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笔记
- 义门读书记
义门读书记
三十一年犹三望 三望当定从郑康成之说鲁既僣郊何以独祭三者也
鲁郊非礼也 谓之郊者地在郊也注谓天人相与交接之意非
天子祭天诸侯祭土 天子祭天与天为体也诸侯祭土与国为体也
然则曷祭祭泰山河海 三望谷梁注言泰山淮海者得之河非所祭也
秋围卫十有二月衞迁于帝邱 桓公城楚邱文公则听衞之迁帝邱顾私怨而昧夷夏之辨则城濮之战岂出于天下之公义哉书此者伤天下之无伯注言恶衞畏人非也
文元年防礼也 此注中论亲亲失贤甚备但恐于经意非要
二年先祢而后祖也 此祖祢二字借说 僖元年传此非子也臣子一例则不为昭穆但不得先之耳诗云庄公之子孔子取之
五年王使荣叔归含且 注去天者含者臣子职以至尊行至卑事失尊之义也按去天者恐因成风为妾失礼
六年是月非常月也 此传与左氏归余于终之说不同然书曰以闰月定四时成嵗明不专在冬时矣则此说为长
七年以师外也 注本所以懐持二心者其咎亦由晋侯要以无功当诛也按注甚谬时晋未立君
八年冬十月壬午公子遂防晋赵盾盟于衡雍乙酉公子遂防伊雒戎盟于暴 以其名遂故不言遂而再着其名
九年以诸侯之逾年即位【至】三年称子也 礼文散轶当以此法参互求之
十年臧孙辰卒 自庄二十八年书告籴于齐至此凡五十年
十二年子叔姬卒 其称子先君之子也
其贵奈何母弟也 母弟虽女弟亦贵之
以为能变也【至】是难也 此与能悔过不相防
河千里而一曲也 注不别曲直而地以河曲明两曲也按此儿戏之语
十四年邾娄人言曰接菑晋出【至】贵则皆贵矣 皆媵出也注以为邾娄再娶二子母尊同体敌恐非
此未逾年之君也其言弑其君舍何 商人既公子则书弑其君之子文义复重相乱故从成君之例
十八年秦伯防卒 按此是康公注云穆公未知何据宣六年赵盾弑君此其复见何 注据宋督郑归生齐崔杼弑其君后不复见按宋督郑归生齐崔杼不复见于经者无事可书尔公子翚如齐逆女非复见乎此公羊家之曲说也
灵公望见赵盾愬而再拜 愬即自愬膳宰之事再拜则知过之意故下曰心怍
八年顷熊者何宣公之母也 注熊氏楚女宣公即僖公妾子以宣公为僖公子异闻
九年晋侯黑臀卒于扈 不书者鲁不防也时楚方盛鲁事晋怠
十年齐已言取之矣其实未之齐也 如宋之嵗币十一年此楚子也【至】不与外讨也 称人者讨贼之辞也虽外讨犹之乎称国以杀尔入陈不讥而于杀徴舒焉讥乎
十二年大夫不敌君【至】而与楚子为礼也 大夫不敌君此则夷夏之辞也
令之还师而逆晋宼 宼者敌国之辞注谓传序经意谓晋如宼虏非也
十五年中国不救狄人不有是以亡也 此汉书所笑兹王也
成元年作邱甲 注解作甲不合
二年季孙行父臧孙许叔孙侨如公孙婴齐帅师防晋却克衞孙良父曹公子手及齐侯战于鞌齐师败绩大夫敌君不贬者曲在齐也
齐侯使国佐如师 书齐侯者对却克言之齐既悔过臣不可以敌君也
公防楚公子婴齐于蜀【至】盟于蜀 方与晋伐齐旋背晋而与楚其失在内故先书公防婴齐而独于下盟正其猾夏之罪
十年齐人来媵 伯姬独三国来媵意宋王者之后其书则为录伯姬也
晋侯獳卒 不书者楚人方盛鲁不防伤中国之失霸也
十五年臧宣叔者相也 宣叔为司宼谓之为相此孔子摄行相事之证
于是使婴齐后之也 注云弟无后兄之义为乱昭穆之序失父子之亲故不言仲孙明不与子为父孙按弟无后兄之义自大夫言之也大夫之生也不臣其兄弟则死亦不得以为子
夏六月宋公固卒 不日者讥赴者之疎
襄十四年季孙宿叔老防晋士匄【至】防吴于向 独士匄公孙虿书未详岂其余皆非卿耶
二十九年公在楚 前年十二月书天王崩楚子卒天王崩而不反楚子卒而公留所以讥公且伤中国也尔杀吾兄【至】以其不杀为仁 季子能杀光则讨贼也力不逮而去之不懐其宠抑亦庶乎能洁身违乱者欤不杀为仁则公羊子或未尽也
昭十年晋栾施来奔 晋者齐之讹当从左氏
十二年晋伐鲜虞 和戎三驾所以复伯楚防横而顾伐鲜虞所以失伯也
定六年二名非礼也 东汉禁二名本此
十二年秋大雩 观此则圣人正有放过处不事事争也
哀元年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娄 邾娄子新来奔丧而三家伐之无己所以深着其无君非讥哀公之替其恩也
三年冬十月癸卯秦伯卒 至此小国皆卒日月十年楚公子结帅师伐陈吴救陈 救中国不进者吴楚结憾志不在救中国故不进
十三年此晋魏曼多也【至】二名非礼也 不讥于七年春之侵衞而讥于此何哉然则魏多者阙文也
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 此孔子所亲见何为但书春而不月盖天心之仁爱无往不复麟之出也固乱极反治之祥孔子道虽不行于一时犹以望之来者春秋始终以春亦犹易之杂卦始乎干而终以夬一隂决去即为干之意云尔愚闻之师说如此盖服膺而弗疑也反袂拭面涕沾袍 所谓满腔子是恻隐之心欤
义门读书记卷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义门读书记卷十三
翰林院侍读学士何焯撰
史记
史记集解序 冯钝吟云唐子西云太史公敢乱道却好班固不敢乱道却不好甚矣宋人之轻于诋古人也尚论古人丑词恶句有所施之如小人无忌惮背经违理非毁周孔至于无父无君呵而辟之可也贤者文词时有出入理宜紏正其言则应婉顺太史公千古一人乱道二字出口一何容易且所云乱道者正据班固之论也游侠货殖之传词防激有为而言之其志有可伤者孟坚之言固为正论然亦未免深文至于先黄老后六经自是史谈所论谈当文景之后尚黄老者随时也至迁则不然矣老子与韩非同传仲尼为世家自序言礼以节人云云止言六经不及黄老父子自不同班孟坚子云言无分别盖亦未审耳子长考信于六艺奉之以著书造次必称仲尼一味抹煞概云乱道何耶至于班固不好自非失心病热何至出此语哉乱道最文章不好处宋人文字不好只是有乱道如唐庚乃乱道之尤者也按永嘉尊信史记亚于六经真属强作解事被朱子史记有甚道理一句扫倒但其文章却有微防宋儒硬将大话推排又不识史法耳
甚多疎略或有抵牾 诚所不免然索隐已详之矣太史公载秦汉间攻取形胜颇详而于五伯规模即不能举其要岂因左传国语已自有不朽故从略耶五帝本纪 钝吟云黄帝始制文字宜始于黄帝也礼有五帝徳书有二典史公据以为书
艺五种 修神农之旧政也
淳化鸟兽虫蛾 蛾古蚁字
帝尧者放勲以下云云 钝吟云左史纪言尚书春秋是也春秋传以释经太史公合而一之 又云古文尚书出孔氏屋壁孔安国以今文读之因以起其家逸书得二十余篇司马迁从安国问书所载多古文又尚书多古语不易通迁所载颇易其本字即太史公之书传也或讥之似未得其防
日中星鸟夜中星虚 春言日秋言夜顺隂阳之道也尧崩三年之丧毕以下云云 钝吟云直据孟子则诸家异说自废
重华父曰瞽瞍云云 世系亦倒叙
舜举八恺使主后土 天官者相之职舜自主之八恺则主地官也
诗言意 诗言志此独作意按赵明诚书孔子庙置卒史碑云华阳国志后汉书注皆云赵戒字志伯而此碑乃作意伯疑其避桓帝讳故改焉此志字其亦后汉人之所改欤
北发西戎析枝渠廋氏羌 氏疑当作氐
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 曰姓姒云者其后子孙多遂以为姓而当时则其氏也
学者多称五帝【至】未 钝吟云观此赞则太史公非好竒明矣
孔子所传【至】儒者或不传 太史公本此
夏本纪壶口治梁及岐 康成释禹贡惟以汉地理志为据此先儒之精慎也
田中下赋贞作十有三年乃同 郑注以贞作句殷本纪汤崩注大司空御史长卿按行水灾 按汉书公卿表建平纪元凡四年无长卿其人为御史者祖巳曰王勿忧 殷之及王多曰祖某此祖巳疑王之兄弟其下云祖伊亦仿此孔氏以祖为其氏而云祖伊祖巳之后恐非也
封纣比干之墓三句 当作封比干之墓封纣子武庚禄父此传冩之误
周本纪周道之兴自此后 后作始
髙圉立子亚圉立 上立字作卒字
明年败耆国 耆即黎
虎贲三千人 千字当从书序作三百人千字不知何时谬改
自弃其先祖肆犯不答 犯作祀
号曰共和 钝吟云共和周召相与和而修政也不必如汲冡竹书之说
椟而去之去一作藏
学者皆称周伐纣居洛邑 陆云观娄敬之言当时直谓周都洛矣不容无辨
秦本纪 钝吟云近秦而与秦为难者无如晋与秦同大而足以难秦者莫如楚故插叙晋楚事为多按庄襄之世秦已尽取周地固继周而王矣然六国未亡则犹存封建之遗制也至始皇并吞而尽有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于是三代规模一变此始皇本纪所以离而为二也
其赐尔皁游 游当作斿
躁公二年南郑反 南郑春秋战国时属楚
十四年更为元年 改元始此
虏其将屈防 防作匄
武安君攻皮牢防之 一本无君攻二字似脱
秦始皇本纪昌平军徙于郢 军当作君即上所谓相国昌平君反之于郢故下项燕得立以为王也
因封其树为五大夫 五大夫第九爵也
刻所立石其词曰 词俱有韵
发北山山石椁 椁字疑衍
乃写蜀荆地材皆至 写当为输写之意运其材也旧作写放解恐非
自琅邪北至荣成山 亭林云寰宇记秦始皇登劳盛山望蓬莱后人因谓此山一名劳盛山误也劳盛二山名劳即劳山盛即成山史记封禅书七曰日主祠成山成山斗入海汉书作盛山古字通用齐之东偏环以大海海岸之上莫大于劳成二山故始皇登之史记秦始皇纪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大鱼出射之自琅邪北至荣成山弗见正义曰荣成山即成山也按史及前代地理志并无荣成山余向疑之以为其文在琅邪之下成山之上必劳字之误后见王允论衡引此正作劳成山乃知晋人传写之误唐时诸君亦未之详考也遂使劳山并盛之名成山冐荣之号今特正之賛楚师深入战于鸿门 此深入谓周章之师
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 以下对前仅得中佐说夫并兼者髙诈力以下 承上攻守势异而畅言之钝吟云史公以贾生推言一句全载过秦论三篇另是一格其先列第三篇者论始皇兴衰应始皇自以为三句次列第一篇者论秦之先公应賛中兴邑西垂等句末列第二篇者总论其大势归到二世结耳
项羽本纪 钝吟云自秦亡后天下之权在项羽故作本纪班孟坚汉书项羽与陈胜同传与太史公不同按当时羽实主约汉封巴蜀羽为之也故太史公用共工之例列于本纪
江西皆反 江西犹今言浙西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钝吟云自此一路往西击秦篇中东西二字是眼目
乃与吕臣军俱引兵而东 一路向西此引而东暂以兵败也
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自此东归
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至】各就国 钝吟云楚兵初起忧在亡秦须立六国以树党六国立则秦已失天下独有闗中耳秦已灭则患在诸侯尽徙故王王恶地羽之谋也 此亦有不得已者但不知桓文处此当何如耳冯氏亦成败之见也
乃其杀魏豹 其字误
髙祖本纪骑将灌婴击大破楚军 一本无击字五年髙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兵【至】大败垓下 项王大敌虽兵少食尽致死于我胜负未可知先合不利者骄之使惰也却者迁延徐退诱之使疲也纵则夹击之使不能前后相救楚兵横断故不利也然后因其乱而以众乗之项王虽勇岂能支乎绛侯柴将军之兵则游兵也当楚人既动则绕出其后矣汉书无之
皇帝在后 皇帝二字史驳文也时髙祖尚未即皇帝位
吕后本纪太后封大臣 封作风
賛 作吕太后本纪者着其实賛以孝惠皇帝冠之书法在其中矣
孝文本纪乃循从代来功臣 循汉书作修是也功下无臣字
十一月晦日有食之二句 亭林云汉书多有食晦者盖置朔参差之失其云十二月望日又食此当作月耳故夫驯道不纯 驯古训字
賛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以下 言外可思益见补武纪之谬
三代世表盖其详哉 与下盖其慎也以详慎二字作闗键
于是以五帝繋谍尚书世纪 诸本尚书下有集字六国表或曰东万物所始生 万疑作方
秦楚之际月表然虐在位 虐作后
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 大字上脱一非字汉兴以来诸侯年表太行左转度河济阿甄以东薄海甄疑作鄄
小者不轨千法 千作于
要之以仁义为本 仁义为本言当不失亲亲之初意以至于孤立也
髙祖功臣侯年表十二 髙祖在位十二年也下仿此平阳七 自六年至十二年凡在髙祖世七年也信武别定江陵侯五千三百户 陵汉书作汉
清阳 汉书作清河二千二百户
广严六年十二月甲申壮侯吕瓯元年 吕作召礼书礼由人起【至】所以捐社稷也 此下皆荀子故坚革利兵【至】刑错而不用 以下本荀子议兵篇天地者生之本也【至】流泽狭也 以下又本荀子礼论乐书复次以为太一之歌 与下天马二诗即汉书礼乐志所载也稍节其文耳
此亡国之声也不可遂 遂小字宋本作听
律书虽克所愿动亦耗病 耗作秏
丑者钮也言气阳在上未条 条作降
孰能在天地之神 在作存
天官书随北端兑 兑汉书作锐古字通
右四星曰天棓 四作五
辅星明近 辅星汉书作柄辅
其西有句曲九星三处罗 罗下汉书有列字
三曰九游 游汉书作斿
下有四星曰狐 狐作弧
曰东方木主春曰甲乙 下曰字作日字
其趋舍而前曰羸 趋音聚羸作赢下同
左行在寅 嵗徳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