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笔记
- 苌楚斋续笔
苌楚斋续笔
任大椿论文语
武进吕星垣叔讷撰《白云草堂文钞》五卷、《诗钞》三卷,嘉庆癸亥孟秋刊本。兴化任幼植侍御大椿序其文集云:「今夫义法,非一家所创,要非百家所袭,必以己得己出者为真,否则伪耳。故无义法之病为芜庸,为凌乱,为剽窃,为造作,蹈空摭实,互相讥弹,五十步笑百步也。若其义精法熟,言有其物,行有其恒,抑扬有其宜,博约有其旨,其理道不繁而自明,其矩薙不拟而自得。故其出之也,(早尽)[号令]不期而中,部伍不期而分,其视无义法者,诞先登而伤灭顶者矣。」云云。声木谨案:侍御以博洽名,久为汉学专家,并不以文章名,而言文必有义法,亲切有味如此,故录之于此。
放心二字
俗谓「放心」二字,不谓周文王之时,已有此等俗语。《召南·草虫》章「我心则降」,降,下也,「我心则夷」,夷,平也,即是放心之意。
左宗棠赐进士始末
湘阴左文襄公宗棠,以举人入阁,以致当时草野相传,议论纷纭。有谓左文襄公于浙省军务倥偬之时,请开缺会试,朝廷不得已,赏给进士及翰林院编修,皆臆说也。当同治十三年九月十五日,克复肃州,关内肃清,左文襄公奉上谕,特赐进士出身,晋协办大学士,复晋东阁大学士。朝廷盖以非常之功,必有非常赏励,亦非末叶滥赏可比。我朝定制:非翰林留馆,卒后不得谥「文」。光绪末叶,王文韶以进士谥「文」,鹿传霖以散馆翰林谥「文」。郭筠仙侍郎嵩焘之编修,出于曾文正公之奏保,在我朝翰苑中,更为绝无而仅有矣。
吴鼐续娶孙星衍族妹
全椒吴山尊学士鼐,未第时,续娶阳湖孙氏,乃孙渊如观察星衍族妹,幼孤,育于观察家,见于□□□□□书中。外间不知者,误以为观察胞妹。学士至以「垂老得仙」四字为印章,以志荣庆,颇为人所艳称。当年学士计偕入都,孙夫人送以诗云:「小语临歧记可真,回头仍怕阿兄嗔。看花迟早寻常事,莫作蓬莱第二人。」云云。亦见于□□□□□观察本以第二名及第,未几,学士果以第三名及第,一时传为佳话。他日有编《续妇人集》者,必有取于此诗。所见二书,惜皆忘其名矣。
越南阮交撰述
越南国阮淡如学士交撰《十三经集句史论》二卷,同治十年,其贡使从子阮懦夫学士有立携至中国,以示湘阴李幼梅广文辅耀。同治十三年三月,为之刊行。在史论中,洵属别开生面。自明代集《诗》、《书》、《论语》、《文选》为文,多至数百言,遂另辟一种风气。予尝见集《书经》为《四书》文者。扬州朱□□孝廉□□,自入学至中式,无一场一篇不集《书经》成文。虽文人好奇,何所不有,实亦藏拙之一道也。
贩安化茶致富
光绪年间,湖南一省,以贩运安化红茶至俄国出售,后皆成巨富。其中尤以湘潭叶焕彬吏部德辉、□□余介卿观察金声、长沙朱雨田阁学□□三人为巨擘。三家之中,又以朱雨田阁学称最。阁学以长沙省城外新开河案,奉特旨赏给内阁侍读学士,尤为海内所荣。其生有异禀。综其生平,自言服大黄千余觔,黄连等凉剂四万余帖,元明粉、小蓟槟榔尤不计其数。迹其生平,无一日不服药,而享寿乃至九十余乃终,洵千古之异人也。
恕谷后集
蠡县李刚主□□塨,传博野颜习斋□□元之学,世称颜李。撰《恕谷后集》十三卷,雍正四年正阳月,原刊圈点本。光绪五年,正定王氏谦德堂编刊《畿辅丛书》,去其圈点,重为刊行。其《后集》所以命名《后》字之意,其门人樊舆阎镐序谓:「《后集》者,自康熙癸未以前,仿欧苏诸大家,先生俱置之,而惟存其后焉者也。」云云。声木谨案:据此,即谓未见颜习斋□□以前之文悉不存。其笃信颜氏之学,可谓深矣。
巡检衙署
宣统元年,予路过湖南某县某乡,见有巡检衙署五开间,到后六进,前门照壁内复有大院一所,内竖立旗杆二。屋宇如新造者,极为整齐。戏谓如作此地司官,有好屋子住,甚妙。不意前人亦有此项戏语,侯官陈衍《石遗室诗话》谓:「陕西灞桥县丞署在水中央,环以垂杨万缕。闽县王文勤公庆云过其地,笑曰:『官若可求,吾愿以巡抚换分县也。』」云云。是亦爱其官舍矣。
墙有茨解
宋儒杨氏解《墉风·墙有茨》章谓:「公子顽通乎君母,闺中之言至不可读,其污甚矣,圣人何取焉而着之于经也?盖自古淫乱之君,自以为密于闺门之中,世无得而知者,故自肆而不反。圣人所以着之于经,使后世为恶者,知虽闺门之言,亦无隐而不彰也。其为训戒深矣。」云云。声木谨案:杨氏此语,真能道出圣人心事,其有功于经训大矣。至云:「盖自古淫乱之君,自以为密于闺门之中,世无得而知者,故自肆而不反。」尤为曲尽淫乱人情景。后世虽非人君而淫乱者多矣,其自始至终,孰不自谓行踪诡密,神鬼不知,实则道路喧传,无一人不知之,而当局者犹谓人莫我知也,可谓愚矣。
明张居正语
明张江陵当国日,湖广巡按朱谨吾为建三诏亭,江陵复书辞之,中有云:「且盛衰荣悴,理之常也,时异势殊,陵谷变迁,高台倾,曲池平,虽吾宅第,且不能守,何有于亭。数十年后,此不过十里铺前一接官驿耳,乌睹所谓三诏乎!」云云。声木谨案:江陵相业,彪炳史策,在明代可称良相。观此书,其胸襟豁达大度,才识并茂,洵能担荷重任数十年,几于富强,信非偶然。身后贬斥,实非其罪,徒令后人弥增感慨,于江陵相业无损也。
樵隐诗话语
长沙林象鼎撰《樵隐诗话》十卷,光绪丙子孟冬,自刊袖珍本。中有云:「随园之盛名,良由推毂者多,又全在肯奖拔后进,爱才如命。一经其品题,便成佳士,感之者多,故誉之者广,然则植人者,实植己也。」云云。声木谨案:此数语真能抉出随园心肝,当时随园之享盛名,得厚贿,实未尝不由于此。
国朝诗别裁集
长洲沈文悫公德潜,编辑《国朝诗别裁集》□□卷,虽奉高宗纯皇帝严旨申斥,然谓其措置之未当,非谓其评品之未公也,是以百余年来,流行甚广,究为学诗津梁,决非他人所能学步。咸丰间,江都符南樵孝廉葆森,编辑《国朝诗别裁续集》□□卷,始于乾隆丙辰,终于乾隆丙戌共一百廿年。虽亦有刊本,世人几不知有此书,亦可见沈选之善,非他人所能续貂。三代下直道而行,信不诬也。
续笔卷十
康熙设立官字号
汪琬语
俊秀主书院讲席
学海堂
武生荐举博学宏词
潘义炳论诗语
方宗诚论文语
撰述命名立异
雁来红种类
书灯
甲子各省教会势力
无名氏诗句
金农等字
曾国藩论文语
陈夔龙诗句
曾国藩论吴汝纶
明邵宝学史
魏茂林撰述
皇舆表
谐声别部
史澄诗句
黄任诗注本
溆浦三贤诗文钞
庐州江防同知衙署
春雨堂丛书
生香花蕴合集
姚莹行述
文廷式大考第一
明七子等名氏
长元吴三县地丁钱粮
王又朴不讳过
明陈耀文正杨
李元度驳方苞语
词家比诗家
夜合花
高宗挽朱轼四字
尹洙河南集
石韫玉藏书语
林瀚训子诗
北宋苏轼读书法
受宜堂宦游笔记
红豆树
菘字解
小琉球漫志
春秋经筌
尹继善文端公诗集
王峻论水经注
苌楚斋续笔卷十
庐江刘声木十枝撰
康熙设立官字号
康熙壬午,科场中设立官字号,十名中分中一人,以为限制,专以供官员子弟应试而设。官卷之制:内官三品以上,及翰、詹、科、道,吏礼二部司官,外官藩臬以上,武官提镇以上之子孙,同胞兄弟,同胞兄弟之子,每举人进士十名,派中官卷一名,副榜如之,边省免。后来官卷未闻有中副榜者。江南乡试,俗名第十九名为官元,以官卷中式最高名数以第十九名为止。两主试以十八名内之魁卷归之寒士,使得一乡魁美名也。
汪琬语
长洲汪苕文太史琬尝语人云:「士大夫行己不可无本末,读书不可无师承,立论不可无依据。」云云。声木谨案:太史数语,最为包括,读书不可无师承,尤为扼要。汉儒最重师承,授受有序,源远流长,有传至十余代者,故其解经卓绝千古,确有依据。惟汉儒始能虚心求救,实心受教,不敢自逞臆见,所以最重师承,故能学问渊深,靡有涯涘。东汉□帝时,班昭续成《汉书》,马融在当时,亦博学者,请伏阁从班昭受句读,其识见过后人远矣伟矣。试问现在《清史稿》成,谁愿伏阁从人受句读耶?
俊秀主书院讲席
嵇文骏字步云,号春原,无锡人。年甫弱冠,即橐笔出游,当道荐主济南书院讲席。时以俊秀主讲,实罕有之事。娄县姚春木上舍椿,亦困于一衿,以俊秀历主夷山、荆南、景贤等书院讲席,士论尤为翕然。非道德文章冠绝流辈,焉能如此。嵇公后于道光壬辰,中顺天乡试,姚君则终于监生,论者尤为惋惜云。
学海堂
仪征阮文达公元,于道光六年,任两广总督,创立学海堂于广州城北粤秀山,专课经解诗古,声名文物,几于震天下。其实当时经费,每年收入,仅壹千伍百余两。堂中无山长,派学长八人,专司课事,每年仅四课,每课以贰百金为膏火。学长每人修金,年仅叁拾陆两。专课肄业生住院,以十名为限,三年为期。期满更换,以期普及。番禺林月亭孝廉伯桐,撰《学海堂志》一卷,纪载甚详,刊入《修本堂丛书》中,予略举其大略记之。
武生荐举博学宏词
邵岷字百峯,元和人,武生。乾隆元年,由太仆寺卿蒋涟荐举博学鸿词,为部所驳,不准与试。百峯虽武生,实文人。嘉兴李富孙鹤征后铭,言其学博才敏,其所为诗最工游览,如《五丁峡》、《鸡头关》等作,酷摹少陵云云。仁和杭世骏《词科掌录》,言其与秀水张庚皆工古诗,而百峯登览之作尤胜,云云。长洲沈文悫公德潜《国朝诗别裁集》,言其七言律诗最工,居然作手云云。据三家所言,百峯实当时之学人,而诗才卓绝,推为作手,不得仍以武生目之。蒋太仆荐举,确为学问而然,并非滥举。惜乎为部臣所纠,不得与试,诚为可惜。以武生工文学,荐举博学宏词,不特为我朝之盛事,亦千古所罕闻也。
潘义炳论诗语
潘义炳字蔚友,号念堂,桐城人,诸生。木崖□□江孙,渊源家学,工诗,撰有《念堂诗钞》□卷。其论诗之语曰:「一代有一代之风气,一人有一人之怀抱。蛾眉不同貌而俱动于魄,芳草不同气而皆悦于魂,其各抒性情,一也。」又曰:「学诗者,沉酣乎经史以裕其原,浸淫乎汉魏以厚其质,涵泳乎六朝唐宋以腴其华滋。」又曰:「诗贵立体而忌俗者五,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云云。声木谨案:茂才所论甚卓,惜袁简斋明府未见此论。明府之诗,俗意俗韵,集中尤多,未能见及此也。
方宗诚论文语
桐城方存之京卿宗诚《柏堂集外编》有《复胡伯良书》,言作文之法,甚简明,节录于此,文云:「夫文非一端,大抵以有本有用为贵,而其义法,则在古大家文中求之。辞宜质而不可俚,义宜正而不可迂,叙事宜详明而不可繁赘,记事宜简古而不可晦拙,是皆所当留意者。」云云。又有答某书云:「修辞立其诚。君子于人,毁不可,誉亦不可。立一言于此,千百世下,皆信吾言之不妄,而后为不朽之言。」云云。声木谨案:儒者立言,虽不能如此,而存心不能不如此。孝子不诬其亲,况他人乎!
撰述命名立异
词曲命名,有以新颖纤巧见者,尚属常有之事,若诗文集,则更罕见。若唐陆龟蒙名其诗文集曰《笠泽丛书》四卷、《补遗》一卷,南宋邓牧名其诗文集曰《伯牙琴》一卷、《附录》一卷,元杨维祯名其赋集曰《丽则遗音》四卷,明崔铣名其诗文集曰《洹词》十二卷,任环名其诗文集曰《山海漫谈》三卷、《附录》二卷,娄坚名其文集曰《学古绪言》廿五卷,国朝颜元名其文集曰《习斋记余》□□卷,徐倬《道贵堂类稿》中有名曰《耄余残渖》,上卷为诗,下卷为文,钱国珍名其文集曰《寄庐杂记》□卷,李象鹍名其文集、公牍等类曰《棣怀堂随笔》□卷,戴豪名其诗文集曰《赘言录》八卷、《附录》一卷,李士棻名其诗集曰《诗半》□卷,自谓古少今多,故名曰半。亦有名集而实非集者,如宋曾巩《隆平集》廿卷,收入《四库》史部别史类,宋陈埴《木钟集》十一卷,收入《四库》子部儒家类。国朝陈瑚撰《顽潭诗话》二卷,许丙椿撰《斆园诗谈》八卷、《续编》二卷,实系诗集,名之曰《诗话》。吴文溥撰《南野堂笔记》十二卷,实系诗话,名曰《笔记》。皆属有心立异,毫无意义,不足训也。
雁来红种类
吾乡秋日,只有雁来红一种,以之点缀秋光。据《习苦斋画絮》言,有雁来黄,异种也。近闻有雁来绿者,色如翡翠,又居黄上。他日乞得此种,当补画之云云。以天下之大,奇花异草何限,非《羣芳谱》所能备载,亦势理所当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