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经世文编
- 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
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
政务处奏酌拟经济特科考试章程[摺]
奏为遵 旨酌拟经济特科考试章程恭摺仰祈 圣鉴事光绪二十七年四月十七日钦奉 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懿旨为政之道首在得人兄值时局阽危尤应破格求才以资治理允宜敬遵 成宪照博学鸿词科例开经济特科于本届会试前举行其有志虑忠纯规模闳远学问淹通洞达中外时务者着各部院堂官及各省督抚学政出具考语即行保荐并着政务处大臣拟定考试章程请旨办理等因钦此又六月初四日御史陈秉崧奏保荐经济特科请饬破除夤缘积习一摺钦奉 上谕着各部院堂官及各督抚学政于保送时虚心采访果系物望素孚确有实学者方准保奏等因钦此仰见 朝廷逾格求才循名责实之至意窃维特科之试以待异等之才 国朝两举鸿博特科得人号为极盛查第一次于康熙十七年正月奉 旨十八年三月集试相去甫逾一年第二次于雍正十一年四月奉 旨乾隆元年九月集试前后已逾四年是以雍正十三年二月十一月两蒙 特谕饬催敬缅 先朝旁求若渴 训词深厚薄海同钦今经济特科之举奉 旨将及一年仅前广西巡抚黄槐森保荐一人前安徽巡抚王之春保荐四人其余尚未有应 诏书者方今时事多艰人才尤亟各部院大臣及各省督抚学政均有以人事 君之责务当周谘博访各举所知应请 旨饬催认真遴保如期到京毋再观望因循用副 朝廷敬遵 成宪激励君羊才之盛典至考试但较一日之短长而保举则关平日之贤否荐章一出中外共闻该大臣等自不敢曲徇人情显违公论果有滥保非人等事自有吏议专条兹谨酌拟考试章程七条开列清单恭呈 御览如蒙 俞允即由臣等咨行京外各衙门一体遵行如有未尽事宜仍当随时奏明办理所有遵议特科章程缘由理合缮摺具陈伏乞 皇太后 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谨拟经济特科章程缮列清单恭呈 御览 一经济特科与古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相等士先器识而后文艺自应以行己为先两次博学鸿词科康熙十七年正月 圣谕则曰学行兼优雍正十一年四月 圣谕则曰品行端酉此次钦奉 懿旨 上谕以志虑忠纯物望素孚为断应责成该大臣等凡所荐举均页察明素行廉正不干清议者方准列保庶不至有夤缘干进等弊 一鸿博之举在遴选词臣故入选者均改翰詹官现官翰詹者均无庸列保现在经济特科以通知时事为要与词科取才略异自不能限以一途今拟自京官五品以下除京堂翰林读讲科道外外官四品以下除现任实缺道府外其余各员已仕未仕及举贡生监布衣准其一体保送均令于本年十二月以前到京取齐候试 一宋鸿词科分三等上等转一官选入改秩无出身人赐进士及第除馆职中等无出身人赐进士出身下等赐同进士出身许召试馆职 国朝两试鸿博均分一二等经济特科应照成案列为一二等至应如何分别 赐予出身改授京职外任或发往各省当差出洋游历其有出身人员量加升转均于引 见后恭候 圣裁 一康熙鸿博特科试一场乾隆鸿博特科试两场元年九月二十六日第一场二十八日第二场二年七月补试十一日第一场十三日第二场经济特科自应照乾隆成案分试两场俾得各尽所长以昭详密其第一场至第二场旧例只隔一日应俟查明与考人数多少阅卷迟速临期酌定 一鸿博特科康熙十八年在 太和殿前考试乾隆元年在 保和殿内考试近科 殿廷考试均在 保和殿内经济一科恭逢 临轩策问体制宜崇一切事宜均拟仿照 殿试旧章办理 一乾隆鸿博特科第一场试以赋诗论各一第二场试以两策补试第一场试以两策第二场试以赋诗论各一经济特科自无庸试以诗赋应请第一场试历代史事论二篇第二场试内政外交策两道以觇学识务去浮华 一政务处礼部会奏变通科举章程申明嗣后各项考试但期字画端整无庸刻意求工并准其添注涂改等语经济特科对策应即照此办理所用试卷照乡会覆试卷式酌增页数俾得畅所欲言
奏请变通八旗学校章程摺
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奴才宗室宝熙跪 奏为作育人才由迩及远请变通宗室八旗学校章程以培始基而收实效恭摺具陈仰祈 圣鉴事窃以振兴庶务必藉乎人才而培养人才必由于学校伏读上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上谕令宗人府八旗都统选择各旗子弟出洋游学此诚开通风气之至计培植人才之要图也回环跪诵感悚莫名然奴才至愚则犹有虑何也宗学久经废弛八旗官学夙鲜变通必中学已明胸有主见然后学西学乃不至见异思迁学成来归庶有裨于我之政治今学校未兴恐膺是选者一时尚难多觏则改设各项学堂似尤为根本之急务也伏查左右翼宗学及觉罗学共设十处常年经费不为不丰无如总副管等既罕通才难期振作虚糜侵蚀流弊滋多遂致教习向不到学学生恒不至馆每月数课不过虚应故事至期满时类皆臼工报成就学生几名而已至八旗官学八处每年经费由户部拨领三万余金近年造就科举之才亦颇称盛然询以内政外交中西一柢之学则瞠乎若后其误于从前之帖括占毕者亦无怪其然当此时事艰难人才消乏之际非扫除积弊变通办法不为功拟请援照同文馆归并大学堂之例将宗室觉罗八旗官学改并为小学堂八处中学堂两处庶规模整齐易于经理其宗学觉罗学原设之总管教习宜一律裁撤有在学年久者或可酌给升途改并以后凡学堂总办提调教习一切人员均归管学大臣就素所深知者自行延聘保送学生则小学卒业入中学中学卒业即可举入大学堂至各学生考取后住趾与某学相近者即入某学肄业八旗学生报考亦可由本旗径报学堂无页由国子监考送以归简易其 咸安宫官学景山官学两处亦请归并办理俾免两歧惟事不一则不能成任不专则罔有终学堂改设创始颇难总司得人收效乃速京师大学堂前蒙 特派吏部尚书张百熙管理将来中小学堂课程亦归该管学大臣所编定是宗室八旗学堂与大学堂有息息相通之故且各官学既请改为中小学堂十所经费容有不敷大学堂存欠较多若以一手经营亦可藉资挹注可否即行 简派张百熙兼管宗室觉罗八旗中小学堂以一事权而专责成之处伏候 圣明裁夺近日屡奉 诏旨饬办学堂若宗室八旗学堂能认真讲求人才何患其不出矧又令其出洋游学则于西国政艺必更能博观精取有所折衷根本至计兴学宜先愚明柔强全系乎此奴才为培植宗室八旗人才起见用敢昧卖陈是否有当伏乞 皇太后 皇上圣鉴训示施行谨 奏奉 旨一道 宝熙片 再查各省驻防亦有设立八旗官学及书院者类皆延聘蒙师数人山长一人虚糜经费有名无实拟请 严饬各省驻防将军副都统延访品学优长通达时务者不拘满汉人员派为总办提调将本营所有之官学及书院仿照府县各书院一律改为小学堂将来小学堂卒业后即送入省中学堂由此递升并许其出洋游学游历则有志之士争自濯磨学以愈愚不致如从前之固陋矣谨附片具陈伏乞 圣鉴谨 奏奉 旨一道 宝熙片 再近日各省所办学堂其总办提调教习等员闻竟有不学无识滥厂则其间者学员一不得人人才何由成就至府州县改设之中小学堂多有将西文西语添入一两斋而中学反未遑议及夫西文西语乃中学堂专门之一科小学堂断无羼入之理傥不先讲中学徒斤斤于此上者不过造就出一舌人之才下者则仅堪充一买办之事曾何补于我之政学乎相应请 旨通饬各督抚务当慎选学员力除瞻徇预防流弊核实奉行若仍如是苟且敷衍漠不关心深恐数年后成效无闻则学堂将为集矢之地矣愚者千虑敢献刍荛伏乞 圣鉴训示谨奏奉 旨一道
奏办京师大学堂情形摺
臣张百熙跪奏为筹办大学堂大概情形恭摺仰祈圣鉴事窃臣于上年十二月初一日奉上谕兴学育才实为当今急务京师首善之区尤宜加意作养前所建大学堂应即切实举办着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将学堂一切事宜责成经理务期端正趋向造就通才应如何裁定章程并着悉心妥议随时具奏等因钦此奉命以来臣当即悉心考察夙夜构思一面查勘现在情形一面豫筹将来办法计惟有钦遵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以仰副朝廷兴学育才之至意惟是从前所办大学堂原系草创本未详备且其时各省学堂未立大学堂虽设不过田各存体制仍多未尽事宜今值朝廷锐意变法百度更新大学堂理应法制详尽规模宏远不特为学术人心极大关系亦即为五洲万国所共观瞻天下于是审治乱验兴衰办强弱人才之出出于此声名之系系于此是今日而再议举办大学堂非徒整顿所能见功实赖开拓以为要务断非因仍旧制敷衍外观所能收效者也惟念臣本无学问粗识事情当国家图治之时正臣子致身之日固不敢安于简陋亦何至稍涉铺张诚深悉唐虞三代古世所以致太平极治之规又亲见欧美日本诸邦所以变通兴盛之故确有凭据谅不虚诬今日中国若议救败图存舍此竟无办法如使成规坐隘收效无从臣一身不足惜所恐上无以对圣朝下无以塞君羊望见轻外人更伤国体成败之故罔不随之臣既见及此敢不直陈用特粗拟推广办法五条敬为我 皇太后 皇上缕析言之 一办法宜豫定也查各国学堂之制大抵取幼童于蒙学卒业之后先入小学堂三年卒业乃升入中学堂如是又三年乃升入高等学堂如是又三年乃升入大学堂以中国准之小学堂即县学堂也中学堂即府学堂也高等学堂即省学堂也今虽奉明谕令各省府州县彳扁设学堂至今奏报开办者尚无几处是目前并无应入大学肄业之学生而各省开办需时又不知何年而学堂方可一律办齐又何年而学生方能次第卒业通融办法惟有暂且不设专门先立一高等学校功课田各仿日本之意以此项学校造就学生为大学之豫备科一面由臣请旨催办各省学堂三年之后豫备科所造人才与各省省学堂卒业学生一并由大学堂考取升入专门肄业所有豫备科功课谨遵绎本年变通科举普设学堂历次上谕分为二科一曰政科二曰艺[科](云)以经史政治法律通商理财等事隶政科以声光电化农工医算等事隶艺科惟取入豫备科肄业学生亦页平日在中学堂卒业者方能从事查京外所设学堂已历数年办有成效者以湖北自强学堂上海南洋公学为最此外则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东时敏学堂浙江求是学堂开办皆在数年以上余若天津高等学堂之已散学生出洋游历学生外洋华商子弟亦多合格之才再由各省督抚学政就地考取各府州县高才生咨送来京由管学大臣覆试如格方准送入学堂肄业其外省考试之法由大学堂拟定格式颁发各省照格考取以免歧异学生入学之后俟三年卒业由管学大臣择及格者升入大学正科有不及格者分别留学撤退恭查本年上谕已有各省选派出洋学生学成回华由督抚外务部考验之后候旨分别赏给举人进士明文大学堂豫备科卒业学生与各省省学堂卒业学生功课相同应请由管学大臣考验如格择尤带领引见候旨赏给举人升入正科又三年卒业再由管学大臣考验如格带领引见候旨赏给进士如此办法十年之后所造就者定多可用之材以之综理庶务当无不足富强之基必立于此惟是国家需才孔亟士大夫求学甚殷若欲收急效而少弃材则又有速成教育一法应请于豫备科之外再设速成一科速成科亦分二门一曰仕学馆一曰师范馆凡京员五品以下八品以上以及外官候选暨因事留京者道员以下教职以上皆准应考入仕学馆举贡生监等皆准应考入师范馆仕学馆三年卒业学有成效者请准由管学大臣择尤保奖师范馆三年卒业学有成效者由管学大臣考验后择其优异定为额数带领引见如原系生员者准作贡生原系贡生者准作举人原系举人者准作进士均候旨定夺准作进士者给予准为中学堂教习文凭准作举贡者给予准为小学堂教习文凭盖豫科之学生必取其年岁最富学术稍精者再加练习储为真正合格之才速成之学生则取更事较多立志猛进者取其听从速化之效此目前姑请缓立大学专门先办豫备速成二科之实在情形也
至将来奏定京师大学堂章程拟即全照大学规模恭拟上闻以备异日学成升入正科之用仍将现在所办高等学校之豫备科并附设之速成科章程暨颁发各直省高等学中学小学各章程一并奏进候旨遵行再专门正科开办虽尚可稍稽岁时而考求不能不预为地步拟俟照现拟章程先行开办后再由臣慎选通达纯正之员派赴欧美日本考察其现行章程应办书藉又讲求化学电学其房屋皆有一定造法以及光学家之暗堂医学家之煖房凡欲深究专门皆页先造特室其图式皆宜预向各国考求再中国学堂所请西人教习向皆就近延其本居中国者或为传教来华之神甫或为海关退出之废员在教者本非专门而学者亦难资深造且西国学问数年一变则其人才亦月异而岁不同将来延请教习专门亦非在彼国文部及高等学堂考问不能分其优劣似派员考察一层为必不可少之举现在湖北闻已派人先赴日本即用此意届时拟由臣选得其人再行奏请办理 一讲舍宜添建也查现在大学堂从前系暂拨应用原议本页另拨地面俾可建合格之屋又页令四面皆有空地以便陆续增造工医等项专门学堂今请仍照此议将来另页拨地新造方足以便推广而壮规模惟目前一切尚待推求一面赶为开办只好仍就旧基修葺并将附近地方增拓办理臣亲往勘视丈量学堂四面围墙计南北不过六十丈东西不过四十丈中间所有房屋仅敷讲堂及教习官役人等之用其西北两边讲舍共计不足百间非大加开拓万万不敷居住现勘得学堂东西南三面皆可拓开数十丈其地面所有房屋多系破旧民房若公平估价购买入官所费当不甚钜此项新拓地面即作为增建学舍之需查大学堂开办约有二年学生从未足额一切因陋就简外人往观者至轻之等于蒙养学堂此于上国声名极有关系朝廷兴学育才方以振起全局为要归臣诚不敢希图省事至使中国未收变通之效而先贻外人以口实之讥兄一经开办学生足额之后若再加以同文馆学生以及官员司役人等总在千人以上断非此方数十丈之地所能容纳查外省如广东之广雅书院湖北之自强学堂两湖书院上海之南洋公学视大学堂现在基址皆大至数倍或一倍不止断无京师制度反减于外省之理若过于狭隘不特无以示天下亦且无以示国中是增建讲舍实为学堂首先应办之事不能不据实上陈者也 一译局宜附设也查现隶大学堂之官书局开办最早当时即选译各局书籍及外洋各种报章上海设立南洋公学江宁新设学堂亦先后奏设译书局是译书一事实与学堂相辅而行拟即就官书局之地开办译局一所盖欲求中国经史政治诸学非藏书楼不足以供探讨之资欲知西国政治工商等情非译书局不足以广见闻之用也惟欲随时采买西书刷印译本更宜设分局于上海则风气既易流通办理亦较妥便又繙译东文费省而效速上海就近招集译才所费不多而成功甚易南中纸张工匠比京师尤贱拟即将东文一项在上海随译随印可省经费之半惟是中国译书近三十年如外洋地理名物之类往往不能审为一定之音书作一定之字拟由京师译局定一凡例列为定表颁行各省以后无论何处译出之书即用表中所定名称以归划一免淆耳目然译局非徒繙译一切书籍又页繙译一切课本泰西各国学校无论蒙学普通学专门学皆有国家编定之本按时卒业皆有定章今学堂既页考究西政西艺自应繙译此类课本以为肄习西学之需惟其中有与中国风气不同及牵涉教宗之处亦应增删润色损益得中方为尽善至中国四书五经为人人必读之书自应分年计月垂为定课此外百家之书浩如火因海亦宜编为简要课本按时计日分授诸生盖编年纪传诸子百家之籍固当以兼收并蓄使学子随意研求然欲令教者少有依据学者稍傍津涯则必页有此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之等级故学堂又以编辑课本为第一要事现各处学堂皆急待国家编定方有教法上海南洋公学江鄂新设学堂即自编课本以教生徒亦不得已之举也臣惟国家所以变法求才端在一道德而同风俗诚恐人自为学家自为教不特无以收风气开通之效且转以生学术凌杂之虞应请由臣慎选学问淹通心术纯正之才从事编辑假以岁月俾得成书书成之后请颁发各省府州县学堂应用使学者因途径而可登堂奥于详备而先得条流事半功倍莫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