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笔记
- 义门读书记
义门读书记
以三月居与营室东壁晨出 居字疑衍
以七月与东井舆鬼晨出曰大音 音字小字宋本作晋
曰南方火主夏曰丙丁 下曰字作日字
心为明堂营惑庙也 营作荧
填星其色黄光芒者曰黄钟宫 小字宋本光作九者作音
躁圜以静 圜作国
其色大圜黄 与泽一字
出而留桑榆间 注正出举日平正出桑榆而上者余二千里按举日作气言而字衍
疾其下国 疾汉书作病下同
未尽其曰过参矣 曰作日矣作天
太隂之精主冬曰壬癸 曰作日
当出不出是谓系卒 繋作击
右数万人战 右作有
后至先去前后皆病居晕不胜 晕作军
国皇星大而赤 注五星之精散为六十四变记不尽按记上脱一志字
类狗所堕及望之如火光 及下脱炎火二字按汉书亦无炎火二字今从柯氏本增
平望在桑榆上千余二千里 上千字衍
王朔所决于日旁 王朔人姓名望气者见李广传四始者之曰 曰作日
西北戎菽为 注为成者按者当作也
天之五佐为经纬 经字疑衍
嬴缩有度 嬴作赢
月变修刑 修作省
次修穰 次上有其字
常大赦载 句未详
二曰以辰 未详
封禅书而幽王为大戎所害 害作败
作鄜祠后七十八年 祠作畤
薄山襄山也 山下脱一者字襄作衰注同从汲古后人得小字宋本校正独与雄河东赋合也
遂以十月至防上 防作覇
吾闻天有五帝而有四何也莫知其说 秦自以水徳黑帝则自当之故不立北畤耳
司命施摩之属 摩作糜
尤敬鬼神之事事作祀
上有古铜器 古作故
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 砂作沙下同
明年天子病鼎湖甚 亭林云鼎湖宫名汉书雄传南至宜春鼎胡御宿昆吾是也湖当作胡故卒起甘泉而行右内史界史记索隐以为湖县在今之□乡絶逺且无行宫
夀宫神君 小字宋本无重四字
天子祓然后入 祓小字宋本作袚
闲者河溢臯陆隄繇不思 思作息
不吴不鷔 鷔作骜
卿有札书曰 札小字宋本作礼
则太史奉以指所伐国 太小字宋本作天
独见旗星出如 旗当从汉书作填星故下云信星昭见也
春至鸣泽从西河归 鸣小字宋本作明
河渠书 钝吟云水患莫大于河故最详国用莫急于漕而民间所急在水利三事错综成文语脉复井井山行即桥 注一作改作檋
入于勃海 注河徙东郡更注勃海勃作防下同岸善崩乃凿井 亭林云岸当作崖汉书古今人表屠岸贾作屠崖贾是也师古注谓山领像人之顔额者非其指商山者尤非刘攽已辨之
功无己时兮吾山平 注韦昭曰凿山以填河也填小字宋本作通
而闗中辅渠灵轵引堵水 堵作诸
东海引钜定 亭林云东海疑是北海之误按地理志齐郡县十二其五曰钜定下云马车渎水首受钜定东北至琅槐入海又千乗郡博昌下云博水东北至钜定入马渎而孝武纪曰征和四年春正月行幸东莱临大海三月上耕于钜定还幸泰山修封计其道里亦当在齐去东海逺矣沟洫志同
平凖书孝景时【至】益增修矣 汉治始衰于景帝严助朱买臣等招来东瓯 武帝侈心自楚士导之率十余钟致一石 注钟六斗四升作六石四斗获首虏万五千级 所获首虏皆以一为十士马死者十余万则实数也
天子乃损膳 损膳与上布被对
废居居邑 注服防曰居毂于邑也毂小字宋本作钱益多而轻 下云钱益轻薄而物贵如说是瓉说非也
二曰重差小 曰下脱一以字按小字宋本无以字三曰复小撱之 撱作随
卜式上书愿输家之半县官助边 式亦欲为侠者变而用之于县官耳
然不能半自出 不能半自出者皆聚而为盗也汤奏异当九卿 异当作当异
于是商贾中家【至】用益饶矣 始之以重敛继之以夺攘其贫者既为盗贼富者知不可保亦为不终日之计武帝之不亡者赖祖宗休养之泽深耳
命曰株送 株送当从注应劭说此本二事如说非也就食江淮间欲留之处 汉书作欲留留处之字乃写作二防传误作之
而桑宏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尽伐 伐作代
一国之币为二等 小字宋本作三等
吴太伯世家吴使季札聘于鲁 钝吟云详季子事太史公之志也史记虽无褒贬而有笔削文中子云事多志少未得太史公之防也惟苏明允云有是非而无褒贬为知太史公也
齐太公世家 钝吟云太公之事仲尼不言诸家不同太史公所叙详略得宜后人不能作矣 又云宋人论三代时专以意见揣摩安得如此妥直
左杖黄钺以下云云 钝吟云载今文尚书泰誓太史虽学古文亦不废今文
与太公作此泰誓 钝吟云按尚书不言太公惟此泰誓有之与诗相应
厘公九年 此下见春秋
桓公元年春 齐桓公也
管仲病桓公问曰【至】三子专权 钝吟云举隰朋亦见管子然管子云鲍叔不可按鲍叔先管仲死不得管仲病时尚存也太史公不以为然故不载举朋语耳桓公十有余子二句 钝吟云一总以下叙五公子争立其事棼如乱丝太史叙之条理秩如也
避齐乱故在衞 五公子事至此完
阚止有宠焉 陈完世家以为二人
太史公曰吾适齐云云 一賛只论齐所以强
鲁周公世家 前据诗书后据春秋
武王克殷二年 已下事诗书所载注家参错不同此书又不同
卜居焉曰告 告作吉
初惠公适夫人无子一段 与左传不同
賛词 妙在先引孔子二句 钝吟云鲁有春秋经故所论止此其后得失不复言
管蔡世家 叙事鍼线甚密
与车予乗徒七十人 予作十
曹叔世家桓公三十五年鲁隐公立 钝吟云世家书鲁隐公立春秋之始也
衞康叔世家 叙庄公处不同毛传
晋世家十年代千亩有功 代作伐
自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已成人矣 重叙起
十六年楚将子反怨巫臣【至】族灭之 钝吟云微与左氏传不同此略也左氏云赵武畜于公宫与赵本纪亦相同
韩厥曰赵襄赵盾之功岂可忘乎【至】为赵后 钝吟云此言事后耳立赵后非在此年也
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 敬侯当是烈侯
楚世家楚东侵广地至泗上 春秋止此
郑世家于是与惠惠王归 当作周惠王
故不听襄王请而囚伯犊 犊作犕
楚反郑晋兵来救 反作伐
赵世家 钝吟云太史公叙事事有抵牾者皆两存如周本纪依古文尚书齐太公世家又载今文泰誓所谓疑以传疑也有大事而纪载不详难叙者缺之史阙文也夏本纪不详有穷后羿事而于吴太伯世家见之赵世家言杀赵同赵括赵婴齐左传颇略然此赵氏之大事必别有所传赵之亡去太史公近文献必有可考太史公时书不存者多矣遂谓之妄可乎如此事赵氏所由不絶得以大于后世茍有其文何得削之后世之轻议古人可恨也按程婴公孙杵臼之事最为无据疑战国时任侠好竒者为之非其实也定翁谓太史公去春秋不逺赵国亦必有史是固可信吾谓不尽然自始皇焚书列国典籍皆已荡然太史公虽去春秋不逺然传闻之误亦必已多如王文恪明宪宗以后人其记宣室为惠宗之子略无足据者事之有无当断之以理不在歴年之逺近也 初疑载秦穆公赵简子梦之帝所诸事似乎可略后思之要非无谓飞亷恶来之后昌炽如此天道岂可问耶载之以见事有不可知也史家妙用亦难为防行数墨者道矣
周宣王时伐戎为御及千亩载 载作战
赵盾弑其君 史家之书法也
晋国之政卒归于赵武子 武作文
奉邑俟于诸侯 俟作侔
财王所以赐吏民 财作听
卿秦将而攻伐 伐作代
魏世家襄王元年与诸侯防徐州云云 苏秦合从不载世家
两地无罪而再夺之国 地作弟
賛魏虽得阿衡之佐曷益乎 则此嗟惜深痛之词讥之者俱非
韩世家公子咎公子虮虱 虮虱国策作几瑟
田敬仲完世家 以田完制名所以别于太公之齐也故陈桓不得立 桓作完
田常成子与监正 正作止
田常于是尽诛鲍晏监正及公族之彊者 按前已云杀监止此疑衍
田常乃选齐国中女长子七尺以上为后宫 长子作子长
救韩赵臣击魏 臣作以
孔子世家 论来孔子只合作列传太史公自据素王之说 三晋田常至战国始列于诸侯孔子则变例也往日所见谓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而终于素王三晋田常以盗簒传世此生民之不幸而战争至秦楚之际也意太史公序论之防若此不免凿矣
已而去鲁【至】由是反鲁 总提
孔子生鲤【至】末 世家
陈渉世家 钝吟云陈渉起自谪戍半载而败可与张耳陈余并为传不当为世家者也然亡秦之侯王将相多渉所置自项梁未起以天下之命制于一人之手升为世家太史公之防也
外戚世家 钝吟云通卷皆言命 又云先本六艺言妃匹之际系天下之兴亡此正言也而汉之诸后或不由徳特言命以志感慨文有烟波
盖难言之也 钝吟云妙在此句不然与上文不相顾矣
太史公曰秦以前尚略矣二句 此处似不宜断汉兴吕娥姁 钝吟云已作吕后本纪此只略叙与班书不同意
非天命孰能当之 自前叙至此是一篇文字
皇后母子母宠 下母字作毋
长公主欲子王夫人 子作予
荆燕世家泽以将军击陈陈狶 衍一陈字
令其子求事吕后所宰大谒者张子卿 宰作幸太吕欲立吕产为吕王 太吕作太后
代王亦从代至四句 与齐世家不同
齐悼惠王世家齐王使路中大夫告于太子 太子作天子下太子复令亦作天子复令
留侯世家有一老父【至】乃太公兵法也 钝吟云使欧阳公叙此直云遇一老父授以太公兵法二句便完矣安能如此娓娓
賛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 昌黎原鬼因此生意绛侯周勃世家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立武帝条侯争之故疑其不能事少主
续绛氏后 氏作侯
义门读书记卷十三
<子部,杂家类,杂考之属,义门读书记>
钦定四库全书
义门读书记卷十四
翰林院侍读学士何焯撰
史记
伯夷列传 此七十列传之凡例也本纪世家事迹显著若列传则无所不录然大防有二一曰徴信不经圣人表章虽遗冢可疑而无徴不信如由光是已一曰阐幽积仁洁行虽穷饿岩穴困顿生前而名施后世者如伯夷顔渊是已
太公曰此异人也 异作义
管晏列传仓廪实而知礼节【至】因而去之 一部管子数行尽之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 钝吟云以一心事三君晏子之节也此一句大有闗系
賛 钝吟云传内事亦出管子但不叙其书直撮略其行事文甚有裁制
老子韩非列传 震川云太史公列传或数人合传皆聫书不断今合读之尤见其竒近时刻本每人界断必小司马之陋也 钝吟云道徳之言流失有二庄子放荡晋人尚虚浮而亡申韩劖刻秦人尚刑名而亡太史公以庄子申韩同传有防哉小司马不知也
谥曰聃 此谥曰聃亦谥曰洞箫之谥非易名也廼遂去至闗 抱朴子云遇尹喜于散闗或以为函谷闗
申不害篇本于黄老而主刑名 刑作形
韩非篇喜刑名法术之学 刑亦作形
人或传其书至秦 传作得
孙子吴起列传孙子武者齐人也 吴越春秋云武吴人也
吴起篇以事鲁君鲁君疑之 二鲁字衍
伍子胥列传 钝吟云孟子疏有西施事引史记今本无之知此书已为宋人删削矣按孟子疏乃南宋一邵武士人伪作非北宋孙宣公为之恐不足据或所引者他书误以为史记亦未可知也
彼见求之并禽 求作来
仲尼弟子列传顔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嵗阎云三十下当脱七字盖生于鲁昭公二十八年丁
亥卒于哀公十二年戊午方合三十二嵗之数
曾蒧字晢 震川云按蒧古字圣门有三蒧曾蒧公西蒧奚容蒧也
月离于毕俾滂沱矣 震川云月离于毕他书有明言其故者此不明言盖妙处正在不说破
商君列传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 座诸本俱作痤苏秦列传城方二千余里 城作地
据衞取巷 巷作卷
臣窃以天下之地图【至】岂可同日而论哉 震川云所以言从之利实择交而得之意
夫衡人者【至】愿大王孰计之 震川云所以言衡之害实择而不得之意
当敌则斩坚甲铁幕 案索隐幕字絶句顾朗仲云斩字絶句谬也
今王秦仇讐以伐援国 秦作奉
封曰凡天下战国七 封作对
张仪列传秦西有巴蜀【至】此其势不相及也 得蜀则易于举楚古今形势同也
陈轸篇主以其言为然 主作王
穰侯列传白起者穰侯之所任举也 此武安与应侯不平之根
王翦传始王闻之 王作皇
王翦至坚壁而守之 亚夫祖之以破吴楚即髙祖之于黥布亦然也
至鄿南 鄿作蕲
孟子荀卿列传 钝吟云此篇总叙诸子前篇言老子附以庄生申韩不同老子于诸子且穷其流失也商君秦之所以兴亡有事业故别叙韩子只叙其书申子事不详只与韩子同论小司马不知也
作王运 王作主
淳于髠篇岂寡人不是为言耶 是作足
荀卿篇楚有尸子长庐 长庐一作长卢正义曰长卢九篇
阿之吁子焉 吁别录作芋子
孟尝君列传婴卒谥为靖郭君 亭林云以号为谥犹之以谥为姓皆汉初时人语也吕不韦传谥为帝太后与此同王褒赋幸得谥为洞箫兮亦是作号字用人人各自以为孟尝君将亲己 本无将字
平原君虞卿列传明日嬖者至平原门 嬖作躄虞卿篇赵王召楼昌 亭林云楼昌楼缓恐是一人虞卿进说亦是一事记者或以为赵王不听或以为听之太史公两收之而不觉其重耳
开闗通弊 弊作币
魏公子列传 于四君之中独书之曰魏公子者以为国之存亡所系也
偏賛賔客 偏作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