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刻丛编

  汉栁敏碑隂六玉
  栁敏碑隂其上刻一禽若凤其下则麟也中有牛首衔环两旁凡六玉其左则瑁圭璧其右则琮璋璜【续】
  忠州
  【春秋战国为巴地秦属巴郡二汉蜀晋宋齐梁因之梁立临江郡后周兼立临州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属巴东郡义宁二年复立临州唐贞观八年改曰忠州天寳元年曰南賔郡前蜀后蜀因之今县四临江 垫江 丰都 南賔】
  汉县三老杨信碑
  县三老杨信碑石已剥鲜有成章者惟官氏名字俱存所云陈留太守则其父祖也其文有蛮夷盗贼及奬厉兵甲之句盖是述其扞宼之绩其官惟有官掾功曹四字其中有惟兮和平大汉元年之文惟兮叹惜之辞和平者威宗之纪年其未云七十有二遭疾则其所终之夀也【释】
  唐仙都观王隂二仙翁碑
  唐李防之撰施楚玉正书景云二年正月立【金石录】
  唐仙都观王隂二真君碑
  唐薛镜一撰宇文楚珪正书景云三年正月立【复斋碑录】
  唐明皇梦真容诏
  开元中刻【诸道石刻录】
  唐明皇游太守康公诗
  唐明皇御制并行书古篆额天寳十三年二月建【复斋碑录】
  唐御制御书诗刻石记
  唐南賔太守康昭逺谨述天寳十三年甲午二月七日癸酉建【复斋碑录】
  唐仙都观王隂二真君影堂碑
  唐李吉甫撰储伯阳行书贞元十四年正月立【金石录】
  唐论土洲记往复书
  唐段文昌撰房式述正书无姓名贞元十七年十一月【金石录】
  唐土洲耆老思旧记
  唐段文昌撰王同正书贞元十五年记元和十五年十二月建【复斋碑录】
  唐修仙都观记
  唐段文昌撰李师复正书太和七年正月五日立【复斋碑录】
  唐题仙都观诗
  唐南卓张次宗作太和八年五月十八日【复斋碑录】
  唐仙都观修斋灵感记
  唐段成式撰李腾书咸通四年五月十七日立【复斋碑录】
  唐扶风公创造仙都观天尊殿石像记
  唐蹇宗儒撰尹翃正书并题额咸通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记【复斋碑录】
  唐仙都观老君石像记
  唐冯涯撰尹翃正书咸通五年七月五日记【复斋碑录】
  唐仙都观新建南楼记
  唐栁骈撰杨珪书咸通三年四月记干符三年七月建【复斋碑録】
  唐仙都观黄箓斋祥瑞诏
  中和二年【诸道石刻录】
  前蜀仙都观石函取经记
  杜光庭撰正书天复七年四月【复斋碑录】
  后蜀重刻卢潘平声诗
  泰政五年十月三日杨仁煦以旧本重刻【复斋碑录】
  万州
  【春秋战国为巴地秦二汉属巴郡建安中分属巴东郡晋宋齐皆因之后周立安乡南都二郡兼立南州后改安乡曰万州南都曰怀德隋州郡并废属巴东郡唐武德二年立南浦州八年州废属防州九年复立曰浦州贞观八年曰万州天寳九年曰南浦郡前蜀后蜀因之今县二南浦 武宁】
  汉真道冢地碑
  真道冢地碑延熹七年真道以钱八千从真教兄弟市此地广二十二丈其文戒约后世作冢取上方隅但得宿山居留不得争讼舎地怖之以天帝诛疾劝之以勉崇孝道戒之以不得违犯先人之约字札紊碎不能尽述【续】
  唐永刺史冉仁才碑
  唐张昌龄序李崇真行书弟子恂书名龙朔三年二月十二日立【复齐碑録】
  唐岑先生铭
  唐严浚撰正书无姓名乾元三年四月【金石録】
  唐大云寺岑公石洞志
  唐段文昌撰元和八年十月立在大云寺【复斋碑録】
  涪州
  【春秋战国为巴地秦二汉属巴郡建安二十一年蜀分立涪陵郡晋因之后废而复立隋开皇初又废属渝州唐武德元年祈置涪州天寳元年曰涪陵郡前蜀后蜀因之今县三涪陵  乐温武龙】
  汉广汉绵竹令王君神道
  建宁元年十月造县令字作苓汉人淳质文字相近者多假借用之如县令字人所常用而尚假借何也【金石録】广汉绵竹令王君神道九字微杂篆体绵字作曰下木畧与县字相混故赵氏误作广汉县令而谓其借苓为令也欧阳公博收并蓄顾弗深考姓名字画多有误读者德父治郡之余专意金石刻辨证亦甚精确独此碑为可笑尔【释】
  汉刘让阁道题
  刘让所题十六字相传云在蜀中阁道建宁者灵帝年号汉碑书犍为之犍皆作楗【释】
  建宁元年十月上旬工楗为武阳刘让题十六字作一行金石録误以此合之广汉王君神道
  唐相思寺弥勒石像记
  光化三年五月二十一日【后斋碑録】
  恭州
  【古巴子之都战国为秦所并立巴郡二汉因之初平六年分巴为二郡以江州为永宁郡建安六年复为巴郡蜀晋宋齐因之梁兼立楚州西魏后周因之隋开皇初郡废改州曰渝州大业初州废为巴郡唐武德元年曰渝州天寳元年曰南平郡蜀王氏孟氏皆因之皇朝崇宁元年更名今县三 三巴 江津 壁山】
  晋夜郎太守母稚碑并隂
  晋故宁逺将军绥蛮防军夜郎太守母府君之神碑额二十字君讳稚字君孙隆安三年嵗运己亥十月十五日主簿张熊等立
  碑隂司马行谈指令巴西陈【碑缺】防军事行夜郎令巴西杨玉等题名【复斋碑録】
  晋义熈灵石社日记
  石以二月社日立先鉴传铭于圮必泰今大篡既正皇晋中兴西宼有独尽之势闗洛有可乗之兆年丰气和物宁其极旷代防微复着于今輙抑奉时仰协人防飞旍命旅廓宁岷夏矣义熈三年二月八日戊申社日记【复斋碑録】
  唐渝州游仙观杜法师功德碑
  唐韩太冲撰王义临书法师讳隐居字贞干垂拱三年立【复斋碑録】
  唐张萱灵石碑
  天寳十五载正月【下上碑并诸道石刻録】
  唐王升灵石碑
  乾元三年二月
  唐郭英干灵石碑
  广德二年二月
  唐杨冕灵石颂
  大厯四年正月
  唐李全灵石诗
  大厯十年正月
  唐任超灵石碑
  建中四年正月
  唐贺若公灵石碑
  温从撰太和七年二月
  唐陈君从灵石铭
  陈宪撰防昌四年
  唐牟崇厚灵石铭
  张孟撰大顺元年二月
  唐张武题记
  景福元年三月二日
  唐牟知猷灵石诗
  景福元年三月十日
  梁山军
  【皇朝开寳三年以石氏屯田务立县一 梁山】
  汉都乡孝子严举碑
  都乡孝子严举碑崇七尺其二分之下横有裂文近岁出梁山军所传者皆至裂文止石理皴剥文意间断不知其尚有阙遗也予再得之始是全碑严举姓名甚分明其碑有文有颂又有辞曰十六句盖严举之父仕至郡守三女无男以举为后举能和顔奉亲送终尽孝母氏年老事继若真德刑州里官表门闾弟子共为立碑又有数行载邑官甄表之因颛称其为父行丧服制逾礼延熹之七年也【续】
  汉严举碑隂
  碑云丞广汉属国王杜字文拒右尉楗为南安周位字恵照三十六人题名多称弟子者【复斋碑录】
  汉谒者北屯司马左都侯沈府君神道
  汉交阯都尉沈君神道
  交阯都尉沈君二神道其上各刻朱雀其形相向知此盖是一人犹王稚子阙尽书其所厯官也其下又刻蛇虎首所画甚工此字及冯焕王稚子阙皆是八分书张怀瓘所谓作威投防腾气扬波者也【释】
  云安军
  【开寳六年以防州云安县置军县一 云安】
  汉郑子真宅舎残碑
  郑子真宅舎残碑所存其上十数字余石碎矣首云所居宅舍一区直百万继云故郑子真地中起舎一区七万凡宅舎十有二区其次有辞语有岁月云平四年上存四防必熹平也【释】
  汉金广延母徐氏纪产碑
  金广延母徐氏纪产碑其辞云光和元年五月中旬金广延母自伤纪考姓徐氏元初产永夀元年出门托躯金掾李本自此之后其石半灭所存者其下段尔徐氏归于李本有男曰恭字子肃早终故立从孙广延为后广延弱冠而仕又复不禄碑云广延年十八娶妇徐氏子肃亦有年十八字而阙其下文当亦是载其婚聘子肃残碑亦有妻字可证此碑字子肃之上有两字不甚明上一字髣髴是恭其下颇类成字但汉人无二名而舎恭有墓阙及残碑皆云恭字子肃可以证广延之子字子肃者即金恭也但恭之下多一字所不可晓【释】
  汉钜鹿太守金君阙
  钜鹿太守金君阙七字今在蜀道不知其人也【释】
  汉处士金恭阙
  处士金恭字子六字子下一字惟存一笔以墓碣及金广延母碑防之知其字子肃也此石圭首甚锐其上刻三足乌其次横刻此数字其下有一人执扇而乗马两旁有螭衔环近岁出于云安军土中【释】
  汉金恭碑
  金恭碑其石剥缺残章少有可认者金掾李本即其父也二弟曰广延曰雍直其母徐氏有纪赀产碑【释】
  唐杨云外尊师碑
  杜光庭撰在云升宫【复斋碑録】
  福建路
  福州
  【大都督府春秋为七闽地秦为闽中郡汉武帝为治县属防稽郡东汉因之吴分属建安郡晋太康三年立晋安郡宋齐因之陈兼立闽州后改曰丰州隋平陈郡废改州曰泉州大业初州废立建安郡唐武德元年曰泉州景云二年曰闽州开元十三年改今名天寳元年曰长乐郡后陞威武军节度唐末为闽王氏所据石晋时入吴越后周改彰武军皇朝太平兴国二年复曰威武军今县十二闽县 候官 福清 怀安 长溪 连江古田 长乐 永福闽清 罗源 宁德】
  观音寺古篆
  篆书十字在福州永防县观音院后山上闽人黄孝立为子说曰山无名而甚髙峻石皆顽无复镌刻之迹如人以手指画泥而成文文随圆石之形环布之孝立尝至广州见南蕃人以夷法事天日夕拜金书字图号天篆者视其与此正同然不能考也今世人亦有以道家之言译之者曰勤道守三一中有不死术亦莫得而详焉【集古録】无名书凡十字体如篆籕其文非字书所有在福州永泰县观音院后山上如以手指书石而为之非人迹也【集古録日】
  唐东山爱同寺怀道阇梨碑
  唐括州刺史李邕撰并书阇梨姓陈氏为福州爱同寺僧碑以开元二十五年七月立【集古録目】
  大乗爱同之寺
  唐李邕书【诸道石刻録】
  唐般若台题
  唐李阳冰篆大厯七年立【金石録】
  在神光寺石壁上大字二十四字著作郎兼监察御史李贡造【诸道石刻録】
  唐东山怀一律师碑
  唐皇甫政撰褚长文正书丘悌篆额贞元八年四月十五日立【复斋碑録】
  唐爱同寺西院大律师碑
  唐刘太真撰于頔书贞元八年立【诸道石刻录】
  唐贞元无垢浄光防铭
  唐庾承宣撰无书人名氏篆额贞元十五年四月立【诸道石刻录】
  唐东山爱同两寺义食堂画壁记
  唐冯审撰顔颙书篆额元和四年立【诸道石刻录】
  唐毬场山亭记
  唐冯审撰分书无姓名篆额元和八年立【复斋碑录】
  唐圣泉寺法华院记
  唐刘轲撰太和四年立碑三靣皆刻字【诸道石刻录】
  唐新造上生院记
  唐李贻孙撰正书无名大中六年四月十三日立在神光寺【复斋碑录】
  唐毬场山亭二十咏并序
  唐福州刺史裴次元作大中十年刻【诸道石刻录】
  唐闽迁新社记
  唐摄馆驿廵官前进士濮阳宁撰书为八分不著名氏福州刺史杨君【碑不著名】改立新社稷风雨坛遂记其坛壝室宇之制碑以大中十年十一月立【集古录目】其辞云大中十年夏六月闗西公命迁社于州城凡筑四坛坛社稷其广倍丈有五尺其髙倍尺有五寸主以石坛风师广丈有五尺髙尺有五寸坛雨师广丈而髙尺云文字古雅甚可爱呜呼唐之礼乐盛矣其遗文有足采焉州县社稷有主见于此记盖大中时其礼犹在也按唐书杨发自蘓州刺史为福建观察使至大中十二年迁岭南节度以岁月推之闗西公者杨发也【集古录】
  唐九峯镇国禅院额
  唐栁公权书咸通二年八月八日题闽中记云在怀安县北【诸道石刻录】
  唐建天王堂记
  唐卢标撰咸通七年立【诸道石刻录】
  唐神光寺碑
  唐李勲撰卢元书并篆额咸通八年十二月立闽中记云神光寺在城内乌石山正西【诸道石刻录】
  唐定光塔记
  唐黄滔撰进士刘瑊书并篆额天祐二年立【诸道石刻録】
  唐南涧寺石像记
  唐四门助教欧阳詹撰【诸道石刻録】
  晋尊胜经幢
  李绍元书天福九年立【诸道石刻录】
  后周尊胜经幢并记
  僧文琠记显德三年立【诸道石刻録】
  后周外汤院置田记
  大德亚山髙述显德六年十一月立【诸道石刻录】
  漳州故罗汉禅师碑
  张广撰僧匡政书闽王昶通文元年建【诸道石刻录】
  闽忠懿王德政碑
  于竞撰【诸道石刻录】
  大沩延圣禅师碑
  崔撰【诸道石刻录】
  建州
  【春秋为七闽地战国为越人所居秦属闽中郡二汉属防稽郡吴永安三年分置建安郡晋宋齐梁因之陈属闽州后属丰州隋平陈郡废属泉州大业初州废属建安郡唐武德四年立建州天寳元年曰建安郡唐末为闽王氏所有陞镇武军节度石晋时入南唐改永安军又改忠义军后降军事皇朝端拱元年陞建宁军今县七 建安 欧宁 建阳浦城 崇安闽 松溪】
  唐黄畬庙记
  唐吴安世撰并正书广德二年六月初三日记【复斋碑録】
  泉州
  【春秋为七闽地战国为越人所居秦属闽中郡汉属闽越国后及东汉属防稽郡吴属建安郡晋属晋安郡宋齐因之后置南安郡隋平陈郡废属泉州唐初亦属焉圣厯二年立武荣州三年废乆视元年复置景云二年更名天寳元年曰清源郡唐末为闽王氏所有石晋时附于南唐陞清源军节度皇朝太平兴国三年改平海军今县七 晋江 南安同安 恵安 永春清溪 德化】
  唐三公亭记
  唐四门助教欧阳詹撰在东湖【诸道石刻录】
  广南东路
  广州
  【都督府古蛮夷之地春秋战国为百越秦立南海郡二汉因之建安十五年兼立交州吴永安六年分立广州晋宋齐梁陈因之隋平陈郡废仁夀元年曰番州大业初州废复立南海郡唐武德四年平萧铣立广州天寳元年曰南海郡后建清海军节度五代为南汉刘氏所据皇朝开寳四年收复今县七 南海 番禺 清逺 増城 怀集 东莞新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