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例存疑

□按此指因奸被断复娶而言,如未经断,似不在内。)
□尊卑为婚门内,男女亲属尊卑相犯重情一条,斟酌情节定拟。已有明文,何得谓无专条。前例特浑言之耳。此例极为分晰,遂致有窒碍不通之处。
□此祗言卑幼干犯尊长之罪,若尊长杀伤卑幼,是否亦照凡论。买休之妇殴死翁姑,既例从凡人论,则翁姑杀伤买休等项子妇,自应亦以凡人论矣。若翁姑并不知系买休及奸情,是否亦以凡人论。一并记参。
□此条同姓为婚各项,果系明媒正娶,有犯,仍应按服制定拟。惟尊卑为婚律内指明,父母之姑舅,两姨姉妹各项,似难与居丧嫁?娶等类同论。如娶母之姑为妻,则母反以姑为媳矣。父母之姨亦然。娶女壻之姉妹为妻,则伊女即以夫家之姉妹为继母矣。娶子孙妇之姉妹为妻,则子孙之妇反以姉妹为继姑,继祖姑矣。名之不正,莫此为甚。如有干犯杀伤等类,殊难科罪。此虽絶无之事,惟既载之律书,即不可随便添纂。再如娶父母之表姉,则伊妻,即父母之外姻缌麻尊长也,若干犯伊之父母,则伊父母将所娶之妻杀伤,其将如何拟断。父母之姨,则较父母之表姉更尊矣,本尊于己之父母一辈者,而屈之卑于父母一辈,可乎。此例之所以不易修改也。
□尊卑为婚,系名分之大不正者,与同姓等项不同,《唐律疏议》已详言之矣。修例时未加详核以类列入,殊觉不妥。此层似应删去。
嫁娶违律主婚媒人罪  一,八旗内务府三旗人,如将未经挑选之女许字民人者,将主婚人照违制律,杖一百。若将已挑选及例不入选之女,许字民人者,照违令律,笞五十。其聘娶之民人一体科罪。
   此条系道光十六年,刑部审奏。鑵白旗汉军马甲徳恒之母陈陈氏,将次女许配与民人高袆保为妻一案,经戸部奏准定例。
   谨按。此专为旗民结婚而设。
□《戸部则例》尚有民人之女嫁与旗人为妻,及旗人娶长随家奴之女为妻妾,并旗人在外落业,准与该处民人互相嫁娶各层,应参看。


[巻首] [総目]: 前巻 次巻

读例存疑卷十三     前巻 次巻
戸律之五  仓库上(收米谷曰仓,收财帛曰库)
律目小注雍正三年添入。


  钱法   
  收粮违限   
  多收税粮斛面   
  隐匿费用税粮课物   
  揽纳税粮   
  虚出通关朱钞   
  附余钱粮私下补码   
  私借钱粮   
  私借官物   

钱法:巻首
   谨按。《戸部则例》钱法门各条,倶极详备。刑例所载,寥寥数条,殊嫌挂漏。似应将有罪名者,酌留一二,无关罪名,而与戸部例文不符者,全行删除,以免参差。
凡钱法设立宝源、宝泉等局,鼓铸制钱,内外倶要遵照戸部议定数目,一体通行。其民间金银米麦布帛诸物价钱,并依时値,听从民便(使用),若阻滞不即行使者,杖六十。
○其军民之家,(私畜铜器)除镜子军器及寺观庵院锺、磬、铙、鏺外,其余应有废铜,并听赴官卖,毎斤官给银七分。増减随时。若私相买卖及收匿在家不赴官者,笞四十。
   此条顺治三年,就明律删定,并添入小注,雍正三年删改。
条例
钱法  一,各省开采铜铅,令道员、总理府佐官分理,州县官专管其事。凡产铜铅之处,听民采取,税其二分,造册季报。所剩八分,任民照时价发卖。有坟墓处所,不许采取。如有不得铜铅及不便采取之处,该督抚题明停其采取。其各州县产铜铅之山,令地主报名采取。地主无力开采,听本州岛县报名采取。州县无匠役,许于邻近州县雇募。该州县自行稽察。如有别州县民人伙众越境采取,聚至三十人以上,为首者,发近边充军。为从,枷号三个月,杖一百。不及三十名者,为首、枷号三个月,杖一百。为从、满杖。衙役恣意搅扰致人裹足者,为首、枷号两个月,发附近充军,为从、减一等。
   此条系康熙年间现行例,雍正三年修改,乾隆五年改定。
   谨按。此专为开采铜铅而设,应与《戸部则例》内各条参看。
□别州县民下似应添并不报明。
□越境下添私自。
□傥系有主之山,经山主租给外人,似应勿论。
钱法  一,承办铜商,逾限并无货物出口,或非采易铜斤之货,严拏究处,着落追赔。其进口之时,或非原出口地方,该汛地方官立速査报,并知照原出口之该汛官弁,勒催起解。傥有侵那隐匿之弊,将该商从重治罪。傥办员侵欺扣克,串通蒙混,以致奸商那新掩旧,督抚据实题参治罪。上司循隐,一并交部议处。
   此条系雍正十一年定例。
   谨按。此专为铜商舞弊而设,均无如何治罪之处,语意亦未明显。査戸部例内并无此条,似应删除。
钱法  一,云南等省铜厂,经放预给工本银两,如课长、炉戸有克扣分肥,侵呑入己情弊,审究确实,即照常人盗仓库钱粮例,计赃科罪。将家产査封,变估抵补。仍责成该管之员,实力稽査,傥该管各员徇隐不究,察出,即行指名题参。
   此条系乾隆三十七年,戸部议覆云南巡抚李湖条奏定例。
   谨按。此专为云南铜厂而设,与《戸部则例》钱法门、云南铜厂章程参看。
钱法  一,京城铜铺私造五斤以上铜器售卖者,照收匿废铜不赴官律,笞四十,官民人等除鼎彝乐器等件外,如私藏五斤以上铜器者,系民,与私造同罪。系官,交部照例议处。铜器倶入官。其官员铜器在三斤以上,民人铜器在一斤以上,査出一并入官,免其治罪议处。傥胥役藉端讹诈,照蠹役诈赃例治罪。
   此条系咸丰二年,刑部议覆御史张铭谦条奏,并三年戸部奏变通缴铜章程,请饬吏刑等部会议藏匿铜斤处分罪名等因。经刑部会同吏部、兵部酌议,纂为定例。
   谨按。此专为京城改铸大钱而设,然亦成具文矣。康熙雍正年间铜禁最严,京城及各省钱倶足用。乾隆年间,戸部覆尚书海望奏请将收买黄铜器皿及禁用黄铜之处悉行停止。嗣后民间买卖悉听其便。尔时以为不必禁,迄今遂致不能禁矣。此钱法门一大关键也。
   戸部例载。戸工两局,歳需铜斤,由云南省办运。抵京之日,除余铜不计外,实应交戸工两局正耗铜六百一十六万三百余斤。宝泉局毎年七十二卯,毎卯铸钱一万二千四百八十串。共享铜四百三十一万九千二十斤。加以白铅黒铅,共七百四十万五千七百余斤。除折耗外,共铸钱八十九万九千八百五十六串。工局并不在内。
   现在滇铜运京者,寥寥无几。戸局名曰铸钱,亦属有名无实。即此一端而论,上下交困,已有岌岌可危之势。余说见私铸门。

收粮违限:巻首
凡收夏税,(所收小麦)于五月十五日开仓,七月终齐足。秋粮,(所收粮米)十月初一开仓,十二月终齐足。如早收去处,预先收受者,不拘此律。若夏税违限至八月终,秋粮违限至次年正月终,不足者,其提调部粮官吏典,分催里长,欠粮人戸,各以(税粮)十分为率,一分不足者,杖六十。毎一分加一等,罪止杖一百。(官吏里长)受财(而容拖欠)者,计(所受)赃,似枉法从重论。(分别受赃违限轻重)若违限一年之上不足者,人戸、里长,杖、百,提调部粮官吏典,照例拟断。
   此系顺治三年,就明律改定,并添入小注。
条例
收粮违限  一,应纳钱粮,以十分为率,欠至四分以下者,举人间革为民。贡监生员并黜革,杖六十。欠至七分以下者,举人问革为民,杖八十。贡监生员黜革,枷号一个月,杖一百。欠至十分以下者,举人问革为民,杖一百。贡监生员倶黜革,枷号两个月,杖一百。以上倶以次年四月奏销以前为限。不足分数者,照例治罪。仍严催未完钱粮。其文武进士及在籍有顶带人员,并与举人同。
   此条系康熙年间现行例,雍正三年修改,乾隆五年改定。
   《戸部则例》、征收门一条,各省绅衿地粮,经征官于册内注明,奏销时将所欠分数另册详报,该督抚指名题参。革后全完,准予开复云云。应与此条及下绅衿所欠分数一条参看。
   奏销限期,一、地丁奏销,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限次年四月。奉天、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江南之苏州藩司,限次年五月。福建、四川,广东、广西、贵州、江南之江宁藩司,限次年六月。山西之大同、朔平二府经征米豆,于次年底奏销。
   谨按。革黜后仍应枷杖,与别项有犯不同,应参看名例赎刑门。
□完纳后是否准予开复,亦应叙明。应参看多收税粮斛面门一条。
□此例,因其例倚恃绅衿,抗粮不纳,是以严定专条。但革黜后仍应严催未完钱粮,似不必实行杖责。仍酌量加枷,将杖罪均改为枷号,俟完粮后再行放免。并酌核情节轻重,准予开复。
□今则绅衿拖欠钱粮者,比比皆是,从无照此办理者,此例亦具文矣。
收粮违限  一,运弁,以通幇粮米计算,但有挂欠,即革职责惩,发南追比。不完者,分别治罪。如欠不及一分,笞五十,追完还职。不完满杖。欠至一分,杖六十,追完免罪。不完,徒一年。欠,至二分,杖七十,追完免罪。不完,徒二年。欠至三分,杖八十,追完免罪。不完,徒三年。欠至四分,杖九十,追完仍满杖。不完,发附近充军。欠至五分,杖一百,追完徒一年。不完者,发边远充军。欠至六分者,绞。六分以上者,斩。倶监候。照例以其家产抵偿。如仍不足,令原佥衙门各官代赔。旗丁,以一船粮米计算,但有挂欠,即革运责惩,拏交运官,发南追完,不完治罪。其按照分数定罪之处,并与运弁同。承追官严加议处。如家产抵偿不足,令佥丁卫所粮道各官代赔。至粮船起交足额外,原有余米,听回空时沿途粜卖。
   此条系康熙四十三年,戸部议覆漕运总督桑额题准定例。与漕粮过淮后盗卖盗买系属一条。原载监守自盗门,雍正三年修改,乾隆五年改定。
   谨按。本门律例各有以十分为率之语,通幇粮米共计若干石,并未叙明。若系一万石则应以一千为一分矣。然万石内欠至千石以下,(八九百石皆是)仅拟满杖,似嫌太轻。亦无万石内竟至挂欠(五千六千)之理。欠至五六分拟以绞斩之处,例文亦系虚设。
□再偷窃盗卖,均有治罪专条,挂欠似系别于偷盗而言。转解官物门内、掣欠逾额一条,与此互相发明,应参看。
□转解官物门掣欠之例,较此处为严。惟彼条系指由通至京仓而言,故专言丁舵脚夫等项,未及运弁,亦无分赔代赔之文。此条系指由南抵通而言,是以各不相同。然均系亏短漕米之例,分别两门究嫌未协。似应归入彼门。
□再此条专言罪名,下条专言分赔,所以补此例之未备也。应参看。
收粮违限  一,挂欠漕粮,弁丁照例分别治罪外,所欠粮数作十分分赔,总漕半分,粮道一分,监兑官半分,押运官半分,运官一分半,佥丁卫所官半分,旗丁五分半。总漕等官如限内不完,交部议处。弁丁于限内全完。分别应治罪者治罪,应免议者免议,如不完,照例治罪。将不能赔偿米石,仍着总漕等官赔偿。十分全完,照例议叙。
   此条系康熙四十九年,九卿议覆分赔漕粮事例,雍正三年纂为定例。原载转解官物门内。例末有山东、河南、湖广漕粮十分全完者,粮道加一级。江南、江北、浙江、江西漕粮十分全完者,粮道加二级。各省漕粮全完者,总漕加二级等语。乾隆五年,以漕粮十分全完,各省粮道分别议叙之处,已载吏部《处分则例》,将此数句删去,并移入此门十分全完,照例议叙八字进呈。黄册内并无此二句。《律例通考》云,系进呈时添载。
   《戸部则例》。一,旗丁运粮抵通,无故挂欠者,坐粮厅勒限追究,仍行捆打。如有未完者,令总漕着落领运官丁分赔,于下年起解搭运。限满不完,査明参处。领运总运、督押各官,所管幇内,如有一丁挂欠,虽限内全完,亦不准议叙。仓场侍郎于歳底将挂欠丁名幇次汇行造册,送部査考。
   《漕运全书》。一,挂欠漕粮旧例,先在坐粮厅追比数月,仓场销算题参。千石以上者,送法司追比,千石以下者,发漕司追比。勒限一年,不完,仓场发南追比,再限一年追完。康熙五十四年题定。弁丁挂欠,嗣后免其留通追比,令仓场将欠粮旗丁,拏交运官,即行发南追赔。挂欠米石,限次年搭运赴通交纳。如次年不行搭运,总漕照例题参。(按刑例内,无限次年搭运赴通交纳一层。转解官物门,运粮旗丁或因折耗过多。亏短有因,例准挂欠搭解云云,均应参看。)
   谨按。挂欠例文在先,监守那移等项完赃(限内限外)减免例文在后,遂不免有参差之处。其限期若干日,并未叙明处分。例云按刑律,系以一年为限。而限内全完,应治何罪,是否酌减,亦未叙明。
□以上二条,均系康熙年间旧例,与现行例多不符合。而漕运全书,又以千石上下分别追比,均属彼此参差,且与收粮违限律意无渉。应与下一条均修改详明,仍移转解官物门内。
收粮违限  一,同幇运丁将赤贫无頼之丁混行互结,以致挂欠者,将本丁应赔五分半之内,互结各丁摊赔一分,(按即上条挂欠分赔之项。)其余令本丁赔补。
   此条系康熙五十年,戸部议准定例。原载转解官物门内,乾隆五年,移附此律。
   谨按。本丁既系赤贫无頼,从何赔补,上条有仍着总漕等官赔偿之语,似应修并为一,并与上二条均应修改,移于转官物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