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民要术

三年春,可将荚、叶卖之。五年之後,便堪作椽。不梜者,即可斫卖。[一根十文]。梜者镟作独乐及盏。[一个三文]。十年之後,魁、椀、瓶、榼,器皿,无所不任。[一椀七文,一魁二十,瓶、榼各直一百文也]。十五年後,中为车毂及蒲桃(上江下瓦,即作"缸")。[(上江下瓦)一口,直三百。车毂一具,直绢三匹。]
其岁岁料简剶治之功,指柴雇人——十束雇一人——无业之人,争来就作。卖柴之利,已自无赀;岁出万束,一束三文,则三十贯;荚叶在外也。况诸器物,其利十倍。[於柴十倍,岁收三十万。]斫後复生,不劳更种,所谓一劳永逸。能种一顷,岁收千匹。唯须一人守护、指挥、处分,既无牛、犁、种子、人功之费,不虑水、旱、风、虫之灾,比之谷田,劳逸万倍。
男生初生,各与小树二十株,比至嫁娶,悉任车谷。一树三具,一具直绢三匹,成绢一百八十匹:娉财资遣,粗得充事。
《术》曰:“北方种榆九根,宜蚕桑,田谷好。”
崔寔曰:“二月,榆荚成,及青收,乾以为旨蓄。[“旨,美也;蓄,积也。司部收青荚,小蒸曝之,至冬以酿酒,滑香,宜养老。《诗》云:‘我有旨蓄,亦以御冬’也。”]色变白,将落,可作(上敄下酉)(酉俞)。随节早晏,勿失其适。[“(上敄下酉),音牟;(酉俞),音头:榆酱。”]
白杨,[一名“高飞”,一名“独摇”],性甚劲直,堪为屋材;折则折矣,终不曲挠。[奴孝切。榆性软,久无不曲,比之白杨,不如远矣。且天性多曲,条直者少;长又迟缓,积年方得。凡屋材,松柏为上,白杨次之,榆为下也。]
种白杨法:秋耕令熟。至正月、二月中,以犁作垄,一垄之中,以犁逆顺各一到,墑中宽狭,正似葱垄。作讫,又以锹掘底,一坑作小堑。斫取白杨枝,大如指、长三尺者,屈著垄中,以土压上,令两头出土,向上直竖。二尺一株。明年正月中,剶去恶枝,一亩三垄,一垄七百二十株,一株两根,一亩四千三百三十株。
三年,中为蚕樀[都格反]。五年,任为屋椽。十年,堪为栋梁。以蚕樀为率,一根五钱,一亩岁收二万一千六百文。[柴及栋梁、椽柱在外。]岁种三十亩,三年九十亩。一年卖三十亩,得钱六十四万八千文。周而复始,永世无穷。比之农夫,劳逸万倍。去山远者,实宜多种。千根以上,所求必备。
●种棠第四十七
《尔雅》曰:“杜,甘棠也。”《郭璞》注曰:“今之杜梨。”
《诗》曰:“蔽芾甘棠。”毛云:“甘棠,杜也。”《诗义》疏云:“今棠梨,一名杜梨,如梨而小,甜酢可食也。”
《唐诗》曰:“有杕之杜。”毛云:“杜,赤棠也。”“与白棠同,但有赤、白、美、恶。子白色者为白棠,甘棠也,酢滑而美。赤棠,子涩而酢,无味,俗语云:‘涩如杜’。赤棠,木理赤,可作弓干。”
[按今棠叶有中染绛者,有惟中染土紫者;杜则全不用。其实三种别异,《尔雅》、毛、郭以为同,未详也。]
棠熟时,收种之。否则春月移栽。
八月初,天晴时,摘叶薄布,晒令乾,可以染绛。[必候天晴时,少摘叶,乾之;复更摘。慎勿顿收:若遇阴雨则浥,浥不堪染绛也。]
成树之後,岁收绢一匹。[亦可多种,利乃胜桑也。]
●种谷楮第四十八
《说文》曰:“谷者,楮也。”
[按今世人乃有名之曰“角楮”,非也。盖“角”、“谷”声相近,因讹耳。其皮可以为纸者也。]
楮宜涧谷间种之。地欲极良。秋上楮子熟时,多收,净淘,曝令燥。耕地令熟,二月耧耩之,和麻子漫散之,即劳。秋冬仍留麻勿刈,为楮作暖。[若不和麻子种,率多冻死]。明年正月初,附地芟杀,放火烧之。一岁即没人。[不烧者瘦,而长亦迟]。三年便中斫。[未满三年地,皮薄不任用]。斫法:十二月为上,四月次之。[非此两月而斫者,楮多枯死也]。每岁正月,常放火烧之。[自有乾叶在地,足得火燃。不烧则不滋茂也]。二月中,间斫去恶根。[斸者地熟楮科,亦所以留润泽也]。移栽者,二月莳之。亦三年一斫。[三年不斫者,徒失钱无益也。]
指地卖者,省功而利少。煮剥卖皮者,虽劳而利大。其柴足以供燃。自能造纸,其利又多。种三十亩者,岁斫十亩,三年一遍,岁收绢百匹。
●漆第四十九
凡漆器,不问真伪,过客之後,皆须以水净洗,置床箔上,於日中半日许曝之使乾,下晡乃收,则坚牢耐久。若不即洗者,盐醋浸润,气彻则皱,器便坏矣。其朱里者,仰而曝之——朱本和油,性润耐日故。盛夏连雨,土气蒸热,什器之属,虽不经夏用,六七月中,各须一曝使乾。世人见漆器暂在日中,恐其炙坏,合者阴润之地,虽欲爱慎,朽败更速矣。
凡木画、服玩、箱、构之属,入五月,尽七月、九月中,每经雨,以布缠指,揩令热彻,胶不动作,光净耐久。若不揩拭者,地气蒸热,遍上生衣,厚润彻胶便皱,动处起发,飒然破矣。
●种槐、要、要、梓、梧、柞第五十
《尔雅》曰:“守宫槐,叶昼聂宵炕。”注曰:“槐叶昼日聂合而夜炕布者名‘守宫’。”《孙炎》曰:“炕,张也。”
槐子熟时,多收,擘取数曝,勿令虫生。五月夏至前十馀日,以水浸之,[如浸麻子法也。]六七日,当芽生。好雨种麻时,和麻子撒之。当年之中,即与麻齐。麻熟刈去,独留槐。槐既细长,不能自立,根别竖木,以绳拦之。[冬天多风雨,绳拦宜以茅裹;不则伤皮,在痕瘢也。]明年斸地令熟,还於槐下种麻。[胁槐令长]。三年正月,称而植之,亭亭条直,千百若一。所谓“蓬生麻中,蓬生自直。”若随宜取栽,非直长迟,树亦曲恶。[宜於园中割地种之。若园好,未移之间,妨废耕垦也。]
种柳:正月、二月中,取弱柳枝,大如臂,长一尺半,烧下头二三寸,埋之令没,常足水以浇之。必数条俱生,留一根茂者,馀悉掐去。别竖一柱以为依主,每一尺以长绳柱拦之。[若不拦,必为风所摧,不能自立]。一年中,即高一丈馀。其旁生枝叶,即掐去,令直耸上。高下任人,取足,便掐去正心,即四散下垂,婀娜可爱。[若不掐心,则枝不四散,工斜或曲,生亦不佳也]。六七月中,随便生少枝种,星期倍疾。[少枝叶青气壮,故长疾也]。
杨柳:下田停水之处,不得五谷者,要以种柳。八九月中水尽,燥湿得所时,急耕则(金屚)楱之。至明年四月,又耕熟,勿令有块,即作塲垄:一亩三垄,一垄之中,逆顺各一到,塲中宽狭,正似葱垄。从五月初,尽七月末,每天雨时,即触雨折取春生少枝、长一尺以上者,持著垄中,二尺一根。数日即生。
少枝长疾,三岁成椽。比如馀木,是微脆,亦足堪事。一亩二千一百六十根,三十亩六万四千八百根。根直八钱,合收钱五十一万八千四百文。百树得柴一载,合柴六百四十八载。载直钱一百文,柴合收钱六万四千八百文。都合收钱五十八万三千二百文。岁种三十亩,三年种九地亩;岁卖三十亩,终岁无穷。
凭柳,可以为楯、车辋、杂材及枕。
《术》曰:“正月旦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种箕柳法:山润河旁及下田不得五谷之处,水尽乾时,熟耕数遍。至春冻释,於山陂河坎之旁,刈取箕柳,三寸截之,漫散即劳。劳讫,引水停之。至秋,任为簸箕。五条一钱,一亩岁收万钱。[山柳赤而脆,河柳白而肕。]
《陶朱公术》曰:“种柳千树则足柴。十年之後,髡一树,得一载,岁髡二百树,五年一周。”
楸、梓:
《诗义疏》曰:“梓,揪之疏理色白而生子者为梓。”
《说文》曰:“槚,楸也。”
然则楸、梓二木,相类得也。白色有角者史为梓。以楸有角者名为“角楸”,或名“子楸”;黄色无子者为“柳楸”,世人见其木黄,呼为“荆黄楸”也。
亦宜割地一方种之。梓、楸各别,无令和杂。
种梓法:秋,耕地令熟。秋天初冬,梓角熟时,摘取曝乾,打取子。耕地作垄,漫散即再劳之。明年春,生。有草拔令去,勿使荒没。後年正月间,斸移之,方两步一树。[此树须大,不得穊栽]。
楸既无子,可於大树四面掘坑取栽移之。亦方两步一根,两亩一行。一行百二十树,五行合六百树。十年後,一树千钱,柴在外。车板、盘合、乐器,所在任用。以为棺材,胜於柏松。
《术》曰:“西方种楸九根,延年,百病除。”
《杂五行书》曰:“舍西种梓楸各五根,令子孙孝顺,口舌消灭也。”
梧桐:
《尔雅》曰:“荣,桐木。”注云:“即梧桐也。”又曰:“榇,梧。”注云:“今梧桐。”
是知荣、桐、榇、梧,皆梧桐也。桐叶花而不实者曰白桐。实而皮青者曰梧桐,按今人以其皮青,号曰“青桐”也。
青桐,九月收子。二三月中,作一步圆畦种之。[方、大则难裹,所以须圆、小]。治畦下水,一如葵法。五寸下一子,少与熟粪和土覆之。生後数浇令润泽。[此木宜湿故也]。当岁即高一丈。至冬,竖草於树间令满,外复以草围之,以葛十道束置。[不然则冻死也]。明年三月中,移植於厅斋之前,华净妍雅,极为可爱。後年冬,不复须裹。成树之後,树别下子一石。子[於叶上生,多者五六、少者二三也]。炒食甚美。[味似菱芡,多啖亦无妨也]。
白桐无子,[冬结似子者,乃是明年之花房]。亦绕大树掘坑,取栽移之。成树之後,任为乐器。青桐则不中用。於山石之间生者,乐器则鸣。
青、白二材,并堪车板、盘合、木屧等用。
柞:
《尔雅》曰:“栩,杼也。”注云:“柞树。”
按俗人呼杼为橡子,以橡壳为“杼斗”,以剜剜似斗故也。橡子俭岁可食,以为饭;丰年放豬食之,可以致肥也。
宜於山阜之曲,三遍熟耕,漫散橡子,即再劳之。生则薅治,常令净洁。一定不移。十年,中椽,可杂用。[一根直十文]。二十岁,中屋槫,[一根直百钱]。柴在外。斫去寻生,料理还复。
凡为家具者,前件木,皆所宜种。[十岁之後,无求不给]。
●种竹第五十一
中国所生,不过淡苦二种。其名目奇异者,列之於後条也。
宜高平之地。[近山阜,尤是宜。下田得水即死。]黄白软土为良。
正月、二月中,斸取西南引根并茎,芟去叶,於园内东北角种之,令坑深二尺许,覆土厚五寸。[竹性爱向西南引,故於园东北角种之。数岁之後,自当满园。谚云:“东家种竹,西家治地。”为兹蔓而来生也。其居东北角者,老竹,种不生,生亦不能滋茂,故须取其西南引少根也。]稻、麦糠粪之。[二糠各自堪粪,不令和杂]。不用水浇。[浇则淹死]。勿令六畜入园。
二月,食淡竹笋,四月、五月,食苦竹笋。[蒸、煮、笋、酢,任人所好]。
其欲作器者,经年乃堪杀。[未经年者,软未成也]。
笋:
《尔雅》曰:“笋,竹萌也。”
《说文》曰:“笋,竹胎也。”
孙炎曰:“初生竹谓之笋。”
《诗义疏》云:“笋皆四月生。唯巴竹笋,八月生,尽九月,成都有之。篃,冬夏生,始数寸,可煮,以苦酒浸之,可就酒及食。又可米藏及乾,以待冬月也。”
《永嘉记》曰:“含(上竹下隋)竹笋,六月生,迄九月,味与箭竹笋相似。凡诸竹笋,十一月掘土取皆得,长八九寸。长泽民家,尽养黄苦竹。永宁南汉,更年上笋,大者一围五六寸。明年应上今年十一月笋,土中已生,但未出,须掘土取;可至明年正月出土讫。五月方过,六月便有含(上竹下隋)笋。含(上竹下隋)笋迄七月、八月。九月已有箭竹笋,迄後年四月。竟年常有笋不绝也。”
《竹谱》曰:“棘竹笋,味淡,落人鬓。(塋土改豆)、(上竹下邪)二笋,无味。鸡颈竹笋,肥美。篃竹笋,冬生者也。”
《食经》曰:“淡竹笋法:取笋肉五六寸者,按盐中一宿,出,拭盐令尽。煮糜一斗,分五升与一升盐相和。糜热,须令冷,内竹笋醎糜中一日。拭之,内淡糜中,五日,可食也。”
●种红蓝花、栀子第五十二 燕支、香泽、面脂、手药、紫粉、白粉附
花地欲得良熟。二月末三月初种也。
种法:欲雨後速下,或漫散种,或耧下,一如种麻法。亦有锄培而掩种者,子科大而易料理。
花出,欲日日乘凉摘取。[不摘则乾。]摘必须尽。[留馀即合。]
五月子熟,拔,曝令乾,打取之。[子亦不用郁浥]。
五月种晚花。[春初即留子,入五月便种,若待新花熟後取子,则太晚也。]七月中摘,深色鲜明,耐久不黦,胜春种者。
负郭良田种一顷者,岁收绢三百匹。一顷收子二百斛,与麻子同价,既任车脂,亦堪为烛,邓是直头成米。[二百石米,已当谷田;三百匹绢,超然在外。]
一顷花,日须百人摘,以一家手力,十不充一。但驾车地头,每旦当有小儿僮女十百为群,自来分摘,正须平量,中半分取。是以单夫只妇,亦得多种。
杀花法:摘取即碓捣使熟,以水淘,布袋绞去黄汁;更捣,以粟饭浆清而醋者淘之,又以布袋绞去汁,即收取染红勿弃也。绞讫,著瓮器中,以布盖上,鸡鸣更捣令均,於席上摊而曝乾,胜作饼。作饼者,不得乾,令花浥郁也。
作燕脂法:预烧落藜、藜、藋及蒿作杰,[无者,即草灰亦得]。以汤淋取清汁[初汗纯厚太酽,即杀花,不中用,唯可洗衣;取第三度淋者,以用揉花,和,使好色也]。揉花。[十许遍。势尽乃止]。布袋绞取淳汁,著瓷椀中。取醋石榴两三个,擘取子,捣破,少著粟饭浆水酸者和之,布绞取渖,以和花汁。[若无石榴者,以好醋和饭浆亦得用。若复无醋者,清饭浆极酸者,变得空用之]。下白米粉,大如酸枣,粉多则白。以净竹箸不腻者,良久痛搅。盖冒至夜,泻去上清汁,至淳处止,倾著帛练角袋子中悬之。明日乾浥浥时,捻作小瓣,如半麻子,阴乾之则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