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文字记

  旧唐书东夷传新罗王真徳遣其弟国相伊赞于金春秋及其子文正来朝春秋请诣国学观释奠及讲论太宗因赐以所制温汤及晋祠碑并新撰晋书将归国令三品已上宴饯之
  淤泥禅寺心经 正书 贞观二十二年三月
  今在京师城内西南隅秀峰寺其末曰大唐贞观二十二年三月吉日建立误作三十二以三字改成弍字按贞观止于二十三年此碑疑是后人伪刻然予见兖州龙兴寺修三门记宋太平兴国七年刻亦以八字改成七字古人碑碣之文亦有草率若此者此碑又曰宫官张功谨敬徳监造今山东河北寺院多云创自敬徳或谓是尉迟敬徳非也敬徳名防考许敬宗所作神道碑及本传竝无镇幽州事亦不当列于宫官之下也又史言尉迟敬徳晚年闲居学延年术修饰池台奏清商乐以自奉养不交通賔客凡十六年而不闻其事佛
  国子祭酒孔頴达碑 于志宁撰 正书 贞观二十六年
  今在醴泉县残缺
  梁公房龄碑 褚遂良正书
  今在醴泉县











  金石文字记巻二
<史部,目录类,金石之属,金石文字记>
  钦定四库全书
  金石文字记卷三
  昆山顾炎武撰
  唐
  芮公豆卢寛碑 正书 永徽元年
  今在醴泉县残缺
  大唐三藏圣教序并记 太宗撰序 髙宗撰记 褚遂良正书 永徽四年十二月
  今在西安府城南慈恩寺塔下
  赵崡曰据张茂中逰城南记云寺经废毁殆尽惟一塔俨然则今寺亦非唐剙而塔自宋熙宁火后不可登万厯甲辰重加修饰施梯始得至其巅求记所谓唐人墨迹孟郊舒元舆之类皆不可得塔下四门以石为桄桄上唐画佛像精絶为防人刻名侵蚀可恨东西两龛褚遂良书圣教序记尚完好而唐人题名碑刻无一存者问之僧云塔前元有碑亭乙卯地震塔顶坠压为数段今亡矣
  万年宫铭 髙宗御制并书 行草 永徽六年五月今在麟逰县
  旧唐书髙宗永徽二年九月戊戌改九成宫为万年宫干封二年二月辛丑改万年宫依旧名九成宫册府元永徽五年五月制万年宫铭刻石于永光门外仍令中书门下及文武三品已上并学士自书名位于碑隂刻之
  尚书张后碑 正书 显庆三年三月
  今在醴泉县
  卫公李靖碑 许敬宗撰 王知敬正书 显庆三年今在醴泉县残缺
  其文有曰悯兹视即肉字谓蚩愚之人也史记李斯传禽鹿视肉索隐曰禽鹿犹禽兽也言禽兽但知视肉而食之庄子及苏子曰人而不学譬之视肉而食文子言人有二十五等其二十四等谓之肉人广韵肉俗作越絶书陈音对越王断竹续竹飞土逐作此字乃俗书也而今人以为古字误矣
  王居士砖塔铭 上官灵芝撰 敬客正书 显庆三年十月
  近出终南山楩梓谷土中
  兰陵长公主碑 正书 显庆四年十月
  今在醴泉县首曰太宗文皇帝之第十九女也残缺
  岱岳观造像记 正书 显庆六年二月
  泰山之东南麓王母池有唐岱岳观今存小殿三楹土人称为老君堂其前有碑二髙八尺许上施石盖合而束之其字每面作四五层每层文一首或二首皆唐时建醮造像之记周环读之得显庆六年一首仪凤三年一首天授二年一首万嵗通天二年一首圣厯元年一首久视二年一首长安元年一首四年二首神元年一首景龙二年一首三年一首景云二年三首开元八年一首大厯七年一首建中元年一首其空处又有唐代人题名书法不一东侧面有诗一首其下题名西侧面题名亦有诗一首中二侧面皆无字唐碑存于泰山者唯此及宗泰山铭苏颋东封朝觐颂二文皆磨厓刻于山上而此碑在山下以小而双束故不仆书非名笔故摹拓者少而独完至今因叹唐时六帝一后修斋建醮凡二十许共此二碑亦异乎近代之每嵗一碑以劳人而灾石者矣但不知赵徳甫金石録何以不收恐古人碑记失传者正多耳碑下为积土所壅予来防数四最后募人发地二尺下而观之乃得其全文云
  许洛仁碑 正书 龙朔二年十一月
  今在醴泉县残缺
  大唐三藏圣教序并记 褚遂良正书 龙朔三年六月
  今在同州
  按旧唐书褚遂良传永徽元年出为同州刺史三年徴拜吏部尚书显庆三年卒于爱州至龙朔三年则遂良之亡已五年矣恐是后人追刻也
  王撰曰碑后有大唐褚遂良书在同州倅防十一字当是后人补书其书法亦微不类
  道因法师碑 李俨撰 欧阳通正书 龙朔三年十月
  今在西安府儒学
  古人晤悟二字多通用此碑才晤聪晤即晤三空皆是悟字而王右军兰亭序悟言一室之内又以晤为悟陆云逸民赋明发悟歌亦以晤为悟
  骑都尉李文墓志铭 正书 麟徳元年二月
  今在同州
  会善寺造像记 八分书 麟徳元年十月
  今在本寺大殿前右
  赠太师孔宣公碑 崔行功撰 孙师范八分书 干封元年
  今在曲阜县庙中
  碑文内升二字升音陞音防隶释汉苦县老子铭有星字司隶校尉杨孟文石门颂上顺极白石神君碑米五钱注竝云斗字【汉隶分韵升二字上升下斗】唐比丘尼法琬碑天分斗极竟作升字则谬矣昔人以其文易混故改为斗俗作斗而二字多有误者故汉书食货志治田勤谨则畆益三升不勤则损亦如之臣瓒曰当言三斗尚书帝命验黄曰神斗博雅误作神升又世语姜维胆大如升误作斗
  字之从斗者汉樊毅复华下民租田口筭碑斛作□苦县老子铭凉州刺史魏元平碑科作□魏受禅碑料敌用兵料作□王知敬李卫公碑运奇料敌料作□欧阳通道因法师碑斜作□韦虚心郑子春北岳庙碑史惟则庆唐观金箓斋颂魁作□晋书孝武帝纪论谢之善□军事何超音义曰□力吊反一作料后人不知古人书法妄改为断而淳化阁帖晋简文帝书斟字作□又于旁加一防以别升字后周华岳颂□字亦同张公礼龙藏寺碑揖让而升大寳升字作斗以斗加一为升则不经之甚矣
  燕公于志寜碑 令狐徳棻撰 子立政正书 干封元年十一月
  今在三原县
  郭君碑 干封二年
  今在汾阳北七十里郭社村
  朱彛尊曰碑文有云挥霜而斩老生盖从太宗攻霍邑者按唐书宋老生投堑为刘基所杀而温大雅创业起居注则云老生攀绳上城军头卢君谔所部人跳跃及而斩之今读此碑乃知挥刃者之为郭君而首二行剥裂其名字门世及撰文者皆阙其知为郭君者借有碑额存尔
  华阳观王先生碑于敬之撰 王宗正书
  拓本其文但云干封二年十一月九日卒不着立碑之年按旧唐书髙宗调露二年二月戊午赐故玉清观道士王逺知諡曰升真先生赠太中大夫此碑所谓王先生名轨字洪范乃逺知之弟子也
  淄川公李孝同碑 诸葛思祯正书 咸亨元年五月今在三原县
  碧落碑 篆书 韩王元嘉四男为母房太妃立碑云有唐五十三祀龙集敦牂则咸亨元年也【唐书言垂拱中元嘉徙绛州刺史与此不合】
  今在绛州有咸通十一年郑承防释文但篆文难通者颇多而翻刻复多舛误如淮馆仪僊释僊为山贪逮余漏释逮为建注仪邻以同焕释同为洞直书心事释书为言敂心感慕释敂为叨竝误
  敂古叩字出周礼宋谢灵运山居赋巻敂舷之逸曲感江南之哀叹用此字此碑用粤若稽古作乩托字作侂宋韩侂胄字本此
  大唐三藏圣教序记并心经 僧懐仁集王右军书咸亨三年十二月
  今在西安府儒学
  王撰曰序中如金容掩色心经中色不异空空中无色诸色字于草法合至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无色声香味触法诸色字乃包字集书者误以此作色字耳观天地苞乎隂阳苞字下体文抱风云之润抱字右邉自见而昔人无言及之者
  金刚经 王知敬正书 咸亨三年月
  今在少林寺殿后字多剥落
  郑惠王石塔记 行书 咸亨四年
  今在潞安府
  亳州録事叅军残碑 八分书 咸亨四年
  今在   叅军亡其姓但有父贤隋校书郎字又曰夫人恒农杨氏恒农本农避太子名改之又曰嫡子银青光禄大夫直昭文馆上柱国长乐下缺
  西峰秦皇观基浮图铭 乔师望撰并书 八分书上元二年七月
  拓本
  此当在华山西峰而今不得其处基字不讳而文有云匈奴□猎关塞□清越裳奉贽风尘不惊知其为前上元也师望时为华州刺史
  薛公阿史那忠碑 正书 上元二年
  今在醴泉县
  明徴君碑 髙宗御撰 髙正臣书上元三年四月今在上元县栖霞寺唐有两上元此云景子者髙宗号也
  旧唐书明崇俨累迁正谏大夫特令入阁供奉崇俨每因谒见輙假以神道颇陈时政得失帝深加允纳润州栖霞寺是其五代祖梁处士山賔故宅帝特为制碑文亲书于石论者荣之今按此碑乃髙正臣书史家以御制并讹为御书耳
  上柱国任君碑 正书 上元三年十一月
  今在汾州府南门外二里文侯村
  任君名防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临济县开国男贞观十七年二月卒夫人郭氏其文有曰未挂东都之冠先覆北墉之首按论语伯牛有疾注礼病者居北牖下仁山金氏曰牖字误当作墉盖室中北墉而南牖墉墙也
  修孔子庙诏表 八分书仪凤二年七月
  今在曲阜县庙中武徳九年诏一通干封元年诏一通皇太子请立碑表一通干封元年祭文一通共一碑金明昌三年开州刺史髙徳裔记重建嵗月于末
  英公李勣碑 髙宗御制并书 行草 仪凤二年十月
  今在醴泉县
  □广韵作贙胡畎切兽名似犬多力出西海倒一虎者非也五经文字亦云贙于犬反从二虎从贝俗以二虎颠倒与説文字林不同此书用俗体倒一虎而又缺一笔以避太祖讳今人不识之矣苏文举开业寺碑亦用此体尔雅贙有力注出西海大秦国有养者似狗多力犷恶沈佺期驩州寄家人诗且惧威非贙寜知心是狼杜甫哀苏源明诗不要悬黄金胡为投乳贙寄刘峡州诗乳贙号攀石饥鼯诉落藤注引炙毂子载贙铭曰爰有犷兽厥形似犬饥则驯服饱则反眼出于西海名之曰贙
  梁升卿御史台精舎碑作一武一虎更奇
  文选左思魏都赋蒹葭贙雚蒻森李善注引説文曰贙分别也此又一义
  岱岳观造像记 仪凤三年三月
  开业寺碑 苏文举正书 开耀二年二月
  今在元氏县封龙山西吴村
  碑隂多宋人题名有曰济南李致至道王亢退之沿檄过此同宿承天佛舎元祐辛未阳月念五日题以廿为念始见于此杨用修谓廿字韵书皆音入惟市井商贾音念而学士大夫亦从其误者也
  天后御制诗并书一通 王知敬正书 永淳二年九月
  今在少林寺
  中书令马周碑 许敬宗撰 殷仲容八分书
  今在醴泉县残缺
  申公髙士亷茔兆记 许敬宗撰 赵模正书
  今在醴泉县残缺
  散骑常侍褚亮碑 八分书
  今在醴泉县残缺 以上三碑皆髙宗时立
  王徴君临终口授铭 弟绍宗甄録并书 正书 垂拱二年四月
  今在嵩山老君洞南徴君即王宗也
  美原神泉诗并序 篆书 垂拱四年四月
  今在富平县碑两面其一面为云阳主簿明台子徐彦伯字光序裕明子河东尹元凯字棫左司郎中温翁念字敬祖天官员外郎李通字至逺各诗一首五言十二句其额曰大唐裕明子书其一面为美原县尉□□旦字序内三人皆以一字为字
  泽王府主簿梁府君并夫人唐氏墓志铭 四品孙义阳朱賔撰 五品孙荥阳郑庄正书 垂拱四年十一月
  近出终南山楩梓谷土中
  岱岳观造像记 天授二年二月 万嵗通天二年圣厯元年腊月 久视二年正月 长安元年十二月四年九月 十一月各一首
  碑凡大周年者天作而地作埊人作圣作□臣作□年作□月作□亦作【韵防以为生字误考此碑及顺陵碑字竝是月字】日作□星作○正作授作【契苾明碑授作□】初作□唯□字无可考疑是应字凡数字作壹贰叄肆捌玖等字皆武后所改及自制字其□厯年记有云设金箓宝斋河图大醮桼□桼古七字太经攡曰运诸桼政棿曰棿拟之二桼方言曰吴有桼娥之台【晋束晳居释夕宿七娥之房】王莽候钲铭候钲重五十桼斤是也后人不知妄于左旁添凿三防浅而大又稍偏知非一笔【唐碑书七字亦有作漆者今墨子书周公旦朝读书百篇夕见漆十士张参五经文字七作漆后人省笔作柒柒即漆之草书赵古则谓以七漆二字合成造之非也山海经刚山多柒木水经注漆水下有柒县柒渠柒溪字皆作柒今作防又柒之省】
  旧唐书睿宗纪先天二年三月癸巳诏制敕表状书奏牋牒年月等数作一十二十三十四十字是知前此皆借壹贰等字矣不知其始于何年也
  程大昌演繁露曰古书一为弌二为弍三为弎盖以弋为母而一二三随数附合以成其字特不知单书一画为一单书二画三画为二为三起自何时今官府文书凡其记数皆取声同而防画多者改用之于是壹贰叄肆之类本皆非数直是取同声之字借以为用贵点画多不可改换为奸尔本无义理若十之用拾八之用捌九之用玖尤为不伦【韵防捌破声刘歆遂初赋石捌破之嵒嵒】亦有似可相通者易之参天两地左传自参以上则往称地来称防是尝以参为三矣【考工记鍭矢参分茀矢参分庄子参月而后能外天下史记滑稽传饮可八斗而醉二参竝以参为三】顔子不贰过士有贰宗国不堪贰为其与正为副则贰之为二尚或可以傅会矣在顔师古时江充固已讹犬台为太壹又薛宣传本曰壹笑为乐而俗本乃改壹笑为壶矢是此时一己为壹矣若元本不用壹字则一字本止一画何縁转易为壶也又今汉书凡一字皆以壹代【诗台醉日富台者之来大学台是皆以修身为本周礼典命其士台命公羊襄二十九年传许夷狄者不台而足】则一变为壹已在师古之前矣【册府元谓叙传班壹当作一流俗本改壹为误非也】然而古今经史凡书千百之字无有用阡陌之阡伯叔之伯者予故疑旧本不曽改少画以从多画也然不能究其起自何时
  洪氏容斋随笔曰古书及汉人用字如一之与壹二之与贰三之与叄其义皆同鸤鸠序刺不壹也又云用心之不一也而正文其仪一兮表记节以壹惠注言声誉虽有众多者节以其行一大善者为諡耳汉华山碑五载壹巡狩祠孔庙碑恢崇壹变祝睦碑非礼壹不得犯而后碑云非礼之常一不得当则一与壹通用也孟子市价不贰赵岐注云无二价者也本文用大贰字注用小二字则二与贰通用也易系辞参天两地释文云参七南反又如字音三周礼设其参注参谓卿三人则三与参通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