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嘉话

诸侯城郭之制。《典命》云:上公九命,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命数为节。”
国家,国之所居谓城方也。公之城方九里,宫方九百步;侯伯之城方七里,宫方七百步;子、男之城方三里,宫方三百步。
五土所宜。《鸿烈子》曰:“土地各以类生,故山气多男,泽气多女,阻气多暗,风气多聋,林气多癃,木气多伛,岩下气多肿,石气多力,险阻气多瘿,暑气多夭,寒气多寿,谷气多痹,邱气多狂,衍气多贪。轻土多利,重土多迟;清水音小,浊水音大;湍水人轻,迟水人重;坚土人刚,弱土人肥;垆土人大,沙土人细;息土人美,耗土人丑。”
七水所宜。汾水浊而宜麻,济水通和而宜麦,河水中浊而宜菽,洛水轻利而宜禾,渭水多力而宜黍,汉水重安而宜竹,江水肥仁而宜稻。平土之人慧而宜五谷。《尔雅》曰:“太平之人仁,丹穴之人智,太蒙之人信,空侗之人武。”
释菜。郑司农云:“古者士相见于君,以雉为贽;见于师,以菜为贽。释即舍也。始入学必含菜,礼先师也。菜,藻之属,盖以泮宫有芹藻,犹子事父母有堇苴也。”
姓族氏说。┌氏族族族姓┤└氏族族族
《诗》曰:“振振公姓,振振公族。”《书》曰:“锡土姓。”《左氏》众仲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氏,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周语》曰:“伯禹疏川导滞,钟水丰物。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尧赐禹姓曰姒,封之有夏)。谓其能以嘉利富生物也。祚四岳国,命为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谓其能为禹股肱心膂,以养物丰人也。”
姓非天子不可以赐,而氏非诸侯不可以命。姓所以系百姓之正统,氏所以别子孙之旁出,族则氏之所聚而已。古者或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是也;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是也;氏于官,则司马、司徒是也;氏于爵,则王孙、公孙;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氏于志,则三乌、五鹿;氏于事,则巫土、匠陶是也。盖别姓则为氏,氏则有族。族无不同氏,氏有不同族。故八元、八恺出于高阳氏、高辛氏,而谓之十六族,是氏有不同族也。商氏、条氏、徐氏之类,谓之六族;陶氏、施氏之类,谓之七族,宋氏、华氏,谓之戴族;向氏谓之桓族,是族无不同氏也。
贽礼。帛有衣被之仁,皮有炳蔚之文,故孤执之。羔有跪乳之礼,有群而不党之义,故卿执之。进必以时,行必以序,雁也,故大夫执之。交有时,别有伦,被文以相质,死分而不变者,雉也,故士执之。可蓄而不散迁者,骛也,故庶人执之。可畜而不违时者,鸡也,故工商执之。
食邑说。秦爵二十级,惟彻侯乃得食县。其关内侯本无食邑,其加异者,列之关内之邑,食其租税。
汉初,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食者除租,每户一岁更输钱二百,《货殖传》所谓“千户之君则二十万”是也。
汉因乡评取士,谓因人共推之也。如公孙宏以充赋,万石君以谨孝闻。
汉初,入仕者不限年。如刘向、陈咸以八十为郎,刘辟疆以八十为卫尉,公孙宏以八十为相,赵充国以七十为将军,贡禹八十迁御史大夫。
汉集议。汉置大夫,专掌议论,事荀疑似未决,合中朝之士杂议之,自两府大臣以下至博士议郎,皆得议之,不嫌于卑抗尊也。如呼韩邪单于款塞,卒用郎中侯应之策;朱博得罪,议狱者五十八人;王嘉得罪,议者六十人。故曰:“汉集议,有公天下之心。”
汉封侯号。有宰相封侯者,公孙子津是也;有妇人封侯者,萧何夫人同封赞阝侯、樊哙妻吕须封羌侯是也;以地名封者,平陵、宜春是也;以功封者,冠侯、骠侯是也;以美名封者,博望、博陆是也。
太行山水皆γ流地中,关中诸水皆行流地上。
金银鱼袋。唐高宗给五品上随身银鱼袋,以防诏命之诈,出内必合之;三品以上金饰袋。垂拱中,都督、刺史始赐鱼。中宗景龙中,令特进佩鱼。散官佩鱼自此始。宋张师正《倦游录》云:“鱼袋者,取事君夙夜匪懈之义。以金为饰,亦身之华也。”
上公桓圭、侯信圭、伯躬圭、镇圭、冒圭:
公谓二王之侯及王之上公,双植谓之桓,桓宫室之象,所以安其上也。信当为身,与躬圭盖皆象以人形为彖,但文有粗缛耳,欲其慎行以保身也。镇圭尺二寸,天子守之,郑氏曰:“镇,安也。所以安四方。”以四方镇山为饰,崇高敦厚而万物附焉者山也。冒圭,孔氏曰:“冒,以齐瑞信,方四寸,邪刻之”,然冒之以知诸侯之信伪,犹今之合符也。
子谷璧、男蒲璧:
谷所以养人,蒲为席以安人,璧皆径五寸。子男不执圭者,未成国也。盖桓强立不挠而安上为任,故公圭彖之。身伸而躬屈,伸者尊足以候外而蔽内,屈者卑足以长人,故侯伯之圭彖之。子不足以长人,而可以养人,故璧彖以谷。男不足以养人而,可以安人,故璧彖以蒲。圭者天之用,璧者天之体,尽其用者必尽其体,得其体未必尽其用,此圭璧所以不全也。
王后驵琮(驵音组):
“作方玉五寸,上有鼻,以组系之,因名焉。”盖古者建国,王立朝,后立市,用以为权也。
牙璋,中璋:
《典瑞》曰,“牙璋起兵旅,以治兵守。”郑司农曰:“牙璋,彖以为牙。牙齿,兵象,故以牙璋发兵。”又,牙璋中璋皆有钮牙之饰。贾公彦云:“军多用牙璋,军少用中璋。”《白虎通》曰:“璋位南方,南方阳极而阴生。”兵亦阴也,故以兵起为义,如汉有铜虎符,魏有兵符,以发郡国兵,岂牙、中之类欤?
白琥:
刻虎为形者,以形成于秋也。琥,礼西方之玉也。以盐为虎形者,亦示武之谓也。
瑷。《说文》曰:“瑗,大孔璧也。”人君上除,陛以相引。
环:
《荀子》曰:“绝人以,反绝以环。”范宁《释谷梁》曰:君赐之环则还,赐之则往。”盖环之为物,或施于佩,或施之于带,反绝佩环则不佩。
六币相合:
行人合六币,圭以马,璋以皮,璧以帛,琮以锦,虎以绣,璜以黼,何也?昔太王事狄人以皮币,继之以犬马,终之以珠玉,是珠玉重于犬马,犬马重于皮币,则合圭以马,合璋以皮,宜矣。绣、黼皆阴功也,绣则五色之全,黼则白黑而已,是绣备于黼也,则合琥以绣,合璜以黼,宜矣。婚礼,纳征以束帛,飨赠送者以束锦;聘礼,享君夫人以束帛,觌以束锦;上大夫与下大夫致宾介饔饩皆以束帛,宾介傧之以束锦;食礼,君侑币小束帛,大夫相食以束锦,是帛宜于锦也,则合璧以佩,合琮以锦,宜矣。
圭,东方也。马,动物也。璋,南方也。皮,文物,故以文。琥,西方也,万宝之成,莫备于此,故以绣。璜,北方也,阴阳之辨,莫断于此,故以黼。此六币所以合之之意也。皮、马不上堂,故、璋特达于上,然则璧、琮、琥、璜皆非特达者欤?
伏日。《历忌》释曰:“伏者何也?金气伏藏之日也。四时代谢,皆以相生,立春木代水,水生木;立夏火代木,木生火;立冬水代金,金生水;至于立秋,以金代火,金畏于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故也。”
腊日。《风俗通》曰:“《礼传》,夏日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曰腊。腊者,猎也。因猎取兽祭先祖也,汉火行衰于戌,故曰腊也。”《汉旧仪》曰:“腊者,报诸神鬼古圣贤有功于民者。”《礼记》:“伊耆氏始为蜡。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享之也。”《周礼》:“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
《周礼》节有八节。玉节之制,以玉为之,以命数为大小,守邦国者用之。角节用犀角,角在鼻上,是角中之贵,守都鄙者用之。虎节,山多虎者用之,谓晋国之类,以金为节铸象焉,必自以其国所多者,于以相别为信。人节,平地多人者用,谓卫国之类。龙节,泽多龙者用之,谓郑国之类,皆以金为之,以英荡辅之;英荡,画函也,以竹为之而有饰焉,盛节器也,辅之节者,使不损也。旌节,道路用之,道路谓乡遂大夫也。符节,都鄙用之,都鄙谓公之子弟及卿大夫采地之吏也。管节,以竹为之,析节竹为符节,全竹为管节,如今之竹使符也。其有商者,通之以符节。门关者与市联事,节可同也。《康诰》曰:越小臣诸节。”《春秋》宋司马握节以死,司城效节于府人而去,司马牛致其邑与硅而适齐(,守邑土信符)。则守节不特于邦国都鄙,虽官府小臣亦有之矣。
汉竹使符、铜虎符,各分其半,右留京师,左付郡守,以传司关。凡所达货贿者,则以节传出之,如今移所过文书。凡通达于天下者,必有节,以传辅之。汉制,门关用传,作两行书缯帛上,各持其一,出入合之,岂古之遗制欤?
●卷七
丧服小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五世而迁之宗,宗其继高祖者也,是故祖迁于上,宗易于下。尊祖故敬宗,所以尊祖祢也。《大传》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
祢(继祢)小宗小宗
祢(继祢)小宗小宗小宗
祢(继祢)小宗小宗小宗
祢(继祢)小宗小宗小宗
(别子继别为祖为宗)大宗大宗大宗大宗
诸侯(继世之君)君君君君君
陈氏《礼书》云:“公子不得祢先君,故为别子而继别者,族人宗之为大宗,远虽至于绝属,犹为之服衰三月。庶子不得祭祖,故诸兄弟宗之为小宗,以其服服之。大宗远祖之正体则一而已,小宗高祖之正体,其别有四,则继祢者兄弟宗之,继祖者从兄弟宗之,继曾祖者从祖兄弟宗之,继高祖者从曾祖兄弟宗之,四世亲尽属绝而不为宗矣。然言继别为宗,又言继别子之所自出者;言继祢为小宗,又言宗其继高祖者,则继别子者,子之子也;继别子之所自出者,即别子也;继祢者,庶子之子;继高祖者,五世之孙也。继祢言其始,继高祖言其终,继别言其宗,继别子之所自出言其祖。《经》言继别子之所自出,颖达言别子之所由出,然则别子之所由出,即国君也,其可宗乎?”
玺。卫宏《汉书旧仪》曰:“玺,白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天子信玺,凡六。”又曰:“诸侯王印黄金橐驼纽,文亦曰玺;列侯黄金印龟纽,文曰印,丞相、将军黄金龟纽,文曰章;中二千石银印龟纽,文曰章;千石、六百石、四百石铜印鼻纽,文曰印。”孙坚得传国玺,方围四寸,上纽盘五龙。然则汉天子之玺,其方不过四寸,诸侯王已下其小可知。
土牛制义:
《月令》:“季冬,命有司出土牛,以送寒气。”
《正义》曰:“出,犹作也。丑为牛,牛可牵止也。送,犹毕也。其月建丑,又土能克水,持水之阴气,故时作土牛,以毕送寒气也。土胜水,故可以胜寒,又且以升阳。”《唐月令》:“季冬出土牛以示农耕之早晚,若立春在十二月望,则策牛人近前,示其农早;立春在十二月晦及正月朔,则策牛人当中,示其农平;立春近正月望,则策牛人近后,示其农晚也。”《后汉志》:“季冬作土牛六头于国都郡县城外丑地。其牛色以岁之干色为首,甲乙木,其色青;丙丁火,其色赤;戊已土,其色黄;庚辛金,其色白;壬癸水,其色黑。以支色为身,寅卯木,其色青;巳午火,其色赤;申酉金,其色白;亥子水,其色黑;辰戌、丑未土,其色黄。纳音色为腹,若甲子、乙丑金,其色白;丙寅、丁卯火,其色赤,他皆仿此。以立春日干色为角、耳、尾,支色为胫,纳音色为蹄。设令甲子岁,甲为干,其色青,则青为牛首;子为水,其色黑,则黑为身;纳音金,其色白,则白为腹。又若丙寅日立春,丙为干,其色赤,则赤为角、耳、尾;寅为支,其色青,则青为胫;纳音火,其色赤,赤为蹄。”九州释义:
衮州。衮,信也。五行星流而为衮。
豫州。豫,舒也。又序也,言阴阳分布,各得其序。
荆州。荆,疆也。阳盛物坚,其气急。
冀州。冀,近也。《尔雅》云:“两河间曰冀。”
青州。《元命苞》曰:“虚、危星精流而为青。”
雍州。雍,壅也。《唐地纪》曰:“雍兼得梁州之地,西北位,阳所不及,阴气壅遏,故取名焉。”
益州。益,谓溢也。
舒,徐也。扬,轻也。
钟山:
徐爰曰:“建康北十余里有钟山。汉末,金陵尉蒋子文讨贼战亡,灵发于山,因立蒋侯祠,故世号蒋山神。”
赤县:
张衡《灵宪图》曰:“昆仑东南有赤县之州,风雨有时,寒暑有节。苟非此土,南则多暑,北则多寒,东则多阴,故圣王不处焉。”《史记》邹衍曰:“中国于天下,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赤县。赤县内自有九州,禹之叙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州者又有九,乃谓九州也。有裨海环之,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也。如是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
三川,河、洛、伊也。
司马光言行录:有司奏盲日当食。光盲:“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贺。臣以为日食四方见而京师独不见,天意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诏从之,后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