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类书
- 读书纪数略
读书纪数略
符节五等【唐六典】
铜鱼符 传符 随身鱼符 木契 旌节
班赐宗彝三品
上曰彝 中曰卣 下曰罍
六彝【周礼司尊彝掌之小宗伯辨之彝盛鬯用以祼也】
鸡彝【画彝形】鸟彝【鳯形】斚彝【禾稼】黄彝【黄金为之】虎彝【虎形】蜼彝【蜼形】
六尊【司尊彝掌之尊盛酒用之献也】
献尊【画牛为尊】尊【饰以骨】壶尊【以壶为尊】着尊【着地无足】大尊【太古瓦尊】山尊【画山云形】
八尊【同上】
五齐实五尊 三酒实三尊
三贰再贰一贰【同上】
大祭三尊以三尊为副【天地宗庙】中祭二尊以二尊为副【日月星辰岳渎五祀】小祭一尊以一尊为副【风雨之师山林川泽之祗】
鲁四代尊【明堂位】
泰【有虞氏尊】山罍【夏后氏尊】着【殷尊】牺【周尊】
鲁三代灌尊及勺【同上】
鸡彝 龙勺【夏后氏】斚 疏勺【殷】黄目 蒲勺【周】
鲁三代爵【同上】
夏曰醆 殷曰 周曰爵
五爵【大小异名】
爵【一升】觚【二升】觯【三升】角【四升】散【五升】
梁三尊【明山宾议祭图】
周尊 夏山罍 殷着尊 平当传注上尊【稲米一斗得酒一斗】中尊【稷米一斗得酒一斗】下尊【粟米一斗得酒一斗】
唐尊彝十四
大尊 着尊 牺尊 尊 壶尊 山罍 概尊散尊 山尊 蜃尊 鸡彝 鸟彝 斚彝 黄
彝
铸鼎十【古人用意皆有所取非特为美观也】
圜阳 方隂 三足三公 四足四辅黄耳才之中 金才之防 饕餮以戒贪蜼形以寓智 作云雷泽物之功 着防龙
不测之变 至牛鼎羊鼎又各取其而饰焉
泰帝神鼎一【即泰昊伏羲氏】
一者一统【天地万物所系也】
黄帝宝鼎三【汉郊祀志】
天 地 人
禹九鼎【同上九州】
五者以应阳法 四者以隂数
崇宁九鼎【宋徽宗用方士言铸九鼎置九成宫】
帝鼐【中央】宝鼎【北方】壮鼎【东北】苍鼎【东方】风鼎【东南】彤鼎【南方】阜鼎【西南】皛鼎【西方】魁鼎【西北】 政和间改帝鼐曰隆鼐八鼎曰育明藏 徤顺和洁 政和礼制宗庙九鼎三为牲【牛羊豕】六为庶羞
神霄九鼎【政和间铸置神霄殿合崇宁所铸为十八鼎】
太极飞云洞刼之鼎 苍壶祀天贮醇之鼎 山岳五神之鼎 精明洞渊之鼎 天地隂阳之鼎 混沌之鼎 浮光洞天之鼎 灵光晃耀链神之鼎苍大蛇虫鱼金轮之鼎
桥公三鼎
东鼎【铭曰建宁三年延公入玉堂前廷诏曰其以为司空】中鼎【铭曰四年延公入玉堂前廷诏曰其以为司徒】西鼎【铭曰光和元年延公入崇徳前殿乃制诏曰其以光禄大夫为太尉】
四笾【周礼笾人掌之】
朝事之笾 馈食之笾 加笾 羞笾
四豆【人掌之】
朝事之豆 馈食之豆 加豆 羞豆
三十六豆【天子朔食豆数也】
朝饯八 馈食八 加豆八 羞豆二
十六豆【上公相朝时堂上豆数也上大夫大聘主君食之半于诸公】
朝事八 馈食八
十二豆【侯伯子男相朝时堂上豆数也下大夫小聘主君食之半于诸侯】
朝事六 馈食六
鲁四代簋俎
有虞氏两敦 夏四琏 殷六瑚 周八簋【即明堂位四代黍稷器】有虞氏梡 夏嶡 殷椇 周房俎【即明堂位四代俎】
鲁三代豆
夏楬豆 殷玉豆 周献豆
二匕【许注匕载鼎实】
挑匕【今文作桃】疏匕
周礼五几【司几筵掌之几所冯以为安者也】
玉 彤 雕 漆 素
五席【同上籍者曰席敷席之法筵铺于下席加于上所以为位也】
莞 藻【藻一作缫削蒲蒻展之编以五采】次【桃枝席有次列成文】蒲 熊 天子祫祭对越之席五重即此五席也诸侯相朝宾主之席三重少次熊上大夫行聘王国相待之席再重少藻次熊
顾命四几
华 贝 雕 漆
四席
篾 底 丰 笋
四纯【音准缘也】
黼 缀 画 纷【彩】
庭燎之百【郊特牲注】
天子百 公五十 侯伯子男皆三十
读书纪数略卷四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纪数略卷四十七目録
物部
乐器
黄帝五钟
周三钟
左右五钟
四金
唐三钟
六鼓
鲁三代鼓
汉十二鼓
八鼓
唐三鼓
六器
八音
舜五乐
五音聴治
笙师教吹五
三器
月令十九物
六音
二笙
二箫
三籥
三管
三管
二埙
鲁四代乐器
鲁三代乐埀饰
隋雅乐二十器
唐八音乐器
骠国乐八音
宋武舞九器
伏羲琴七
琴七
至道九琴
五阮
四瑟
筝四
琴材四善
琴声四美
秦惠文二琴
吴二琴
君山老父三管
二簴
四县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纪数略卷四十七 福建巡抚宫梦仁撰物部
乐器
黄帝五钟【管子黄帝以其缓急作五声以正五钟】
青钟大音 赤钟重心 黄钟洒光 景钟昧其明【名不以色特谓之景应西方之声以成功】黒钟隐其常
周三钟【周礼太师乐注】
圜钟【夹钟也生于房心之气为大辰天帝之明堂冬日至圜丘奏之】函钟【林钟也生于未之气坤位或曰天社夏日至方丘奏之】黄钟【生于虚危之气为宗庙宗庙奏之】
左右五钟【乐师注】
天子出撞黄钟之钟右五钟皆应【黄钟阳声之首右五钟谓林钟至应钟右隂主静出动以告静也】天子入撞宾之钟左五钟皆应【黄钟在午隂生之月左五钟谓大吕至中吕左阳主动入静以告动也】
四金【鼔人掌教六鼔四金之音声】
金錞【以和鼓】金镯【以节鼓】金铙【以止鼔】金铎【以通鼓】
唐三钟【通典皇太子元正冬至受贺展轩悬于殿庭又设鏄钟三奏承和之乐】
一姑洗 二夷则 三大吕
六鼓【周礼】
靁鼓【八面祀天神】灵鼓【六面祭地示】路鼓【四面享宗庙】鼖鼔【长八尺鼔军事】鼛鼓【长一丈二尺鼓役事】晋鼓【长六尺六寸鼓金奏】
鲁三代鼓【明堂位】
夏足鼔 殷楹鼔 周县鼓
汉十二鼓【志哀帝时孔光何武奏凡鼔十二员朝贺置酒陈殿下】
大乐鼓员六人 嘉至鼓十人 邯郸鼓二人 吹鼓三人 江南鼓三人 淮南鼓四人 巴渝鼓三十六人 歌鼓二十四人 楚严鼓一人 梁皇鼓四人 临淮鼓二十五人 兹邡鼓三人
八鼓【同上孔光何武奏凡鼔八员】
安世乐鼓二十人 沛吹鼓十二人 旌歌鼓二十七人 陈吹鼓十三人 商乐鼓十四人 东海鼓十六人 长乐鼓十三人 缦乐鼓十三人
唐三鼓【六典武库令军鼔之制有三】
一铜鼔 二战鼓 三铙鼓
六器【马融长笛赋】
庖羲作琴 神农作瑟 女娲作簧 暴辛为埙倕之和钟 叔之离磬
八音【舜典注 众音竝作然后成乐故单出为声杂比成音】
金【钟鏄】石【磬】丝【琴瑟】竹【箫管箎】匏【笙竽】土【埙】革【鼓】木【柷敔】
舜五乐【汉郊祀志】
春琴瑟 夏笙竽 季夏鼓 秋钟 冬磬
五音聴治【淮南子禹置以待四方之士】
教以道者击鼓 教以义者击钟 告以事者振铎语以忧者击磬 有狱讼者摇鼗
笙师教吹五【周官竹音之雅乐也】
籥 箫 箎 篴 管
三器【宾醉而出为奏祴夏三器在庭筑地以为声明不失礼也】
牍【以竹为之长七尺端二孔舂地以作声】应【亦以竹为之长六尺五寸中有椎亦舂于地】雅【状如漆筩而弇口长五尺二寸以羊韦为挽亦舂于地】
月令十九物
鼗 鞞 鼓 琴 瑟 管 箫 干 戚 戈羽 竽 笙 竾 簧 钟 磬 柷 敔
六音【乐记六者徳音以其声质也椌楬谓柷敔也】
鞉 鼓 椌 楬 壎 箎
二笙【尔雅】
十九簧曰巢 十三簧曰和 又三十六簧在中央曰竽十九簧至十三簧在左傍曰笙
二箫【同上】
大箫谓之言 小箫谓之筊【一名籁】
三籥【同上】
大籥谓之产 中籥谓之仲 小籥谓之箹
三管【周礼】
竹之管【竹特生者】孙竹之管【枝干未生者】隂竹之管【生山北者】
三管【尔雅】
大管谓之簥 中管谓之 小管谓之
二埙【周官教于小师播于瞽蒙吹于笙师平底六孔中虚上鋭如称锤然】
大者声合黄钟大吕 小者声合太蔟夹钟
鲁四代乐器【明堂位】
拊搏 玉磬 揩击 大琴 大瑟 中琴 小瑟
鲁三代乐埀饰【同上】
夏后氏龙簨虡 殷崇牙 周璧翣
隋雅乐二十器【志大业初秘书监柳顾言等増】
金属二镈钟【每钟埀一簨虡】编钟【十六钟埀一簨虡】石属一磬【用玉若石为之】丝属四琴【神农五文王加二】瑟【二十七伏羲作】筑【十二】筝【十三秦蒙恬作】竹属三箫【十六管长一尺舜造】箎【长一尺四寸八孔苏公作】笛【十二孔汉武帝时丘仲作】匏属二笙 竽【竝女娲作笙列管十九于匏内施簧而吹竽大则三十六管】土属一埙【六孔暴辛公作】革属五建鼓【殷作】灵鼓灵鼗【八面】雷鼓雷鼗【六面】路鼓路鼗【四面鼓以桴击鼗贯其中而手摇之】节鼓【不知谁氏造】木属二柷 敔【节乐止乐】
唐八音乐器【志】
一曰金【为镈钟 编钟 歌钟錞 铙 镯 铎】二曰石【为大磬 编磬 歌磬】三曰土【为壎 大壎也】四曰革【为雷鼓 灵鼓 路鼓皆有鼗 建鼓 鼗鼓 县鼓 节鼓 拊 相乐记注即拊也】五曰丝【为琴 瑟 颂瑟筝也 阮咸 筑】六曰木【为柷 敔雅 应】七曰匏【为笙 竽 巢大笙也 和小笙也】八曰竹【为箫管 箎笛舂牍】
骠国乐八音【贞元间骠国王雍遣弟献国乐至成都韦臯谱次其声图舞容乐器以进】金【二】贝【二】丝【七】竹【二】匏【二】革【二】牙【二】角【二凡二十一器】
宋武舞九器【宋祁大乐图义论】
干 戚 旌 鼗 铎 錞 相 雅 铙
伏羲琴七【琴操】
龙池八寸通八风 鳯池四寸合四时 长三尺六寸六分三百六十五日有竒 广六寸六合前广后狭尊卑 上圆下方法天地 五五行 一有徽十三十二月余一闰
琴七【舜作五周文武加二蔡邕又加二九星】
宫【第一】商【第二】角【第三】羽【第四】征【第五】少宫【第六】少商【第七】
至道九琴【志】
君 王 文 武 礼 乐 正 民 心 宋始制二又制十二以十二律
五阮【同上】
金 木 水 火 土【别造新谱】
四瑟
伏羲作五十为大瑟 黄帝破二十五为中瑟十五为小瑟 五为次小瑟
筝四【隋志】
上圆天 下平地 中空准六合 柱十二拟十二月【仁智之器也】
琴材四善
轻 松 脆 滑
琴声四美【嵇叔夜琴赋】
气和故响逸 急故声清 闻远故音痹 长故徽鸣
秦惠文二琴【古琴录】
一曰宣和 一曰闲邪
吴二琴【辍耕录天台寺中对瀑布泉屋柱所斵后钱氏献之文宗藏于御府】
一洗凡 一清絶
君山老父三管【博异记贾客吕筠卿春夜泊舟君山忽一老父袖出三笛取最小者吹之三声
波涛沆瀁鱼龙跳喷四声五声鸟兽呌噪月色昏昧舟人大恐老父遂止】
一如合拱【诸天之乐】一如常【对诸仙合乐】一如细笔管【与朋侪对乐者】
二虡【考工记梓人为笋虡笋横木两端刻龙蛇鳞之形】
钟虡饰以蠃属【蠃有力声大而宏故为钟虡】磬虡饰以羽属【羽无力声清而远故为磬虡】
四县【周礼小胥正乐县之位谓钟磬之属县于笱虡者半为堵全为肆】
王宫县【四面取宫室四面有墙】诸侯轩县【三面其形曲避王也】卿大夫判县【二面左右之合又空其北】士特县【一面县于东方或阶间】
读书纪数略卷四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纪数略卷四十八目録
物部
文房
四友
四侯
文苑四贵
四神
四友
四宝饰
三者天下冠
三妙物
文房三寿
笔四名
八妙
制笔四要
三品笔
制墨四品
廷珪墨料数
端溪三种石
端砚三种
三种眼
石眼五
砚眼三重
端石五病
文房十八官
续文房十八人
钦定四库全书卷
读书纪数略卷四十八 福建巡抚宫梦仁撰物部
文房
四友【澄怀录江南李建勲构一竹轩置四器其中名四友轩】
南华经为心友 琴为峄阳友 磬为泗滨友 湘竹榻为梦友
四侯【文嵩有四侯传】
管成侯毛元鋭 即墨侯石虚中 好畤侯楮知白松滋侯易光
文苑四贵【苏轼万石君传】
万石君罗文 中书舍人毛纯 墨卿 楮先生
四神【致虚阁杂俎】
笔神曰佩阿【又曰昌化】研神曰淬妃 墨神曰回氐 纸神曰尚卿
四友【元徽之闻蜀妓薛涛名因奉使见焉涛走笔作四友赞】
磨润色先生之腹 濡藏锋都尉之头 引书媒而黯黯 入文圃以休休
四宝饰
养笔以硫黄酒【舒其毫】养纸以芙蓉粉【借其色】养砚以文绫葢【贵乎隔尘】养墨以豹皮囊【贵乎远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