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兵家
- 孙子集注
孙子集注
【曹操曰:恩不可专用,罚不可独任,若骄子之喜怒对目,还害而不可用也。
○李筌曰:虽厚爱人,不合如骄子者,有勃逆之心,不可用也。
○杜牧曰:黄石公曰:“士卒可下而不可骄。”夫恩以养士,谦以接之,故曰可下,制之以法,故曰不可骄。《阴符》曰:“害生于恩。”吴起曰:“夫鼓鼙金铎,所以威耳,旌旗麾章所以威目,禁令刑罚,所以威心耳。威于声,不得不淸,目威于色,不得不明,心威于形,不得不严。三者不立,必败于敌。”故曰:“将之所撝,莫不从移,将之所指,莫不前死。”卫公李靖曰:“古之善为将者,必能十卒而杀其三,次者十杀其一。十杀其三,威振于敌国,十杀其一,令行于三军。是知畏我者不畏敌,畏敌者不畏我。善无细而不赏,恶无微而不贬。马谡军败,葛亮对泣而行诛,乡人盗笠吕蒙,垂涕而后斩,马逸犯禾,曹公割髪而自刑,两掾辞屈,黄盖诘问而俱斩,故能威克其爱,虽少必济,爱加其威,虽多必败。
○孟氏曰:唯务行恩,恩势巳成,刑之必怨。唯务行刑,刑怨巳深,恩之不附。必使恩威相参,赏罚并用,然后可以为将,可以统众也。
○梅尧臣曰:厚养而不使,爱宠而不敎,乱法而不治,犹如骄子,安得而用也。
○王晳曰:恩不以严,未可济也。
○何氏曰:言恩不可纯任,纯任则还为巳害。
○张预曰:恩不可以专用,罚不可以独行,专用恩则卒如骄子而不能使,此曹公所以割髪而自刑,卧龙所以垂泣而行戮,杨素所以流血盈前而言笑自若,李靖所以十杀其三使畏我而不畏敌也。独行罚则士不亲附而不可用,此古将所以投酒,楚子所以挟纩,吴起所以分衣食,阖闾所以同劳佚也。在《易》之《师》,初六曰:“师出以律。”谓齐众以法也。九二曰“师中承天宠。”谓劝士以赏也。以此观之,王者之兵,亦徳刑参任而恩威并行矣。《尉缭子》曰:“不爱恱其心者,不我用也。不严畏其心者,不我举也。故善将者,爱与畏而巳。”】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
【梅尧臣曰:知巳而不知彼,或有胜耳。】
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
【杜牧曰:可击者,勇敢轻死也。不可击者,顿弊怯弱也。
○陈皥曰:此说非也。可击不可击者,所谓“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也。
○梅尧臣曰:知彼而不知巳,或有胜耳。
○王晳曰:知巳不知彼,知彼不知己,皆未可以决胜也。
○张预曰:或知巳而不知彼,或知彼而不知巳,则有胜有负也。唐太宗曰:“吾尝临陈先料敌心与巳之心孰审,然后彼可得而知焉。察敌气与巳之气孰治,然后我可得而知焉。”言料心审治乱,察气见强弱形也,可战与不可战也。】
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
【曹操李筌曰:胜之半者,未可知也。
○杜牧曰:地形者,险易远近,岀入迂直也。
○梅尧臣曰:知彼知巳,而不知地形,亦或不胜。
○王晳曰:虽知彼巳可以战,然不可亏地利也。
○张预曰:旣知巳而又知彼,但不得地形之助,亦不可全胜。】
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杜牧曰:未动未举,胜负巳定。故动则不迷,举则不穷也。一云动而不困,举而不顿。
○陈皡曰:穷者,困也。我若识彼此之动否,量地形之得失,则进而不迷,战而不困者也。
○梅尧臣曰:无所不知则动不迷闇,举不困穷也。
○王晳曰:善计者不迷,善军者不穷。
○张预曰:不妄动,故动则不误。不轻举,故举则不困。识彼我之虚实,得地形之便利而后战也。】
故曰,知彼知巳,胜乃不殆。
【张预曰:晓攻守之术则有胜而无危。】
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李筌曰:人事、天时、地利,三者同知,则百战百胜。
○杜佑曰:知地之便,知天之时。地之便依险阻,向高阳也。天之时,顺寒暑,法刑德也。旣能知彼知巳,又按地形,法天道,胜乃可全,又何难也。
○梅尧臣曰:知彼利,知此利,故不危。知天时,知地形,故不极。
○王晳同梅尧臣注。
○张预曰:顺天时,得地利,取胜无极。】
孙子集注卷之十
孙子集注卷之十一
九地篇
(曹操曰:欲战之地有九。
○李筌曰:胜敌之地有九,故次地形之下。〇王晢曰:用兵之地,利害有九也。〇张预曰:用兵之地,其势有九,此论地势,故次地形。)
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圯地,有围地,有死地。
【曹操曰:此九地之名也。
○张预曰:此九地之名。】
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
【曹操曰:士卒恋土,道近易散。
○李筌曰:卒恃土怀妻子,急则散,是为散地也。
○杜牧曰:士卒近家,进无必死之心,退有归投之处。
○杜佑曰:战其境内之地,士卒意不专,有溃散之心,故曰散地。
○梅尧臣同杜牧注。
○王晳同曹操注。
○何氏曰:散地,士卒恃之怀恋妻子,急则散走,是为散地。一曰地无关键,士卒易散走。居此地者,不可数战。又曰地远四平,更无要害,志意不坚而易离,故曰散地。吴王问孙武曰:“散地士卒顾家,不可与战,则必固守不出。若敌攻我小城,掠吾田野,禁吾樵采,塞吾要道待,吾空虚而急来攻,则如之何?”武曰:“敌人深入吾都,多背城邑,士卒以军为家,专志轻鬬。吾兵在国,安土怀生,以陈则不坚,以鬬则不胜。当集人合众,聚榖蓄帛,保城备险,遣轻兵絶其粮道,彼挑战不得,转输不至,野无所掠,三军困馁,因而诱之,可以有功。若欲野战则必因势依险设伏,无险则隐于天气,阴晦昏雾,出其不意,袭其懈怠,可以有功。”
○张预曰:战于境内,士卒顾家,是易散之地也。郧人将伐楚师,楚鬬廉曰:“郧人军其郊,必不诫,恃近其城,莫有鬬志。”果为楚所败是也。】
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地。
【曹操曰:士卒皆轻返也。
○杜牧曰:师出越境,必焚舟梁,示民无返顾之心。
○李筌曰:轻于退也。
○梅尧臣曰:入敌未远,道近轻返。
○王晳曰:初涉敌境,势轻,士未有鬬志也。
○何氏曰:轻地者,轻于退也。入敌境未深,往返轻易,不可止息,将不得数动劳人。吴王问孙武曰:“吾至轻地,始入敌境,士卒思还,难进易退。未背险阻,三军恐惧。大将欲进,士卒欲退,上下异心。敌守其城垒,整其车骑,或当吾前,或击吾后,则如之何?”武曰:“军至轻地,士卒未专,以入为务,无以战为故。无近其名城,无由其通路,设疑佯惑,示敌将去,选骁骑衔枚,先入掠其牛马六畜,三军见得,进乃不惧。分吾良卒,密有所伏。敌人若来,击之勿疑。若其不至,舍之而去。”又曰:“军入敌境,敌人固垒不战,士卒思归,欲退且难,谓之轻地。当选骁兵伏要路,我退敌追来,则击之也。”
○张预曰:始入敌境,士卒思还,是轻返之地也。《尉缭子》曰:“征役分军而归,或临战自北,则逃伤甚焉。”言民兵四集,分屯占地,使北来者,当北道则多逃,以其开之耳。】
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
【曹操曰:可以少胜众,弱击强。
○李筌曰:此阨喉守险地,先居者胜,是为争地也。
○杜牧曰:必争之地,乃险要也。前秦符坚先遣大将吕先讨西域,坚败绩。后光自西域还师,至宜禾。坚凉州刺史梁熈谋拒之,高昌太守杨翰曰:“吕光新定西国,兵强气锐,其锋不可当。若出流沙,其势难测。高梧谷口,险要,宜先守之而夺其水,彼旣困竭,人自然投戈。如以为远,不可守,伊吾之关,亦可拒之。若废此二要,难为计矣。”地有所必争,眞此机也。熈不从,竟为光所灭也。
○陈皥曰:彼我若先得其地者,则可以少胜众,弱胜强也。
○杜佑曰:谓山水阨口,有险固之利,两敌所争。
○梅尧臣曰:无我无彼,先得则利。
○王晳同陈皥注。
○何氏曰:争地,便利之地,先居者胜。是以争之。吴王问孙武曰:“敌若先至,据要保利,简兵练卒,或出或守,以备我,奇则如之何?”武曰:“争地之法,先据为利。敌得其处,愼勿攻之,引而佯走,建旗鸣鼓,趣其所爱,曵柴扬尘,惑其耳目,分吾良卒,宻有所伏。敌必出救。人欲我与,人弃我取,此争先之道也。若我先至而敌用此术,则选吾锐卒,固守其所,轻兵追之,分伏险阻,敌人还鬬,伏兵旁起,此全胜之道。
○张预曰:险固之利,彼我得之,皆可以少胜众,弱胜强者,是必争之地也。唐太宗以三千人守成皋之险,坐困窦建德十万之众,是也。】
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
【曹操曰:道正相交错也。
○杜牧曰:川广地平,可来可往,足以交战对垒。
○陈皥曰:交错是也。言其道路交横,彼我可以来往,如此之地,则须兵士首尾不絶,切宜备之。故下文云“交地吾将谨其守”,其义可见也。
○杜佑曰:交地有数道,往来交相,无可絶。
○梅尧臣同陈皥注。
○何氏曰:交地,平原交通也。一曰可以交结,不可杜絶之。絶之致隙。又曰交通四远,不可遏絶。吴王问孙武曰:“交地吾将絶敌使不得来,必令吾边城修其守备。深絶通路,固其隘塞。若不先图之,敌人已备,彼可得而来,吾不得而往。众寡又均,则如之?”何武曰:“旣我不可以往,彼可以来,吾分卒匿之,守而易怠,示其不能。敌人且至,设伏隐庐,出其不意,可以有功也。”
○张预曰:地有数道,往来通达而不可阻絶者,是交错之地也。】
诸侯之地三属,
【曹操曰:我与敌相当,而旁有他国也。
○孟氏曰:若郑界于齐楚晋是也。】
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
【曹操曰:先至,得其国助也。
○李筌曰:对敌之傍有一国,为之属,先往而通之,得其众也。
○杜牧曰:衢地者三属之地,我须先至其冲,据其形势,结其旁国也。天下犹言诸侯也。
○梅尧臣曰:彼我相当,有旁国三面之会,先至则得诸侯之助也。
○王晳曰:曹公云先至得其国助,晳谓先至者,结交先至也。言天下者,谓能广功则天下可从。
○何氏曰:衢地者,地要冲,控带数道,先据此地,众必从之,故得之则安,失之则危也。吴王问孙武曰:“衢地必先。若吾道远发后,虽驰车骤马,至不能先,则如之何?”武曰:“诸侯参属,其道四通。我与敌相当而旁有他国,所谓先者,必先重币轻使,约和旁国,交亲结恩。兵虽后至,众已属矣。我有众助,彼失其党,诸国掎角,震鼓齐攻,敌人惊,恐莫知所当。”
○张预曰:衢者四通之地,我所敌者当其一面而旁有邻国,三面相连属,当往结之,以为已援。先至者,谓先遣使以重币约和旁国也。兵虽后至,巳得其国助矣。】
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
【曹操曰:难返之地。
○李筌曰:坚志也。白起攻楚,乐毅伐齐,皆为重地。
○杜牧曰:入人之境已深,过人之城巳多,津梁皆为所恃,要冲皆为所据,还师返斾,不可得也。
○杜佑曰:难返还也。背,去也,背与倍同。多道里也。远去已城郭,深入敌地,心专意一,谓之重地也。
○梅尧臣曰:乗虚而入,渉地愈深,过城已多,津要絶塞,故曰重难之地。
○王晳曰:兵至此者,事势重也。
○何氏曰:重地者,入敌巳深,国粮难应资给,将士不掠食取。吴王问孙武曰:“吾引兵深入重地,多所踰越,粮道絶塞,设欲归还,势不可过。欲食于敌,持兵不失,则如之何?”武曰:“凡居重地,士卒轻勇,转输不通,刖掠以继食下,得粟帛皆贡于上,多者有赏,士卒无归意。若欲还出,卽为戒备,深沟高垒,示敌且乆。敌疑通途,私除要害之道,乃令轻车衔枚而行,以牛马为饵,敌人若出,鸣鼓随之,阴伏吾士,与之中期,内外相应,其败可知也。”
○张预曰:深渉敌境,多过敌城,士卒心专,无有归志,是难退之地也。司马景王谓诸葛恪“卷甲深入,其锋不可当”,是也。】
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圯地。
【曹操曰:少固也。
○贾林曰:经水所毁曰圯。沮,洳。圯地不得乆留,宜速去也。
○梅尧臣曰:水所毁圯,行则犹难,况战守乎。
○何氏曰:圯地者,少固之地也,不可为城垒沟隍,宜速去之。吴王问孙武曰:“吾入圯地,山川险阻,难从之道,行乆卒劳,敌在吾前而伏吾后,营在吾左而守吾右,良车骁骑要吾隘道,则如之何?”武曰:“先进轻车,去军十里,与敌相候。接期险阻,或分而左,或分而右,大将四观,择空而取,皆会中道,倦而乃止。”
○张预曰:险阻渐洳之地,进退艰难而无所依。】
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
【李筌曰:举动难也。
○杜牧曰:出入艰难,易设奇伏覆胜也。
○杜佑曰:所从入阨险,归道远也。持乆则粮乏,故敌可以少击吾众者,为围地也。
○梅尧臣曰:山川围绕,入则隘,归则迂也。
○何氏曰:围地入则隘险,归则迂回,进退无从,虽众,何用能为奇变。此地可由。吴王问孙武曰:“吾入围地,前有强敌,后有险难,敌絶我粮道,利我走势,敌鼓噪不进,以观吾能,则如之何?”武曰:“围地之宜,必塞其阙,示无所往,则以军为家,万人同心,三军齐力,幷炊数日,无见火烟,故为毁乱寡弱之形,敌人见我备之必轻,则告励士卒,令其奋怒,陈伏良卒,左右险阻,击鼓而出,敌人若当,疾击务突,我则前鬬后拓,左右椅角也。”又曰:“敌在吾围,伏而深谋,示我以利,萦我以旗,纷纭若乱,不知所之,柰何?”武曰:“千人操旌,分塞要道,轻兵进挑,陈而勿抟,交而勿去,此败谋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