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子藏
- 兵家
- 孙子集注
孙子集注
○杜牧曰:命之汲水,未汲而先取者,渴也。覩一人三军可知也。
○梅尧臣同杜牧注。
○王晳曰:以此见其众行驱饥渴也。
○张预曰:汲者未及归营,而先饮水,是三军渴也。】
见利而不进者,劳也。
【曹操曰:士卒之疲劳也。
○李筌曰:士卒难用也。
○杜佑曰:士疲倦也。敌人来见我利而不能击进者,疲劳也。
○梅尧臣曰:人其困乏,何利之趋。
○张预曰:士卒疲劳,不可使战,故虽见利,将不敢进也。】
鸟集者,虚也。
【李筌曰:城上有乌,师其遁也。
○杜牧曰:设留形而遁。齐与晋相持,叔向曰:“乌鸟之声乐,齐师其遁。”后周齐王宪伐高齐,将班师,乃以柏叶为幕,烧粪壤去。高齐视之,二日乃知其空营,追之不及。此乃设留形而遁走也。
○陈皥曰:此言敌人若去,营幕必空,禽鸟旣无畏,乃鸣集其上。楚子元伐郑,将奔,谍者告曰:“楚幕有乌。”乃止。则知其是设留形而遁也。此篇盖孙子辩敌之情伪也。
○杜佑曰:敌大作营垒示我众,而乌集止其中者,虚也。
○梅尧臣曰:敌人旣去,营垒空虚,鸟乌无猜,来集其上。
○张预曰:凡敌濳退必奔,营幕禽鸟见空,鸣集其上。楚伐郑,郑人将奔,谍告曰:“楚幕有乌。”乃止。又晋伐齐叔,向曰:“城上有乌,齐师其遁。”此乃设留形而遁也。】
夜呼者,恐也。
【曹操曰:军士夜呼,将不勇也。
○李筌曰:士卒怯而将懦,故惊恐相呼。
○杜牧曰:恐惧不安,故夜呼以自壮也。
○陈皥曰:十人中一人有勇,虽九人怯懦,恃一人之勇亦可自安。今军士夜呼,盖是将无勇,曹说是也。
○孟氏同陈皥注。
○张预曰:三军以将为主,将无胆勇,不能安众,故士卒恐惧而夜呼。若晋军终夜有声是也。】
军扰者,将不重也。
【李筌曰:将无威重则军扰。
○杜牧曰:言进退举止,轻佻率易,无威重,军士亦扰乱也。
○陈皥曰:将法令不严,威容不重,士因以扰乱也。
○梅尧臣同陈皥注。
○张预曰:军中多惊扰者,将不持重也。张辽屯长社,夜军中忽乱,一军尽扰。辽谓左右:“勿动,是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乃令军士安坐。
众草而多障者,疑也。
【曹操曰:结草为障,欲使我疑也。
○杜牧曰言:敌人或营垒未成,或拔军濳去,恐我来追,或为掩袭,故结草,使往往相聚,如有人伏藏之状,使我疑而不敢进也。贾林曰:结草多为障蔽者,欲使我疑之于中,兵必不实,欲别为攻袭,宜审备之。
○杜佑曰:结草多障,欲使我度稠草中。多障蔽者,敌必避去,恐追及,多作障蔽使人疑有伏焉。
○张预曰:或敌欲追我,多为障蔽,设留形而遁,以避其追。或欲袭我,丛聚草木以为人屯,使我备东而击西,皆所以为疑也。】
鸟起者,伏也。
【曹操曰:鸟起,其上下有伏兵。
○李筌曰:藏兵曰伏。
○杜佑曰:下有伏兵往藏,触鸟而惊起也。
○张预曰:鸟适平飞,至彼忽高起者,下有伏兵也。】
兽骇者,覆也。
【曹操曰:敌广陈张翼,来覆我也。
○李筌曰:不意而至曰覆。
○杜牧曰:凡敌欲覆我,必由他道,险阻林木之中,故驱起伏兽骇逸也。覆者,来袭我也。
○陈皥曰:覆者谓隐于林木之内,濳来掩我。候两军战酣,或出其左右,或出其前后,若惊骇伏兽也。
○梅尧臣曰:兽惊而奔,旁有覆。
○张预曰:凡欲掩覆人者,必由险阻草木中来,故惊起伏兽奔骇也。】
尘高而锐者,车来也。
【杜牧曰:车马行疾,仍须鱼贯,故尘高而尖。
○杜佑曰:车马行疾,尘相冲,故高也。
○梅尧臣曰:蹄轮势重,尘必高锐。
○张预曰:车马行疾而势重,又辙迹相次而进,故尘埃高起而锐直也。凡军行须有探候之人在前,若见敌尘,必驰报主将。如潘党望晋尘,使骋而告是也。】
卑而广者,徒来也。
【杜牧曰:歩人行迟,可以并列,故尘低而阔也。
○梅尧臣曰:人歩低,轻尘必卑广。
○王晳曰:车马起尘猛,歩人则差缓也。
○张预曰:徒歩行缓而迹轻,又行列踈远,故尘低而来。】
散而条达者,樵采也。
【李筌曰:烟尘之候。晋师伐齐,曵柴从之,齐人登山望而畏其众,乃夜遁。薪来即其义也。此筌以樵采二字为薪来字。
○杜牧曰:樵采者,各随所向,故尘埃散衍条达,纵横断絶貌也。
○梅尧臣曰:樵采随处,尘必纵横。
○王晳曰:条达,纤微断续之貌。
○张预曰:分遣厮役,随处樵采,故尘埃散乱而成遂道。】
[点校者按,樵采,李筌以为薪来,其说是。盖采薪砍柴,必无尘埃腾空而起。“尘”之起,分辨其车来、徒来、樵来,三者偶句排比,采字必为来字形近之误。]
少而往来者,营军也。
【杜牧曰:欲立营垒,以轻兵往来为斥候,故尘少也。
○梅尧臣曰:轻兵定营,往来尘少。
○张预曰:凡分栅营者,必遣轻候四面近视其地,欲周知俭易广狭之形,故尘微而来。】
辞卑而益备者,进也。
【曹操曰:其使来,卑辞,使间视之,敌人增备也。
○杜牧曰:言敌人使来言辞卑逊,复增垒涂壁,若惧我者,是欲骄我,使懈怠,必来攻我也。赵奢救阏与,去邯郸三十里,增垒不进。秦间来,必善食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果大喜曰:“阏与非赵所有矣。”奢旣遣秦间,乃倍道兼行,掩秦不备,击之,遂大破秦军也。
○梅尧臣曰:欲进者,外则卑辞,内则益备,欵我也。
○张预曰:使来辞逊,敌复增备,欲骄我而后进也。田单守即墨,燕将骑劫围之。单身操版挿与士卒分功,使妻妾编行伍之间,散食飨士,乃使女子乗城约降。燕大喜,又收民金千镒,令富豪遣使遗燕将,书曰:“城即降,愿无虏妻妾。”燕人益懈。乃出兵击,大破之。】
辞强而进驱者,退也。
【曹操曰:诡诈也。
○杜牧曰:吴王夫差北征,会晋定公于黄池。越王句践伐吴,吴晋方争长未定。吴王惧,乃合大夫而谋曰:“无会而归,与会而先晋,孰利?”王孙雒曰:“必会而先之。”吴王曰:“先之若何?”雒曰:“今夕必挑战以广民心,乃能至也。”于是吴王以带甲三万人,去晋军一里,声动天地。晋使董褐视之,吴王亲对曰:“孤之事君在今日,不得事君亦在今日。”董褐曰:“臣观吴王之色,若有大忧。吴将毒我,不可与战。”乃许先会。吴王旣会,遂还焉。
○杜佑曰:诡诈驱驰,示无所畏,是知欲退也。
○梅尧臣曰:欲退者,使旣词壮,兵又强进,胁我也。
○王晳曰:辞强示进,形欲我不虞其去也。
○张预曰:使来辞壮军又前进,欲胁我而求退也。秦行人夜戒。晋师曰:“两军之士,皆未憗也。来日请相见。”晋臾騈曰:“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也。”秦果宵遁。】
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
【曹操曰:陈兵欲战也。
○杜牧曰:出轻车先定战陈壃界也。
○贾林曰:轻车前御,欲结陈而来也。
○张预曰:轻车,战车也。出军其旁,陈兵欲战也。按鱼丽之陈,先偏后伍,言以车居前,以伍次之。然则是欲战者,车先出其侧也。】
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李筌曰:无质盟之约,请和者,必有谋于人。田单诈骑劫纪信,诳项羽,即其义也。
○杜。】
水欲涨,沫先至。皆为絶军。当待其定也。
【
○梅尧臣曰:流沫未定,恐有暴涨。
○王晳曰:水涨则沬渉歩济也,曹说是也。
○张预曰:渡未及毕济,而大水忽至也。沬谓水上泡沤。】
【凡地有絶涧,前后崄峻,水横其中。】
天井,
【四面峻坂,涧壑所归。】
天牢,
【三面环絶,易入难出。】
天罗,
【草木蒙宻,锋镝莫施。】
天陷,
【卑下污泞,车骑不通。
天隙,
【两山相向,洞道狭恶。六害皆梅尧臣注。】
必亟去之,勿近也。
【曹操曰:山深水大者为絶涧。中方高中央下为天井。深山所过,若蒙笼者为天牢。可以罗絶人者为天罗。地形陷者为天陷。山涧道迫狭,地形深数尺,长数丈者为天隙。
○杜牧曰:《军谶》曰:“地形坳下,大水所及,谓之天井。山涧迫狭可以絶人,谓之天牢。涧水澄阔,不测浅深,道路泥泞,人马不通,谓之天陷。地多沟坑坎陷木石,谓之天隙。林木隐蔽蒹葭深远谓之天罗。”
○贾林曰:两岸深阔,断人行,为絶涧。下中之下为天井。四边涧险,水草相兼,中央倾侧,出入皆难,为天牢。道路﨑岖,或寛或狭,细涩难行,为天罗。地多沮洳为天陷。两边险絶,形狭长而数里,中间难通人行,可以絶塞出入,为天隙。此六害之地,不可近背也。
○梅尧臣曰:六害尚不可近,况可留乎。
○王晳曰:晳谓絶涧当作絶天涧,脱天字耳。此六者皆自然之形也。牢谓如狱牢,罗谓如网罗也。陷谓沟坑淤泞之属,隙谓木石若隙罅之地。军行过此,勿近,不然则脱有不虞,智力无所施也。
○张预曰:溪谷深峻,莫可过者为絶涧。外高中下,众水所归者为天井。山险环绕,所入者隘,为天牢。林木纵横,葭苇隐蔽者,为天罗。陂池泥泞,渐车凝骑者,为天陷。道路迫狭,地多坑坎者,为天隙。凡遇此地,宜远过,不可近之。】
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
【曹操曰:用兵常远六害。今敌近背之,则我利敌凶。
○李筌曰:善用兵者,致敌之受害之地也。
○杜牧曰:迎,向也,背,倚也。言遇此六害之地,吾远之向之,则进止自由。敌人近之倚之,则举动有阻。故我利而敌凶也。
○梅尧臣曰:言六害当使我远而敌附,我向而敌倚,则我利敌凶。
○张预曰:六害之地,我旣远之向之,敌自近之倚之,我则行止有利,彼则进退多凶也。】
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蘙荟者,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
【曹操曰:险者,一高一下之地。阻者,多水也。潢者,池也。井者,下也。葭苇者,众草所聚。山林者,众木所居也。蘙荟者,可屛蔽之处也。此以上论地形也。以下相敌情也。
○李筌曰:以下恐敌之竒伏诱诈也。
○梅尧臣曰:险阻,隘也。山林之所产。潢井下也。葭苇之所生。皆蘙荟,足以蒙蔽,当掩搜,恐有伏兵。
○张预曰:险阻丘阜之地,多生山林潢井卑下之处,多产葭苇,皆蘙荟,可以蒙蔽,必降索之,恐兵伏其中,又虑奸细濳隐觇我虚实,听我号令。伏奸当为两事。】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
【梅尧臣曰:近而不动,倚险故也。
○王晳曰:恃险,故不恐也。】
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
【杜牧曰:若近以挑我,则有相薄之势,恐我不进,故远也。
○陈皥曰:敌人相近而不挑战,恃其守险也。若远而挑战者,欲诱我使进,然后乗利而奋击也。
○梅尧臣同陈皥注。
○王晳曰:欲致人也。挑谓擿骁敌求战。
○张预曰:两军相近,而终不动者,倚恃险固也。两军相远而数挑战者,欲诱我之进也。《尉缭子》曰:“分险者无战心。”言敌人先分得险地,则我勿与之战也。又曰“挑战者无全气”,言相去远则挑战而延诱我进,即不可以全气击之,与此法同也。】
其所居易者,利也。
【曹操曰:所居利也。
○李筌曰:居易之地,致人之利。
○杜牧曰:言敌不居险阻而居平易,必有以便利于事也。一本云士争其所居者易利也。
○陈皥曰:言敌人得其地利,则将士争以居之也。
○贾林曰:敌之所居,地多便利,故挑我使前,就已之便,战则易获其利,愼勿从之也。
○梅尧臣曰:所居易利,故来挑战。
○王晳同曹操注。
○张预曰:敌人舍险而居易者,必有利也。或曰敌欲人之进,故处于平易,以示利而诱我也。】
众树动者,来也。
【曹操曰:斩伐树木除道,进来故动。
○梅尧臣同曹操注。
○张预曰:凡军必遣善视者登高觇敌,若见林木动揺者,是斩木除道而来也。或曰不止除道,亦将为兵器也。若晋人伐木益兵,是也。】
众草多障者,疑也。
【曹操曰:不得巳与敌会于斥泽中。
○李筌曰:急过不得战,必依水背树,夫有水树,其地无陷溺也。
○杜牧曰:斥卤之地,草木不生,谓之飞锋。言于此忽遇敌,卽须择有水草林木而止之。
○杜佑曰:一本作背众木,言不得巳与敌战,而会斥泽之中,当背稠树以为固守,盖地利兵之势也。
○梅尧臣:曰不得巳而会敌,则依近水草背倚众木。
○王晳曰:猝与敌遇,于此亦必就利而背固也。
○张预曰:不得巳而会兵于此地,必依近水草,以便樵汲,背倚林木,以为险阻。】
此处斥泽之军也。
【梅尧臣曰:处斥泽,当知此二者。
○张预曰:处斥泽之地。以上二事为法。】
平陆处易,
【曹操曰:车骑之利也。
○杜牧曰:言于平陆,必择就其中坦易平稳之处,以处军,使我车骑得以驰逐。
○王晳同曹操注。
○何氏同杜牧注。
○张预曰:平原广野,车骑之地,必择其坦易无坎陷之处以居军,所以利于驰突也。】
而右背高,前死后生,
【曹操曰:战便也。
○李筌曰:夫人利用皆便于右,是以背之。前死,致敌之地。后生,我自处。
○杜牧曰:太公曰:“军必左川泽而右丘陵。”死者下也,生者高也,下不可以御高,故战便于军马也。
○贾林曰:冈阜曰生,战地曰死。后冈阜,处军稳。前临地,用兵便。高在右,回转顺也。
○梅尧臣曰:择其坦易,车骑便利,右背丘陵,势则有凭。前低后隆,战者所便。
○王晳曰:凡兵皆宜向阳,旣后背山,即前生。后死,疑文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