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类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方舆汇编
- 职方典广州府部汇考
职方典广州府部汇考
紫马泉 按县志在县东十余里出紫马岭下因名
丹泉 按县志在县南八十五里五桂山攀天岭之石岩味香冽
翰香泉 按县志在县西南八十里陈公石之左
五眼井 按县志在谷字都茅湾村下冬暖夏寒与温泉相望
开元泉 按县志在县北七十里小榄之飞驼山广州府部汇考四
广州府山川考四 府志
新会县
圭峰山 在县北二里其上多松竹旧志邑治之镇也上有玉台寺其下瀑布之水出焉
马山 按县志在县东宣化里下瞰文溪以形似名明洪武十七年凿山东北为城堑今外城东角直阶此山山上为钟敱阁为大魁阁山侧为学宫为白沙陈子特祠
西山 在城内盈积仓后
象山 一名金牛今淤为田按县志在县西一里源清旧志云象山山势岧峣今皆淤为田相传渔人尝见金牛带索出惊遁入石方信儒诗金牛去后久凄凉好景乾坤亦秘藏沧海无穷月无尽从今收拾入诗囊山之左曰鸣山有壮哉亭陈子三大字亭下为三广公祠祠右有梁以蘅墓黄砻金牛洞黄淳定帆亭亭下有鸣山祠右有文昌宫下有兵道何子明祠祠右即象山有象山书院有知县伍睿祠
熊子山 分东西二山并峙海中旧志二山并面县治形如能熊三足鳖也食之杀人山圆小而近水故名之
黄云山 在县城北一里其上有黄云因名旧志唐一行禅师来游此山黄云自山出如金辉映衣袖遂结庵山巅弟子至者五百余人按县志陈献章诗系艇黄云下黄云几度歌登高云压帽度密雨沾蓑瀑涧宵鸣瑟山花昼拥罗野人携茗榼路向铁桥过通志有云自出色如金
绿护屏山 在县北归德周回八十里南接圭峰环拥若屏李翱尝读书其上诗云率性樵夫似逼真玉台山远静无尘松枝攀折忧妨鹤桃片惊飞怕惹人遇药身轻诚末事观棋柯烂却何因非仙非释乖时样落魄云边一葛巾
大云山 在县西三里形如蟠龙云气旋绕之按县志盘郁若云然中有文昌宫有龙兴寺有天妃庙有六祖庵万历间僧性明修复费支甚巨大半抽其医之入
龙山 在县西五里中有龙窟东西相望以石投之殷殷然雩之辄应按县志上有洞穴者九在东者冥不可窥在西者玲珑俗呼为龙窟往雩之辄应有山曰分水冈为渡船步且有市
庐峰山 在县城东北十里又东十里曰月岭山
南山 在县东二十里上有巨人迹按县志其前有葫芦山在归德圆如覆釜其南麓石上有足迹长二尺许
鹅沁山 在县东北四十里民居其下又东有山曰鹅湖上有白沙墓曰飞鹅潮水注焉
石船山 在县城西三十里上有大石如船相传有村妇浴于中雷震劈其骨为三石亦震一角坠于下又西五里曰分水冈山溪涧之水分流其下又西三十里曰表山
梁金山 按县志在县西八十里其脉发源狮子山左有云裘山右为五坑径前有大神岭古州冈传昔有道人梁金修炼于此故名其下沃壤延袤七八十里民环居田之南接新宁止间一水北出岭西仅数十里为一方险要之冲成化间陶鲁于山径中立营开堑数百丈以御西寇废址尚存嘉靖二十六年贼乱御史杨以诚复立五坑径营拨兵守之地险兵逃三十二年随废今乡民议立县其下李谦诗碧鸡唱彻紫骝嘶珊树交加玉削齐天北仰来双阙近瘴南望去九夷低春岩雨过花留润古洞云深鸟自啼欲访仙翁问遗事芝田瑶草露萋萋
将军山 按县志在县西三十里潮居泷水二都之间自潮阳燕子尖山迤逦向泷水与双门径山相接高大盘踞以形似名又学堂山与石船山相对石壁千寻下瞰无际旁有仙井亦胜概云温孔德诗系马振衣千仞屏凌虚身世羽毛轻长天雨歇云容淡远岛风来暑气清松鹤一声闻碧落渔舟几点杳沧溟逍遥不尽登临兴更向仙泉共濯缨
锦绣山 在县西七十里其鸟多杉鸡
金冈山 在县城西一百五十里其下有金洞金之水出焉唐书地理志冈州地有金故名其下有溪曰淘金坑
璧双山 在县城南七十里高一百余丈其上多松椶
九曲山 在县南八十里一名九德山延袤至于厓海
昆山仑山 高耸相并在县城西北六十六里其上有天井有白龙池按县志白龙池水出焉新化山高大连亘曹幕传昔有道人植桃李其上人得就而食之怀归即迷路有水出山注而为潭曰白龙池有龙居之雩即应陈献章诗西望不见白龙池白龙上天何时归寸心晚逐飞云去半挂玉台松树枝涵虚数尺镜光悬旧是头陀洗钵泉又有仙人来洗耳白龙休占水中眠云影天光共一池池中消长白龙知仙翁骑龙上天去只有明月照涟漪
仙涌山 在县西北六十里相传风雷震怒之夕涌出平陆林峦周具因名在罗坑其草多藜芦按县志此山形小而圆山有泉自石罅涌出故曰仙涌今其山与诸山相联络安得云涌出平陆抑所云紫衣和尚亦妄也上有仙涌寺方信儒诗龙伯何年钓巨鳌两峰漂荡逐洪涛人间灵迹无寻处仙涌罗浮相对高
金牛山 在县西北六里登览有奇迹存焉此雄据阛阓一望数百里云山海月举无遁迹虽白云景泰之胜亦不是过旧无亭榭后始创海月奇观于上图经云昔此山滨水有渔者见一牛其色与索皆金也为渔者所惊遂入此山有庙尚存其西南曰石牌山曰宝华山俱去县三十五里曰笋山曰归林山俱去县四十里曰浔阳山去县六十里曰落=山去县一百一十里曰郭丰山一百五十里曰清泉山一百一十五里曰宝郭山一百三十五里
厓山 在县城南八十里大海中高四十余丈周八十余里与奇山石对峙如门宋祥兴中帝昺舟师次焉为元将张弘范所迫丞相陆秀夫负帝赴海与礼部尚书徐宗仁兵部侍郎茅湘枢密使高桂等同死之上有全节庙大忠祠前有奇石弘范尝纪功刻其上旧大刻元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明朝更刻之今已芜没汤瓶觜山 在县南八十里上多文禽异木按县志与厓山相对如门自新宁金鸡头山北沿海而来至古兜与烟管岭甜水坑等山相接以形似名中有港潮汐出入陈献章诗北风吹浪卷沧溟步履桥头候晓晴满路寒风吹不断一帆细雨湿汤瓶
天台山 按县志在县西南四十里小冈村潮居自将军山突起列数峰曰马尾曰小冈曰石牌东尽于海多腴田海旁有石如牌巨浸不没山下有天台废寺相传为义宁县故址或疑山即茂山
白水山 在县南七十里其上多蝶草又南一百里曰万斛山又东南五十里曰=洲山在海中
曹幕山 在县城西北八十里界高要新兴之交其山高广横列如重城兵卫官曹幕府之状上有猺人垦山为畬其木多枫柟多杉松其兽多麂鹿多獐狸有屈鸟如鹊而小飞则首尾摇动其鸣自呼见之则疠按县志宋绍兴中土寇尝啸聚于此北药径口旧有巡检司今徙坡亭南有石门崦峒山水清胜传周梁二道人开种于此西南有花菓园或曰曹幕寺故址
龙护山 在县城东三十里四山遶之又东一里曰象撷山又二里曰龟山皆以形似名
石径山 在县城西六十里林木阴翳中有石岩如屋中可容百余人县志列石多类人兽前有笋山以形似名又西六十里曰稽峰山又西五十里曰白象山
罗汉山 在县城北四十里三峰鼎峙周围三百余里其木多樟楮
大岭山 按县志在县东三十六里上有古松乡人以祀社稷在中乐村
蓬莱馆山 按县志在县北三十里中乐村山与绿护屏相望洪峻幽胜俗呼双梅岭上有悬路田涧丹井烟萝诸境今有双节妇冯氏刘氏墓
石门掩峒 在曹幕山之阳多林木溪洞民环居之
梁金岩 在金山之西北深广二丈余瀑水出焉自岩顶而飞注于下又西四十五里曰壁山岩又西七十里曰宝光岩
企人峰 在县东三十里上有烽堠
龙蟠岭 按县志在县北五十里又北十五里曰大鴈山又北五里曰三重顶在古劳龙蟠上尝有云气乡人祷雨于此大鴈山西北临大江高峙横截为海门之捍利种茶三重顶山界于南海高明间峰峦迭出上有泉
骆驼岭 狮子岭 俱在县西八十里又西七十里曰大臣岭又南一百里曰雷公岭
雷电山 按县志在县西二里礼义坊萧庄二节妇墓在焉
马鞍山 按县志在县西南五十里又西三十里曰狮子山后有石室曰宝光岩接骆驼山右转宝光岩一名薛公岩又曰寂感石室天成深一丈五尺长八丈有泉二出于石如乳冬夏不竭左有百步尖峰望之竦然最为奇胜明天顺七年乡人避寇于此得免难
金山岩 按县志在县西北俗名鬼子窟飞瀑出焉一名西岩深二丈余阔称之一水自岩顶飞下白如练有盘石可坐数十人每岁九日乡人游赏于此
北立山 按县志在县西一百里东有游鱼山南三峰相接曰罗汉山自恩平县北来与罗汉山相接峰联而高形若旗东麓有小山临水曰游鱼以形似名按旧志有双峰山在西一百五十里此三山皆不载今从新志增入
百足山 按县志在县西一百六十里下有三山如龟割立开平山以形似名界于会宁间西接蚬冈山
鳄洲山 按县志在县东南三十里又南二里许曰嚚洲山陈献章诗云夕舫凌大波北风吹我席冥冥鳄洲烟宛对君山碧来鴈知天寒归人看月色超超尘外心浩以周八极按鳄嚚皆恶名知县周思稷谓诸山邑朝山也不宜以恶名踞向于前改其中者曰中台山左曰天寿天福山右曰天禄天马山鳄曰拱奎山嚚曰合壁山为文告之刻石镜心亭议建文塔于天马山上业经三年而绪未就万历乙酉知县王命璇会同乡官黄淳何上新等区画工程推监生生员刘思聪林嘉诏黄家柱谭经李时润许钦质等董理其事复特檄千户张炜激率筑之佐以乡民李光汉舍人张焕不数月而塔成屹镇沧海上干云霄回望见龙楼王气祥光表里辉映
横江山 按县志在县东四十里中乐前有表山至三沥沙海涯复起一山名曰猪头
金人峰 按县志在县东北三十里中乐上有烽堠
石螺冈 按县志在县北四十里古劳陆象贤有螺源诗
螺江 在县城东三十里其中多螺蚬
小梁海 在县东三十二里流接香山其中多鳣鲔多鰋鲤
韩家桥水 在县东二里其西六里曰龙溪桥水曰灰(上竹下 )水
紫水 即龙山万寿寺前溪在县西三里水本清宋皇佑间水色忽变为紫者旬日又西十九里曰牛肚湾水在新化都支流百十曲折而出于厓
文溪水 在县东北三里源于圭峰诸涧流经学宫门东出南水关通于海
汤湖 在县西南一百一十里汤湖村迤逦长溪中流一带其热如汤上下之流皆冷
锣鼓潭 在县西五十里水口冲击如锣鼓今塞
白龙池 在仑山顶池生云霞则龙飞腾旱祷辄应
瓦窑井 在县西一里其泉味甘与达磨泉相类又西一里曰道姑井又西南二里曰大井又东南五里曰细井出象山下
谭家井 在县南一里其水清冽冬夏常盈
石井 源于象山县人谢景元所凿有井铭曰象山之麓磨石如玉凿得其源甘泉涌瀑酌之不贪用之云足宜人之寿益人之禄又西南三十五里曰大石井曰宝华井
紫衣井 源于仙涌山其泉不竭相传紫衣和尚见石罅水甘而冽遂决土甃之随汲随满又西七十二里曰竹兜井饮之可以愈疾
五显溪 按县志自外城西水关入至北上桥复趋南出于和尚桥旧北上桥左有小溪遶东北而入横通西城壕内初陶鲁筑时乡主簿许能静言曰此溪似于县治略相背宜作小溪以环之今民筑塞者半犹存者半今复疏通之可也
小富涌 按县志在东亭驿右受城中诸水以达于驿海原有左右大小之分雨集不致沟盈焉
黎岳海 按县志在源清石木涌在宣化第六涌在归德横江缺口海在中乐俱为盗贼出没之区久为民害明万历三十一年知县周思稷采取舆议申详抚按筑塞但各处之盗多自外来而横江之盗多出本处独于缺口嘴加塞两度并塞石山柳墩二(氵宫)以绝盗贼窝泊新涌横海通乡田园灌溉潮汐消长用杙不塞招给黄德承管立海天永赖碑树之驿右永杜复开西墩新开(氵宫)泗冲而水皆直出署印推官黄华秀以为泄风气海寇自西易直突议从沙头循故小河疏之工未就而去今议举行
江门海 详见前归德
青胆洋 按县志在县西南六十里受恩平新宁诸溪涧出蚬冈沿于长沙西合曹幕梁金众水经浔阳至牛肚湾迎潮汐以汇于厓门汪洋百余里为西南天堑其厓有青胆石石上有廓然楼李谦浔阳诗空蒙春树夕阳天斜倚楼头小小船青草浪高三月雨绿荷花发一溪烟女儿连袂踏歌去渔火隔江照醉眠惆怅不堪重吊古洞箫声在水云边吴国伦廓然楼诗宅里封乔木宾朋应德星楼悬山幔紫石带水云青浩荡连诸粤阴森驻百灵壶峰数千里相望海云停
长沙海 按县志在县西一百二十里合新兴恩平诸溪涧为交罗海东南流经游鱼山以达于厓门
清水塘 按县志在县西一百里其水容诸溪涧常清潴而不流其中多鱼
牛肚湾 按县志在县西九十里源于曹幕会于(上制下鱼)鱼头达于厓门石碑
仙井 按县志在县城南八十里出于石窟双虹合江其深不测
厓门海 按县志在县南一百里潮居外达乌猪大洋两山高峙其口如门吞吐潮汐故名水流湍急常作汹汹声宋末有黄龙横海元张弘范弯弓射之即此海也汪广洋诗牂牁流水碧潺潺潮落潮生草木闲一片海云吹不起越人遥指是厓山
横江 按县志在县东六十里中乐
三水县
大荛山 在县城南四十里高百余仞屹然巨镇是多磈石按县志在清塘都上有巨人迹
云秀山 一名象冈在县城东十里多松萝
龙岐山 在县城北六十里下有青云桥旁有洗钵井民环居之
顶头峰 在县河东七里其上古有烟墩今县治水口也陆宣诗野水桥边景趣宽东风吹暖入弥漫一川芳草迎行骑两岸垂杨拂钓竿带雨绿添松涧晓拍天光接海潮寒锦鳞跃出桃花片人在金鳌背上看
城隍岭 在县城北一里其上有连珠峰按县志高出诸山离城五六里为县治镇山其下有金帽岭其后分一支至南逆转为七星冈为县治下关又北一里曰铁帽顶
横石岭 按县志隔西北两江离城七八里许秀峰千朵为县治右屏其下为将军岭有巨石涌出清泉流达大江相传有龙跃此故名曰龙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