道葆素演法真人】元吉【赐授冲虚守素绍祖崇法真人】元庆【诰授保和养素继祖守道真人】彦頨【诰授致虚中静承先化真人】永绪【诰授守元养素遵范崇道真人】国祥【诰授凝诚志道真人】显庸【万厯朝奉诏随父入觐与宴配以平江伯陈王谟女三宫赠遗特遣中贵防送完姻一日悮堕井中众莫之识越日汲水者见亟呼往救云似有人翼而持之者然仅濡足而巳诰授正一嗣敎光祖范冲和清素大真人进阶太子少保】












  读书纪数略卷四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纪数略卷四十四目録
  物部
  车旗
  厯代作车
  舆四象
  车三材
  辀三度
  轴三理
  车六等
  车六建
  三代辇
  殷三路
  周五路
  四辂
  十二辂
  郊祭两车
  三车
  王后五辂
  服车五乘
  鲁四代车
  汉车品四
  五时车
  唐太子三车
  皇后六车
  三舆
  七辇
  十二属车
  三驾卤簿
  宋卤簿四等
  三代兵车
  兵车五戎
  车战三用
  车五乘
  禹乘四载
  四传

  黄帝五旗
  周礼九旂
  旗五象
  郊祭两旗
  鲁四代旌旗
  管子九章
  魏五旛
  五牛旂
  唐二十四旂
  五旂仗
  宋二十一旂
  龙旂十二
  开宝三瑞旂
  五色旂
  朝防五仗
  扇三等
  双旌双节
  染羽三色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纪数略卷四十四 福建巡抚宫梦仁撰物部
  车旂
  厯代作车【古史考】
  黄帝作车【引重致逺故号轩辕氏】少昊加牛 奚仲加马【广车制度】
  舆四象【贾谊书等威既辨贵贱有序此舆教之道也】
  盖圜天 轸方地 三十幅日月 二十八橑列星 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前聴鸾和之音旁睹四时之运
  车三材【周礼轮人为轮必以其时三材既具巧者和之】
  毂以利转 辐以直指 牙以固抱
  辀三度【同上浅深异其数也】
  国马之辀【深四尺七寸】田马之辀【深四尺】驽马之辀【深三尺三寸】
  轴三理【同上】
  材欲媺而无恶 体欲坚而可乆 势欲利而易转
  车六等【同上】
  车轸四尺 戈崇于轸四尺 人崇于戈四尺 殳崇于人四尺 防崇于殳四尺 矛崇于防四尺
  车六建【五兵与人也考工六建既备车不反覆是谓国工】
  夷矛建于酋矛之前 酋矛建于防之前 防建于殳之前 殳建于戈与人之前
  三代辇
  余车【夏】胡弩车【殷】辎车【周】
  殷三路【郊特牲疏】
  大路一就【五采一成曰就】先路三就【对次故称先也】次路五就【第三路也】
  周五路【路大也亦作辂】
  玉路【建太常祀天地宗庙用之即顾命大辂】金路【建大旂宾客防同以封同姓赐之即顾命缀辂】路【建大赤视朝以封异姓赐之即顾命先辂】革路【建大白兵事以封四卫亦赐之】木路【建大麾田猎以封藩国亦赐之二路即顾命次辂】 月令五时辂春乘鸾路夏乘朱路季夏乘大路秋乘戎路冬乘黒路
  四辂【顾命】
  大辂【玉】缀辂【金】先辂【】次辂【革木周礼注作赘路】
  十二辂【车轸前横木为辂因谓车为辂车则上下通称辂惟天子称之】
  苍辂 青辂 朱辂 黄辂 白辂 黒辂【六辂惟漆不用他饰】玉辂 碧辂 金辂 辂 革辂 木辂【六辂以六色漆画而用碧玉等为饰】
  郊祭两车
  即道之车【周礼祭天乘玉辂盖祭日驭以出郊】即事之车【礼记祭天乘素车盖祭时驭以赴坛】
  三车【周礼驭夫掌之皆驾以公马】
  贰车 从车【属车也】使车【使者所乘】
  王后五辂【同上】
  重翟【重雉羽为两旁之蔽从王祭祀所乘】厌翟【次其羽使相迫厌从王宾享诸侯所乘】安车【坐乘车朝见于王所乘】翟车【不重不厌以翟羽饰车侧出桑所乘】辇车【人挽以行宫中所乘】
  服车五乘【巾车掌之】
  夏篆【所乘五采画毂有瑑也】夏缦【卿所乘亦五采画无瑑也】墨车【大夫所乘漆而不画也】栈车【士所乘素而不漆也】役车【庶人所乘方箱可载任器以供役也】 又精制曰良车粗制曰散车不在五车之等
  鲁四代车【明堂位】
  鸾车【有虞氏之路】钩车【夏后氏之路】大路【殷路】乘路【周路】
  汉车品四【食货志载诸车之文】
  乘舆倚龙伏虎文画辀龙首鸾衡重牙班轮升龙飞軨 皇太子诸王倚龙伏鹿文画辀轓吉阳筩朱班轮鹿文飞铃九斿降龙 公列侯倚鹿伏熊黒轓朱班轮鹿文飞铃七斿降龙 卿朱两轓五斿降龙 二千石下各从科品
  五时车【汉制立车安车各五合十乘】
  青 赤 黄 白 黒
  唐太子三车【志】
  金路【驾赤駵四从祀朝贺纳后所乘也】轺车【驾一马五品常服朝飨宫臣出入行道所乘也】四望车【驾一马临吊所乘也】
  皇后六车
  重翟车【受册从祀飨庙所乘】厌翟车【亲桑所乘】翟车【归宁所乘】安车【临幸所乘】四望车【拜陵所乘】金根车【常行所乘】
  三舆【唐制辇有七舆有三大驾卤簿皆先玉路以行】
  五色舆 常平舆 腰舆
  七辇【同上】
  大鳯辇 大方辇 仙游辇 小轻辇 芳亭辇大玉辇 小玉辇
  十二属车【唐制行幸则分前后陈于卤簿大朝防则分左右施于仪仗后二车正观初加】指南车【黄帝作】记里鼓车【宋】白鹭车【隋】鸾旂车【汉】辟恶车【秦】皮轩车【汉】耕根车【汉】安车【周】四望车【齐】羊车【晋】黄钺车【晋】豹尾车【周】
  三驾卤簿【后汉礼志】
  大驾【八十一乘郊祀用】法驾【三十六乘祀明堂用】小驾【十二乘祀宗庙用】 隋志梁三驾法天二仗法地【槊仗队仗】
  宋卤簿四等
  大驾【二万六十一人郊祀籍田荐献玉清景灵宫则用之】法驾【万一千八十八人卤簿三分减一太山汾隂明堂则用之】鸾驾【祥符改小驾为鸾驾七千人朝陵封祀朝谒太清宫奏告玉清宫则用之仪仗减法驾之半】黄麾仗【亲征御楼省方还京迎天书圣像六庙上册则用之制又减于鸾驾】
  三代兵车【诗六月注】
  夏钩车【先正也】殷寅车【先疾也】周元戎【先良也】
  兵车五戎【周礼春官车仆掌之】
  戎路之萃【王在军所乘萃犹副也】广车之萃【横阵之车】阙车【补阙之车】萃车【对敌自蔽之车】轻车【驰敌致师之车】
  车战三用【李靖对太宗马隆偏箱车地广则用鹿角车营路狭则为木屋施于车上且战且前】一治刀 一前拒 一束部伍
  车五乘【周礼巾车掌之】
  木车【麤朴不漆蒲蔽犬尾疏饰小服皆疏始丧所乘】素车【白土垩车棼蔽犬素饰小服皆素卒哭所乘】薻车【苍土垩车薻蔽鹿浅革饰既练所乘】駹车【侧有漆饰雈蔽然髹饰大祥所乘】漆车【以黒漆车藩蔽豻雀饰所乘】
  禹乘四载【益稷谟】
  陆乘车 水乘舟 泥乘輴【史记作毳汉书作橇尸子作蕝説文泽行乘辀】山乘樏【史记作汉书作梮説文作欙】
  四传【汉律顔师古曰传若今之驿古以车谓传车后用马谓驿】
  四马髙足为置传 四马中足为驰传 四马下足为乘传 一马二马为轺传

  黄帝五旗【河图】
  东方法青龙曰旗 西方法白虎曰典 南方法赤鸟曰□【一作鼠】北方法武曰旂 中央法黄龙曰常
  周礼九旂【所以为尊卑贵贱之表识也掌九旂而谓之司常者从王所建也】
  日月为常【取其恒照王建之】交龙为旂【取其变化诸侯建之】通帛为旜【通幅绛帛谓大赤也从周正色卿建之】杂帛为物【内幅以绛外饰以白大夫士建之】熊虎为旗【取其猛毅师都建之】鸟隼为旟【取其捷州里建之】蛇为旐【取其捍难避患县鄙建之】全羽为旞【取全而旞之之义道车路载之】析羽为旌【取析而旌之之义斿车木路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