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笔记
- 耶稣会文献汇编
耶稣会文献汇编
二、天主为无始无终者
盖物有有始有终者,草木、禽兽及人之肉躯是也。有有始而无终者,天地、神鬼及人之灵魂是也;其为无始无终者,惟至尊天主。无穷妙体者已矣。盖天主无穷妙体,则无他物在前焉。
三、当感谢天主恩泽
呜呼,天地万物皆天主为人所生,则天主实万物之天主,吾侪之大父母也。要在认得真、爱得切,图成天主之肖子、功臣,斯不负其生养、保存至恩。而日后复命,可永远享无疆之真福矣。今欲稍知其恩,姑举其一。试思天地或无日,万民俱坐长夜。忽见太阳东出普照六合,则必大欢,而转思谁命此日宠出照临,岂不大谢造物至恩。乃今无日,不见太阳之光,胡可忽天主恩泽,不致感谢哉?举一太阳,而水、火、衣、食,种种日用之物,可推类矣。圣博纳文有云:“若尔生而瞽、而聋、而喑、而瘫、而死,幸蒙天主洪恩,复苏尔身,开尔聋聩,解尔口舌,救尔诸疾。尔既含灵觉,敢忘其再造之恩,而不图所以报之乎?”今天主保全尔身,令汝未死、未聋、未瞽、未喑、未病。尔自思其恩,不亦更大?於既病、既死,而复赐尔安康耶。尔尚未兴感谢一念,不图所以报其恩万分之一,而可乎?而忍乎?思之思之。
口铎日抄
艾儒略、卢安德、林本笃、瞿西满共铎
口铎日抄题解
《口铎日抄》书名中“铎”有二义,一是指司铎,中国信徒严谟所著《天帝考》亦称之为“铎德”,是“撒责尔铎德”(拉丁文sacerdote)的简称,意即神父或司祭。二是指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或遇战事时使用的大铃,作者把司铎比喻为“铎”,“司铎若洪钟,叩之即响。”“口铎日抄”的意思即是,西方神父传播天主教“觉世洪音”的记录。
此书是始于崇祯三年 止于崇祯十三年 的一本日记体的对话录,记录的是来华耶稣会传教士艾思及、卢盘石、林存元、瞿弗谥四位司铎平日的讲道和与人的对话。《口铎日抄》的整理者为李九标,在书中以“余”自称。订正者包括张赓 、严赞化 、林一俊、张勋、黄维翰、林光元、林嗣玄、李凤翔、吴怀古、冯文昌、苏之瓒。较阅者包括陈克宽 、林一俊 、李九标 、罗天与、翁鹤龄、林云卿。分录者包括朱禺中、张赓、颜维圣、陈景明、陈景耀、柯士芳、陈景明、严赞化。
主要口铎者艾儒略,字思及,本名Giulio Aleni,意大利耶稣会士,生于年,年到达澳门,在广州、北京、开封、南京、上海、杨州、陕西、杭州、山西绛州、江苏常熟、澳门、福建福州、泉州、兴化、永春、延平等地居留,在闽年,年殁於延平,葬福州十字山。有一位反教学者也提道过,“三山人皆知‘客有自西洋来者,其人碧眼虬髯,艾其名,盖聪明智巧人也。’” 被闽人誉为“西来孔子”。第二位共铎者卢盘石,名安德,本名Andrius Rudamina,立陶宛人,生于年,年到达澳门,在福州居留,卒于年在福州。第三位共铎者林本笃,字存元,本名Bento de Matos,葡萄牙人,生于年于维迪格拉,年在中国,随后在福州、海南、澳门、交趾之那等地传教,年在海南附近被海盗淹死;第四位共铎者瞿西满,字弗谥,本名Simon da Cunha,生于年,年到达杭州,年到福建,年福建延平,随后在澳门、北京奉教,年卒于澳门。
笔记者李九标,字其香,福唐人,受洗于年 ,艾儒略施洗,信奉天主教后,追随几位司铎左右,手抄笔录,把西方传教士们日常与人宣讲有关天学之理记录下来,并搜集了其他几位教友的记录汇编成册,以期把几位司铎的言传身教宣扬开来。使“愚者醒,顽者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达到传播天主之教,吸引人悔改奉教的目的。
本书根据北京大学图书馆藏重刊本 。重刊本有李九标、林一俊、张赓的序。在本书的编辑过程中,保留了原刻本的目录,标题在每一节的题目下。例如:“论心图一十八幅,,凡十九则”:指第一卷页;凡十九则指原文共分十九段。原刻本分上下两册装订。第一册共页,第二册共页,目录共页,总共页。法国国家图书馆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 也有藏本,古郎(Maurice Courant)编目为,,,,,号; 藏本在梵蒂冈教廷图书馆(Biblioteca Apostolica Vaticana),文献编码为Rac.Gen.Or.III.号; 也藏在Institut Vostokovedenija (Leningrad),文献编码为D, D, E号。
《口铎日抄》原书共八卷,其中卷一卷二是至年间完成,卷三在至年间完成,卷四在至年间完成,卷五在至年间完成,卷六在至年间完成,卷七在至年间完成,卷八在至年间完成。卷一卷二记录了卢盘石的言行,卷四、卷六记录了林存元的言行,卷六记录了瞿弗谥的言行,八卷书都记录了艾思及的言行。
书中三个方面的内容凸出。首先,传教士们对于传统的儒释道及民间信仰采取显然不同态度:(一)对于儒学,传教士们基本上采取一种肯定的态度,说:“夫能力行孔子之训者,进而圣学,当必易易”(:)。(二)对于释道则往往采取批判态度,如在“答佛老三非”(:)节中说,“佛老不知有天地大主则自昧正道,不识大原,其学固不足重。”(三)对于中国的民间宗教和传统礼仪也多持异议,如“答择地葬亲毋惑堪舆”(:)节中批判了风水之说,在“答关壮谬未为大忠而崇祀之非正”(:)节中指出了祭祀关羽之谬。在“答晷刻随方而量家无据此“(:)节中说:“夫星家之择日、推命也,以为普天之下,同此时耳。今即王会之内,便已不同若此,彼星家安所凭以定吉凶乎?”来说明推命择日的虚妄。通过“述不娶妾”(:)节,“娶妾枉道母得藉口孝名”(:)节来批判传统礼教的纳妾制度。
《口铎日抄》中更多的内容是有关天主教基本教义的问答:引用一些《圣经》的故事,如耶稣骑驴进入圣城的故事(:)、最后的晚餐的故事(:)、耶稣受难前的祷告(:)来介绍降生天主的事迹和教训。在“答天主全智”(:)节“论天主三位一体有生发二义”(:)节中介绍了有关天主及三位一体的教义,在“答耶稣为真天主不可姑称为圣”(:)节中介绍了有关基督的教义。在“论天神灵明与人不同故悖主之罚特重”(:)节,“魔鬼记过,天神记功”(:)节中介绍了有关天神魔鬼的教义。在“原罪为罚之余”(:)节,“答永苦之罚与罪相称”(:)节中,介绍了有关人罪与审判的教义,在“答降生救赎”(:)节,“答奉教之人终有依归”(:)节中介绍了有关拯救的教义。在“论张子异迹”(:)节,“论圣伯多禄可仿之德”(:)节中介绍了有关圣徒的教义。在“论圣母之恩“(:)节,“论勤奉圣母之险”(:)节中介绍了有关圣母的教义。还有有关天主教礼仪的教义,如“论光荣圣架瞻礼”(:)节,“论圣枝瞻礼”(:)节,“论圣体为灵魂之粮”(:)节,“论圣体之恩增人神力”(:)节等。《口铎日抄》还有一部分内容是关于劝勉人赶快信奉天主的教导。如“喻从教毋待”(:)节,“喻入道贵勇”(:)节,劝勉人信教后要热心事奉的有“论热心”(:)节,“勉立功”(:)节,教训人要遵守天主教道德规范的有“守贞为上”(:)节,“论水德”(:)节,“论德贵谦”(:)节,“答圣教孝敬父母 存亡皆然”(:)节等。此外,《口铎日抄》还广泛介绍了当时西方的天文、地理和历算知识,如“志天地义诸图名”(:)节,“论日有二行”(:)节,“论地如圆球”,(:)节“答地震”(:)节,“答太西有万年不易之历且不置闰”(:)节等。由于当时科学技术的局限,这些理论在现在看来已是错误也不少,但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已经是较先进的了,意义非同寻常。
《口铎日抄》中涉及的人物包括司铎、中国信徒、慕道友、以及对天主教持怀疑和反对意见的人。凡是有名有姓的人,都是已经信奉天主教或后来信奉天主教的“同道诸友”,尚未信奉天主教的人,其姓名“则不僭书”。书以问答形式记载了司铎与上至相国下至尚未入教的普通慕道友的对话,有时是慕道友求教,有时是不信者质疑,很多时候,则是几位司铎借天主教的各种节日随机引出议论,宣扬天教道理,发人深思,引导信徒在信仰、德行上进步。这种对话随机应变,将信仰完全与生活结合在了一起,可谓“极高明而道中庸”。各个篇意间并无必然联系,也无大致思想脉落,无非是通过日常对话途径来宣扬天主之道,维护天主教教义,劝勉人摒弃不合理的偶像崇拜与封建礼教,信奉天主,建立信心,遵守教条,竭力持守真道,争取进入天国。
口铎日抄目录
口铎日抄题解
口铎日抄目录
口铎日抄小引
一、司铎航来的目的
二、写作过程
三、写作目的
口铎日抄叙
一、解释“口铎日抄”
二、司铎东来传教
三、中华愚昧禁锢
四、天教妙启扃钥
五、著书过程目的
六、作序
口铎日抄序
口铎日抄凡例
口铎日抄卷之一
论人藉友以明过,
论书宜熟玩,
论大信而毋少疑,
论子之予夺恭听主命,
一、用吁因丧子而忧郁
二、若白顺服主的故事
三、用吁以若白自慰
论圣本笃克欲之功,
一、本笃克欲故事
二、身体与灵魂之喻
喻从教毋待,
一、某人慕教而未决
二、饥而待哺之喻
答晷刻随方不同而星家无据,
一、各地的时间不同
二、时差的原因
三、缅甸与闽也有时差
四、星家之言不足信
论述张子异迹,
一、张识其人
二、张子异迹
三、张子异迹根由
四、张子去世升天
论昼夜长短随地不同,
一、昼夜长短因地而异
二、昼夜长短因地而异之因
述张子幼聪,
一、张弥克(张识)
二、张悌尼削(张就)
三、张令么亡儿得儿
志天地仪诸圈名,
一、地平圈
二、子午圈
三、地平圈系列
四、黄道圈和二分、二至圈
论日有二行,
一、本行自行
二、宗动天带行
论地如圆珠,
一、地图有多种形式
二、由地球仪可知大地形状
三、由天地仪可了解天道运行
论舆图度数定南北易东西难,
一、定南北度数易
二、定东西度数难
论堪舆之妄,,凡四则
一、人不能庇佑子孙
二、堪舆荒谬可笑
答书宜广译,
论功之首莫大为天主而负己之十字架,
一、负己十字架功劳最大
二、负己十字架的内涵
二、颀负功更大
答善终之义,
一、善终的正确含义
二、主掌管人的生命
三、当求善生以善死
戒世途,
答人性皆可为善而有为不善之由,
一、恶人作恶的原因
二、恶人可以悔改
三、人性本善之证
勉立功,
喻治家如止渴,
答天主为万物主不以目不见谓无,
述圣像灵迹,
论处横逆各有其道,
论释道功果之妄,
论凡事未能凭心而行,
答降生救赎,,凡三则
一、天主为万民赎罪释疑
二、天主降生前之救赎释疑
三、无知孩童之救赎释疑
四、升天全赖救赎之恩
答堪舆阳居亦不足信,
论地狱天堂图像并善恶岐分之图,,凡五则
一、地狱天堂图解
二、人生道路图解
三、作者的感叹
答地狱灵魂有时出见,,凡二则
一、灵魂现相释疑
二、灵魂不示警世人释疑
论天主不弃恶人人当仰体,
一、天主不弃恶人
二、当恶人祈求
论为善不图人知,须防傲念,,凡二则
一、为善不求人知
二、警惕骄傲
论天主生人应有富贵贫贱之殊,
一、富贵者因哀矜贫贱而立功
三、富贵贫贱之喻
四、人贫不可怨主
戒慎言,
一、会士的故事
二、释会士故事
论热心,
论吾主受难期近,当痛自刻责,
论字音多寡之殊,
一、中西文字比较
二、当多读而少言
论恶人悔悟倍受主怜,
一、浪子回头的故事
二、善恶之人皆天主所生
三、天主尤爱悔改之恶人
四、对中邦教友的评价
论心图一十八幅,,凡十九则
一、群圣共献一心
二、天神与三仇各有作为
三、主叩之心门
四、人心正邪交战
五、主赦免人的罪
六、人心被洗涤
七、人的灵魂被洁净
八、人心迎主降临
九、主讲解训导
十、人心常念四末
十一、人负己之十字架随主
十二、人受主圣宠
十三、日渐喜乐
十四、心灵舒畅
十五、世界不能动摇其心
十六、人因爱主而大发热心
十七、内心更加火热
十八、得胜而升天
答求名,
口铎日抄卷之二
论欲与要之异,
一、欲奉教者有顾虑
二、要奉教者不遑他顾
三、奉教须以要心
答圣架异迹,
一、十架初为刑具
二、主受难后奉为至宝
三、虽十加分而并不变小
论人有所系未能领受主恩,,凡二则
一、翁允鉴有所系
二、祈求不如领受
论天主爱人人宜相爱,
一、圣若望的教导
二、爱主者必爱人
答太西有万年不易之历且不置闰,
一、计算历法的方法有二
二、太阳历与太日历比较
述不娶妾,
一、用吁不娶妾
二、王佥宪不娶妾
论译经异迹,
论天主之教有三,
一、天主教有三
二、天主三教
三、宠教为至
论调心如调琴,
论远镜寓义,
论时机不可失其图有十,,凡十一则
一、用人象征时机
二、天神魔鬼各有作为
三、魔鬼喜人戏玩时机
四、抓紧时机者天主宠佑
五、抓紧时机者天主乐而魔鬼恚
六、时机将去亦可能挽回
七、失去时机者必被魔笑
八、戏玩时机者将有大难
九、天主救人脱离永苦
十、人的结局不同
十一、作者的感慨
论功从劳积,
一、为道劳苦可以积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