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载记
- 三国史记
三国史记
三卷新罗本纪三讷祗麻立干三七年
○三十七年,春夏旱。秋七月,群狼入<始林>。
三卷新罗本纪三讷祗麻立干三八年
○三十八年,秋七月,霜雹害谷。八{七}月,<高句丽>侵北边。
三卷新罗本纪三讷祗麻立干三九年
○三十九年,冬十月,<高句丽>侵<百济>,王遣兵救之。
三卷新罗本纪三讷祗麻立干四一年
○四十一年,春二月,大风拔木。夏四月,陨霜伤麦。
三卷新罗本纪三讷祗麻立干四二年
○四十二年,春二月,地震,<金城>南门自毁。秋八月,王薨。
三卷新罗本纪三慈悲麻立干元年
○<慈悲>麻立干立,<讷祗王>长子,母<金>氏,<实圣>之女也。
三卷新罗本纪三慈悲麻立干零二年
○二年,春二月,谒始祖庙。夏四{五}月,<倭>人以兵船百余 ,袭东边,进围<月城>,四面矢石,如雨。王城守,贼将退,出兵击败之,追北至海口,贼溺死者,过半。
三卷新罗本纪三慈悲麻立干零四年
○四年,春二月,王纳舒弗邯<未斯欣>女,为妃。夏四月,龙见<金城>井中。
三卷新罗本纪三慈悲麻立干零五年
○五年,夏五月,<倭>人袭破<活开城>,虏人一千而去。
三卷新罗本纪三慈悲麻立干零六年
○六年,春二月,<倭>人侵< 良城{ 良城}>,不克而去,王命<伐智><德智>,领兵伏候于路,要击,大败之。王以<倭>人屡侵疆 ,缘边筑二城。秋七月,大阅。
三卷新罗本纪三慈悲麻立干零八年
○八年,夏四月,大水,山崩一十七所。五月,<沙伐郡>,蝗。
三卷新罗本纪三慈悲麻立干一零年
○十年春,命有司修理战舰。秋九月,天赤,大星自北流东南。
三卷新罗本纪三慈悲麻立干一一年
○十一年春,<高句丽>与<靺鞨>,袭北边<悉直城>。秋九月,征<何瑟罗>人年十五已上,筑城于<泥河>[<泥河>一名<泥川>。]。
三卷新罗本纪三慈悲麻立干一二年
○十二年,春正月,定京都坊里名。夏四月,国西大水,漂毁民户。秋七月,王巡抚经水州郡。
三卷新罗本纪三慈悲麻立干一三年
○十三年,筑<三年山城>。[<三年>者,自兴役始终,三年讫功,故名之。]
三卷新罗本纪三慈悲麻立干一四年
○十四年,春二月,筑<芼老城>。三月,京都地裂,广 二(+十)丈,浊水涌。冬十月,大疫。
三卷新罗本纪三慈悲麻立干一六年
○十六年,春正月,以阿 <伐智>级 <德智>为左右将军。秋七月,葺<明活城>。
三卷新罗本纪三慈悲麻立干一七年
○十七年,筑<一牟><沙尸><广石><沓达><仇礼><坐罗>等城。秋七月,<高句丽>王<巨连>亲率兵,攻<百济>。<百济>王<&庆{余庆}>,遣子<文周>求援,王出兵救之,未至,<百济>已陷,<&庆{余庆}>亦被害。
三卷新罗本纪三慈悲麻立干一八年
○十八年,春正月,王移居<明活城>。
三卷新罗本纪三慈悲麻立干一九年
○十九年,夏六月,<倭>人侵东边。王命将军<德智>击败之,杀虏二百余人。
三卷新罗本纪三慈悲麻立干二零年
○二十年,夏五月,<倭>人举兵,五道来侵,竟无功而还。
三卷新罗本纪三慈悲麻立干二一年
○二十一年,春二月,夜赤光,如匹练,自地至天。冬十月,京都地震。
三卷新罗本纪三慈悲麻立干二二年
○二十二年,春二月三日,王薨。
三卷新罗本纪三照知麻立干元年
○<照知{照知}>[一云<毗处>。]麻立干立,<慈悲王>长子。母<金>氏,舒弗邯<未斯欣>之女;妃<善兮>夫人,<乃宿>伊伐 女也。<照知{照知}>幼有孝行,谦恭自守,人咸服之。
三卷新罗本纪三照知麻立干零一年
○元年,大赦,赐百官爵一级。
三卷新罗本纪三照知麻立干零二年
○二年,春二月,祀始祖庙。夏五月,京都旱。冬十月,民饥,出仓谷赈给之。十一月,<靺鞨>侵北边。
三卷新罗本纪三照知麻立干零三年
○三年,春二月,幸<比列城>,存抚军士,赐征 {袍}。三月,<高句丽>与<靺鞨>入北边,取<狐鸣>等七城,又进军于<弥秩夫>。我军与<百济><加耶>援兵,分道御之。贼败退,追击破之<泥河>西,斩首千余级。
三卷新罗本纪三照知麻立干零四年
○四年,春二月,大风拔木。<金城>南门火。夏四月,久雨。命内外有司虑囚。五月,<倭>人侵边。
三卷新罗本纪三照知麻立干零五年
○五年,夏四月,大水。秋七月,大水。冬十月,幸<一善>界,存问 灾百姓,赐谷有差。十一月,雷。京都大疫。
三卷新罗本纪三照知麻立干零六年
○六年,春正月,以<乌含>为伊伐 。三月,土星犯月。雨雹。秋七月,<高句丽>侵北边,我军与<百济>,合击于<母山城>下,大破之。
三卷新罗本纪三照知麻立干零七年
○七年,春二月,筑<仇伐城>。夏四月,亲祀始祖庙,增置守庙二十家。五月,<百济>来聘。
三卷新罗本纪三照知麻立干零八年
○八年,春正月,拜伊 <实竹>为将军。征<一善>界丁夫三千,改筑<三年><屈山>二城。二月,以<乃宿>为伊伐 ,以参国政。夏四月,<倭>人犯边。秋八月,大阅于<狼山>之南。
三卷新罗本纪三照知麻立干零九年
○九年,春二月,置神宫于<奈乙>。<奈乙>,始祖初生之处也。三月,始置四方邮驿,命所司修理官道。秋七月,葺<月城>。冬十月,雷。
三卷新罗本纪三照知麻立干一零年
○十年,春正月,王移居<月城>。二月,幸<一善郡>,存问鳏寡孤独,赐谷有差。三月,至自<一善>,所历州郡狱囚,除二死悉原之。夏六月,<东阳>献六眼龟,腹下有文字。秋七月,筑<刀那城>。
三卷新罗本纪三照知麻立干一一年
○十一年,春正月,驱游食百姓归农。秋九月,<高句丽>袭北边至<戈岘>,冬十月,陷<狐山城>。
三卷新罗本纪三照知麻立干一二年
○十二年,春二月,重{修}<鄙罗城{邹罗城}>。三月,龙见<邹罗井>。初开京师市□{肆},以通四方之货。
三卷新罗本纪三照知麻立干一四年
○十四年,春夏旱,王责己,减常膳。
三卷新罗本纪三照知麻立干一五年
○十五年,春三月,<百济>王<牟大>遣使请婚,王以伊伐 <比智>女,送之。秋七月,置<临海><长岭>二鎭,以备<倭>贼。
三卷新罗本纪三照知麻立干一六年
○十六年,夏四月,大水。秋七月,将军<实竹>等,与<高句丽>战<萨水>之原,不克,退保<犬牙城>,<高句丽>兵围之,<百济>王<牟大>遣兵三千,救解围。
三卷新罗本纪三照知麻立干一七年
○十七年,春正月,王亲祀神宫。秋八月,<高句丽>围<百济><雉壤城>,<百济>请救。王命将军<德智>,率兵以救之,<高句丽>众溃。<百济>王遣使来谢。
三卷新罗本纪三照知麻立干一八年
○十八年,春二月,<加耶国>送白雉,尾长五尺。三月,重修宫室。夏五月,大雨,<阏川>水涨,漂没二百余家。秋七月,<高句丽>来攻<牛山城>,将军<实竹>出击,<泥河>上破之。八月,幸南郊观稼。
三卷新罗本纪三照知麻立干一九年
○十九年,夏四月,<倭>人犯边。秋七月,旱蝗。命群官,举才堪牧民者各一人。八月,<高句丽>攻陷<牛山城>。
三卷新罗本纪三照知麻立干二二年
○二十二年,春三月,<倭>人攻陷<长峰鎭>。夏四月,暴风拔木。龙见<金城>井。京都黄雾四塞。秋九月,王幸<捺巳郡{捺已郡}>。郡人<波路>有女子,名曰<碧花>,年十六岁,眞国色也。其父衣之以锦绣,置 {轝}幂以色绢,献王。王以为馈食,开见之,敛然{幼}女,怪而不纳。及还宫,思念不已,再三微行,往其家幸之。路经<古 郡>,宿于老 之家。因问曰:"今之人,以国王为何如主乎?" 对曰:"众以为圣人,妾独疑之。何者?窃闻王幸<捺已>之女,屡微服而来。夫龙为鱼服,为渔者所制。今王以万乘之位,不自愼重,此而为圣,孰非圣乎?"王闻之大惭,则潜逆其女,置于&别室至主{宫中生}一子。冬十一月,王薨。
三国史记卷第三。
四卷零零零零零零
三国史记卷第四。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
四卷新罗本纪四零零零零
新罗本纪第四。
<智证>麻立干<法兴王><眞兴王><眞智王><眞平王>。
四卷新罗本纪四智证麻立干元年
○<智证>麻立干立,姓<金>氏,讳<智大路>[或云<智度路>,又云<智哲老>。],<□勿王{奈勿王}>之曾孙,<习宝>葛文王之子,<照知&王{麻立干}>之再从弟也。母,<金>氏<鸟生>夫人,<讷祗王>之女;妃,<朴>氏<延帝>夫人,<登欣>伊 女。王体鸿大,瞻{胆}力过人。前王薨,无子,故继位,时年六十四岁。
○论曰:<新罗>王称居西干者一,次次雄者一,尼师今者十六,麻立干者四。<罗>末名儒<崔致远>作『帝王年代历』,皆称某王,不言居西干等,岂以其言鄙野不足称也。曰『左』『汉』,<中国>史书也,犹存<楚>语"谷于 "<匈奴>语"撑犁孤涂"等。今记<新罗>事,其存方言,亦宜矣。
四卷新罗本纪四智证麻立干零三年
○三{二}年,春三月,下令禁殉葬。前国王薨,则殉以男女各五人,至是禁焉。亲祀神宫。三月,分命州郡主劝农。始用牛耕。
四卷新罗本纪四智证麻立干零四年
○四年,冬十月,群臣上言:"始祖创业已来,国名未定,或称<斯罗>,或称<斯卢>,或言<新罗>。臣等以为新者德业日新,罗者网罗四方之义,则其为国号,宜矣。又观自古有国家者,皆称帝称王,自我始祖立国,至今二十二世,但称方言,未正尊号,今群臣一意,谨上号<新罗>国王。"王从之。
四卷新罗本纪四智证麻立干零五年
○五年,夏四月,制丧服法颁行。秋九月,征役夫,筑<波里><弥实><珍德><骨火>等十二城。
四卷新罗本纪四智证麻立干零六年
○六年,春二月,王亲定国内州郡县。置<悉直州>,以<异斯夫>为军主,军主之名,始于此。冬十一月,始命所司藏氷,又制舟楫之利。
四卷新罗本纪四智证麻立干零七年
○七年,春夏旱,民饥,发仓赈救。
四卷新罗本纪四智证麻立干一零年
○十年,春正月,置京都东市。三月,设槛穽,以除猛兽之害。秋七月,陨霜杀菽。
四卷新罗本纪四智证麻立干一一年
○十一年,夏五月,地震,坏人屋,有死者。冬十月,雷。
四卷新罗本纪四智证麻立干一三年
○十三年,夏六月,<于山国>归服,岁以土宜为贡。<于山国>在<溟州>正东海岛,或名<郁陵岛>。地方一百里,恃 不服。伊 <异斯夫>为<何瑟罗州>军主,谓<于山>人愚悍,难以威来,可以计服,乃多造木偶师{狮}子,分载战船, {抵}其国海岸, 告曰:"汝若不服,则放此猛兽踏杀之。"国人恐惧则降。
四卷新罗本纪四智证麻立干一五年
○十五年,春正月,置小京于<阿尸村>,秋七月,徙六部及南地人户,充实之。王薨,谥曰<智证>。<新罗>谥法,始于此。
四卷新罗本纪四法兴王元年
○<法兴王>立。讳<原宗>[『册府元龟』姓<募>,名<泰{秦}>],<智证王>元子。母,<延帝>夫人;妃,<朴>氏<保刀>夫人。王身长七尺,宽厚爱人。
四卷新罗本纪四法兴王零三年
○三年,春正月,亲祀神宫。龙见<杨山>井中。
四卷新罗本纪四法兴王零四年
○四年,夏四月,始置兵部。
四卷新罗本纪四法兴王零五年
○五年,春二月,筑<株山城>。
四卷新罗本纪四法兴王零七年
○七年,春正月,颁示律令,始制百官公服,朱紫之秩。
四卷新罗本纪四法兴王零八年
○八年,遣使于<梁>,贡方物。
四卷新罗本纪四法兴王零九年
○九年,春三月,<加耶国>王遣使请婚,王以伊 <比助夫>之妹送之。
四卷新罗本纪四法兴王一一年
○十一年,秋九月,王出巡南境拓地。<加耶国>王来会。
四卷新罗本纪四法兴王一二年
○十二年,春二月,以大阿 <伊登>,为<沙伐州>军主。
四卷新罗本纪四法兴王一五年
○十五年,肇行佛法。初<讷 王{讷祗王}>时,沙门<墨胡子>,自<高句丽>至<一善郡>,郡人<毛礼>,于家中作窟室安置。于时,<梁>遣使赐衣着香物,君臣不知其香名与其所用。遣人赍香 问。<墨胡子>见之,称其名目曰:"此焚之则香气芬馥,所以达诚于神圣。所谓神圣未有过于三宝,一曰佛 ,二曰达摩,三曰僧伽。若烧此发愿,则必有灵应。"时,王女病革,王使<胡子>焚香表誓,王女之病寻愈。王甚喜, 赠尤厚。<胡子>出见<毛礼>,以所得物赠之,因语曰:"吾今有所归,请辞。"俄而不知所归。至<毗处王>时,有<阿道>[一作<我道>。]和尙,与侍者三人,亦来<毛礼>家。仪表似<墨胡子>,住数年,无病而死。其侍者三人留住,讲读经律,往往有信奉者。至是,王亦欲兴佛敎,群臣不信, 腾口舌,王难之。近臣<异次顿>[或云<处道>。]奏曰:"请斩小臣,以定众议。"王曰:"本欲兴道,而杀不(古)辜,非也。"答曰:"若道之得行,臣虽死,无憾。"王于是召群臣问之。佥曰:"今见僧徒,童头异服,议论奇诡,而非常道。今若纵之,恐有后悔,臣等虽卽重罪,不敢奉诏。"<异次顿>独曰:"今群臣之言,非也。夫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今闻佛敎渊奥,恐不可不信。"
王曰:"众人之言,牢不可破。汝独异言,不能两从。"遂下吏将诛之。<异次顿>临死曰:"我为法就刑,佛若有神,吾死必有异事。"及斩之,血从断处涌,色白如乳。众怪之,不复非毁佛事。[此据<金大问>『 林杂传』所记书之。{与}韩奈麻<金用行>所撰<我道>和尙碑所录,殊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