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会文献汇编

二、劳苦积功德的故事
答性体非故,须克其偏,
答克己工夫须克之又克,
答人犯主命故雨旸不时,,凡二则
一、地产五谷必藉天主
二、人因犯主命而受罚
三、天主降罚的用意
论天主初生地狱之意,
论五大洲之人皆天主所主,
一、人主权柄有限
二、天主掌管一切人
答诸天本动各有迟速,
一、诸天运功各有迟速
二、诸天运行规则
三、诸天运行之喻
论星图,
一、星图的局限
二、金星的运动
三、星占的荒诞
答事神失真,
一、天主设天神
二、人造假神
答元行只有四,
一、元行只有四
二、以木为证
三、以人身为证
答风所从来,
一、气动则成风
二、土气腾则为风
答地震,
一、地震的自然原因
二、地震亦是上主降罚
论天主示罚宜加修省,
答奉教之人终有依归,
一、奉教之人的德行
二、不奉教之人的德行
三、行路的比喻
答星不能坠地并解流星之疑,
一、星不可能坠地
二、流星是气燃烧
三、星度变化不主吉凶
四、星度变化的影响
答吉凶皆人自致无关星度,,凡三则
一、星主吉凶不可信
二、星占有中释疑
三、荧惑入斗的例证
论天主生物南北不同,
一、万物全备的危害
二、生物不同
论鬼火似是而非,,凡二则
一、流星释疑
二、磷火随人而行的原因
答人寿修短不由前生功罪,
一、人寿修短的原因
二、油灯的比喻
三、天堂掌管人的寿命
论圣号祛魔而魔乃先识,
一、黄氏的见证
二、司铎的解释
答天主降世未尝离天并及救赎慈旨,,凡二则
一、天主降世在天释疑
二、天主受难的目的
答灵魂之赋男女有迟速之殊,
答灵魂为神体且百岁不衰,,凡三则
一、灵魂之妙
二、灵魂无惫
三、身体衰老
答月行月一周天而有诸月大小之异,
答天主慈悯,听人自新,,凡二则
一、慈悯释疑
二、天主掌管人生
三、人当及时悔改
答富贵贫贱之殊大要之三,
一、富贵贫贱的原因
二、富贵贫贱的影响
三、当正确对待富贵贫贱
答释氏悖本罪重,余无足观,
一、释氏本应敬事天
二、释氏却惟我独尊
三、释氏余无足观
论宅第美好而非久居,
一、宠臣以宅第为居
二、贤士谋久安长享之所
答娶妾枉道毋得藉口孝名,
一、娶妾是枉道也
二、因孝娶妾不合理
三、孝与子孙无关
答世福甚微善恶可共,
一、天主至公至正
二、天主不强迫人
三、唯大善能享真福
论守身如守城,
论过贵自知尤贵自认,
一、有司对待罪人的方式
二、天主对待罪人的方式
答始孩能言皆由魔鬼,而无轮回之事,,凡二则
一、信王府中的奇事
二、轮回之说不合理
三、轮回之事皆出自魔鬼
四、转世之说不可信
五、三代以上未得闻
答释玄二家总非正路,
答金星回环向日中有小球,
答月天亦有小球验之月蚀,
论守贞之方在念死候,
一、有惕于前则不敢肆于后
二、守贞之方在常念死候
口铎日抄卷之三
口铎日抄卷之三纪事
答天神灵明与人不同故悖主之罚特重,
一、天主爱人更甚
二、天主惩罚天神之理
答地狱之悔非真悔,
一、悔苦与悔罚的比较
二、悔苦与悔罪的比喻
答天堂之乐不以私意变迁,
一、天堂之乐无撼
二、天堂之乐满足
答永苦之罚适与罪称,
一、天主的公义与慈爱
二、天主之罚与人之恶相当
答天主全智,,凡二则
一、天主全知
二、全知与自专不矛盾
论有过宜省,
论候圣神降临,,凡二则
一、圣神降临日前等候圣神降临
二、人当时时等候圣神降临
三、克除邪火以等候圣神降临
答择地葬亲毋惑堪舆,
一、葬亲当择地
二、葬亲不必据堪舆
答择日之谬,
一、时日无所谓吉凶
二、吉凶在于人为
三、择日未必呈祥
四、郑思阶的例证
答天下万民共出一祖,
一、天主万民出自一祖
二、中邦人类的由来
三、中邦人士来自于一祖释疑
论人宜求止所而世为侨寓,,凡二则
一、肉身与灵魂之喻
二、世间为侨寓
答事神之失真,
一、事神之疑
二、事神释疑
论涤罪救人人宜悚切,
一、今人不求涤罪
二、我辈当尽心使人悔改
论求道乘时而贫贱反易,,凡二则
一、人当及时闻道
二、贫贱者从教反易
论世福不足鹜,
论童子可教,
一、童子更可教
二、耶稣钟爱童子
喻修道之功宜早图,
一、今世如考场
二、迁善宜趁早
答尧、舜有可学不得为娶妾籍口,,凡二则
一、当法尧舜之善
二、“二女”辩证
喻善恶系人自择,
论星无灵明而诸星度数不主吉凶,,凡六则
一、文昌不司命
二、上界之星如灯烛
三、将相与星宿无关
四、“星宿告祥”之意
五、“观星占象”之意
六、战争与星象无关
论圣教始难终盛,
一、邪教如蔓草
二、正教如巨树
论神不可太用,
论人子宜贻亲以安,
论存心之法,,凡二则
一、常存心不放
二、存心非不动
论道难遽信,
论俗染深则人道靡易,
论守贞,,凡三则
一、畏主甚于畏人
二、当谨守自律
三、贤士触景励志
答事天主非僭亦非亵,
一、祭祀之礼
二、奉事之礼
喻入道贵勇,
论真悔必由天主起念且有畏爱之殊,,凡二则
一、真悔必自天主
二、自天主而发之念
论灵魂兼生觉之能,
一、人之魂兼生觉之能
二、人之魂兼生觉之能之理
答天主虽在人心而爱恶行异,
一、天主在善人之心
二、天主不在恶人之心
论人立功愈崇受债愈重,
一、人之立功都由天主
二、立功愈崇,受责愈重
论耶稣肉躯灵魂不离天主性并释三位一体之义,,凡二则
一、灵魂和肉体只完全人性
二、天主性并非其灵魂
三、耶稣一位三体
答原罪为罚之余,,凡二则
一、天主赏罚释疑
二、原罪亦未重罚
答人非善即恶,,凡三则
一、人非善即恶
二、不可以无过自文
三、行善之人主必救
答用爱有三种,
一、爱有三种
二、爱人如己的含义
答天主生神之意与神鬼之分,凡二则
一、天主生神之意
二、天神善恶赏罚释疑
论罢德肋之生费略为真父真子,
一、天主父子是真父子
二、天主父子一体
三、天主父子同类
四、天主父子为真父子
答地狱之罚有重轻,
答天堂之赏视额辣济亚而不从由善功,,凡二则
一、天堂之赏在于额辣济亚
二、额辣济亚在于赐与应
三、为真善可得额辣济亚
答神之三司爱欲为功府,
答天主十诫刻在人心,
一、天下尽知天主十诫
二、恪守十诫则得安所
三、明知明背则难辞其咎
口铎日抄卷之四
口铎日抄卷之四小言
答禽兽之声别于人因论声有三种,,凡二则
一、人禽之声有别
二、声有三种
答太极为元质而非天主故古人不祭太极,,凡二则
一、物必藉四所以然而后成
二、“太极”似“元质”
三、元质非造物主
四、人不祭太极
答富贵贫贱之殊天主原无厚薄,,凡三则
一、富贵贫贱之用
二、富贵贫贱辩证
三、当顺从主的安排
四、俳优的比喻
答人生而残疾不可憾主而有残疾者之用,,凡五则
一、人生残疾不可憾主
二、以残疾之身备主使用
三、当信主使用残疾之人
四、残疾者的用处
五、五官残缺的好处
答人之夭折皆可无憾而当感恩,,凡三则
一、人可无撼于天折
二、人当感恩于天折
三、受生于天主即是大恩
论读书之法,
一、反复玩味
二、深刻理会
三、循序渐进
论远镜有义,
答肉身之复生,
答元质有变化无增减,
答银锭之伪非所以事亲,,凡二则
一、烧纸非孝敬之道
二、古人无烧纸之举
答事吕纯阳之非,,凡二则
一、当求告天而不求告人
二、人事主当专一
答谢主恩之频,
答怒之道归于无怒,
一、怒过而不怒人
二、怒而归于无怒
论奉主之心,
一、人当诚心奉主
二、顽石冷冰之心
三、人当讨主欢心
论领圣体之益及领圣体之功,,凡三则
一、领圣体之意
二、领圣体之默想
三、领圣体之心
论负荷主命不苦难而反甘易,
一、负荷主命之甘
二、负荷主命之易
答神之三司亦有克兼,
一、神之三司有不克兼者
二、神之三司有克兼者
论记含如库藏,
一、记含当纯而不染
二、记含不可邪正杂陈
三、库藏的比喻
答邪念多人自萌非尽由魔鬼,
一、万念悉人自萌
二、人当远离魔鬼
答夭札皆主恩并论赦罪之理,,凡二则
答人易犯罪乃原罪余迹,
一、原罪的涤除
二、余罪的克灭
论人之善劳悉由天主,
论人之五官借之天主,
论天主在天之义,
论斯彼利多三多不可谓耶稣之父并答其与降孕之功,,凡二则
一、圣神多三多非耶稣之父
二、圣神是天主
答天主三位不可缺一,
一、天主三位不可缺一
二、人之三性不可缺一
论圣多默异迹,
一、圣多默国的异迹
二、对圣迹的感叹
答灵魂无男女之殊,
答出言有道,
论痛悔异于动悔并析“痛悔”二字之义,,凡二则
一、动悔与痛悔表现不同
二、动悔与痛悔字形差异
三、痛悔的内涵
论天主三位一体有生发二义,
一、天主三位的关系
二、天主三位的关系解释
论人蒙主赦宜体以赦人,
一、不赦免人的比喻
二、人当宽恕免人
答记含只灵魂一职而有少壮老之殊,,凡三则
一、灵魂用脑司记含
二、人之记含随时而异
三、记含随时而异之因
答睡梦之幻,
论无德之人终为主弃,
一、不结果之树将被砍伐
二、无德行之人将被弃绝
口铎日抄卷之五
答大梵天王非天地真主,
一、天主主宰万物
二、大梵受教于人
三、大梵本非实有
四、佛教不以大梵为尊
答玉皇大帝益非天主,
一、“玉皇”的由来
二、玉皇乃人修炼而成
三、玉皇非天主
答耶稣乃造物主降生非释迦可拟万一,,凡二则
一、耶稣含有二性
二、耶稣是真主之证
三、释迦绝非真主
答辟佛之力总为世道人心,
答造物主生物养人而释氏戒杀之谬,
一、释氏戒杀凭轮回谬说
二、天教不禁杀生以保人类
三、天教不禁杀亦不导杀
四、开覆巢刳胎罪在庖牺氏
五、从古未有释氏之戒
答毋杀人一诫在国法之前而比之加详,
答圣水涤罪惟主可赦,
一、天主有赦罪之权
二、圣水涤罪是主亲定
三、佛氏无赦罪之权
答灵魂之永苦惨于形受,
一、地狱之火能灼神
二、灵魂之苦属神苦
喻人不知险,
一、牛知险途之喻
二、世人涉险不如牛
论人须向上慕主,
一、向日而视者是真凤凰
二、向上慕主者为真信徒
答守贞为上,
一、守贞不会使人类灭绝
二、守贞使人类灭绝亦快慰人心
论所学三字终身不尽,
一、黑
二、红
三、白
论五官之司言最宜谨,,凡三则
一、谨守五官
二、言最宜谨
三、言能污秽人
答原祖犯命正显天主全能,,凡三则
一、原祖犯命非因其性
二、原祖犯命亦显天主全能
答人有原罪故克己之功愈崇,
答小过不悔由认主不真,
答人不知真福故重世福,
一、世福如嚼蜡
二、婴孩的比喻
三、当求真富贵
答魔鬼出见人世不脱离其苦,,凡二则
一、魔鬼在人世不脱其苦
二、魔鬼虽受苦但不甘入地狱
论财色之人自绝于主,
一、富翁筵客的故事
二、富人筵客的喻意
三、受教之人与不受教之人
论财不宜过营,,凡二则
一、贪财犹认邪魔为主
二、不必以财为重
论积财不施亦不能安享,
论水德,
一、水之德
二、人之德比于水之德
论人而不善反蠢于物,
答列宿逆行甚微而参宿渐高由于日,,凡二则
一、列宿逆行甚微
二、参宿渐高由于日行
答斗柄四时易向亦由日行,
一、斗柄四时易向
二、斗柄易向由于日行
答度教之学无甚关切故主隐其奇,
一、天文之学不必皆知
二、养生之理主必显示
三、以地之物为喻
论圣体之恩增人神力,
论人当顺主命而大主予夺具有深意,,凡二则
一、人当顺主命
二、天主予夺之喻
答魔鬼可知已往多不知未来,,凡二则
一、能知一定之事
二、不能知不一定之事
三、可以猜中未来事
答原祖初生即字言之始,,凡二则
一、文字始于原主
二、天主传信于人
答古今人寿修短其故有二,
一、人之自然
二、主之使然
答将审判前诸患以当炼罪,
论天主爱人人宜爱主,,凡二则
一、人受恩多于天神
二、人当诚挚爱主
论圣体为灵魂之粮,
一、梅瑟的神迹
二、梅瑟神迹的象征
论领圣体之后须力行善功,
析水火冷热之理,
论愚人难于不言,
论人入迷途主亟提醒,
一、牧童寻羊的故事
二、故事的内涵
论怀主宠佑宜防险途,
一、当翼翼奉持藏宝之瓶
二、当谨守以防宠佑顿失
论人不行善功难免主谴,
一、懒惰的仆人
二、人当行善报主恩
答月体明暗之殊,,凡二则
答金星有弦望晦朔,
口铎日抄卷之六
答圣教孝敬父母存亡皆然,,凡二则
一、圣教教人孝敬父母
二、讹言的起因释疑
答辟释氏之邪为忠于所事,,凡二则
一、辟释氏之因
二、不容释氏之因
论上主好谦恶傲,
论天神祗一傲念辄受重罚,
一、天神因傲受罚
二、人不可傲然自满
论德贵谦,
论以苦报主须存真爱,,凡三则
一、爱主之心能克难
二、爱主之心皆有功
释‘仁’字之义,
一、“仁”的意思
二、爱主当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