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间续话

  距渔梁三里许,有万叶山。以瀑布胜,最奇者,古称浇弥勒。宋朱韦斋、谢皋羽先生均有观瀑诗。其后过客鲜知之者。近读李兰屏先生《虹月船诗草》,有《游万叶寺观瀑布诗二首》云:“青山斜日挂珠帘,泉瀑飞泉碧岫尖。便带渔梁残雪去,已知南浦绿波添。”“天下名山第三瀑,我来洗眼证前闻。何年却踏谷帘洞,更话天台一角云。”知瀑布仍存宋时之胜。先生诗集颇多而未刻。兰卿先生则全稿累累,风行海内。文字传与不传,亦数也。
  邵武地势高峻,由洋口溯江以上,凡五百有余滩。俗有“一滩高一丈,邵武在天上”之谚。城垣倚山临水,形势雄固,与延平成犄角,俗有“铜延平、铁邵武”之称,谓其险要可守也。
  洛阳桥,闽中一胜迹也。龚海峰先生有诗云:“十里长桥挂彩虹,征帆叶叶下东风。永嘉南渡今何在?犹有长山似洛中。”注云:“永嘉南渡衣冠多寓于此地,以是名殆有故乡之思乎,而土山曼衍,风起沙飞,港纵横,水光树色,亦酷似邙山洛口一带风景也。”桥创自宋,名“万安”,后人复以地名名之。
  苏之琨《文勺》云:谈水之险,首蜀次闽。闽水之险,则九龙十八滩最焉。方言,“小曰滩,大曰龙”。九龙之间,为滩凡十有八。其地跨清流、永安二邑,非入豫章、两粤,不经于此。村氓善为人放舟,舟后曰柁、前曰梢,如柁形。上水力在柁,下水力在梢。下水梢先动,上水柁先行。故先辈诗有“北道逆风轿倒抬,闽溪上水柁先开。”按:九龙滩者,长龙、安龙、伤龙、马龙、三悟龙、五白龙、兴龙、暮龙、下长龙,中以下长龙为最险。三龙属永安,六龙属清流。相传元陈有定始凿以运汀粮。然张籍《寄元汀洲诗》有“为郡暂辞双凤阙,全家远过九龙滩”之句,则唐时已行舟矣。明成化间令凌寀冬时募工,凿去恶石,滩势力杀,惟中有十八滩,终为险迅。
  由浦城至水口,名滩有三十五,在浦城之南浦溪者,有火烧缺滩、焉翻滩、将军滩、老鼠滩、锁匙滩、油中滩、九曲滩、小串滩、大串滩、老虎滩、培岭滩,在建瓯境之蒋溪者,有溪口滩、龙牙滩、浆衣滩、小锣滩、大锣滩、七里滩、牛尾滩、牛头滩、小米滩、大米滩、白虎滩、青龙滩、磨石滩、羊角滩,在建宁之建溪者,有鸡公滩、篷滩、大龙港黯淡滩,在闽江之滩有大梭滩、打蛇滩、葫芦滩、穿心港秤钩滩、矼碉滩。三十五滩中以黯淡滩为最险。滩上有神庙、极灵。舟人到此作福。《全闽诗话》载:陈卸史⑸会试时过此,有诗云:“黯淡滩兮黯淡滩,上时容易下时难。吾侪本是波涛客,见此波涛胆亦寒。”王参政诗云:“不去烧香献楮钱,应知庙里有神仙。人间莫作亏心事,黯淡滩头醉倒眠。”按:今滩旁有古刻:“平生不作亏心事,黯淡滩头醉倒眠”,当本参政诗,不知何时何人所刻。
  会城内有“三坊七巷”之称,皆缙绅第宅所在也。三坊者,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者,杨桥巷又名登俊里、郎官巷宋刘涛居此,子孙皆为郎官,故名、塔巷又名文兴里,闽王时建育王塔于巷内、黄巷又名新美里,晋永康时黄氏居此、安民巷传黄巢乱时安民于此、宫巷又名古仙宫里,以旧有紫极宫、吉庇巷又名魁辅里。刘心香先生有诗云:“七巷三坊记旧游,晚凉声唱卖花柔。紫菱丹荔黄皮果,一路香风引酒楼。”
  王应山《闽都记》云:宋郑文靖性之致仕,建耆德魁辅坊,闽俗,腊月念四日祀灶。性之微时,以是日贷肉于巷口屠者之妻。屠者归而大恚,径入其舍,取熟肉以去。性之画一马,题诗其上,焚以送灶云:“一匹乌骓一只鞭,送君骑去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后以殿元积官江西安抚使,加宝章阁侍制⑹,昼锦归第,气势烜赫。会鸣驺出,屠者适割肉,睨视之曰:“郑秀才至是耶!”性之令缚至庭,数其罪,捶杀之。至是,出入巷无行人。后坊废,名其巷曰“急避”。嘉靖间,人恶其名,改为吉庇,此亦坊巷之故事也。
  会城宅第,负园林之胜者,有沈氏“涛园”,龚氏环碧轩,吴氏半野轩。涛园为沈文肃公祠,乃明许豸之石林址。豸手书“松岭”二字镌石,子友即松岭地名曰涛园,镌“吞江汲云”四字,自为记。后地废为荒圃,光绪间沈氏就址建祠。郑虞臣先生书“旧涛园”三字刻石。又闻陈石遗先生云:“许氏原石刻涛园在师范学校内。”今之涛园实非旧也。
  北后街环碧轩,康熙初林和居之。乾隆间为林景纶业。道光间林缙、刘藜仙递为别墅。龚海峰先生景瀚亦居之。其曾孙易图宦归,拥巨资,欲于城内东、西、南、北各营别墅。乃北购环碧池馆,南构双骖园于乌石山,东置武陵园于花园衕。环碧池最擅园林之胜,且设家祠其中,与武陵园隔宅并构。又有芙蓉别岛,中有太湖石十余挺,长皆丈余,传为曹石仓旧物。后别岛自高氏归梁氏。余尝见中悬有“小泊台”额,岂其地即谢在杭之“泊台”遗址欤?
  北门下土埕半野轩,旧为乾元寺址。清萨与相为别墅,园地初不大,后归吴继篯,始广之,植佳种花木甚多。
  光禄坊玉尺山,余之旧居也。有巨篆“闽山”二字,径尺许,不知谁氏之笔。乌石山又名闽山,因此。其地唐时为闽山保福寺,宋为法祥院。熙宁初郡守光禄卿程师孟游此,僧为题“光禄吟台”于石,师孟有诗云:“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因人以光禄名坊。后寺废,沦为民居,山石铲削殆尽,而巨阜巍然。阜前绵亘数石,中有曲石如尺,俗呼玉尺山。明嘉靖时属林有台,崇祯时孙昌裔居之。清为何尚敏总戎勉别业。辗转数主,归于齐澄潇知府鲲。道光庚子归叶盐道敬昌,同治间为李员外作梅宅。光绪辛巳,先光禄公入居,创沁泉山馆,并移家祠其中,为作楹联云:“无诗可比颜光禄,此地应归郭令公。”题刻甚多,详见《乌石山志》中,宣统初年,叔祖仲起公以钱业败,没于官。闻居其地者,均不出三十年,亦数也。先公有《移居丰井营》诗云:“山楼对高台,平地依培楼。当年白头人,岂不策永久。世穷物必变,嗟叹挂人口。园林关福分,泉石宜寿耇。童时颇自矜,授室傍南牖。欢笑庚寅前,支拄庚子后。壮年事驱驰,一廛难墨守。瞻像滋罪尤,抚碑惜齑臼。山灵已告犹,忽忽月在酉。群童方抱茅,痛心欲北走。移家丰井居,丛树障山黝。行矣无复言。利往占无咎。”《过光禄坊故宅二首》云:“无诗可比颜光禄,此地应归郭令公。话到光宣家国事,伤心回首五年中。莫向山灵问废兴,当年白发老鬅鬙。池亭点领经营意,劫后松盘长几层。”盖当时有山神隐示,宅将易主,故诗及之。
  黄萃田先生香草斋,在光禄坊早题巷,为许瓯香墨庵之旧址。先生为瓯香外孙,读书其中,庭前环植兰蕙,因以“香草”额其斋。《郑荔乡诗钞·小传》谓:“所居三楹,花竹秀野,图史纵横,饮馔裙屐间,具有雅人深致。”今何翊卿先生履亨居之。
  林吉人先生朴学斋在光禄坊,与许氏紫藤花庵遗址隔早题巷。先生自记谓:其师尧峰先生赠诗,有“区区仆学待君传”句,乃以名斋。中有陶舫,后冯笏骈缙居之,今属刘氏。
  谢古梅先生二梅亭在来魁里。先曾祖姑母拾珠老人有《二梅亭诗并叙》云:谢古梅学士营二梅亭奉母,作《循陔图》,予居其宅,并藏其图,以之奉姑。作诗祝之,亦《白华三篇》之意也,诗云:“月中塔影自亭亭,雨过山光一片青。梅萼穿池香在水,石苔上砌绿侵棂,琴囊高挂晴窗静,织火微明小院扃。但愿循陔依故事,北堂萱草颂遐龄。”按:先生母林逊女,侗、佶姐也,年八十四卒。《循陔图》:太夫人面如重枣,先生侍侧。林洙云题云:公寓梁家园,报至,哭不止。曰:“母在,可以许人乎?”亟劝,乃试大廷。吴剑虹云,学士身长,左颊有三毫。
  孟瓶庵亦园亭在闽县前。叶毅庵绿榕书屋在打线营。林鉴塘竹柏山房在怀德坊。陈秋坪云凹水曲山房在李园里。竹柏山房额,秋坪所篆,秋坪,林之舅也。
  李兰卿石画园在西南门间之洋尾园。园中旧有联云:“近市近城村落,半山半水人家。”谢枚如先生赌棋山庄在于麓九曲亭,有楹贴云:“青山自是吾家物,老树不忘天下春。”均佳句也。
  乌石、九仙两山,下多前贤园林第宅,亦人杰地灵所聚。陈恭甫先生《左海文集》,有《鳌峰里宅记》,陈惕园先生《惕园初藁》有《九仙山古迹考》,足为掌故之征。
  花随人《圣龛摭忆》云:陈韬庵先生以丁艰归,遂居乡不出,垂三十年。营听水斋于鼓山,而所居有沧趣楼,故海内称听水翁,又称沧趣老人。听水斋在鼓山灵源洞下,绝壑谽谺,中贮一斋,泉石奇敻。沧趣楼则面江,常干乡之方山,五峰插天,摺叠如云屏。廉悍过于匡庐、五老。然尚未若其方广岩所营之听水第二斋,幽潭怪石,密竹参天,面对百丈飞瀑之为尤胜也。
  西湖凿于晋严高,周回十数里。王审⑺时大之至四十余里,与南湖通。朱子集中西湖诗,有“湖光尽处天容阔”之句,可见湖亦不小矣。其后渐塞,南湖尽为民田。道光初丈量,只有七里,岁久不开浚,今则七里犹不及。诚可谓小西湖也。民国初年,许世英按闽时,以湖浅隘日甚,攸关于会城水利者,大修浚之。余辟为西公园,使湖不再污塞无治,民有游观之所,其意良善。湖有八景,曰荷亭晚唱、澄澜曙莺、古堞斜阳、水晶初月、湖心春雨、开化晓钟、大梦松声、虹桥柳色。皆在园内,后又增八景,曰湖天竞渡、龙舌品泉、升山古刹、飞来奇峰、怡山啖荔、样楼望海、湖亭修禊、洪桥夜泊,皆湖外之西北景也。
  南公园在水部门外,旧为耿精忠别业。园林幽胜,甲于会城内外。其地一带,因名耿王庄。精忠败,归菸商陈姓。同治间没于官,为桑棉局。光绪间李子和、王补帆督闽,捐金修复,并植梅十三本于其中,更名绘春园。后正屋为闽浙总督左文襄公祠文襄殁于福州之皇华馆。民国四年辟为城南公园,并建黄花岗烈士祠于园中。
  福清叶文忠公花园,列石大小百数,皆有名。池中一石,矗立如柱,高丈余,围二三尺,雨后则四面皆现猴形,头面手足俱备,晴则不甚辨,名百猕猴岩。然数之只十有一耳,闻叶氏后人宕石曾断其尖,故以此少之。
  南台苍霞洲广裕楼,临江,风景绝佳,中有林琴南先生两联云:“座中人选舞征歌顾曲,谁为周都督;名下士坐花醉月称觞,孰是李翰林。”其二云:“步障隔江光,正打桨人来,踏歌声起;锦屏锁春色,看舞衿翠浅,腻烛红深。”殊隽雅。
  台江向有十景之称,曰天宁晓钟仓前山宋时有天宁寺,山亦名天宁、曰三桥渔火小桥、大桥、仓前桥也、曰越岭樵歌大庙山有越王庙、曰太坪松籁、曰湘浦荷香银湘浦也、曰梅坞冬晴藤山明时有梅花坞。夹道十里皆植梅,颜曰“罗浮春色”,每逢冬日,骑马看花,寻香曳雪,道相属也。徐惟和诗:“十里花为市,千家玉作林。”其盛可见。今梅不存一株,而梅坞美名宛在、曰钓台夜月钓龙台为越王余善钓白龙处、曰苍霞晚照苍霞洲也、曰龙潭春涨相传龙潭角有龙潭、曰白马秋潮白马桥也。
  西湖宛在堂,为明傅汝舟所筑。汝舟招高濲偕隐其中,堂久废。清乾隆十三年,巡抚潘思榘浚西北湖。黄莘田先生请于开化寺左重建。为堂三楹,上祀文昌、下祀明季乡之诗人林鸿字子羽,福清人。有《鸣盛集》、王偁字孟杨、永福人。有《虚舟集》、傅汝舟字木虚,侯官人。有《傅山人集》、高濲字宗吕、侯官人。有《石门集》、郑善夫字继之、闽县人、有《少谷集》、叶向高字进卿、福清人。有《文忠集》、曹学佺字能始、侯官人。有《石仓集》、徐熥字堆起,闽县人,有《幔亭集》、徐字惟和、闽县人,有《鳌峰集》、谢肇淛字在杭、长乐人,有《小草斋集》十先生。会稽傅玉露⑻为记,后堂畀开化寺僧兼管。道光四年里人刘家谋重修,益以谢廷柱字邦用,长乐人,有《双湖集》、陈鸿字叔度、侯官人,有《秋室稿》、赵璧⑼字十五,莆田人、黄任字莘田,永福人,有《秋江集》四先生,春秋二祭。同治十二年,巡抚王凯泰拨盐余款修治西湖,堂又重修,并增杨庆琛字雪菽、侯官人,有《绛雪山房诗钞》、林廷禧字范亭,侯官人,有《范亭诗草》、刘家谋字芑川,侯官人,有《外丁卯桥居士初稿》三先生。光绪间,堂屡遭水患,遂圯,里中人士谋修复,未果。民国三年,林惠亭丈炳章董全省水利局,从事浚湖,乃由沈涛园、陈韬庵诸前辈倡议,重建。又增祀林古度字茂之、福清人,有《茂之诗选》、许友字有介,侯官人,有《许有介集》、郑方城字石幢、建安人,有《绿痕书屋稿》郑方坤字荔芗,建安人,有《蔗尾集》、萨玉蘅字檀河,闽县人,有《白华楼诗钞》、谢震字甸男,侯官人,有《樱桃轩诗集》、陈寿祺字恭甫,闽县人,有《降跗草堂诗》林则徐字少穆,侯官人,有《云左山房诗钞》、林寿图字颖叔,闽县人,有《黄鹄山人诗钞》、谢章铤字枚如,长乐人,有《赌棋山庄集》、龚易图字霭仁,闽县人,有《乌石山房诗存》、陈书字伯初,侯官人,有《木庵先生诗》、叶大庄字临恭,闽县人,有《写临斋诗稿》、张际亮字亨甫,建宁人,有《张亨甫全集》、林旭字暾谷,侯官人,有《晚翠轩诗》十五人,共三十二先生。陈石遗先生为之记。是堂创于明,故前者所祀亦止于明。后乃取名之有功西湖者、踪习见于湖者、及诗人属于首郡者祔焉。建宁张际亮入祀,盖破例也。今观堂中神牌所列,由唐、五代、宋、元、明、清以及近代之能诗者,自郑露至林翰,共二百七十余人。可谓全闽诗龛,殊背意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