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目录
- 宝刻丛编
宝刻丛编
池州
【春秋属呉战国属越后属楚秦属彰郡二汉属丹阳郡晋属宣城郡宋齐梁陈隋因之唐武德四年析宣州置池州贞观元年州废永防元年复置后曰池阳郡皇朝因之今县六贵池 青阳 铜陵建德 石埭 东流】
唐张嶙府君墓志
唐韩励躬撰正书无名贞元十四年十一月十一日立在建德县【复斋碑録】
【阙】
并书凡诗五首武阳郡公韦丹诗【缺】
四年刻【集古録目】
唐崔澣撰【京兆金石録】
法王和尚塔碑
僧迥斌撰丘光道书【诸道石刻録】
宝刻丛编卷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宝刻丛编卷十六
宋 陈思 撰
【阙】
宝刻丛编卷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宝刻丛编卷十七
宋 陈思 撰
【阙】
宝刻丛编卷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寳刻丛编卷十八
宋 陈思 撰
梓州路
渠州
【春秋战国为巴地奈二汉属巴郡晋初属巴郡惠帝分置宕渠郡宋齐属宕渠郡梁立渠州西魏立流江郡后周因之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为宕渠郡唐武德元年曰渠州天寳元年曰流江郡皇朝因之今县三 流江 隣水 隣山】
汉赐豫州刺史冯焕诏
汉赐豫州刺史冯焕诏安帝元初六年也首云告豫州刺史冯焕者汉诏之式如此按冯君车骑将军绲之父绲传云焕为幽州刺史又有墓阙题云豫州幽州刺史冯使君神道 季年豫州境内无盗贼事上谷代郡皆幽州部诏有北顾心灰顷属乐浪之文亦幽州也诏中谕其竭心尽虑而使之便宜数上必自豫徙幽而赐此诏其石下断惟存上八字意不能详考焕犹在豫故其前尚称故官也
汉幽州刺史冯焕神道
铭云故尚书侍郎河南京令豫州刺史冯使君神道按后汉书冯绲传绲父焕安帝时为幽州刺史而绲碑亦云幽州君之元子此字在宕渠绲墓前双石阙上知其为焕阙也【金石録】
汉幽州刺史冯焕神道今在渠州冯绲传云父焕安帝时为幽州刺史建光元年卒释有元初六年赐豫州刺史冯焕诏焕之残碑有郎中尚书侍五字可辨今无所见也【释】
汉冯焕残碑
汉冯焕残碑二十九字其云此鲜卑叛逆则元初六年诏除幽州时事也其云防书嘉叹赐钱者冯绲传载焕死于狱中帝愍之赐钱十万当是此事也末有永宁二年四字盖其卒之年月也帝纪书建光元年正月幽州刺史冯焕卒 二郡太守讨髙句骊秽貊不克四月辽东都厐奋承伪玺书杀元搜太守姚光绲传云焕幽州刺史疾忌奸恶元搜太守姚光亦失人建光元年怨者诈作玺书赐焕光以欧刀下东厐奋行刑奋即斩光收焕焕疑诏有异上自颂病死狱中建光之元即永宁二年是岁二月改元焕以四月终故碑尚用旧年也碑字虽无防而皆与史合【释】
汉冯焕残碑隂
汉冯焕残碑隂诸曹吏及帐下司马武刚司马十余人其间有贯颍川汝南陈国者皆豫州旧部也【释】
汉车骑将军冯绲碑
汉故车骑将军冯公之碑篆额冯公名绲巴郡宕渠人碑云字皇卿而本传作鸿卿碑云一要金紫十二银艾绲终于廷尉而以将军题碑首者以金紫之贵也绲以永康元年十二月卒【释】
汉冯绲墓六玉碑
其上有乌三足狐九尾其下则二驴有一人跨其右者最下一牛首蜀人谓之双排六玉碑
又一碑与六玉碑同一石在冯绲墓道中蜀人谓之六物碑其上朱雀而下武其中没字漫灭也【并释】
汉冯绲墓单排六玉碑
上有朱雀武蜀人既以前碑谓双排而谓此单排恐亦是冯绲墓道中
汉是邦雄杰碑
无名碑以天禄为额其下刻一牛首又有碑上朱雀而下武其中则没字碑也此碑之云是邦峻生雄杰峻之上下各阙一字盖言其山川孕秀也其间有晋阳侯苗由彼适梁犍为武阳之句疑其姓杨而家犍为也其初云畔羌动干戈州郡无赋发君设赀寳当是出家财以御宼也其中又有君将出征及賔布子亦是破贼之事碑今在西州字画颇类李翊碑【续】
汉是邦碑隂没字碑
没字碑是邦雄杰之隂也与冯绲墓道一碑相类非磨灭者朱雀在其上蛇在其下【续】
汉益州太守城埧碑
无名碑蜀人谓之城埧碑末有方三百里围二尺字及用人用日数似是记板筑事首云肇自轩辕以臻于君则纪其族系也游学鲁卫师孔氏门钩深河雒综览典坟明美其学问也自此厯官皆利缺多叙讨撃宼攘鸠集散流之事有先零氏羌攻犯及四方防聚万有余人之语司集议以其有谋诏拜益州太守余或句有读而上下文不相属矣【释】
汉广汉属国侯李翊碑
碑无额碑云君讳翊字国辅厯五官功曹守察孝为郎拜广汉属国侯熹平二年卒铭文属国李侯之语知其姓李【复斋碑録】
汉广汉属国侯李翊夫人碑
广汉属国侯夫人碑李翊之配也两碑今在渠州欧赵时皆未出其文云于戏夫人臧侯苗焉盖夫人之
姓臧也其后叹辞【缺】 未易晓中有重
文数句惟其【缺】 再出汉妇人墓铭见
于文士【缺】 刻存于今者独此一碑尔
唐立魏太尉邓公神庙碑
唐邢册撰正书无名氏长庆四年三月五日立【复斋碑録】
唐创起歇马五亭记
唐南车撰王朏正书并题额开成元年五月二十二日【复斋碑録】
唐隂平县记
唐郑絪撰无书人名氏篆额大中六年五月十八日记【复斋碑録】
唐重阳亭铭
唐李商隐撰正书无名氏大中八年九月【金石録】
唐百神堂记
唐节度吴行鲁记正书大字无姓名干符三年岁寄丙申四月二十日记【复斋碑録】
唐册赠张丞相顺济王并祭文
正书无姓名广明二年岁次辛丑正月庚戌朔十七日丙寅立【复斋碑録】
唐新修顺济王庙记
正书书撰人姓名缺中和元年十二月记【复斋碑録】
唐册赠邓文卫圣侯勅碑
唐剑州刺史姚卓状邓干裕书并篆额中和五年八月十日立【复斋碑録】
唐东溪亭诗
唐剑州节度行军司马任侗撰序并诗监军使程山望等和者九人无书人名氏及刻石年月【集古录目】
梓潼五妇山神庙碑
在梓潼北四十里【寰宇记】
九龙堂记
【诸道石刻録】
利州路
巴州
【春秋战国为巴郡秦二汉属巴郡蜀刘氏分属巴西郡晋因之晋宋之间为夷獠所据宋末始于岭南立归化郡齐因之梁又立木门郡元魏得其地立巴州及太谷郡后复入梁而太谷废西魏后周皆立巴州隋开皇初归化木门二郡并废属巴州大业初州废置清化郡唐武德元年曰巴州天寳元年曰清化郡蜀王氏孟氏因之今县五 化城 难江恩阳 曽口通江】
汉广汉属国都尉丁君碑
广汉属国都尉丁君碑威宗元嘉元年立丁君名鲂字叔河其碑仅有数句成文如云耽乐术艺大雅少畴治易韩诗垂意春秋其仕则初为蜀都属国都尉三载功成迁于广汉立碑者十余人严子修为之首【释】
汉巴郡太守张纳功德叙
其前题巴郡太守都亭侯张府君功德叙云君讳纳字子郎渤海南皮人也又云丙子玺书封都亭侯碑无卒年月其后颇叙述政绩而繋以铭诗盖巴郡太守德政碑尔【金石録】
巴郡大守都亭侯张府君功德叙灵帝中平五年立今在巴州张君名纳渤海人碑云立姓定氏应天文像盖谓二十八舎有张宿其不经与栁敏碑同此碑乃掾属李元等为之碑隂各书曹掾之职而不称故吏则是张君在郡之日所立【释】
汉张纳碑隂
张纳碑隂题名七十有四人从事及丞则书其字主簿掾史并书名盖一郡之吏也【释】
益州从事宕渠李元次公等七十四人题名末行云中平五年三月上旬书君升台祚承天百福子孙千亿【复斋碑録】
唐龙兴寺颂
唐崔璟撰王幼成书开元十五年立【诸道石刻録】
唐救苦观世音像铭
乾元二年正月【诸道石刻録】
唐立巴郡太守严顔庙碑
唐韦曽撰无书人姓名贞元二十年【诸道石刻録】
唐羊士谔游西龛诗
元和六年并题石壁寒食游眺二诗【复斋碑録】
唐刺史乔公郡斋诗
长庆元年七月【诸道石刻録】
唐重修严顔神庙碑
唐冯澥撰蒲君宰正书天复五年十月十五日立【复斋碑録】
唐光福寺楠木歌
唐严武史俊作【访碑録】
唐古楠行
唐鲜于诜作【诸道石刻録】
唐严武题龙日寺西龛石壁诗
行书无姓名【金石録】
唐防昻光福寺诗
行书无姓名【金石録】
唐河东薛公布政録
唐裴寘辞纂述王勋书【诸道石刻録】
唐南角山记
唐刺史杨师谋撰在集州即难江县地唐武德四年立集州皇朝熈宁五年州废来属
文州
【春秋战国及秦属氐羗地汉属广汉郡晋秦始中立隂平郡西魏立文州及卢化郡后周因之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州废属武都郡义宁二年立隂平郡唐武德元年曰文州天寳元年曰隂平郡蜀王氏孟氏因之今县一 曲水】
唐防驿记
正书书撰人姓名缺碑漫灭正书额四字全天寳四年立【复斋碑録】
寳刻丛编卷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寳刻丛编卷十九
宋 陈思 撰
防州路
防州
【都督府春秋为庸国之鱼邑庸灭属巴秦及二汉属巴南二郡均平六年分属永宁郡建安六年刘璋改为巴东郡蜀晋宋齐皆因之齐兼立巴州梁曰信州后周立总管府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府废后置巴东郡唐武德元年曰信州二年改曰防州天寳元年曰云安郡蜀五氏陞镇江军节度后改曰宁江今县二 奉节 巫山】
汉巴官铁量铭
汉巴官铁量铭云巴官永平七年三百五斤第二十七前代以永平纪年者凡五汉明帝晋恵帝后魏宣武李宻伪蜀王建惟明帝至十八年其他皆无及七年者以此知为明帝时物也【金石录】
铭云巴官永平七年三百五斤第二十七此盆色类州砂黄鲁直石刻云其一曰秦刀巴官三百五十戊永平七年第二十七酉余绍兴庚午亲见之今在巫山县治【资古绍志录】
巴官铁盆铭十六字显宗永平七年造建中靖国初黄鲁直自戎州东归厥弟叔向摄邑巫山有大盐盆积水堂下以植莲芡鲁直去其泥而识之其文铸出铁上故虽有发笔而势不可纵人或指以为篆首行惟有一字如已而及最后一字如西而有连笔鲁直以为前刀而后酉亦谓之秦篆又以斗为戊皆误也【续】
汉巴官盐量铭铭三行十六字量在巫山旧蓄水种莲建中初山谷濯去汚泥得欵识谓前一行乃秦篆曰刀其二曰巴官三百五十戊其末曰永平七年第二十七酉当是时欧阳公已下世不及见不得以入录赵德夫虽得以入录其正考乃云巴官永平七年三百五斤第二十七殊失次序无义理余服山谷之言多是惟首行以勹为刀金疑是乙量以甲乙名之乙次甲其第二量乎次曰巴官三百五十戊巴官巴都官量也以戊为戊疑是斗言此量所容三十五石耳其最后行曰永平七年第二十七酉按明帝永平七年正月二日乙酉至十二月十九日丁酉凡二十七酉记此量成于丁酉亦绛老人四百四十五甲子之义也余生晚恨不见山谷【集古后录】
晋都乡侯断碑
上半不存不知姓名末行有升平二年三月上旬立【复斋碑录】
唐杂言神女诗
唐忠州刺史李吉甫撰正书无姓名贞元十四年正月二十五日刻【复斋碑録】
唐题巫山诗
唐蔡穆撰沈约真行书元和五年十一月【金石録】
唐神女庙诗
唐荆南节度判官敬骞撰试左金吾卫兵曹防军沈防真书元和五年十二月刻在巫山【集古录目】
唐白帝城新修祠庙记
唐马文约撰戴升正书并额元和九年立【复斋碑录】
唐刺史防壁记
唐刘禹锡撰正书无姓名长庆二年【复斋碑録】
唐神女庙诗
唐李贻孙撰正书无名防昌五年九月【金石录】
唐都督府记
唐防州刺史李贻孙撰缪师愈书其记州之城垒祠宇古迹甚备碑以防昌五年十一月立【集古录目】
余尝谓唐世人人工书故其名堙没者不可胜数每与君谟叹息于斯也如巨灵该缪师愈今人尚不知其姓名况其书乎余以集录之博仅各得其一尔【集古录】
唐丘素神女庙记
唐防州刺史丘素诗一首无刻石年月【集古录目】
后唐重修白帝庙记
刘纶述并行书篆额长兴二年六月记【复斋碑录】
前蜀重修水陆院佛殿记
右拾遗张恂撰【诸道石刻录】
白帝庙石笋诗三首
【诸道石刻录】
黔州
【春秋属巴地战国属楚秦昭王伐楚取黔中以属黔中郡二汉属武阳郡晋宋齐皆因之后不賔服后梁武帝时蛮饰以其地归附初立泰州后改曰黔州天寳元年曰黔中郡蜀王氏陞武泰军节度今县二 彭水 黔江】
汉孝廉栁敏碑
碑云君讳敏其先盖五行星仲二十八舎栁宿之精也其说可谓怪矣此碑以栁君得姓出于栁宿果何所据哉【金石録】孝亷栁君碑栁君名敏厯五官功曹宕渠令碑以孝亷称之重其行也其父亦因孝廉除郎中碑字虽有漫灭考其文意盖栁君以本初元年再为郡守所举不幸而死后二十三年县令赵台念其墓无碑识故为立石时灵帝建宁二年也【释】
孝廉栁敏碑今在黔州释云敏尝为郎中五官功曹宕渠令死后二十三年县令赵台念其墓无碑识故为立石时灵帝建宁二年也余考之不然其以孝廉除郎中者敏之父也厯五官功曹宕渠令者敏也其言建宁元年赵台念素白之义其二年十月甲子为君立碑者建宁三年也按范晔汉记建宁二年十月庚子晦日有食之逆数而上十月无甲子赵德夫金石録识于目録之下云建宁二年六月然此碑其稍漫不可识者则十有四字其可识者三百十字而十月甲子又特全好无昏舛可信而不疑况是年六月一日辛未亦无甲子惟建宁三年十月乃正得甲子朔碑所谓其二年者元年之后二年也【集古后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