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文字记

  册府元文宗太和二年十月诏天后所撰十二字竝却书其本字今按景龙以后碑志之文固皆书其本字矣不知何以复有此诏
  封祀坛碑 武三思撰 薛曜正书 天册万嵗二年今在登封县西万羊冈下截剥蚀亡其月日
  珍州荣徳县丞梁师亮墓志铭 正书 万嵗通天二年三月
  今在西安府百塔寺
  师亮字永徽以本朝年号为字犹汉袁绍之字本初【质帝年号本初】古人之无避忌如此
  中岳体先生潘尊师碣文 王适撰 司马承祯八分书 圣厯二年二月
  今在嵩山老君洞南题云弟子中岩道士□马□□书按唐书隐逸传司马承祯字子微事潘师正传辟谷导引术无不通师正异之曰我得陶隐居正一法逮而四世矣则此碑称弟子者司马承祯也广韵□亦司字老君洞即唐之逍遥谷潘师正传云居逍遥谷髙宗诏即其庐作崇唐观及营奉天宫又勑直逍遥谷作门曰仙防北曰寻真
  升仙太子碑 行书 圣厯二年六月
  今在偃师县南三十五里府店【缑氏山夲庙】
  明堂令于大猷碑 正书 圣厯三年十一月
  今在三原县
  碑云圣厯三年嵗次庚子十一月十二日合于雍州三原县万夀乡之先茔而碑非此时立也盖后续为之故其书竝不用武后所制字
  陪勑使麻先生祭岳诗 守博城县令马□□
  在岱岳观碑东侧面其文剥蚀不全久视二年记所称神都青元观主麻慈力即其人也武后遣之至观修醮神都即东都故有伊水嵩岩之句
  心经 正书 大足元年僧有晦建
  今在京师
  御制夏日防石淙诗并序 薛曜正书 久视元年五月
  今在嵩山石淙北崖上其诗天后自制七言一首侍逰应制皇太子显太子左奉裕率兼检校安北大都防相王旦太子賔客上柱国梁王三思内史狄仁杰奉宸令张易之麟台监中山县开圀男张昌宗鸾台侍郎李峤凤阁侍郎苏味道夏官侍郎姚元崇给事中阎朝隐凤阁舎人崔融奉宸大夫汾隂县开圀男薛曜守给事中徐彦伯右玉钤卫郎将左奉宸内供奉杨敬述司封员外于季子通事舎人沈佺期各七言一首文内天台讹右衔讹冲瀑水讹曝
  顺陵碑 正书 长安二年正月
  拓本
  首曰大周无上孝明髙皇后碑铭并序特进太子賔客监修圀史上柱圀梁王三思奉勅撰太子左奉裕率兼检校安北大都护相王旦奉勅书此武后追尊其母杨氏之碑其时睿宗为相王奉勅书之字体与景龙观钟铭同内虎字再见末笔俱不全箎字号字亦同犹未斥唐讳又君字作□亦他碑所未见疑古文君字亦类此仁山金氏谓商书太甲上篇自周有终相亦惟终当为自君古文君字似周故误作周
  唐君臣正论武后改易新字以山水土为地千千万万为年永主久王为证【萧元眘佛像赞证字作】长正主为圣一忠为臣一生为人一人大吉为君
  按旧唐书苏颋传宗欲于靖陵建碑颋谏曰自古帝王及后无神道碑若靖陵特建则祖宗之陵皆须追造宗乃止韦凑传语亦同靖陵者宗母昭成后窦氏之也然则唐之髙祖太宗皆无碑矣顺陵之有碑盖武后剙为之而干陵之有碑则中宗踵为之乎
  髙延贵造佛像赞 正书 长安三年七月
  韦均造佛像赞 正书 长安三年九月
  萧元眘造佛像赞 行书 长安三年九月
  李承嗣造佛像铭 正书 长安三年九月
  姚元景光宅寺造佛像铭 正书 长安四年九月今竝在西安府南门内华塔寺
  卫州共城县百门陂碑 辛怡谏文 张元琮记 孙去烦行书 长安四年
  今在辉县
  秋日宴石淙序 张易之撰 正书 阙年月
  今在嵩山石淙南崖
  上骑都尉相里瑞碑 正书
  今在汾阳县小相里之北太师墓上太师者五代时相里金也二碑竝列此碑漫灭特甚其可识者曰上骑都尉相里府君之碑曰相里瑞字凤威曰夫人任氏而中有而埊□字知其为武后时立也
  岱岳观造像记 神龙元年三月 景龙二年二月三年三月各一首
  □部将军功徳记 郭□□撰 八分书 景龙元年十月
  今在太原县天龙寺后将军名珣其氏曰□部而部上阙一字官至天兵中军副使右金吾卫将军上柱国开国公与其夫人黑齿氏造像之记其文曰本支京海世食旧徳相虞不腊之奇族行太上懐邦由余载格盖蕃将之归唐者也
  比丘尼法琬碑 僧承逺撰 刘钦旦正书 景龙三年五月
  今在西安府城外贾里村
  许公苏瓌碑 卢藏用序并八分书 张説铭 景云元年十一月
  今在武功县漫漶
  长安县丞萧思亮墓志铭 顔惟贞撰 正书 景云二年二月
  近出西安府城南神和原土中
  幽州石浮屠铭 甯思道书 景云二年四月
  拓本
  赐道士杨太希勅 景云二年六月
  在岱岳观东碑南面
  景龙观钟铭 睿宗御书 景云二年九月
  今在西安府钟楼上
  初唐人作字尚有八分遗意正书之中往往杂出篆体无论欧虞诸子即睿宗书亦如此犹之初唐律诗稍似古风平仄不尽稳顺开元以后书法日盛而古意遂亡遂以篆楷为必不相通分为两部然而蚩之从防岊之从巴黎之从薛之从虚之从□鼎之从析□益之从横□此皆见行于今代者而不察其为篆也诗篇书法日以圆熟而俗笔生焉亦世道升降之一端矣
  冯本残碑 □朝撰 八分书 先天元年十一月今在髙陵县西南七里府君庙
  凉国公契苾明碑 娄师徳撰 殷祚正书 先天元年十二月
  今在咸阳县
  此碑立于先天元年十二月乃宗受禅之后而碑犹用武后字又明父何力史作何而此碑作河又其中特勤字再见皆特勒之讹按北史突厥传大官有业护次特勒唐书突厥传可汗者犹古之单于其子弟谓之特勒【通典同温公通鉴考异曰诸书或作勑勤今从新旧二唐书】回纥传依托髙车臣属特厥近谓之特勒无君长契苾何力传父葛隋大业中继为莫贺咄特勒隋书髙祖纪突厥雍虞闾可汗遣其特勒来朝李崇传突厥遣使谓崇曰若来降者封为特勒史传中称特勒者甚多此乃作特勤又栁公权神防军碑亦云大特勤嗢没斯此皆书者之误若其中有云玉质金相作箱鹰字前从木后从才又其小失也
  志公碑 行书 开元三年二月
  其额云大唐齐州章丘县常白山醴泉寺志公之碑今仍在寺中而其地已割入邹平矣碑隂有志公像其下方断齾不全
  按此所述是梁之寳志与陆倕文略同而曰既墓彼山又坟兹岭则此地亦有志公坟也按雒阳伽蓝记别有一寳公岂即其人而作文者误以为梁之寳志乎不然何以一人而两葬也【按僧家有衣鉢爪髪塔不嫌两葬】
  灋藏禅师塔铭 田休光撰 正书 开元四年五月今在西安府南山
  赠歙州刺史叶慧明碑 江夏李□□ 国子□太学生□□□八分书 开元五年七月
  今在金乡县此为叶法善之父本传法善括州括苍人三世为道士皆有摄养占卜之术髙宗闻法善名徴诣京师法善自髙宗则天中宗殆五十年尝往来名山数诏入禁中尽礼问道然排挤佛法议者或讥其向背以其术髙终莫之测也睿宗即位称法善有防助之功先天二年拜鸿胪卿封越国公仍旧称为道士止于京师之景龙观又赠其父为歙州刺史年一百七嵗卒
  其叙叶氏云聃季食沈子髙封叶则叶字当音式渉反今人读为枝叶之叶者非也
  又其文有曰情隋地深字当作随而省为隋
  兖州都督于知微碑 姚崇撰 正书 开元七年六月
  今在三原县漫漶
  修孔子庙碑 李邕撰 张廷珪八分书 开元七年十月
  今在曲阜县庙中
  旧唐书张廷珪传廷珪素与陈州刺史李邕亲善屡上表荐之邕所撰碑碣之文必请廷珪八分书之廷珪既善楷隶甚为时人所重庭字作廷邕传同
  云麾将军李思训碑 李邕撰并书 行书 开元八年六月
  今在蒲城县
  华岳精享昭应之碑 八分书 开元八年
  今在华隂县西岳庙中其文即刻于后周天和二年颂碑之隂宣义郎行华州华隂县主簿咸廙撰殿中侍御史刘升书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华州刺史上柱国李光休题额碑之右旁有顔鲁公大字题名乾元元年十月左旁有贾竦谒华岳庙诗元和元年十月作并书太和六年四月侄男宣义郎行华州叅军琡重修碑之下方亦有唐人题名此碑前后空处为宋人搀入题名甚多幸正文皆八分书题名或隶或行不相混耳庙中古碑嘉靖末地震多毁唐碑惟此与述圣颂二通仅存
  古碑隂多无刻字故后周之碑而唐人得以刻之观此一碑而周人之质朴唐人之谦约两见之矣按此为华隂县主簿咸廙而新唐书赵冬曦传有大理评事咸廙业亦开元时人恐即是一人
  北岳府君碑 韦虚心撰 陈懐志行书 开元九年三月
  今在曲阳县北岳庙中
  镇军大将军吴文墓铭 兴福寺僧大雅集王右军书开元九年十月
  此碑万厯末浚西安府城濠得之今置儒学中俗谓之半截碑
  其文有曰夫人李氏圆姿替月润睑呈花唐人写状妇容云尔犹有硕人诗意今人以为嫌不肯作此语矣
  云居寺石浮图铭 梁髙望书 开元十年四月今在房山县
  秦望山法华寺碑 李邕撰并书 开元十一年二月今重刻在绍兴府秦望山
  御史台精舍碑 崔湜撰 梁升卿八分书 开元十一年
  今在西安府儒学
  碑隂题名表其上格曰侍御史并内供奉列卢懐慎等名中格曰殿中侍御史并内供奉列崔湜等名下格曰监察御史下有一并字下缺不全列陆景初等名其卢崔陆三人姓名竝八分书盖梁笔也余则正书乃后人续书之者 碑额空处前后皆有刻前刻监察御史及姓名后刻知杂侍御史及姓名有自天寳元载以后七字按天寳三年始改年为载不当云元载恐是追书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曰唐有三院御史侍御史谓之台院殿中侍御史谓之殿院监察御史谓之监院读此文知唐时御史台有狱又于其旁立精舎援引释典以劝人回心作善然考之旧唐书开元十四年崔隐甫为御史大夫在职强正无所回避自贞观年李干祐为御史大夫别置台狱有所鞫讯便辄系之由是自中丞侍御史以下各自禁人牢扉常满隐甫引故事奏以为不便遂掘去之则其狱未几而废又言温造为御史中丞太和二年十一月宫中昭徳寺火宰臣两省京兆尹中尉枢密皆环立于日华门外令神防兵士救之唯台官不到造奏以台有系囚恐縁为奸追集人吏隄防所以至朝堂在后则又不知何时而复置也【新书隐甫传云其后患囚往来或漏泄复系之厨院云】宋时亦有台狱曽肇记云始自开寳五年
  池州刺史冯公碑 崔尚撰 郭谦光八分书 开元十一年
  今在咸阳县其文曰公讳仁□字□长乐人冯文王之也仁下阙一字
  娑罗树碑 李邕撰并书 行书 开元十一年今重刻在淮安府
  张弨曰其末曰一归可门可门者何门也考説文谁何之何本单作可其从人者则为儋何之何易何校灭耳诗何蓑何笠尔雅何鼓谓之牵牛是也后借为谁何之何更以担荷为儋何字字日繁而忘其本矣此文以可为何可见开元时文字尚存古法
  石佛堂记 孙义龙撰并书 行草 开元十二年三月
  今在临城县李庄漫漶
  净业法师塔铭 毕彦雄撰 正书 开元十二年六月
  今在西安府城南香积寺
  凉国长公主碑 苏颋撰 宗八分书 开元十二年十一月
  今在蒲城县
  其文有云开元十二载八月辛丑薨于京永嘉里第按唐书天寳三年正月丙辰朔改年为载而此在其前二十年已云载矣盖文字中偶一用之后乃施之诏令符牒耳
  杨将军新庄像铭 正书 开元十年
  今在西安府南门内华塔寺
  右武卫大将军乙速孤行俨碑 刘宪撰 白羲晊八分书 开元十三年二月
  今在醴泉县叱干村漫漶
  古义士伯夷叔齐二公碑 梁升卿撰并书 八分书开元十三年
  今在蒲州首阳山二贤庙中其文书于碑之两面其侧有后唐同光元年护国军节度押衙丁约建立庙宇题字
  述圣颂 正书 开元十三年
  今在华隂县岳庙之东道院京兆府富平县尉达奚珣撰序左补阙集贤殿直学士吕向撰颂并书其隂之上方有韩赏告岳神文韩择木八分书下方有大厯九年华隂令卢朝彻谒岳庙文有贞元九年十三年题名左旁有乾元二年张惟一祈雨记右旁有上元元年华隂县令王宥等题名李枢书上为篆下为八分
  纪泰山铭 宗御制并书 八分书 开元十四年今在泰山顶石崖上
  东封朝觐颂 苏颋撰 开元十四年
  在纪泰山铭右石崖上近有闽人林焞开府山东以忠孝防节四大字镵于其上颂文毁去其十三四观者笑之
  恒山祠碑 张嘉贞撰并书 行书 开元十五年八月
  今在曲阳县北岳庙中旧唐书本传嘉贞为定州刺史至州于恒岳庙中立颂自为文书于石其碑用白石为之素质黒文甚为竒丽先是岳祠为逺近祈赛有钱数百万嘉贞自以为颂文之功纳其数万今白石碑尚在本传又言嘉贞官至宰相不为子孙立业岂好货者乎或矜夸其文则有之然唐人以文取钱未尝以官取钱嘉贞于此又仅百而取一古之疾也今也或是之亡矣
  道安禅师碑 宋儋撰并书 行书 开元十五年十月
  今在嵩山防善寺废戒坛前中断
  少林寺碑 裴漼撰并书 行书 开元十六年七月今在大殿东南钟楼下
  叶封曰文称有御书碑额七字当是明皇书今亡之而上有横刻开元神武皇帝书七字似属后人所为碑隂有少林寺赐田牒
  碑内王字俱镌去按金史海陵正隆二年二月癸卯改定亲王以下封爵等第命置局追取存亡告身公私文书但有王爵字者皆立限毁抹虽坟墓碑志竝发而毁之则知前代封爵之碑有王字者多毁仆于此时而此碑以梵力独存乃其间王宫夏王王言育王等字亦从而镌去矣完顔之不通文义而肆为无道可胜叹哉
  唐碑遇帝号必空三字此碑所纪宇文周事有明皇帝皇上空三字有隋髙祖祖上空三字而前有周武帝却不空盖缁流不通古今者之所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