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史记


二卷新罗本纪二儒礼尼师今一四年

○十四年,春正月,以<智良>为伊 ,<长昕>为一吉 ,<顺宣>为沙 。<伊西古国>来攻<金城>,我大举兵防御,不能攘,忽有异兵来,其数不可胜纪。人皆珥竹叶,与我军同击贼破之,后不知其所归。人或见竹叶数万积于<竹长陵>。由是,国人谓先王以阴兵助战也。

二卷新罗本纪二儒礼尼师今一五年

○十五年,春二月,京都大雾不辨人,五月{日}而霁。冬十二月,王薨。

二卷新罗本纪二基临尼师今元年

○<基临>[一云<基丘{基立}>。]尼师今立,<助贲>尼师今之孙也。父<乞淑>用 {伊 }。[一云:<乞淑>,<助贲>之孙也。]性宽厚,人皆称之。

二卷新罗本纪二基临尼师今零二年

○二年,春正月,拜<长昕>为伊 ,兼知内外兵马事。二月,祀始祖庙。

二卷新罗本纪二基临尼师今零三年

○三年,春正月,与<倭>国交聘。二月,巡幸<比列忽>,亲问高年及贫穷者,赐谷有{差}。三月,至<牛头州>,望祭<太白山>。<乐浪><带方>两国归服。

二卷新罗本纪二基临尼师今零五年

○五年,春夏旱。

二卷新罗本纪二基临尼师今零七年

○七年,秋八月,地震。泉涌。九月,京都地震,坏民屋,有死者。

二卷新罗本纪二基临尼师今一零年

○十年,复国号<新罗>。

二卷新罗本纪二基临尼师今一三年

○十三年,夏五月,王寝疾弥留,赦内外狱囚。六月,王薨。

二卷新罗本纪二讫解尼师今元年

○<讫解>尼师今立,<奈解王>孙也。父<于老>角干。母<命元>夫人,<助贲王>女也。<千老{于老}>事君有功,累为舒弗邯,见<讫解>状貌俊异,心胆明敏,为事异于常流。乃谓诸侯曰:"兴吾家者,必此儿也。"至是,<基临>薨,无子。群臣议曰:"<讫解>幼,有老成之德。"乃奉立之。

二卷新罗本纪二讫解尼师今零二年

○二年,春正月,以<急利>为阿 ,委以政要,兼知内外兵马事。二月,亲杞{祀}始祖庙。

二卷新罗本纪二讫解尼师今零三年

○三年,春三月,<倭>国王遣使,为子求婚,以阿 <急利>女送之。

二卷新罗本纪二讫解尼师今零四年

○四年,秋七月,旱。蝗。民饥,发使救恤之。

二卷新罗本纪二讫解尼师今零五年

○五年,春正月,拜阿 <急利>为伊 。二月,重修官{宫}阙,不雨乃止。

二卷新罗本纪二讫解尼师今零八年

○八年,春夏旱。王亲录囚,多原之。

二卷新罗本纪二讫解尼师今零九年

○九年,春二月,下令:向以旱灾,年不顺成,今则土膏 起{土脉膏起},农事方始,凡所劳民之事,皆停之。

二卷新罗本纪二讫解尼师今二一年

○二十一年,始开<碧骨池>,岸长一千八百步。

二卷新罗本纪二讫解尼师今二八年

○二十八年,春二月,遣使聘<百济>。三月,雨雹。夏四月,陨霜。

二卷新罗本纪二讫解尼师今三五年

○三十五年,春二月,<倭>国遣使请婚,辞以女旣出嫁。夏四月,暴风拔宫南大树。

二卷新罗本纪二讫解尼师今三六年

○三十六年,春正月,拜<康世>为伊伐 。二月,<倭>王移书絶交。

二卷新罗本纪二讫解尼师今三七年

○三十七年,<倭>兵猝至<风岛>,抄掠边户,又进围<金城>急攻。王欲出兵相战,伊伐 <康世>曰:"贼远至,其锋不可当,不若缓之,待其师老。"王然之,闭门不出。贼食尽将退,命<康世>率劲骑追击,走之。

二卷新罗本纪二讫解尼师今三九年

○三十九年,宫井水暴溢。

二卷新罗本纪二讫解尼师今四一年

○四十一年,春三月, 巢<月城>隅。夏四月,大雨浃旬,平地水(+深)三四尺,漂没官私屋舍,山崩十三{三十}所。

二卷新罗本纪二讫解尼师今四七年

○四十七年,夏四月,王薨。

三国史记卷第二。

三卷零零零零零零
三国史记卷第三。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

三卷新罗本纪三零零零零

新罗本纪第三。

<奈勿>尼师今<实圣>尼师今<讷祗>麻立干<慈悲>&麻辛{麻立干}<照知{照知}>麻立干。

三卷新罗本纪三奈勿尼师今元年

○<奈勿>[一云<那密>。]尼师今立,姓<金>,<仇道>葛文王之孙也。父,<末仇>角于{角干};母,<金>氏<休礼>夫人。妃<金>氏,<味邹王>女。<讫解>薨,无子,<奈勿>继之。[<末仇>,<末邹{味邹}>尼师柰{尼师今}兄{王}弟也。]

○论曰:取妻不取同姓,以厚别也。是故,<鲁公>之取于<吴>,<晋侯>之有四姬,<陈司败><郑子产>深讥之。若<新罗>,则不止取同姓而已,兄弟子姑姨从姉妹,皆聘为妻。虽外国各异俗,责之以<中国>之礼,则大悖矣。若<匈奴>之烝母报子,则又甚于此矣。

三卷新罗本纪三奈勿尼师今零二年

○二年春,发使抚问鳏寡孤独,各赐谷三斛。孝悌有异行者,赐职一级。

三卷新罗本纪三奈勿尼师今零三年

○三年,春二月,亲杞{祀}始祖庙。紫云盘旋庙上,神雀集于庙庭。

三卷新罗本纪三奈勿尼师今零七年

○七年,夏四月,始祖庙庭树,连理。

三卷新罗本纪三奈勿尼师今零九年

○九年,夏四月,<倭>兵大至。王闻之,恐不可敌,造草偶人数千,衣衣持兵,列立<吐含山>下,伏勇士一千于<斧岘>东原。<倭>人恃众直进,伏发击其不意,<倭>人大败走,追击杀之几尽。

三卷新罗本纪三奈勿尼师今一一年

○十一年,春三月,<百济>人来聘。夏四月,大水,山崩十三所。

三卷新罗本纪三奈勿尼师今一三年

○十三年春,<百济>遣使,进良马二匹。

三卷新罗本纪三奈勿尼师今一七年

○十七年,春夏大旱。年荒民饥,多流亡,发使开仓 赈之。

三卷新罗本纪三奈勿尼师今一八年

○十八年,<百济><秃山城>主,率人三百来投,王纳之,分居六部。<百济>王移书曰:"两国和好,约为兄弟。今大王纳我逃民,甚乖和亲之意,非所望于大王也,请还之。"答曰:"民者无常心,故思则来, 则去,固其所也。大王不患民之不安,而责寡人,何其甚乎?"<百济>闻之,不复言。夏五月,京都雨鱼。

三卷新罗本纪三奈勿尼师今二一年

○二十一年,秋七月,<夫沙郡>进一角鹿。大有年。

三卷新罗本纪三奈勿尼师今二四年

○二十四年,夏四月,<杨山>有小雀,生大鸟。

三卷新罗本纪三奈勿尼师今二六年

○二十六年,春夏旱,年荒民饥。遣<卫头>入<符秦{ 秦}>,贡方物。<符坚{ 坚}>问<卫头>曰:"卿言海东之事,与古不同,何耶?"答曰:"亦犹<中国>,时代变革,名号改易,今焉得同?"

三卷新罗本纪三奈勿尼师今三三年

○三十三年,夏四月,京都地震。六月又震。冬,无氷。

三卷新罗本纪三奈勿尼师今三四年

○三十四年,春正月,京都大疫。二月,雨土。秋七月,蝗。谷不登。

三卷新罗本纪三奈勿尼师今三七年

○三十七年,春正月,<高句丽>遣使。王以<高句丽>强盛,送伊 <大西知>子<实圣>为质。

三卷新罗本纪三奈勿尼师今三八年

○三十八年,夏五月,<倭>人来围<金城>,五日不解,将士皆请出战。王曰:"今贼弃舟深入,在于死地,锋不可当。"乃闭城门,贼无功而退。王先遣勇骑二百,遮其归路。又遣步卒一千,追于<独山>,夹击大败之,杀获甚众。

三卷新罗本纪三奈勿尼师今四零年

○四十年,秋八月,<靺鞨>侵北边,出师大败之于<悉直>之原。

三卷新罗本纪三奈勿尼师今四二年

○四十二年,秋七月,北边<何瑟罗>,旱蝗。年荒民饥。曲赦囚徒,复一年租调。

三卷新罗本纪三奈勿尼师今四四年

○四十四年,秋七月,飞蝗蔽野。

三卷新罗本纪三奈勿尼师今四五年

○四十五年,秋八月,星 于东方。冬十月,王所尝御内廐马, 膝流{泪}哀鸣。

三卷新罗本纪三奈勿尼师今四六年

○四十六年,春夏,旱。秋七月,<高句丽>质子<实圣>还。

三卷新罗本纪三奈勿尼师今四七年

○四十七年,春二月,王薨。

三卷新罗本纪三实圣尼师今元年

○<实圣>尼师今立,<阏智>裔孙,<大西知>伊 之子。母,<伊利>夫人[伊一作企。],<昔登保>阿干之女。妃,<味邹王>女也。<实圣>身长七尺五寸,明达有远识。<奈勿>薨,其子幼少,国人立<实圣>继位。

三卷新罗本纪三实圣尼师今零一年

○元年,三月,与<倭>国通好,以<奈勿王>子<未斯欣>为质。

三卷新罗本纪三实圣尼师今零二年

○二年,春正月,以<未斯品>为舒弗邯,委以军国之事。秋七月,<百济>侵边。

三卷新罗本纪三实圣尼师今零三年

○三年,春二月,亲谒始祖庙。

三卷新罗本纪三实圣尼师今零四年

○四年,夏四月,<倭>兵来攻<明活城>,不克而归,王率骑兵,要之<独山>之南,再战破之,杀获三百余级。

三卷新罗本纪三实圣尼师今零五年

○五年,秋七月,国西蝗害谷。冬十月,京都地震。十一月,无氷。

三卷新罗本纪三实圣尼师今零六年

○六年,春三月,<倭>人侵东边。夏六月,又侵南边,夺掠一百人。

三卷新罗本纪三实圣尼师今零七年

○七年,春二月,王闻<倭>人于<对马岛>置营,贮以兵革资粮,以谋袭我,我欲先其未发,拣精兵击破兵储。舒弗邯<未斯品>曰:"臣闻:'兵凶器,战危事。'况涉巨浸以伐人,万一失利,则悔不可追,不若依 设关,来则御之,使不得侵猾,便则出而禽之,此所谓致人而不致于人,策之上也。"王从之。

三卷新罗本纪三实圣尼师今一一年

○十一年,以<奈勿王>子<卜好>,质于<高句丽>。

三卷新罗本纪三实圣尼师今一二年

○十二年,秋八月,云起<狼山>,望之如楼阁,香气郁然,久而不歇。王谓:是必仙灵降游,应是福地。从此后,禁人斩伐树木。新成<平壤州>大桥。

三卷新罗本纪三实圣尼师今一四年

○十四年,秋七月,大阅于<穴城>原,又御<金城>南门观射。八月,与<倭>人战于<风岛>,克之。

三卷新罗本纪三实圣尼师今一五年

○十五年,春三月,东海边获大鱼,有角,其大盈车。夏五月,<吐含山>崩,泉水涌,高三丈。

三卷新罗本纪三实圣尼师今一六年

○十六年,夏五月,王薨。

三卷新罗本纪三讷祗麻立干元年

○<讷祗>麻立干立,[<金大问>云:"麻立者,方言,谓 也。 谓 操{标},准位而置,则王 为主,臣 列于下,因以名之。"]<奈勿王>子也。母,<保反>夫人[一云<内礼吉怖>],<味邹王>女也;妃,<实圣王>之女。<奈勿王>三十七年,以<实圣>质于<高句丽>,及<实圣>还为王,怨<奈勿>质己于外国,欲害其子以报怨。遣人招在<高句丽>时相知人,因密告:见<讷祗>则杀之。遂令<讷祗>往,逆于中路。<丽>人见<讷祗>,形神爽雅,有君子之风,遂告曰:"尔国王使我害君,今见君,不忍贼害。"乃归。<讷祗>怨之,反弑王自立。

三卷新罗本纪三讷祗麻立干零二年

○二年,春正月,亲谒始祖庙。王弟<卜好>,自<高句丽>,与<堤上>奈麻还来。秋,王弟<未斯欣>,自<倭>国逃还。

三卷新罗本纪三讷祗麻立干零三年

○三年,夏四月,<牛谷>水涌。

三卷新罗本纪三讷祗麻立干零四年

○四年,春夏大旱。秋七月,陨霜杀谷,民饥,有卖子孙者。虑囚原罪。

三卷新罗本纪三讷祗麻立干零七年

○七年,夏四月,养老于<南堂>,王亲执食,赐谷帛有差。

三卷新罗本纪三讷祗麻立干零八年

○八年,春二月,遣使<高句丽>修聘。

三卷新罗本纪三讷祗麻立干一三年

○十三年,新筑<矢堤>,岸长二千一百七十步。

三卷新罗本纪三讷祗麻立干一五年

○十五年,夏四月,<倭>兵来侵东边,围<明活城>,无功而退。秋七月,霜雹杀谷。

三卷新罗本纪三讷祗麻立干一六年

○十六年春,谷贵,人食松树皮。

三卷新罗本纪三讷祗麻立干一七年

○十七年,夏五月,<未斯欣>卒,赠舒弗邯。秋七月,<百济>遣使请和,从之。

三卷新罗本纪三讷祗麻立干一八年

○十八年,春二月,<百济>王送良马二匹。秋九月,又送白鹰。冬十月,王以黄金明珠,报聘<百济>。

三卷新罗本纪三讷祗麻立干一九年

○十九年,春正月,大风拔木。二月,修葺历代园陵。夏四月,祀始祖庙。

三卷新罗本纪三讷祗麻立干二零年

○二十年,夏四月,雨雹。虑囚。

三卷新罗本纪三讷祗麻立干二二年

○二十二年,夏四月,<牛头郡>山水暴至,漂流五十余家。京都大风雨雹。敎民牛车之法。

三卷新罗本纪三讷祗麻立干二四年

○二十四年,<倭>人侵南边,掠取生口而去。夏六月,又侵东边。

三卷新罗本纪三讷祗麻立干二五年

○二十五年,春二月,<史勿县>进长尾白雉,王嘉之,赐县吏谷。

三卷新罗本纪三讷祗麻立干二八年

○二十八年,夏四月,<倭>兵围<金城>十日,粮尽乃归。王欲出兵追之,左右曰:"兵家之说曰:'穷寇勿追。'王其舍之。"不听,率数千余骑,追反{至/及}于<独山>之东合战,为贼所败,将士死者过半。王苍黄弃马上山,贼围之数重。忽昏雾,不辨咫尺,贼谓有阴助,收兵退归。

三卷新罗本纪三讷祗麻立干三四年

○三十四年,秋七月,<高句丽>边将,猎于<悉直>之原,<何瑟罗>城主<三直>,出兵掩杀之。<丽>王闻之怒,使来告曰:"孤与大王,修好至欢也,今出兵杀我边将,是何义耶?"乃兴师,侵我西边,王卑辞谢之,乃归。

三卷新罗本纪三讷祗麻立干三六年

○三十六年,秋七月,<大山郡>进嘉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