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方典广州府部汇考


  九顿山 在县东一百里从山麓而上连顿九层至顶平旷县通大鹏所必由之路
  大鹏山 在县东一百二十里大鹏所镇山也一名七娘山传昔有仙女七人游此以其如鹏踞海中故名
  陶娘山 在大鹏东南抵惠州界包拱如城内容艨艟数十艘先年寇据岛险海道何公用乡耆民欧阳景昭等议垒石塞之
  马鞍山 在县东八十里枕东洋形如马鞍山腰有田数十亩屋数椽今废
  大帽山 在五都形如大帽上有石塔山中出茶
  梅蔚山 在县东南一百里前护县治后障东洋丛生林木在海中
  官富山 在佛堂门内急水门之东宋景炎中帝舟常幸于此殿址犹在旧设巡司今迁入赤尾村
  老万山 在大奚山西南洋海中周回过于大奚山林木青森昔万贼巢此故名昔种类有存今亡矣
  南亭竹没山 在老万山之南周回数十里内有卢亭俗传为卢循之后能入水捕鱼鲜食以棕兰竹箨为衣种类不多言语不通今已亡矣
  龙岐山 在大鹏地海边山不高大

  丁洲山 在海中

  大小磨刀山 在海中

  梭杯山 在海中

  董公岭 在县东龙井村上有龙潭

  双鱼岭 在五都河上乡二山相对水滨如鱼戏水
  龙跃岭 在五都山高百余尺周回十余里林
  木丛产下有溪水旧传有龙跃其间

  石马岭 在县东五十里石马村后极秀丽
  黄龙冈 在县东南二里许

  大龙冈 在周家村之西

  凤栖冈 在参里山之南形如覆杓昔有凤栖其上
  凤凰岩 在茅山之北巨石嵯峨广数丈洞彻若堂室传昔有凤凰在其内
  乌石岩 在阳台山之下内有石岩三面东缺一面顶上有大石堪作墙乡民祝曰惟愿此石可补四面周回无缺矣是夜神助即移此石补足补石痕犹在  罗隐岩 在大鹏洛格洲石上诗迹半存
  照月岩 在县南一里许石刻三字尚存
  滴水岩 详见杯渡山

  瑞应岩 详见杯渡山

  仙歌岩 在七都半凹山巨石垒成峒可容数百人
  梅沙岩 在梅沙尖山麓天欲雨岩即辄先响如雷
  白面石岩 在梧桐山北岩中空阔大者如屋小者如仓岩外有水昔人常避寇于此
  赤水洞 在梧桐山下泉出赤水

  黄金洞 在三都多黄石

  默林径 在默林村后上有石坂有大人脚迹长二尺余阔八九寸宛如人脚掌痕
  盐田径 在梧桐山腰大石砌结若鳞阔一丈许延亘十余里相传元季邑人萧观庇创造有碑记岁久湮没至今称停止步
  樟坑径 在画眉山侧通七都必由之路
  凹下径 在小梧桐山麓下有佛化大圣庙
  黎洞径 在五都

  石壁径 在七都

  黄(艹朗)径 在四都

  迭福径 在七都迭福村近海

  水头径 在七都抵东莞界

  莲花径 在四都往来官路时多剽掠明崇祯十三年知县周希曜捐俸置堡拨兵防守
  佛子凹 在二都三都交界为匿小寇之区
  旱塘当风二凹 在广惠交界明隆庆年惠寇连年西掠多由二凹出没
  白石牌 在南头海滨与乌石牌相峙

  乌石牌 在南头海滨与白石牌相峙

  仙人足石 在南山麓下有泉澄清可爱
  龙爪石 在南山海涯石有龙爪纹

  老虎石 在固戍形如虎

  游春石 在县城北壕畔

  蟾蜍石 在黄木山之左峰峦回峙有神栖之凡祷嗣者多验
  应人石 在城西近栗木冈大路旁呼之则应故名
  望夫石 在官富海滨背一小石形如襁儿
  仙姑化石 在阳台山石面四时红艳又名应人石
  零丁山 按县志在赤湾前海中文天祥诗云零丁洋里叹零丁即此
  虎头山 按县志一名虎头门在县西北六十里有大小虎二山对列海中东隘如门宋朝录载张世杰奉帝保秀山即此山也为广省要关近设副将防守  宝山 按县志在县北八十余里上有潭潭下有石瓮二飞瀑注之奔响如雷水撞之散出如芙蓉
  黄坑山 一名大王山

  观音山 按县志在大帽山帐内奇峰耸峙仰干霄汉山内有观音庙
  桂角山 按县志在县南三十里上多桂两山并秀若角一名牛潭山其山有云即雨上有仙女梳譒石
  大奚山 按县志在县南一百余里一名大渔山为急水佛堂二门之障山有三十六屿周回二百余里有异鸟见则大风生山下有村余多盐田宋以为李文简食邑
  合澜海 在县北四十里福永司之左

  南头海 在南头一里两粤诸水合珠江经虎门遶南山逶迤而东海中有乌白二石岛对峙中流
  后海 距县城五里通于海自西而东北接梧桐山遶护县城
  急水门 在官富司之南

  佛堂门 在官富司之东为南头出海外关旧设哨船防守今废
  潮 自县东南大洋通佛堂门至南头海一派入虎头门而止其潮候消长时刻不爽溪西湾
  屯门湾

  大伞小伞洲 在县西南海中

  大王洲 在县西南海中

  孖洲 在县西南海中

  马鞍洲 在县西南乡村前海中

  平洲 在七都下沙村前洋海中长二三里横亘海面旧乡人放牛于此自生自养数年成群今遵海禁无矣
  龙穴洲 在西北有蜃气多蒸为楼观城堞人物车盖往来之状正月常见之
  担竿洲 在县西南外洋

  勒马洲 在五都一山横出海边形如勒马
  白鹤洲 在海中潮长群鹤俱集望如堆雪
  蛟洲 在五都四围咸潮绕之中有井泉甘美
  夹洲 在三都茅洲墟

  七娘滩 在七都右蹲水中如星列然石罅仅容一舟水势冲激舟船过此危之
  甘溪涌 其水由东北逶迤数十里绕学宫县治西南由北埠桥入于海居民戴珍筑堤防之
  绿橘潭 在五都龙跃头多橘树岁旱乡民多祷雨于此
  流水响潭 在五都发源处有数石井天造地设深约寻丈春夏涨如惊涛瀑布秋冬潺湲细响有滴漏鸣珠声
  城中二井 一在东门学前一在西门街中
  甘泉井 在邑南一里许清冽甘美

  林云仙井 在参里山侧明成化间布政陈迁爱其清冽命工修砌又名陈公井
  汤井 在勒村水温暖如汤能疗疮疾秋冬泉有烟气海防周希尹命砌以石
  沙井 在西乡村水甘四时汲之不竭古传有罗隐迹
  瓢潮石井 在七都平湖乡左乡数百人食之仅可汲一瓢日夜汲之不绝亦不竭
  滘水 按县志在城东四十里发源于梧桐莆隔龙跃头诸山西流曰钳口河北出曰大沙河二支分流至滘山合流而西曰滘水经横冈山逶迤四十余里入后海
  大沙河 按县志在城东北数里发源阳台丫髻董公诸山历新围大涌二十余里至白石入后海
  西乡河 按县志在县西十里发源阳台大髻婆大小茅诸山至更鼓岭铁冈合流凡三十余里经西乡入后海
  茅洲河 按县志在县西四十里发源大头冈凤凰岩诸处至新桥之北十里许合流经茅洲墟入合澜海
  壁头河 按县志在县西北五十余里发源阳台大平障阁莲花径诸处合流经燕村涌头舟山五十余里至壁头入合澜海
  塘头下海 按县志在县北发源于廓下田寮下清湖樟坑径等处经庄屋村大湖至塘头下入东莞界又数十里会龙川江入蛇犀海
  沓潮 按县志刘禹锡集元和十年终风驾潮南海羡溢南人曰沓潮也刘恂岭表录异记每年八月潮水最大中秋后多飓风当早潮未退之间飓风作而潮不落晚又至遂至波涛溢岸淹没庐舍荡殁禾稼沉溺舟船或十数年一有之
  平洲 按县志在县西南海中

  媚珠池 按县志在大步海汉时采珠于此久废
  桂角泉 按县志在桂角山下泉水甘美广州府部汇考五
广州府山川考五       府志

  花县

  花山 邑北诸山之统名重峦迭嶂亘数百里北通清远东接从化向为盗薮今置县因以为名
  百丈岭 在城北四里许山石嶙峋其高千仞为邑脉发祖之地俗称百丈者极言其高也
  唐帽岭 在城东南里许旧名纱帽岭

  石岩塘岭 在城西南里许

  狮子山 在城西南五十里

  盘古峒 在万山中林木蓊翳向为强人窟穴旧有盘古庙今废
  百步梯 在万山中绝陡险仄不可攀跻前人凿山通道故名康熙二十二年巡抚李益辟之
  丫髻岭 旧志上有雩坛居民旱祷辄应在狮岭司
  瑞云山 在狮岭司下有龙兴古寺旁有潭曰钟潭
  象岭 在城西十五里象罗村后其形如象大小不一
  乌石岩 在区村高数仞巅有仙人圹乡人旱祷辄应
  独秀山 在县西五十里

  中洞山 在城西南六十五里

  横潭水 在城西南三十五里由正径诸溪发源至巴水与巴由水合
  巴由水 在城西五十里由三水芦包水口入赤坭水至巴由下与横潭水合出石门沉香浦达郡城入海
  连州

  顺山 在州东北四里刘禹锡谓为州山之第一云其西有曲水源又其西有安岩其草多莎薠其木多松杉
  巾山 一名翠巾峰在州东五里平地耸起百余丈崔嵬冠于群峰其木多楠柘
  静福山 在州城北五十里相传梁时有廖冲学仙于此其上多松柏多禽鸟其下有虎跑泉流杯池按州志峰峦环抱桧柏森郁为七十二福地之一景为静福寒林
  昆湖山 在州西北十五里下瞰昆湖故名一曰天际岭其上多棕榈按州志苍崖峭壁森然罗列上有集灵庙景为昆湖迭巘
  南冈山 在州东南七里捍蔽水口屹如屏障
  桂阳山 在州西北二十五里按州志州以此得名旧呼为灵山山下有泉东流入于韶北有石峒广三百一十步状如堂宇藤萝垂蔽若帷幕奇石错列如龟羊内有神庙每风雨晦冥如闻鼓吹乡人祷祀辄应
  白鹤山 按州志在州西北四十里石壁卓立四面如掌相传陈真君于此炼丹乘鹤上升故名又西北四十里曰腾空山其状如蟹一名邓公山
  方山 在州北二十六里与九疑对峙东南有水出焉流入于黄蘗岭过卢峒达于湟水又北十二里曰北山其上有磨厓多榕楠旧有北山寺今废
  白罗山 在州南五里峭拔壁立如榜一曰挂榜山按州志万历丁丑春雷击其上石绽红露如朱点首是年曾象干登会魁人以为榜头红山先兆之云
  文笔山 按州志在州南三十里九陂村
  马鞍山 按州志有二俗呼大小马鞍

  卓旗山 山如旗

  犁头山 在州东

  大帽山 在州西其北有帽岭以形名

  桄榔山 在州北六十二里其木多桄榔
  圭峰 在州西北一十里众山中端立如圭
  合望峰 按州志在州西南十五里翘然高起状如老人伛偻踞坐左右数小峰环而仰之如望俗呼为白面峰
  冠峰 在州北五十里以形名

  芙蓉峰 按州志在州北六十里三乐乡五峰列峙状如芙蓉
  大云岩 在州西北五里一曰秀岩上有垂石如滴翠乳又北四十里曰眼水岩其上有石窦可容数百人晴则日光透射雨则幽暗昔人避寇于此其下溪水出焉
  师德岩 在州北八十里猺洞明如堂屋内有石钟石床又有石潭其水黑按州志嘉靖间于此凿取丹砂遂不如昔矣
  廖仙岩 在州北五十里耸迭台阁有梯级可上相传廖冲炼丹之地又东北三里曰仙人岩是为寒石洞北山禅寺之后燕喜亭侧相传有人入岩见二仙对奕见韩愈日记其右有流杯池又北十五里曰穿石岩两峰对峙中有岩洞可容数百人
  楞伽峡 一名贞女峡在州东南十五里双厓壁立垂石若肝肺悬瀑飞注于潭下有二石是谓贞女贞男宋嘉泰间崖陷司法李华请于凿之三载底平又东四十里曰大里峡
  宝华山 按州志在州东南四里常有烟霞云雾出山之上山下有栖岩寺今废
  凤凰山 在沙坊村

  邓公山 按州志其状如蟹相传有僧舍邓阿鲁家留经出门曰吾暂上此山遂乘云冉冉而去又名腾空山
  虎形山 形如虎

  三石冈 按州志在州北三里平地突起三石山状如狮豹联属相顾产有石香薷
  龙脊岭 按州志在州东四里左为锣鼓岭
  招旗岭 按州志在州西一里有营

  桃花岭 在州西二十里

  养父岭 按州志在州西四十里有真君庙
  开口岭 按州志在州东北二十五里路通星子
  观音岩 按州志在水口四面俱石山腰为岩
  小溪岩 按州志在州西七里小溪冲内多产钟乳
  龙岩 按州志距州五十里在龙下村

  龙头石 按州志在兴贤门东石长数丈欧姓居之在宋时登进士第者二十余人
  嘉鱼石 按州志在州后街东

  鲤矶石 按州志在州西唐王祠前

  鳌鱼石 按州志在州龙津门外

  仓石 按州志在白马祠前江水流激石当其冲
  龙头峡 上有钟石磬石舟人扣之以篙声如钟磬
  丁兰石 按州志石上有石髓倒垂如蛇童谣云蛇咬丁兰头状元出连州
  观音石 按州志倒垂崖上绝肖观音

  贞女石 按州志相传秦时有数女游此卒遇
  风雨一女化为石

  醉翁石 在道傍

  卧龙石 按州志旧有湖光亭

  飞凤石 按州志旧有飞练亭

  双剑石 按州志旧有君子亭

  缾琖石 按州志旧有月窟亭

  普贤石 按州志在候德丘前

  棋盘石 按州志石生而方中有白文如棋盘然
  香炉石 按州志在石笋后

  龙涎峡 按州志在州南五里俗呼牛溺峡判官畲勉学改龙头郡守崔世召改今名
  同官峡 按州志在州南俗呼晾纱峡 金鸡石   仙女石   将军石
  湟水 在州城西下东注阳山出江口合浈水东南入于海汉元鼎五年以路博德讨南粤出桂阳下湟水即此
  双溪水 在州城西南三里旧龙津白马庙门前一出潭源径朱冈合众流入于湟一出连山获水径高良入于湟盖诸乡水会为乐簪溪而高良则专为一溪至城西南始合为江二溪之凑其阳有仓石当二溪之冲其阴有坎穴众流汇焉按州志方春雨积洪澜弥漫津岸浩荡景为双溪春涨
  五溪水 在州南十里源于方山昆湖横溪上叶相思诸流合为一水故名
  奉化水 在州北十五里源于宜章黄莽山南流至州西北入于湟水按州志即星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