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晋书九家辑本

  裴楷秀从弟
裴楷字叔则。河东人也。文选褚渊碑文 注。
辟相国掾。迁为尚书郎。文选褚渊碑 文注。
吏部郎缺。太祖问其人于钟会。会曰。裴楷清通。王 戎简要。皆其选也。是以楷为吏部郎。文 选褚渊碑文注。按书钞荐举亦引此。未标名。可知书钞 所引。多系臧书。
楷风神高迈。博涉群书。特精理义。时人谓之玉人。 又称见裴叔则。如近玉山照映人也。书 钞引晋书。
  卫瓘
卫瓘字伯玉。御览四百五十三。
转廷尉卿。邓艾、钟会、之伐蜀也。瓘以廷尉卿持节 。监艾、会、军事。行镇西军司。给兵千人。蜀既平。 艾辄承制封拜。会阴怀异志。因艾专擅。密与瓘俱奏其 状。诏使槛车征之。会遣瓘先收艾。乃夜至成都。檄艾 所统一误通。诸将。称诏收艾。 其余一无所问。时艾父子俱被执。诸将图欲劫艾。整杖 趋瓘营。瓘轻衣新无衣字出迎之 。伪作表章。将申明艾事。诸将信之。而止。书 钞引晋书。
惠帝之为太子也。瓘每议及经国。屡形于颜色晋祖恐 大臣有谏。瓘尝因宴饮欢醉。手抚御床曰。此坐可惜御 览四百五十三。
瓘与子恒、岳、裔、及孙等九人。同被周。初瓘家人 炊饭。堕地化螺。瓘终见诛也。书钞引 晋书。
卫玠瓘孙。恒子。字叔宝。文 选注见下。
风神秀异。
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倾都。骠骑 将军王济。玠之舅也。俊爽有风姿。每见玠辄叹曰。珠 玉在侧。觉我形秽。又尝语人曰。与玠同游。炯若明珠 之在侧。朗然照人。人以上俱见书钞引 晋书。
好言玄理。文选注见下。
辟命屡至。皆不就。久之。为太傅西阁一 作合。祭酒。以弱冠拜太子洗马。书 钞引晋书。
玠迁豫章。是时大将军王敦镇豫章。长史谢鲲先雅重 玠。相见欣然。谈论弥日。书钞引晋书 。
玠尝以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遗。 故终身不见喜愠之容。文选为萧扬州作 荐士表。注。引臧书。
  张华
张华字茂先。范阳人也。少好文义。博览坟典。为太常 博士。转兼中书郎。虽栖处云阁。慨然有感。作鹪鹩赋 以自寄。其词曰。鹪鹩小鸟也。生于蒿莱之间。长于藩 篱之下。翔集寻常之内。而生生之理足矣。色浅体陋。 不为人用。形微处卑。物莫之害。繁滋族类。乘居匹游 。翩翩然有以自乐也。彼鹫鹗从鸿。孔雀翡翠。或凌赤 霄之际。或讬绝垠之外。翰举足以冲天。觜距足以自卫 。然皆负矰婴缴。羽毛入贡。何者。有用于人也。夫言 有浅而可以讬深。类有微而可以喻大。故赋之云尔。何 造化之多端兮。播群形于万类。惟鹪鹩之微禽兮。亦摄 生而受气。育翩翾之陋体。无玄黄以自贵。毛弗施于器 用。肉弗登于俎味。鹰毡过犹俄翼。尚何惧于罿罻。翳 荟蒙笼。是焉游集。飞不飘飏。翔不翕习。其居易容。 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栖无所滞。 游无所盘。匪陋荆棘。匪荣茞兰。动翼而逸。投足而安 。委命顺理。与物无患。伊兹禽之无知。何处身之似智 。不怀宝以贾害。不饰表以招累。静守约而不矜。动因 循以简易。任自然以为资。无诱慕于世伪。雕鹖介其觜 距。鹄鹭轶于云际。从鸡窜于幽险。孔翠生乎遐裔。彼 晨凫与归雁。又矫翼而增逝。咸美羽而丰肌。故无罪而 皆毙。彼衔芦以避缴。终为戮于此世。苍鹰鸷而受□。 鹦鹉惠而入笼。屈猛志以服养。块幽絷于九重。变音声 以顺旨。思摧翮而为庸。恋钟岱之林野。慕陇坻之高松 。虽蒙幸于今日。未若畴昔之从容。海鸟爰居。避风而 至。条枝巨雀逾岭自致。提挈万里。飘飖逼畏。夫唯体 大妨物。而形瑰足玮也。阴阳陶蒸。万品一区。巨细舛 错。种繁类殊。鹪螟巢于蚊睫。大鹏弥乎天隅。将以上 方不足。而下比有余。普天壤以遐观。吾又安知大小之 所如。文选十三鹪鹩赋并注。
阮籍见华鹪鹩赋。许以王佐之才。中书郎成公绥。亦 推华文义胜已。御览五百九十九引晋书 。
晋受禅。拜黄门侍郎。华博览图籍。四海之内。若指 诸掌。武帝尝问汉宫室制度。及建章千门万户。华应对 如流。听者忘倦。画地成图。左右属目。帝甚异之。时 人比之子产。书钞引晋书。
帝与羊祜谋伐吴。华赞成其计。及将大举。以华为度 支尚书。决胜缘江地近万里。始羊祜谓所亲曰。终吾事 者。唯张华耳。卒如祜言。初学记十一 引晋书。
吴灭。封华广武县侯。文选何劭赠张 华注。 初学记同上。
征华为太常。以太庙栋折免官。书钞 引晋书。
武帝崩。华为太子少傅。文选答何劭 注。
楚王玮诛。诏加右光禄大夫。文选鹪 鹩赋注。
论前后勋。进封壮武郡公。文选鹪鹩 赋注。
数年迁司空。文选。
为赵王伦所害。文选。
华博物洽闻。人有得鸟毛。长三丈。以示华。华见惨 然曰。此谓海凫毛也。出则天下乱矣。陆机饷华白鲝。 于时宾客满座。华发器。便曰。此龙肉也。众未之信。 华曰。试以苦酒濯之。必有异。既而五色光起。机问鲝 主。果云园中茅积下。得一白鱼。质状殊常。以作鲝过 美。故以相献。武库封闭甚密。其中忽有雉雊。华曰。 此蛇化为雉。开视。雉侧果有蛇蜕焉。吴郡临平岸崩。 出一石鼓。槌之无声。帝以问华。华曰。可取蜀中桐材 。刻鱼形扣之。则鸣矣。于是如其言。果声闻数里。初 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道术者皆以吴方强 盛。未可图也。唯华以为不然。及吴平之后。紫气愈明 。华闻豫章雷焕。妙达象纬。要之宿。因登楼仰观。焕 曰。宝剑之气耳。在豫章丰城。因以焕为丰城令。使求 之。焕到县。掘狱屋基。得双剑。其夕。斗牛间气不复 见焉。焕以南昌西山北岩下土以拭剑。光芒艳发。遣使 送一剑并土与华。留一自佩。华以南昌土不如华阴赤土 。因以华阴土一斤致焕。焕更以拭剑。倍益精明。又魏 时。殿前钟忽大鸣震骇者。华云此蜀山崩故钟鸣。寻蜀 郡上其事也。御览六百十二。 按引晋 书。唐修晋书无末节。又叙剑气亦稍不同。



臧荣绪晋书卷六
  宗室
   安平献王孚
安平献王孚。世祖受禅。为太宰。其长子为司徒。一门 三世同时。十人封王。二人世子。父子居上公。位极人 臣。子孙咸居大官。出则旌旗节钺。入则貂蝉衮冕。自 中代公族之宠。未始有也。享年九十。然而夙夜滋恭。 恒有履冰之惧。御览一百五十一依白帖 校补引晋书。
东嬴王腾。发于并州。于常山之真定县屯营时。遇天 大积雪。平地数尺。常山营门前方数丈。雪融液不积。 腾怪而使掘之。得玉马高尺许。上表献之。初 学记二。 类聚。
南阳王保。字景度。太尉模世子。文 选晋纪总论注。
休之。谯王尚之弟。
桓玄反。休之战败奔燕。义军起。复还。武陵王令曰 。前龙骧将军休之。才干贞审。功业既成。历阳之战。 事在机捷。及至势乖力屈。奉身出奔。犹鸠集义徒。崎 岖险阻。既应亲贤之举。荆州势据上流。将军休之。宜 委以分陕之重。可监荆、益、梁、宁、秦、雍、六军事 、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假节。文 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注。
  宣五王
   平原王干
平原王干。字子良。宣帝子。御览。
太始元年。封平原王。邑万一千三百户。四年。给鼓 吹。附马二匹。使服侍中之服。同上御 览一百五十一引晋书。
干不治国事。虽有爵禄。若不在身。所得俸秩。皆露 积腐烂。同上。
齐王冏为长沙王乂所杀。干哭之。谓左右曰。宗室转 衰。唯此儿最可。而复害之。从今殆矣。御 览一百五十一引晋书。
   扶风武王骏
扶风武王骏。字子臧。宣帝第七子也。文 选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注。
都督雍、凉、州诸军事。文选。
后薨。民吏树碑。赞述德范。长老见碑者。无不拜之 。言其遗爱如此。文选为范始兴作求立 太宰碑表注。
   梁孝王彤
梁孝王彤。宣帝子。御览一百五十一。
彤拜征西大将军、领西戎校尉。因大会。语参军王铨 曰。我从兄为尚书令。不能啖大脔。铨知彤求为尚书令 。答曰。下邳王为令。与天下共嚼。啖上 二十一字。唐修书节去。便不可读。大脔故难。公 在此独嚼。尚难矣。彤曰。长史。大脔谁邪。铨答卢播 是。彤曰。是吾家吏。隐忍之耳。铨曰。天下皆王家吏 。王法可不复行之邪。御览一百五十一 引晋书。
  文六王
   齐献王攸
齐献王攸。字文当作大。猷。晋 文少当作次。子。御 览四百十二。
文帝崩。齐王攸率礼过哀。上以攸至孝毁甚。二年五 月。文明皇太后亲临省攸。攸毁瘠尘黑。貌不可识。太 后留攸慰抚旬日。还中。诏勉攸曰。若万一加以他疾。 将复如何。宜远虑深思。不可专守一意。以陷于不孝。 若复不从往言。当遣人监守饮食。御览 一百五十一。 按虽引晋书。而与唐修书异。书钞引此 段与唐修同者。自系陈氏所易。故不从书钞而从御览。
太始四年。太后崩。攸执丧过哀。动必尽礼。左右或 以稻米干饭杂理中丸以进。王对之。涕泣不食。终三年 。杖然后起。人有犯讳者。常悲不自胜。御 览四百十二引臧书。
齐王攸。好学不倦。借人书皆为治护。时迭有水旱。 则出租秩。加贱。以赈国人。须丰年乃收入本值。御 览一百五十一引晋书。
攸在国。仁化洽于万物。德意结于民心。书 钞引晋书。
攸表。租秩足以自供。求绝常赐。表前后十余上。帝 不许。书钞引晋书。
攸为太子太傅。献箴与太子曰。伊昔上皇。建国立君 。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创业恢道。以安人承祀。祚延 统重。故援立太子。尊以弘道。固以贰己。储德既立。 邦有所恃。夫亲仁者功成。迩佞者国倾。故保相之材、 必择贤明。昔在周成。旦、奭、作傅。外以明德自辅。 内以亲亲立固。德则义济。亲则自然。嬴废公族。其崩 如山。刘建子弟。汉祚永传。楚以无极作乱。宋以伊戾 兴难。张禹佞给。卒危强汉。辅弼不忠。祸及乃躬。匪 徒乃躬。乃丧乃邦。无曰父子不间。昔有江充。无曰至 亲匪贰。或容潘崇。谀言乱真。谮润离亲。骊姬之谗。 晋侯疑申。固亲以道。勿固以恩。修身以敬。勿讬以尊 。自损者有余。自益者弥昏。庶事不可以不恤。大本不 可以不敦。见亡戒危。睹安思存。冢子司义。敢告在阍 。书钞引晋书。
太康三年。诏齐王攸当出方岳。以抚其国加都督青州 。增封济南郡。备物典策。轩悬之乐。六佾之舞。赐黄 钺、朝车、乘舆之副。御览一百五十一 引晋书。



臧荣绪晋书卷七
  王沉
王沉字处道。少孤。为从叔司空昶所养。沉事昶如父。 御览百五十三。
王沉为秘书监。正元中迁散骑常侍。侍中典着作。撰 魏书。多为时讳。未若陈寿之实录也。书 钞引晋书。
王浚沉子。字彭祖。书 钞。
惠帝旋洛阳。转为幽州刺史。书钞。
谣曰。幽州城门似藏户。中有伏尸王彭祖。书 钞引晋书。
  荀顗
荀顗字景倩。颍阳人也。魏太尉彧之第六子。文 选为萧扬州作荐士表。
黄初末。以父勋、除中郎。高祖辅政。见顗异之。曰 。顗、令君之子也。近见袁侃。亦曜卿之子也。皆有父 风。擢拜散骑侍郎。同上又书钞。 按 书钞引晋书。
顗代陈泰为仆射。领吏部。综覈名实。风俗澄一。文 选褚渊碑文注。
  荀勖
荀勖为安阳令。有遗爱。生为立祠。书 钞引晋书。
勖参文帝大将军军事。同上。
时官骑赂遗。求为刺客入蜀。勖言于帝曰。明公以至 公宰天下。宜杖正义以伐违贰。而名以刺客除贼。非所 谓刑于四海。以德服远也。书钞引晋书 。
勖与裴秀、羊祜、共管机密。时将发使聘吴。并遣当 时文士作书与孙皓。帝用勖所作。皓既报命和亲。帝谓 勖曰。君前作书。使吴思顺。胜十万之众也。书 钞引晋书。
勖以中书监领着作。书钞引晋书。
勖进位光禄大夫。命掌乐事。修律吕。勖路逢贾人牛 铎。识其声。及掌乐。音韵未调。乃曰。得赵之牛铎则 谐矣。遂下郡国。悉送牛铎。果得谐者。世服其明。书 钞引晋书。
颍川荀闿。勖孙。藩子。字道 明。有明称。京师为之语曰。洛中英英荀道明。大司马 齐王冏辟为掾。冏败。暴尸已三日。莫敢收葬。闿与冏 故吏李述、嵇含等。露板请葬。朝议听之。论者称焉。 书钞引晋书。
荀组勖子。藩弟。字大章。弱 冠。太尉王衍见而称之。曰。夷雅有才识。初为司徒左 西属。补太子舍人。司徒王浑。请为从事中郎。书 钞引晋书。
元帝欲以组为司徒。问太常贺循。循曰。组旧望清重 。忠勤显着。迁训五品。以统人伦。实允众望。书 钞引晋书。
  贾充
贾充字公闾。文选河阳县作注。
充拜尚书郎。典定法一作科。令 。兼度支考课。辩章节度。事皆施用。书 钞引晋书。
晋太祖为大将军。以充为司马右长史。文 选答贾长渊注。
封临颍侯。及世祖受禅。文选答贾长 渊注。封鲁郡公。为司空。转太尉。文 选河阳县作注。
太康三年。薨。赠太宰。谥武公。文 选闲居赋注。
潘岳贾充诔云。年逾知命。位极人臣。家无余禄。贵 而食贫。书钞引晋书。
昂昂公侯。实天诞育。八元斯九。五臣兹六。掩讨逆 节。折冲江湖。走钦擒俭。枭诞弊吴。公于出征。爰整 其旅。垒未越郊。麾不及举。秦凉获乂。西戎即叙。他 人之贤。譬彼邱陵。邈矣公侯。如日之升。泰山其颓。 寝疾不兴。遐迩曷仰。社稷焉凭。生荣则易。终哀实难 。靡不春华。鲜克岁寒。于呼公陨。率土含酸。赵丧望 诸。列国同伤。秦亡蹇叔。舂者不相。桃李不言。下自 成行。德之休明。没能弥彰。按此诔自 必全载。故姑依见于类聚者。录附以俟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