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集注

○张预曰:复谓或人曰:用兵之理,惟尚神速,所贵乎速者,乗人之仓卒,使不及为备也。出兵于不虞之径,以掩其不戒,故敌惊扰散乱而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待也。】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

【李筌曰:夫为客深入则志坚,主人不能御也。
○杜牧曰:言大凡为攻伐之道,若深入敌人之境,士卒有必死之志,其心专一,主人不能胜我也。克者,胜也。
○梅尧臣曰:为客者入人之地深,则士卒专精,主人不能克我。
○张预曰:深渉敌境,士卒心专,则为主者不能胜也。客在重地,主在轻地故耳。赵广武君谓韩信“去国远鬬,其锋不可当”,是也。】

掠于饶野,三军足食。

【王晳曰:饶野多稼穑。】

谨养而勿劳,倂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

【曹操曰:养士倂气,运兵为不可测度之计。
○李筌曰:气盛力积,加之以谋虑,则非敌之可测。
○杜牧曰:斯言深入敌人之境,须掠田野,使我足食,然后闭壁养之,勿使劳苦,气全力盛,一发取胜,动用变化,使敌人不能测我也。
○陈皥曰:所处之野,须水草便近,积蓄不乏,谨其来往,善抚士卒。王翦伐楚,楚人挑战,翦不出,勤于抚御,幷兵一力,闻士卒投石为戏,知其养勇思鬬,然后用之,一举遂灭楚。但深入敌境,未见可胜之利,则须为此计。
○梅尧臣曰:掠其富饶以足军食,息人之力,幷兵为不可测之计。
○王晳曰:谨养谓抚循飮食周谨之也,幷锐气积余力,形藏谋密,使敌不测,俟其有可胜之隙,则进之。
○张预曰:兵在重地,须掠粮于富饶之野以丰吾食,乃坚壁自守,勤抚士卒,勿任以劳苦,令气盛而力全,常为不可测度之计,伺敌可击,则一举而克。王翦伐荆,常用此术。】

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

【李筌曰:能得其力者,投之无往之地。
○杜牧曰:投之无所往,谓前后进退,皆无所之,士以此皆求力战,虽死不北也。
○梅尧臣曰:置在必战之地,知死而不退走。
○张预曰:置之危地,左右前后,皆无所往,则守战至死而不奔北矣。】

死焉不得,

【曹操曰:士死,安不得也。
○杜牧曰:言士必死,安有不得胜之理。
○孟氏曰:士死无不得也。
○梅尧臣曰:兵焉得不用命。
○张预曰:士卒死战,安不得志。《尉缭子》曰:“一贼仗剑,击于市,万人无不避之者,非一人之独勇,万人皆不肖也。必死与必生不侔也。”】

士人尽力,

【曹操曰:在难地,心并也。
○梅尧臣曰:士安得不竭力以赴战。
○王晳曰:人在死地,岂不尽力。
○何氏曰:兽困犹斗,鸟穷则啄,况灵万物者人乎。
○张预曰:同在难地,安得不共竭其力。】

兵士甚陷则不惧,

【杜牧曰:陷于危险,势不独死,三军同心,故不惧也。
○梅尧臣同杜牧注。
○王晳曰:陷之难地则不惧,不惧则斗,志坚也。
○张预曰:陷在危亡之地,人持必死之志,岂复畏敌也。】

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

【曹操曰:拘缚也。
○李筌曰:固坚也。
○杜牧曰:往,走也。言深入敌境,走无生路,则人心坚固,如拘系者也。
○梅尧臣曰:投无所往,则自然心固,入深则自然志专也。
○张预曰:动无所之,人心坚固,兵在重地,走无所适,则如拘系也。】

不得巳则斗,

【曹操曰:人穷则死战也。
○李筌曰:决命。
○杜牧曰:不得巳者,皆疑陷在死地,必不生,以死救死,尽不得巳也,则人皆悉力而斗也。
○梅尧臣何氏同杜牧注。
○张预曰:势不获巳,须力斗也。】

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

【曹操曰:不求索,其意自得力也。
○李筌曰:投之必死,不令而得其用也。
○杜牧曰:此言兵在死地,上下同志,不待修整而自戒惧,不待收索而自得心,不待约令而自亲信也。
○孟氏曰:不求其胜,而胜自得也。
○梅尧臣曰:不修而兵自戒,不索而情自得,不约而众自亲,不令而人自信,皆所以陷于危难,故三军同心也。
○王晳曰:谓死难之地,人心自然故也。
○张预曰:危难之地,人自同力,不修整而自戒愼,不求索而得情意,不约束而亲上,不号令而信命。所谓同舟而济,则胡越何患乎异心也。】

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

【曹操曰:禁妖祥之言,去疑惑之计。
○一本作至死无所灾。
○李筌曰:妖祥之言,疑惑之事,而禁之,故无所灾。
○杜牧曰:黄石公曰:禁巫祝,不得为吏士卜问军之吉凶,恐乱军士之心。言旣去疑惑之路,则士卒至死无有异志也。
○梅尧臣曰:妖祥之事不作,疑惑之言不入,则军必不乱,死而后巳。
○王晳曰:灾祥神异,有以惑人,故禁止之。
○张预曰:欲士死战,则禁止军吏不得言妖祥之事,恐惑众也。去疑惑之计,则至死无他虑。《司马法》曰“灭厉祥”,此之谓也。傥士卒未有必战之心,则亦有假妖祥以使众者。田单守卽墨,命一卒为神,毎出入约束,必称神,遂破燕是也。】

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

【曹操曰:皆烧焚财物,非恶货之多也。弃财致死者,不得巳也。
○杜牧曰:若有财货,恐士卒顾恋,有苟生之意,无必死之心也。
○梅尧臣曰:不得巳,竭财货,不得巳,尽死战。
○王晳曰:足用而巳。士顾财富则偷生,死战而巳。士顾生路则无死志矣。
○张预曰:货与寿,人之所爱也,所以烧掷财寳,割弃性命者,非憎恶之也,不得巳也。】

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

【曹操曰:皆持必死之计。
○李筌曰:弃财与命,有必死之志,故割而流涕也。
○杜牧曰:士皆以死为约,未战之日,先令曰:“今日之事,在此一举。若不用命,身膏草野,为禽兽所食也。”
○梅尧臣曰:决以死力,牧说是也。
○王晳曰:感励之使然。
○张预曰:感激之,故涕泣也。未战之日,先令曰:“今日之事,在此一举。若不用命,身膏草野,为禽兽所食。”或曰,凡行军飨士,使酒,拔剑起舞,作朋角抵,伐鼓叫呼,所以增其气。若令涕泣,无乃挫其壮心乎?答曰:先决其死力,后激其锐气,则无不胜。傥无必死之心,其气虽盛,何由克之。若荆轲于易水,士皆垂泪涕泣,及复为羽声,忼慷则皆瞋目,发上指冠是也。】

投之无所往者,诸刿之勇也。

【李筌曰:夫兽穷则搏,鸟穷则啄,令急迫则专诸曹刿之勇也。
○杜牧曰:言所投之处,皆为专诸曹刿之勇。
○梅尧臣曰:旣令以必死,则所往皆有专诸曹刿之勇。
○张预曰:人怀必死,则所向皆有专诸曹刿之勇也。专诸,吴公子光使刺杀吴王僚者。刿当为沬。曹沬以勇力事鲁庄公,尝执上首,劫齐桓公。】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


○梅尧臣曰:相应之容易也。】

率然者,常山之虵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梅尧臣曰:虵之为物也,不可击,击之则率然相应。
○张预:曰率犹速也,击之则速然相应,此喻陈法也。八陈图曰:以后为前,以前为后,四头八尾,触处为首敌,冲其中,首尾俱救。】

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

【梅尧臣曰:可使兵首尾率然相应,如一体乎。】

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梅尧臣曰:势使之然。
○张预曰:吴越仇雠也,同处危难,则相救如两手,况非仇雠者,岂不犹率然之相应乎。】

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

【曹操曰:方,缚马也,埋轮,示不动也。此言专难不如权巧,故曰设方马埋轮不足恃也。
○李筌曰:投兵无所往之地,人自鬬,如虵之首尾,故吴越之人同舟相救,虽缚马埋轮未足恃也。
○杜牧曰:缚马使为方陈,埋轮使不动,虽如此,亦未足称为专固而足为恃。须任权变,置士于必死之地,使人自为战,相救如两手,此乃守固必胜之道而足为恃也。
○陈皥曰:人之相恶,莫甚吴越,同舟遇风而犹相救,何则?势使之然也。夫用兵之道虽陷在必战之地,使怀俱死之忧,则首尾前后不得不相救也。有吴越之恶犹如两手相救,况无吴越之恶乎。盖言贵于设变使之,则勇怯之心一也。
○梅尧臣同杜牧注。
○王晳曰:此谓在难地自相救耳,虵之首尾,人之左右手,皆喻相救之敏也。同舟而济,在险难也,吴越犹无异心,况三军乎。故其足恃,甚于方马埋轮,曹公说是也。
○张预曰:上文历言置兵于死地,使人心专固。然此未足为善也。虽置之危地,亦须用权智使人,令相救如左右手,则胜矣。故曰虽方马埋轮未足恃,固以取胜所可必恃者,要使士卒相应如一体也。】

齐勇若一,政之道也。

【李筌曰:齐勇者,将之道。
○杜牧曰:齐正勇敢,二军如一,此皆在于为政者也。
○陈皥曰:政令严明,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三军之士,如一也。
○梅尧臣曰:使人齐勇如一,心而无怯者,得军政之道也。
○王晳同梅尧臣注。
○张预曰:旣置之危地,又使之相救,则三军之众,齐力同勇如一,夫是军政得其道也。】

刚柔皆得,地之理也。

【曹操曰:强弱一势也。
○李筌曰:刚柔得者,因地之势也。
○杜牧曰:强弱之势,须因地形而制之也。
○梅尧臣曰:兵无强弱,皆得用者,是因地之势也。
○王晳曰刚柔犹强弱也言三军之士强弱皆得其用者地利使之然也曹公曰强弱一势是也
○张预曰:得地利,则柔弱之卒亦可以克敌,况刚强之兵乎。刚柔俱获其用者,地势使之然也。】

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曹操曰:齐一貌也。
○李筌曰:理众如理寡也。
○杜牧曰:言使三军之士如牵一夫之手,不得已,故顺从我之命,喻易也。
○贾林曰:携手,翻迭之貌,便于回运,以前为后,以后为前,以左为右,以右为左,故百万之众,如一人也。
○梅尧臣曰:用三军如携手使一人者,势不得已,自然皆从我所挥也。
○王晳曰:携使左右前后率从我也。
○张预曰:三军虽众,如提一人之手而使之,言齐一也。故曰将之所挥,莫不从移,将之所指,莫不前死。】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

【曹操曰谓:清凈幽深平正。
○杜牧曰:清净简易,幽深难测,平正无偏,故能致治。
○梅尧臣曰:静而幽深,人不能测。正而自治,人不能挠。
○王晳曰:静则不挠,幽则不测,正则不偷,治则不乱。
○张预曰:其谋事则安静而幽深,人不能测。其御下则公正而整治,人不敢慢。】

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

【曹操曰:愚,误也。民可与乐成,不可与虑始。
○李筌曰:为谋未熟,不欲令士卒知之,可以乐成,不可与谋始,是以先愚其耳目,使无见知。
○杜牧曰:言使军士非将军之令,其它皆不知,如聋如瞽也。
○梅尧臣曰:凡军之权谋,使由之而不使知之。
○王晳曰:杜其见闻。
○何氏同杜牧注。
○张预曰:士卒懵然无所闻见。但从命而已。】

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

【李筌曰:谋事或变而不识其原。
○杜牧曰:所为之事,所有之谋,不使知其造意之端,识其所缘之本也。
○梅尧臣曰:改其所行之事,变其所为之谋,无使人能识也。
○王晳曰:巳行之事,已施之谋,当革易之,不可再也。
○何氏曰:将术以不穷为竒也。
○张预曰:前所行之事,旧所发之谋,皆变易之,使人不可知也。若裴行俭令军士下营讫,忽使移就崇冈。初将吏皆不恱,是夜风雨暴至,前设营所水深丈余,将士惊服。因问曰:“何以知风雨也?”行俭笑曰:“自今但依吾节制,何须问我所由知也。”】

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

【李筌曰:行路之便,众人不得知其情。
○杜牧曰:易其居,去安从危,迂其途,舍近卽远,士卒有必死之心。
○陈皥曰:将帅凡举事,一切委曲而致之,无使人得计虑者。
○贾林曰:居我要害,能使自移,途近于我,能使迂之,发机微路,人不能知也。
○梅尧臣曰:更其所安之居,迂其所趋之途,无使人能虑也。
○王晳曰:处易者将致敌以求战也,迂途者示远而宻袭也。
○张预曰:其居则去险而就易,其途则舍近而从远,人初不晓其旨,及胜乃服。太白山人曰:“兵贵诡道者,非止诡敌也,抑诡我士卒,使由之而不使知之也。”】

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

【杜牧曰:使无退心。孟明焚舟是也。一本帅与之登高。
○梅尧臣曰:可进而不可退也。】

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


○陈皥曰:发其心机。
○贾林曰:动我机权,随事应变。
○梅尧臣曰:发其危机,使人尽命。
○王晳曰:皆励决战之志也,机之发,无复回也。贾诩劝曹公曰必决其机,是也。
○张预曰:去其梯可进而不可退,发其机,可往而不可返。项羽济河沈舟之类也。】

焚舟破釡,若驱羣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

【曹操曰:一其心也。
○李筌曰:还师者,皆焚舟梁,坚其志,旣不知谋,又无返顾之心,是以如驱羊也。
○杜牧曰:三军但知进退之命,不知攻取之端也。
○梅尧臣曰:但驯然从驱,莫知其它也。
○何氏曰:士之往来,唯将之令,如羊之从牧者。
○张预曰:羣羊往来,牧者之随,三军进退,惟将之挥。】

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

【曹操曰:险,难也。
○梅尧臣曰:措三军于险难而取胜者,为将之所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