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类聚

隋江总秋日昆明池诗曰:玄沼萧条望,游人意绪多,终南云影落,渭北雨声过,蝉噪金堤柳,鹭饮石鲸波,珠来照似月,织处写成河,讵知临水叹,非复采莲歌。
隋薛道衡游昆明池诗曰:霸陵因静退,灵沼暂徘徊,新船木兰楫,旧宇豫樟材,荷心宜露泣,竹径重风来,鱼潜疑刻石,沙ウ似沉灰。
【赋】晋张载汜池赋曰:丽华池之湛淡,开重壤以停源,激通渠於千金,承洛之长川,挹洪流之汪,包素濑之寒泉,既乃北通醴泉,东入紫宫,左面九市,右带阆风,周墉建乎其表,洋波回乎其中,幽渎傍集,潜流独注,仰承河汉,吐纳云雾,缘以采石,殖以嘉树,水禽育而万品,珍鱼产而无数,苍苔滥。条垂,绿叶覆水,玄荫珍岸,红莲炜而秀出,繁葩以焕烂,游龙跃翼而上征,翔凤因仪而下观,想白日之纳光,睹洪晖之皓旰,於是天子乘玉辇,时遨游,排金门,出千秋,造绿池,镜清流,翳华盖以逍遥,揽鱼钓之所收,纤绪挂而鲔来,芳饵沉而鲤浮,丰夥逾於巨壑,信可乐以忘忧。
晋郭璞盐池赋曰:水润下以作咸,莫斯盐之最灵,傍峻岳以发源,池茫尔而海氵亭,嗟玄液之潜洞,羌莫知其所生,状委蛇其若汉,流漫漫以漭漭,吁凿凿以粲粲,色然而雪朗,扬赤波之焕烂,光旰旰以晃晃,隆阳映而不ㄡ,洪涔沃而不长,磊崔录碓,锷剡棋方,玉润膏津,雪白凌冈,粲如散玺,焕若布璋,烂然汉明,晃尔霞赤,望之绛承,即之雪积,翠涂内映,液外幂,动而愈生,损而兹益,若乃煎海铄泉,或冻或漉,所赡不过一乡,所营不过锺斛,饴戎见珍於西邻,火井擅奇乎巴濮,岂若兹池之所产,带神邑之名岳,吸灵润於河汾,总膏液乎浍涑。
宋谢庄悦曲池赋曰:北山兮黛柏,南江兮石,岸兮若虹,黛树兮如画,暮云兮十重,朝霞兮千尺,步东池兮夜未久,卧西窗兮月向山,引一息於魂内,扰百绪於眼前。
【铭】隋江总芳林园天渊池铭曰:岁次执徐,月维大吕,爰命梓匠,广畚锸,В置旧趾,开浚昔基,东西弥望,云雾之所澄荡,南北纡萦,虹霓之所引曜,晓川漾璧,似日御之在河宿,夜浪浮金,疑月轮之驰水府,前瞰万雉,列榭参差,却拒三袭,危峦耸峭,鸟异禽,自学歌舞,神木灵卉,不知摇落,但叔皮览海,序螭蛟之泛滥,吉甫临舟,美柽松之蓊茸,尚复著在吟咏,缄彼缇缃,况我君门,盛事未纪,谬颁待诏,谨制铭云,石沟溜密,兰渚潮平,九华阁道,百丈层盈,液摇殿色,殿写波明。
【表】晋江谏凿北池表曰:伏承当凿北池及立阁道,虽湫厄陋小,用功甚微。又役不扰民,赋不及外,至简至约,诚不可加,然於愚怀,实有眷眷。
◇
《尔雅》曰:水注川曰,山渎无所通曰。
《管子》曰:桓公北征孤竹,至卑耳之,[事具武部。]
《俗说》曰:郗僧施青溪中,到一曲之处,辄作诗一篇,谢益寿见诗笑曰:青之曲,复何穷尽。
武昌记曰:樊山东有小,夏时怀袖恒有寒气,故谓之寒。
裴氏《广州记》曰:管周圆丈馀,水极沸涌,如猛火煎油声,《荆州记》曰:郦县北五十里,有菊,源出县西北五十里石涧山,东南流,会专水,两岸多甘菊。
盛弘之《荆州记》曰:桂阳郡西南宿山,水出注大,号曰横,水甚深,冬夏不乾,俗谓之贪泉,饮者辄冒於财贿。
【诗】梁任泛长诗曰:徇禄聚归粮,依隐谢羁勒,绝物甘离群,长怀忽去国,长水东舍,震区穷水域,道遇垂纶叟,聊访问津惑,弭楫申九言,无为累牵纟墨,长泛沧浪水,平明至曛黑。
又落日舟东诗曰:黝黝桑柘繁,麻麦盛,交柯易阴,反景澄馀映,吾生虽有待,乐天庶知命,不学梁甫吟,唯识沧浪咏,田荒我有役,秩满余谢病。
【赋】宋谢灵运长赋曰:潭结绿而澄清,濑扬白而戴华,飞急声之瑟汩,散轻文之涟罗,始镜底以如玉,终积岸而成沙。
◇谷
《尔雅》曰:水注曰谷。
《毛诗》曰: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又曰: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事具鸟部。]
又曰: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老子》曰:谷得一以盈,谷无以盈,将恐竭。
《韩子》曰:昔齐桓公入山,问父老,此为何谷,答曰:臣旧畜牛生犊,以子买驹,少年谓牛不生驹,遂持而去,傍邻谓臣愚,遂名为愚公谷,[说苑又载,事具人部讽篇。]
《韩诗外传》曰:孔子南游楚,至於阿谷之隧,有处子佩璜而浣者,孔子抽觞以授子贡曰:以观其辞。
刘向别录曰:方士传言,邹衍在燕,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邹子居之,吹律而温气至,而生,今名黍谷。
《汉武故事》曰:上微时行至柏谷,舍於逆旅,逆旅翁骂之,因从乞浆,翁曰:正有溺,无浆也。
《博物志》曰:夏桀之时,为长夜宫於深谷之中,男女杂处,三旬不出听政,其後大风扬沙,一夕填此谷。
周景式庐山记曰:石门是一大谷,谷中有林万顷,伟木千寻,日月之光罕照焉。
戴延之《西征记》曰:梓泽,去洛城六十里,梓泽,金谷也,中朝贤达所集,赋诗犹存,是石崇居处。
【赋】晋胡济氵厘谷赋曰:嘉高岗之崇峻兮,临玄谷以远览,仰高丘之崔嵬兮,望清川之澹澹,尔乃陟重险,涉榛薄,倚春木,临幽壑,深谷豁以窈蔼,高峰郁而Σ。
◇涧
《释名》曰:涧,间也,言在两山间也。
《说文》曰:涧,山夹水也,从水间声也。
《尔雅》曰:山夹水曰涧。
韩宣[○字衍。]
子曰:董安于为赵上地守,行右阜山,见深涧峭如墙,深百仞,问其乡左右曰:人尝有入此乎,曰:无有,有婴儿狂聋人入此乎,曰:无有,有牛马犬入此乎,曰:无有,安于叹曰:吾能治矣,使吾法之无改,犹入涧之必死,则民莫之犯也。
《汉书》曰:沛公与项籍临广武涧而语,数籍以十罪。
石崇金谷序曰:余有别庐,在河南界金谷涧中,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树众果竹木草药之属。
《异苑》曰:苻坚为慕容冲所袭,坚驰马,而落涧,追兵几及,计无由出,马即踟蹰临涧,垂控与坚,坚不能及,马又跪而授焉,坚授[○《太平御览》六十九作攀。]之,得登岸而走。
【诗】梁刘孝威赋得曲涧诗曰:涧流急易转,溪竹ウ难开,近楼俄已失,前州忽复回,石岸生寒癣,沉根渍水苔,菱舟失道去,归凫迷迳来。
宋徐谖华林北涧诗曰:总长潭兮括远源,下沉溜兮起轻泉,回溪浚兮曲沼阻,冲波激兮濑浅浅,贯九谷兮积灵芝,飞清涛兮洁澄连。
◇浦
《说文》曰:浦,水滨也。
《风土记》曰:大水小口别通为浦。
《楚词》曰:出溆浦而回。
又曰:望美人兮南浦。
《述征记》曰:兴浦,旧魏步道,吴揭水灌之,今绝道为浦。
顾微《广州记》曰:溪浦口,有蒲母,养龙,裂断其尾,因呼龙掘,人时见之,则土境大丰而利涉也。
刘桢京口记曰:县城东南大路,过长罡五里,得屠儿浦者,昔诸屠儿居此小浦,因以为名也。
伏滔北征记曰:广陵西一里水名公路浦,袁术自九江东奔袁谭於下邳,由此浦渡,因名也。
【诗】梁简文帝入溆浦诗曰:泛水入回塘,空枝度日光,竹垂悬扫浪,凫疑远避樯。
梁丘迟旦发渔浦潭诗曰:鱼潭雾已开,赤亭风未,棹歌发中流,鸣な响沓嶂,村童忽相聚,野老时一望,诡怪石异象,危绝峰殊状,森森荒树齐,淅淅寒沙涨,藤垂岛异陟,崖倾屿难傍。
【表】宋王弘广陵前浦开表曰:伏闻广陵前浦,榛芜历久,近复开除,清源虚邃,含明内鉴,瑞以数致,象以类应,夫如是者,鸾响凤仪,可停属而须矣。
◇渠
《史记》曰: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无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抵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觉,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卒使就渠,渠就而用注四万馀顷,收皆亩一锺,於是关中为沃野,秦以富强,因命曰郑国渠。
《汉书》曰:张掖郡有千金渠。
《地理书》曰:荥阳有浪荡渠。
【颂】後汉蔡邕京兆樊惠渠颂曰:洪范八政,一曰食,周礼十职,一曰农,生民之本,於是乎出,丰殖财用,於是乎在,阳陵县东,厥地泥,嘉不殖,光和五年,京兆尹樊君,勤恤民隐,乃命立新渠,曩之毒田,化为甘壤,相与讴谈,斐然成章,谓之樊惠渠,其歌曰:我有长流,莫或阏之,我有沟浍,莫有达之,田畴斥卤,莫莫治,饥馑困瘁,莫恤莫思。
◇井
盛弘之《荆州记》曰:随郡北界,有九井,相传神农既育,九井自穿。又云,浚一井,则众井水皆动。
又曰:江陵县东北十里天井台,东临天井,井周回二里许,中有潜室,人时见之,辄有兵寇。
戴延之《西征记》曰:太极殿上有金井金博山,鹿卢交龙,负山於井上,有金师子,在龙下。
浔阳记曰:盆城,灌婴所筑,孙权经此城,自В井地,令人掘之,正得故井,铭云颍阴侯所开,云三百年当塞,塞後不满百年,当为应运者所开,权欣悦,以为己瑞,井甚深大,江中风浪,此井辄动,常当之。
嵩高山记曰:少室山有云母井。
《异物志》曰:庐陵城中有一井,中有二色水,半青半黄,黄者灰汁,取作糜粥,皆作金色,土人名灰汁为金,因名为金井。
《异苑》曰:句容县有延陵季子庙,庙前井及渎,恒自涌沸,故曰沸井,于今犹然。
又曰:临邛有火井,汉室之隆,则炎赫弥炽,暨桓灵之际,火势渐微,诸葛亮一瞰而更盛。
【诗】梁范云咏井诗曰:乃鉴长林曲,有浚广庭前,即源以为浪,因方自成圆,兼冬积温水,叠暑必寒泉,不甘未应竭,既涸断来。
又悲故井诗曰:因旧未尝改,缘甘故先竭,历稔久无禽,一朝见开渫,泌泉既斯涌,短绠将安设。
【赋】晋郭璞井赋曰:益作井,龙登天,凿后土,洞黄泉,潜源存溱,涓涓,尔乃冠玉槛,鳞错,鼓鹿卢,挥劲索,飞轻之缤纷,手争鹜而互弱,长纟累委蛇以曾萦,瑶瓮龙腾而洒激,乃回澄以静映,状ぁ然而镜灼,挹之不损,停之不溢,莫察其源,动而愈出,信润下而德施,壮邑移以不改,独星陈於丘墟兮,越百代而犹在,守虚静以玄澹兮,不东流而注海。
晋孙楚井赋曰:苦行潦之滓浊,靡清流以自娱,乃喟尔而有感,率邻左之数夫,脉厥土以兴作,登甘醴於玄虚,渴人来翔,行旅是赖,辍耕息肩,不期而会,沉黄李,浮朱柰,杂狸首之班如,飞清尘以洮汰,枕玄石以盥嗽,喜遨怡以缓带。
晋江井赋曰:穿重壤之十仞兮,构玉之百节,营之不日,既汲既渫,潜流,寒泉冽冽,挹之不损,氵畜之不充,纳而不处其有,兴而不匮其丰,先王借象以辩义,君子拟淡以自绥,神龙来蟠以育鳞,列仙一嗽而云飞。
【赞】晋卞敬宗沟井赞曰:爰有邃井,冽彼下泉,引流重壤,合耀青天,蕴甘澄洁,湛尔终年,图象怀恻,寄旨嘉荃。
【铭】後汉李尤井铭曰:井之所尚,寒泉冽清,法律取象,不自平,多取不损,少汲不盈,执宪若斯,何有邪倾。
◇冰
《易坤卦》曰:初六,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坚冰至,阴始凝也。
《毛诗》曰:诞之寒冰,鸟覆翼之。
又曰: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二日,夏之十二月,三日,夏之正月,凿,取冰,冲冲,声,凌阴,冰室也。《汉书》曰:晁错上书曰:夫胡之地,积阴之处也,木皮三寸,冰厚六尺。
孙盛《杂语》曰:王祥字休徵,性至孝,後母苛虐,欲危害祥,祥色养无怠,盛寒之月,後母曰:吾思生鱼,祥脱衣,将剖冰求之,有少处冰解,下有鱼出,因以奉养。
《楚词》曰: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增冰峨峨,飞雪千里。
《邓析书》曰:明君之御民,若乘奔而无辔,履冰而负重也。
《孙卿子》曰:冰生於水而寒於水。
《淮南子》曰:见一叶之落,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谕远也。
《左传》曰: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西陆朝觌而出之,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冱寒,於是乎取之。
《老子》曰:涣若冰将释。
《史记》曰:周纪曰:姜原为帝喾元妃,出里,见巨人迹而履之,身动如孕,暮而生子,以为不祥,弃於冰之上,鸟以翼覆荐之。
《论衡》曰:夫然一炬火,爨一镬水,终日不热也,倚一尺冰,置庖厨中,终夜不寒也,何则,微小之感,不能动大也,今邹衍之叹,不过如一炬尺冰,而皇天巨大,不徒镬水庖厨也,一夫仰叹,天为降霜,何天之易感,霜之易降也。
《吴越春秋》曰:越王念吴,欲复怨,非一旦也,苦思劳心,夜以接日,冬寒则抱冰,夏热则握火,愁心苦志,悬胆於户,出入尝之,不绝於口。
魏子曰:危殆之国,治不益之民,是犹薄冰当白日,聚毛过猛火也。
《博物志》曰: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有火出。
束集曰:君闻薄冰凝池,非登庙之宝,零露垂林,非缀冕之饰,必将采素璧於层山,探圆珠於重泉也。
【赋】晋顾凯之冰赋曰:激厉风而贞质,仰和景而融晖,清流离之光彻,邈云英之巍巍,尔乃连绵络幕,乍结乍无,义刚有折,照壶则虚,形超象,比朗玄珠,若乃上结薄英,下镜长泉,灵葩随流,含馨杨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