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载记
- 三国史记
三国史记
四卷新罗本纪四法兴王一六年
○十六年,下令禁杀生。
四卷新罗本纪四法兴王一八年
○十八年,春三月,命有司修理 防。夏四月,拜伊 <哲夫>为上大等,摠知国事。上大等官,始于此,如今之宰相。
四卷新罗本纪四法兴王一九年
○十九年,<金官>国主<金仇亥>,与妃及三子:长曰<奴宗>仲曰<武德>季曰<武力>,以国帑宝物来降。王礼待之,授位上等,以本国为食邑。子<武力>仕至角干。
四卷新罗本纪四法兴王二一年
○二十一年,上大等<哲夫>卒。
四卷新罗本纪四法兴王二三年
○二十三年,始称年号,云<建元>元年。
四卷新罗本纪四法兴王二五年
○二十五年,春正月,敎:许外官携家之任。
四卷新罗本纪四法兴王二七年
○二十七年,秋七月,王薨,谥曰<法兴>。葬于<哀公寺>北峯。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兴王元年
○<眞兴王>立。讳< 麦宗>[或作<深麦夫>。],时年七岁,<法兴王>弟葛文王<立宗>之子也。母,夫人<金>氏,<法兴王>之女;妃,<朴>氏<思道>夫人。王幼少,王太后摄政。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兴王零一年
○元年,八月,大赦。赐文武官爵一级。冬十月,地震。桃李华。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兴王零二年
○二年,春三月,雪一尺。拜<异斯夫>为兵部令,掌内外兵马事。<百济>遣使请和,许之。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兴王零五年
○五年,春二月,<兴轮寺>成。三月,许人出家为僧尼奉佛。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兴王零六年
○六年,秋七月,伊 <异斯夫>奏曰:"国史者,记君臣之善恶,示褒贬于万代。不有修撰,后代何观?"王深然之,命大阿 <居柒夫>等,广集文士, 之修撰。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兴王零九年
○九年,春二月,<高句丽>与<秽>人攻<百济><独山城>,<百济>请救。王遣将军<朱玲{朱珍}>,领劲卒三千击之,杀获甚众。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兴王一零年
○十年春,<梁>遣使与入学僧<觉德>,逸{送}佛舍利。王使百官奉迎<兴轮寺>前路。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兴王一一年
○十一年,春正月,<百济>拔<高句丽><道萨城>。三月,<高句丽>陷<百济><金岘城>。王乘两国兵疲,命伊 <异斯夫>出兵击之,取二城增筑,留甲士一千戍之。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兴王一二年
○十二年,春正月,改元<开国>。三月,王巡守次<娘城>,闻<千勒{于勒}>及其弟子<尼文>知音乐,特唤之。王驻<河临宫>,令奏其乐,二人各制新歌奏之。先是,<加耶国><嘉悉王>制十二弦琴,以象十二月之律,乃命<于勒>制其曲,及其国乱,操乐器投我,其乐名加耶琴。王命<居柒夫>等,侵<高句丽>,乘胜取十郡。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兴王一三年
○十三年,王命<阶古><法知{注知}><万德>三人,学乐于<于勒>。<于勒>量其人之所能,敎<阶古>以琴,敎<法知>以歌,敎<万德>以舞。业成,王命奏之曰:"与前<娘城>之音,无异。"厚赏焉。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兴王一四年
○十四年,春二月,王命所司,筑新宫于<月城>东,黄龙见其地,王疑之,改为佛寺,赐号曰<皇龙>。秋七月,取<百济>东北鄙,置<新兴{新州}>,以阿 <武力>为军主。冬十月,娶<百济>王女,为小妃。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兴王一五年
○十五年,秋七月,修筑<明活城>。<百济>王<明 >与<加良>,来攻<管山城>,军主角干<于德>伊 <耽知>等,逆战失利。<新州>军主<金武力>,以州兵赴之,及交战,裨将<三年山郡><高于都刀{高干都刀}>,急击杀<百济>王。于是,诸军乘胜,大克之,斩佐平四人,士卒二万九千六百人,匹马无反者。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兴王一六年
○十六年,春正月,置<完山州>于<比斯伐>。冬十月,王巡幸<北汉山>,拓定封疆。十一月,至自<北汉山>,敎所经州郡,复一年租调。曲赦,除二罪,皆原之。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兴王一七年
○十七年,秋七月,置<比列忽州>,以沙 <成宗>为军王{军主}。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兴王一八年
○十八年,以<国原>为小京。废<沙伐州>,置<甘文州>,以沙 <起宗>为军主。废<新州>,置<北汉山州>。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兴王一九年
○十九年,春二月,徙贵戚子弟及六部豪民,以实<国原>。奈麻<身得>作炮弩上之,置之城上。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兴王二三年
○二十三年,秋七月,<百济>侵掠边户,王出师拒之,杀获一千余人。九月,<加耶>叛,王命<异斯夫>讨之,<斯多含>副之。<斯多含>领五千骑先驰,入< 檀门>,立白旗,城中恐惧,不知所为。<异斯夫>引兵临之,一时尽降。论功,<斯多含>为最,王赏以良田及所虏二{三}百口。<斯多含>三让,王强之,乃受其生口,放为良人,田分与战士,国人美之。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兴王二五年
○二十五年,遣使<北齐>朝贡。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兴王二六年
○二十六年,春二月,<北齐><武成皇帝>诏,以王为使持节东夷校尉<乐浪郡>公<新罗>王。秋八月,命阿 <春赋>出守<国原>。九月,废<完山州>,置<大耶州>。<陈>遣使<刘思>与僧<明观>,来聘,送<释>氏经论千七百余卷。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兴王二七年
○二一{十}七年,春二月,<祗园><实际>二寺成。立王子<铜轮>为王太子。遣使于<陈>,贡方物。<皇龙寺>毕功。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兴王二八年
○二十八年,春三月,遣使于<陈>,贡方物。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兴王二九年
○二十九年,改元<大昌>。夏六月,遣使于<陈>,贡方物。冬十月,废<北汉山州>,置<南川州>。又废<比列忽州>,置<达忽州>。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兴王三一年
○三十一年,夏六月,遣使于<陈>,献方物。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兴王三二年
○三十二年,遣使于<陈>,贡方物。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兴王三三年
○二{三}十三年,春正月,改元<鸿济>。三月,王太子<铜轮>卒。遣使<北齐>朝贡。冬十月二十日,为战死士卒,设八关筵会于外寺,七日罢。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兴王三五年
○三十五年,春三月,铸成<皇龙寺><丈六像>。铜重三万五千七斤,镀金重一万一百九十八分。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兴王三六年
○三十六年,春夏旱。<皇龙寺><丈六像>出泪至踵。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兴王三七年
○三十七年春,始奉源花。初,君臣病无以知人,欲使类聚群游,以观其行义,然后举而用之。遂简美女二人,一曰<南毛>,一曰<俊贞>,聚徒三百余人。二女争娟相妬,<俊贞>引<南毛>于私第,强劝酒至醉,曳而投河水,以杀之。<俊贞>伏诛,徒人失和罢散。其后,更取美貌男子,妆饰之,名花郞以奉之。徒众云集,或相磨以道义,或相悦以歌乐,游娱山水,无远不至。因此知其人邪正,择其善者,荐之于朝。<金大问>『花郞世记』曰:"贤佐忠臣,从此而秀,良将勇卒,由是而生。"<崔致远>鸾郞碑序曰:"国有玄妙之道,曰风流。设敎之源,备详仙史,实乃包含三敎,接化群生。且如入则孝于家,出则忠于国,<鲁司寇>之旨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敎,<周柱史>之宗也;诸恶莫作,诸善奉行,<竺干太子>之化也。"<唐><令狐澄>『新罗国记』曰:"择贵人子弟之美者,傅粉妆饰之,名曰花郞,国人皆尊事之也。"<安弘>法师入<隋>求法,与胡僧<毗摩罗>等二僧回,上『棱伽胜 经』及佛舍利。秋八月,王薨。谥曰<眞兴>,葬于<哀公寺>北峯。王幼年卽位,一心奉佛,至末年祝发被僧衣,自号<法云>,以终其身。王妃亦 之为尼,住<永兴寺>。及其薨也,国人以礼葬之。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智王元年
○<眞智王>立。讳<舍轮>[或云<金轮>。],<眞兴王>次子。母,<思道>夫人;妃,<知道>夫人。太子早卒,故<眞智>立。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智王零一年
○元年,以伊 <居柒夫>为上大等,委以国事。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智王零二年
○二年,春二月,王亲祀神宫,大赦。冬十月,<百济>侵西边州郡,命伊 <世宗>出师,击破之于<一善>北,斩获三千七百级。筑<内利西城>。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智王零三年
○三年,秋七月,遣使于<陈>,以献方物。与{侵/举}<百济><阏也山城>。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智王零四年
○四年,春二月,<百济>筑<熊岘城><松述城>,以梗< 山城><麻知岘城><内利西城>之路。秋七月十七日,王薨。谥曰<眞智>,葬于<永敬寺>北。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平王元年
○<眞平王>立。讳<白净>,<眞兴王>太子<铜轮>之子也。母<金>氏<万呼>[一云<万内>。]夫人,葛文王<立宗>之女,妃<金>氏<摩耶>夫人,葛文王<福胜>之女。王生有奇相,身体长大,志识沈毅明达。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平王零一年
○元年,八月,以伊 <弩里夫>为上大等。封{赠}母弟<伯饭>为<眞正>葛文王,<国饭>为<眞安>葛文王。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平王零二年
○二年,春二月,亲祀神宫。以伊 <后稷>为兵部令。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平王零三年
○三年,春正月,始置位和府,如今吏部。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平王零五年
○五年,春正月,始置船府署,大监弟监各一员。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平王零六年
○六年,春二月,改元<建福>。三月,置调府令一员,掌贡赋,乘府令一员,掌车乘。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平王零七年
○七年,春三月,旱,王避正殿,减常饍,御<南堂>,亲录囚。秋七月,高僧<智明>入<陈>求法。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平王零八年
○八年,春正月,置礼部令二员。夏五月,雷震,星殒如雨。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平王零九年
○九年,秋七月,<大世><仇柒>二人适海。<大世>,<奈勿王>七世孙,伊 <冬台>之子也。资俊逸,少有方外志,与交游僧<淡水>,曰:"在此<新罗>山谷之间,以终一生,则何异池鱼笼鸟,不知沧海之浩大,山林之宽闲乎!吾将乘 泛海,以至<吴><越>,侵寻追师,访道于名山。若凡骨可换, 仙{神仙}可学,则飘然乘风于 寥之表,此天下之奇游壮观也,子能从我乎?"<淡水>不肯,<大世>退而求友。适遇<仇柒>者,耿介有奇节,遂与之游<南山>之寺。忽风雨落叶,泛于庭 。<大世>与<仇柒>言曰:"吾有与君西游之志,今各取一叶,为之舟,以观其行之先后。"俄而<大世>之叶在前,<大世>笑曰:"吾其行乎!"<仇柒>勃然曰:"子{予}亦男儿也,岂独不能乎!"<大世>知其可与,密言其志。<仇柒>曰:"此吾愿也。"遂相与为友,自南海乘舟而去,后不知其所往。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平王一零年
○十年,冬十二月,上大等<弩里夫>卒,以伊 <首乙夫>为上大等。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平王一一年
○十一年,春三月,<圆光>法师,入<陈>求法。秋七月,国西大水,漂没人户,三万三百六十,死者二百余人。王发使赈恤之。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平王一三年
○十三年,春二月,置领客府令二员。秋七月,筑<南山城>,周二千八百五十四步。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平王一五年
○十五年,秋七月,改筑<明活城>,周三千步;<西兄山城>,周二千步。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平王一六年
○十六年,<隋>帝诏,拜王为上开府<乐浪郡>公<新罗>王。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平王一八年
○十八年,春三月,高僧<昙育>,入<隋>求法。遣使如<隋>,贡方物。冬十月,<永兴寺>火,延烧三百五十家,王亲临救之。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平王一九年
○十九年,<三郞寺>成。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平王二二年
○二十二年,高僧<圆光>,随朝聘使奈麻<诸文>大舍<横川>还。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平王二四年
○二十四年,遣使大奈麻<上军>入<隋>,进方物。秋八月,<百济>来攻<阿莫城>。王使将士逆战,大败之,<贵山>< 项>死之。九月,高僧<智明>,随入朝使<上军>还。王尊敬<明公>戒行,为大德。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平王二五年
○二十五年,秋八月,<高句丽>侵<北汉山城>,王亲率兵一万以拒之。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平王二六年
○二十六年,秋七月,遣使大奈麻<万世><惠文>等朝<隋>。废<南川州>,还置<北汉山州>。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平王二七年
○二十七年,春三月,高僧<昙育>,随入朝使<惠文>还。秋八月,发兵侵<百济>。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平王三零年
○三十年,王患<高句丽>屡侵封 ,欲请<隋>兵以征<高句丽>,命<圆光>修乞师表,<光>曰:"求自存而灭他,非沙门之行也,贫道在大王之土地,食大王之水草,敢不惟命是从!"乃述以闻。二月,<高句丽>侵北境,虏获八千人。四月,<高句丽>拔<牛鸣山城>。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平王三一年
○三十一年,春正月,<毛只岳>下地烧,广四步,长八步,深五尺,至十月十五日灭。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平王三三年
○三十三年,王遣使<隋>,奉表请师,<隋><炀帝>许之。行兵事在『高句丽纪』。冬十月,<百济>兵来围< 岑城>百(+余)日。县令<赞德>固守,力竭死之,城没。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平王三五年
○三十五年春,旱。夏四月,降霜。秋七月,<隋>使<王世仪>至<皇龙寺>设百高座,邀<圆光>等法师,说经。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平王三六年
○三十六年,春二月,废<沙伐州>,置<一善州>。以一吉 <日夫>为军主。<永兴寺>塑佛自坏,未几,<眞兴王>妃比丘尼死。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平王三七年
○三十七年,春二月,赐大 三日。冬十月,地震。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平王三八年
○三十八年,冬十月,<百济>来攻<母山城>。
四卷新罗本纪四眞平王四零年
○四十年,<北汉山州>(+都督)军王{军主}<边品>,谋复< 岑城>,发兵与<百济>战,<奚论>从军赴敌力战,死之。<论>,<赞德>之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