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目录
- 宝刻丛编
宝刻丛编
汉吉成侯州辅碑
犨县水南有汉中常侍长乐太仆吉成侯州苞冢冢前有碑墓西枕冈城开四门门有两石兽坟倾墓毁碑兽沦移人有掘出一兽犹全不破甚髙壮头去地凡一丈许作制甚工左防上刻作辟邪字自安帝没于桓后【水经注】
名字已残缺其额题云汉故中常侍长乐太仆吉成侯州君之铭此碑载当时诏书有云其封辅为叶吉成侯以此知其名辅而郦道元注水经云水南有汉中常侍长乐太仆吉成侯州包冢冢前有碑其词云六帝四后是谘是诹今騐其文实有此语独以辅为苞葢水经之误【金石録】
汉故中常侍长乐太仆吉成侯州君之铭篆额州君名辅为小黄门大宫今复拜小黄门歴藏府令谒者令中尚方令中常侍黄门令长乐太仆大长秋封叶吉成侯以威宗永寿二年十二月卒此碑叙其歴事六帝四后详瞻有史法与汉代他碑体格絶不同【释】
汉吉成侯州辅碑阴
州辅碑阴自汉阳太守而下四十有九人其八人称邑曰冠军曰宛曰章陵曰新阳曰比阳曰鲁阳皆南阳之邑也余人惟延笃有传乃南阳犨人则不称邑者犨之人也碑云乡人姻族相与刋石则又知辅为犨县人也【释】
汉州辅墓石兽防字
郦道元注水经云州君墓有两石兽已沦没人有掘出一兽犹全不破甚高壮头去地丈许制作甚工左防上刻作辟邪字余初得州君墓碑又览水经所载意此字犹存防故人董之明守官汝颍间因托访求之逾年持以见寄其一辟邪道元所见也其一乃天禄字差大皆完好可喜之明又云天禄近岁为村民所毁辟邪虽存然字尽已残缺难辨此葢十年前邑人所藏今不可复得矣【金石録】
汉都郷正街弹碑
在汝州界故昆阳城中文字磨灭不可考究其歳月略可见葢中平二年正月而其额题都郷正街弹碑莫知为何碑也【金石録】
都郷正街弹碑额灵帝中平二年立次有张社则题名数人【释】
唐独孤哲祭叶公文
正书无名氏干封二年十一月立在叶县【复斋碑録】
唐温汤碑
在梁县西四十里唐圣厯三年正月则天驾幸今有碑石断折【寰宇记】
唐则天幸流杯亭宴诗
唐麟台丞殷仲容书武后圣厯三年幸汝州宴饮于州南流杯亭与羣臣分韵赋诗武后御制及梁王三思等凡七首平章事李峤为序以久视元年九月刻石碑后没于汝水中贞元五年刺史陆长源軰出之有记在碑阴字为八分书【集古録目】
唐武后乆视元年幸汝州温汤羣臣应制诗也李峤序殷仲容书开元中汝水坏其碑亭碑亦沉没贞元中陆长源为刺史以为峤序仲容书絶代之寳也乃为之造亭立碑自记其事于碑阴武氏乱唐毒流天下其遗迹宜为唐氏所弃而长源当时贤者区区于此何哉然余又録之者时以仲容书尔是以君子患乎多爱【集古録】
在梁县城南三十里唐则天尝与侍臣姚元崇苏颋武三思薛耀等游晏赋诗【寰宇记】
唐叶县令宋公遗爱颂
唐呉师道撰正书无姓名神龙三年五月【金石録】
唐广成子庙碑
崆峒山在梁县西南四十里有广成子庙即黄帝问道于广成子之所唐开元二年汝州刺史充本州防御使卢贞立碑【寰宇记】
唐王仙公庙记
唐岑拘撰叅军高重明书仙公者汉叶县令王乔也县人旧以姓名称其庙唐叶令史惟清改曰仙公碑以开元二十五年刻在叶县【集古録目】
唐宋公神道碑
唐中书舍人逊狄撰河南府阳翟县尉集贤校理御书史惟则八分宋公名字缺亡而碑不着其郷里官至廷州刺史碑以天寳四年立在梁县【集古録目】
唐汝州刺史李深遗爱颂
撰人名缺韩秀弼分书大厯十二年三月立【金石録】
唐容州都督元结碑
唐湖州刺史顔鲁公撰并书元结字次山官至容州都督本管经略使碑以大厯中立在鲁山县【集古録目】唐自大宗致治之盛几乎三代之隆而惟文章独不能革五国之既久而后韩栁之徒出葢习俗难变而文章之变体又难也次山当开元天寳时独作古文其笔力雄健意气超拔不减韩之徒也可谓特立之士哉【集古録】
唐流杯亭诗碑阴记
唐陆长源撰八分书无姓名贞元五年立附【金石録】
唐复黄陂记
唐前郷贡进士侯喜撰不著书人名氏汝州有三十六陂黄陂为最大自隋始筑至唐开元中数复废缺贞元十八年刺史卢防筑而复之碑以元和三年立【集古録目】
黄陂在今汝州汝州有三十六陂黄陂最大溉田千顷始作于隋记云至贞元辛未刺史卢防始复之辛未贞元七年也碑以元和三年建【集古録】
唐龙兴寺碑
正书无书撰人名氏寳歴二年五月【复斋碑録】
唐元鲁山琴台记
唐汝州鲁山县令宋整撰不著书人名氏琴台者故县令元德秀之所立整葺其頺毁以大中八年正月立此记在鲁山【集古録目】
唐商余操
唐苏预撰韩择交八分书预友元结隠居教授于商余之肥溪预为作此辞预时为河南令自号中行子碑不载刻石年月在鲁山县【集古録目】
鲁阳公墓四字
在鲁山县露山东北五里墓上石碑有鲁阳公墓四字【寰宇记】
后周文宣王庙记
县令郭忠恕撰并书按图史忠恕为汉相阴公从事周祖徴为周易博士国初贬干州司户大宗朝复任国子主簿流登州卒不载其尝为县令也记云县在汝水之汭嵩山之阳不知其为何县最后题甲寅四月十五日建葢周世宗干德元年也或云此记在汝州界中【金石録】
汝帖十二巻
来汝逾年吏民习其踈拙不甚诿以事闭閤萧然奉亲之外独念弃日偶得三代而下讫于五季字书百姓冠以仓颉奇古篆籕草真行之法略具用十二石刻置坐啸堂壁其论世正名于治乱之际君子小人之分每致意焉识者谓之笔史葢使小学家流因以古知义不特区区近笔砚而已大观三年八月上丁敷阳王记字辅道【本跋】
顷在洛中闻汝州新镌诸帖谓之汝刻其名已弗典矣意谓其彚择必佳及见之乃大不然杂取法帖续帖中所有者时载之又珉王开簉不能辨也此犹亡害至其集古帖及碑中字萃为伪帖并以一帖省其文别为帖语及强名者甚多稍识诗者便可别之如以逸少帖春秋輙为患不得北军问逺近清和等语乃摘取北军逺近春秋等字集为一帖强为王衍书以续帖中诸县故佳字强名为王桢之书【桢之字公干徽之子】取汝州东汉州韩碑中数字强名为蔡中郎书取卫州魏州文吊此千文中数行强名为崔浩书如北齐碑便目为温子升后魏碑便目为沈法防如此者甚多且如吊比干文魏孝文作而崔浩之死在太武时乃目为浩书其不稽古如此至若张华帖内杂以寳章集中王慈字薛稷帖中杂以法帖内子敬字皆集成之字意全不相属取王筠帖中和南清豫一帖【疑有阙文】如是者不可具载幸世尚多古帖极有未传者自可刻具全篇何必区区作伪以误后学但贻识者嗤笑耳汝州既以石十余刻之而越州复传其本又刻之二州之石残可吊也信知识真者少何足云云【东观余论】
寳刻丛编卷五
钦定四库全书
寳刻丛编卷六
宋 陈思 撰
河北东路
北京
【大名府春秋时属晋衞战国属卫二汉属魏郡东郡清河魏文帝分置阳平郡晋因之宋文帝置东阳平郡元魏因之后周大象二年置魏州隋大业初置武阳郡唐武徳四年平窦建徳改置魏州龙朔二年更名冀州咸亨三年复曰魏州天保元年曰魏郡自代宗后为田承嗣史宪诚何进滔罗洪信所据曰大名府置天雄军五代皆因之至梁罢大名后唐曰兴唐晋曰广晋汉周复曰大名皇朝庆厯十年陞为北京今县十一 元城 莘县内黄 成安 魏县 舘陶 临清 宗城 夏泽 清平 冠氏】
汉冀州从事郭君碑
名字已残缺其额题曰冀州从事郭君之碑碑云其先出高辛兴自于周又云光和二年终三年十月塟【金石録】
故冀州从事郭君碑额之字暧昧者甚鲜独首行刋剥故不得其名字郭君厯郡诸曹掾史主簿督邮五官掾功曹故总谓之从事以光和二年卒【续】
汉贝丘长博陵崔伯言碑
汉北海苑孟兴碑
二碑在临清县东南十五里贝丘城文字磨灭【寰宇记】
后魏圣智寺碑
在内黄县东北四十里永熈三年沙门遂偘造【访碑録】
隋贾君英浮图碑
开皇十二年七月【金石録】
隋愿力寺双七级浮图铭
仁夀三年正月【金石録】
隋舍利石函盖记
在府城龙兴寺中【访碑録】
唐宗城令薛寳积徳政碑
永徽二年立【访碑録】
唐宗城令王绍业去思碑
永淳二年立【访碑録】
唐处士郭武墓志
圣厯三年立在冠氏县衙【访碑録】
唐善达法师碑
唐郭庭诲撰任遗祚正书开元五年七月建立元城【复斋碑録】
唐魏州刺史狄仁杰生祠碑
唐李邕撰张庭珪八分开元十年十一月【金石録】
唐左羽林郎造释迦像碑
在冠氏县崇明寺内开元二十二年立【访碑録】
唐馆陶令徐君遗爱碑
唐张孚受撰朱瑗八分书开元二十四年十月【金石録】
唐尊胜陀罗尼经幢
在府城开元寺唐卢重元分书开元中立【金石録】
相衞山川寺庙名録
在府城开元中立【访碑録】
唐魏太守苗晋卿徳政碑
唐王维撰天寳七年立【访碑録】
唐开元寺新建三门楼碑
封演撰八分书大厯十三年七月【金石録】
唐魏博节度田承嗣徳政碑
唐营田副使裴伉撰杨志方书【访碑録】
唐观音寺碑
在府城内李赞撰王立伯书元和二年立【访碑録】
唐魏博节度田绪遗爱碑
唐裴垍撰张和靖书元和六年二月立政和中与栁公权所书何进滔徳政碑俱为大名尹所毁【金石録】
唐狄梁公祠堂碑
唐冯宿撰胡证正书并篆额元和中立【复斋碑録】
在魏县东南四里梁公为魏州刺史百姓立祠祀焉【寰宇记】
唐宗城令衡知全徳政碑
在夲县长庆二年立【访碑録】
唐开元寺新修法华院记
在府城内开元寺张若撰李系正书长庆四年建【访碑録】
唐新修隆兴寺碑
在府城内李辀撰崔弁书张肱篆额寳厯二年立【访碑录】
唐开元寺碑
在府城内李辀撰崔弁书太和元年立【访碑録】
唐开元寺修功徳记
在府城内李辀撰崔弁书张肱篆额太和丁未嵗立【访碑録】
唐何进滔徳政碑
唐翰林承防兼侍书工部侍郎栁公权撰并书翰林待诏梁五府司马唐元度篆额进滔文宗时为魏博节度使文宗诏公权等为撰徳政碑以开成五年正月立有碑楼尚存【集古録目】
进滔唐书有传开成五年立其高数丈制度甚闳伟在今河北都转运使公廨园中【集古録】
进滔事迹固无足取而公权书法为世模楷此碑尤为雄伟政和中大名尹建言磨去旧文别刋新制好古者为之叹惜【金石録】
唐观音寺陀罗尼经幢记
防昌四年【访碑録】
唐观音寺舍利防碑
裴磵撰并书篆天祐二年【访碑録】
唐华阴令杜仲智徳政碑
在本县【访碑録】
唐赠太尉上党公碑
在华阴县西三十里【访碑録】
唐前南乐县令郑信臣碑
【访碑録】
唐愿力寺碑
在洹水镇南四十里【访碑録】
唐防法寺碑
在馆陶县北四里【访碑録】
唐文宣王庙碑
在馆陶【访碑録】
唐韩王碑
在华阴西南二十里【访碑録】
澶州
【开徳府春秋时属卫国秦置东郡二汉属东魏二郡晋属濮阳国顿丘郡隋属东武阳二郡唐属澶濮魏三州晋天福中移濮阳于澶州南郭为治所九年陞镇寕军节度皇朝大观元年陞开徳府崇宁四年建为北辅今县七 濮阳 观城 临河 清丰 衞南朝城南乐】
汉冀州从事张表碑
汉不著书撰人名氏君讳表字人异尝为冀州从事后去官不仕而终建宁元年立【集古録目】
碑云君讳表字元异而文为韵语叙其官阀不甚详但云春秋六十四以建宁元年三月癸巳寝疾而终【集古録】
汉故冀州从事张君碑篆额张君名表灵帝建宁元年卒此碑皆作四言韵语【释】
碑云君讳表字元异系帝高辛爰暨后稷又云春秋六十四以建宁元年三月终其年十有一月丙寅葬【复斋碑録】
汉刘班碑
在衞南县西墓下【访碑録】
东魏东平太守刘霸碑
孝静天光元年四月立在卫南【金石録】
北齐楚阳太守张乐碑
在卫南县西北二十五里徳昌中塟【访碑録】
大周濮阳县丈八像碑
行书无书撰人名氏圣厯三年七月立【金石録】
唐卫南县令房公徳政碑
在本县周升撰唐澄书【访碑録】
瀛州
【河间府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赵秦属上谷郡汉属涿郡后汉为河间国晋因之后魏为河间郡孝文帝置瀛州隋废郡而州如故大业初州废置河间郡唐为瀛州皇朝大观二年陞河间府瀛海军节度今县二 河间 乐寿】
后魏车骑大将军邢峦碑
峦字山賔碑以延昌三年甲子十月建【复斋碑録】
隋文儒先生刘碑
大业元年立【金石録】
唐赠左仆射李绍立碑
唐石庭规撰康保允正书并篆额大顺三年四月立【复斋碑録】
冀州
【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赵秦属钜鹿郡汉置信都国景帝改为广川宣帝复故汉明帝更名乐安安帝改曰安平复兼置兾州晋因之后魏为长乐郡兼置冀州北齐后周皆因之隋初郡废而冀州如故大业初州废复置信都郡唐为兾州皇朝庆厯八年陞武安军节度今领县四 聊城高唐 堂邑 博平】
唐崔慎碑
唐紫微侍郎苏颋撰慎孙太常博士瑨八分书慎字行谨博陵安平人官至沧州蘓湖令其子晔字元暐神龙中为中书令封博令郡王追赠慎幽州刺史碑以开元三年立【集古録目】
棣州
【春秋战国皆属齐秦属齐郡汉属渤海平原千乗郡后汉属北海平原郡乐安国晋属乐安乐陵二郡隋初属棣州后属渤海郡唐武徳三年置棣州天寳元年曰乐安郡今县三厌次 滴河 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