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八家辑注

姚氏未尝见太平御览,其标目亦颇有疏略,乃重为订定,于姚本既多补正,复为所考出之书,悉明着之,于其所遗漏者,复为采撷,续成一卷,凡范书以及异同之处,亦注出之,良为精矣。窃谓诸书所引,于字句之间既多损益,又芟节过当,今兹零星掇拾,不足见谢氏之用意。然残圭断璧,终贵乎真,爱古者能恝置之耶?侍御考之隋书经籍志,而知谢书无帝纪;考之北堂书钞,而知有风教传;考之太平御览,而知有东夷传;考之史通,而知有百官、舆服志,姜诗、赵壹传,又易论赞而为诠,与诸史不同。世有作伪者,以此数端验之,可以破矣。余从侍御僭钞,遂书于后。乾隆乙卯嘉平初七日归安严元照。

  分目(仅录卷五孙志祖所续辑者):
  灵帝 伏后 东平王苍 刘恭 孟政 杨豫 岑彭 田戎 祭彤 马援 赵孝 车成 马武 邓禹 邓晨 朱鲔 魏霸 铫期 耿恭 郑敬 郅寿 陈众 周滂 宋弘 许杨 高获 马廖 周防 郎顗 曹褒 郭贺 毛义 郑均 周嘉 李善 韦彪 承宫 高凤 周盘 朱晖 翟酺 种暠 锺皓 马寔 刘勤 夏勤 江汉 韩韶 陈重 戴就 李南 廖扶 第五种 周璆 爰延 夏馥 张俭 孔昱 许劭 陈寔 阳球 陈纪 桥玄 许慎 傅燮 周举 董卓 王匡 袁绍 杨彪 朱皓 张温 黄琬 茨充 吕强 孙期 刘升 杨淮 宋登 蔡祖 爰延 范训 王闳 陈禁 羊定 项诵 车章 戎良 李光 郭宏 秦护 殷亮 卫良 胡劭 张载 周躬 陈晔 孟节 锺南严 朱跃 费遂 鲍昂 褚禧 刘靓 甄丰 滕延 李苌 姚俊 曹寿妻 袁隗妻 东夷传 佚文 (十三条)

  柳诒征末跋:谢承后汉书久佚,近代辑本推汪南士为备,然征引援据,亦有舛漏。孙颐谷谢书补正,据姚鲁斯本,着其所出,并增辑一卷。以视汪书,时有异同。如据北堂书钞知谢书有风教传,据史通知谢书有百官、舆服志,皆汪目所无。宗均之非宋均,张佺之非张俭,皆寔事求是,非徒事渔猎类书者比也。崔国榜序汪辑,谓孙氏未有成书,盖由未见其传本。丁氏善本书室写本久庋山馆,学者恒乞,迻录传校,爰为印布,以备辑佚者之参证云。辛未初冬镇江柳诒征识。

    王谟谢承后汉书钞
  自序:余于诸别史中,最爱谢伟平后汉书,记载赅博,远胜范蔚宗。即以吾江右人士考之,范书祗列有南州高士父子及陈重、雷义、程曾、唐檀数传,其何汤仅附见桓荣传。章怀太子注引谢书,载汤事亦綦详,外有羊茂、孔恂、严丰、宋度、湛重、邓通、项颂、刘陵、黄向、张冀十人,爵里事迹,班班可考,乃其姓名,俱不挂范书。余故于辑着豫章十代文献略,尝有慨乎言之:良由伟平父婴,当日实以台郎出入阁道,博览汉世诸将相名臣策文,秘为家庭异闻。伟平又复矢志虚公,有善必扬,无微不彰,故其书可贵尔。而刘子元乃以周悉江左,偏党吴越议之,亦浅乎测伟平矣。余因钞辑汉魏遗书别史,首及伟平此书,加意搜罗,仅得六卷。亟欲先登梨枣,而终以未见姚氏补遗为嫌。窃意其书如果完善,愚书无庸复出,若彼此互有阙遗,亦可相为补益,以此迟疑,不果授梓。今始从坊间购得姚书,比较目录,其所载凡二百八十一人,余书三百八十余人。多寡既悬殊,而其中姓名离合,事迹详略,与其时世先后,亦往往互异。大抵各从所见采录,各随己意编次,即不合,无足怪。最可议者,在尽削所引书目,茫无依据,而承父婴一条案语尤谬,亦由未取原书覆加磨勘故也。其它议论,针砭范书阙失,实先得我心,且于余书存疑处,亦能分别言之,其用功于此书,亦已深哉!此书亡于唐宋之际,已数百载,坠绪茫茫,几致泯绝。姚氏乃发愤网罗,力为草创,厥功匪易。而余书晚出,不意采获至有三百八十余人之多,为仿范史体例编次,略有条理,遂成部帙。虽于伟平原书百三十卷,尚未能存什一于千百,然以视姚氏补遗,差更完善,可以问世。故愿复出是书,以就正于当代博雅君子。嘉庆丁卯秋月汝上老人王谟识。

  序录(节录):谟案:宋吴淑进事类赋注状云:「凡谶纬之书及谢承后汉书、张璠汉纪、续汉书、帝系谱、徐整长历、物理论之类,皆今所遗逸。而著述之家相承用之,不忍弃之,亦复存之。」则此书在宋初已无传矣。明海虞陈禹谟补刻北堂书钞,亦云如无东观汉记、谢承汉书、即以范氏汉书补之。则谓明永乐间扬州有刻本者妄也。国朝姚之骃有编辑后汉书补遗二十一卷,内东观汉记八卷,谢承后汉书四卷,司马彪续汉书四卷,薛莹、谢沈、袁山松书各一卷,亦皆从群书搜合而成。其东观汉记,已刊入四库全书颁行。诸家汉书,尚未得见。今故仍从遗书体例次第钞辑,谢书无帝纪,但有列传,凡共钞出三百七十人,略依范目录编次,分为六卷。

  分目:
  刘崇 田戎 贾萌 严丰 李淑 邓晨 邓晔 邓禹 邓弘 岑彭 铫期 祭遵 马武 马援子廖 魏霸 刘宽 宋弘 桓谭 韦彪 郭丹 承宫 何汤 陈宣 虞延 张堪 陈众 陈正 周滂 宋均 皋弘 杜诗 孟政 陆闳 陈楚 封告 礼震 贾琮 王闳 玊况 郑均 锺离意 郭贺 郑兴 朱晖孙穆 刘平 郑弘 陈嚣 第五伦曾孙种 贾逵 王充 班固 班超 沈丰 李寿 赵孝 江革 毛义 曹褒 陈宠 沈景 车成 董春 王谭 闵贡 耿恭 王青 郑敬 张霸 范延寿 傅翻 陈咸 杨豫 周敞 陈茂 高慎 韩崇 郭宏 张稷 梁松 (以上卷一)

  唐羌 周盘 周畅 徐防 百里嵩 陈禅 冯鲂 陈龟 司马苞 杨震子秉 孙赐 曾孙彪 玄孙修 奇 翟酺 夏勤 周燮 徐淑 左雄 郎顗 冯绲 周举 张纲 崔瑗 朱宠 许敬 施延 胡广 李固 赵戒 贺纯 郭亮 刘騊駼 吴佑 延笃 王龚子畅
 种暠 江汉 祝良 马寔 虞诩 刘据 刘陵 项诵 宣仲 杨章 应奉 袁逢 荀绲 周景 陆康 苏章 马融 梁冀 (以上卷二)
  窦武 陈蕃 徐稚子允 韦着 李昙 袁闳 袁忠 姜肱 申屠蟠 韩韶 锺皓 陈寔子纪 李咸 羊续 赵咨 爰延 度尚 张盘 抗徐 臧旻 赵昱 杨乔弟璇 胡腾 巴祗 史弼 谢弼 刘瑜 盖勋 傅燮 许永 陈谦 龚遂 桥玄 朱隽子皓
 赵岐 郑康成 蔡邕 骆俊 桓俨 第五永 陈球 朱震 郭泰 茅容 符融 许劭 谢婴 (以上卷三)
  黄琬 皇甫规 张奂 皇甫嵩 张温 董卓 伍孚 胡母班 王匡 阴修 刘虞 公孙瓒 袁绍 高干 刘表 董袭 刘淑 李膺 刘佑 魏朗 夏馥 巴肃 范滂 羊陟 张俭 陈翔 孔昱 刘儒 檀敷 贾彪 成 宗资 刘 茨充 许荆 仇览 孟尝 刘宠 董种 董宣 黄昌 阳球 曹破石 吕强 (以上卷四)

  刘琨 戴凭 孙期 张驯 尹敏 周防 包咸 赵晔 黄香 侯瑾 弥衡 彭修 周嘉 范式 李善 张武 陆续 戴封 陈重 雷义 范丹 戴就 刘翊 许阳 高获 李南 谢夷吾 廖扶 樊英 孔乔 李昺 郎宗 王辅 公沙穆 郝孟节 严遵 高凤 法真(以上卷五)

  郭宏 韩崇 任防 张意 盛吉 王阜 刘勤 尹昆 孔恂 李敬 黄向 张冀 羊茂 高宏 戴礼 刁曜 傅贤 华松 公孙晔 周乘 周树 王党 邓道 邓通 宋度 宗庆 虔国 蒋崇 许庆 闻人统 王威 陈堪 陈临 妫皓 王防 唐约 张修 王博 祝皓 吴冯 湛重 虞承 严翊 高吕 周穆 隐● 胡劭 张佺 徐栩 徐相 李光 范训 费遂 秦护 卫良 殷亮 李苌 褚甄 陶硕 李鸿 车章 戎良 沈辅 王逄 薛惇 桓任 广汉儒 许季长 陈晔 周躬 路仲翁 滕延 戴遵 陈常 姚俊 鲍昂 黄他 甄丰 刘靓 石□ □绍 □奂 杂记(十九条) (以上卷六)

    黄奭黄氏逸书考子史钩沈辑六家后汉书
  谢承后汉书分目(民国二十三年江都朱长圻补刊) :
  序(四条) 明帝 桓帝 灵帝 刘恭 刘崇 邓禹 邓晨 许阳 岑彭 朱鲔 田戎 祭遵 祭彤 马武 铫期 马援 宋弘 陈众 陈临 魏霸 第五伦 李淑 陆闳 王防 刘裕 陈正叔 严丰 包咸 陈禁 李善 周嘉 郑兴 贾逵 桓谭 周获 郎顗 许庆
周稷 邓晔 邓弘 郑敬 王阜 桓任 皋弘 何汤 张佺 羊茂 刘平 赵孝 刘昆 尹敏 宋均 曹褒 江革 王博 黄向 陶硕 杜诗 韩崇 尹暹 戴凭 邓儒 锺离意 韦彪 龙丘苌 湛重 张堪 沈景 李鸿 周敞 陈茂 陈宣 戴礼 张业 路仲翁 李敬 公孙晔 陆续 虞延 封君达 周滂 虔国 谢夷吾 马廖 方储 高凤 范式 张修 孙华 孔嵩 傅贤 黄香 郑弘 郑洪 陈嚣 张霸 张楷 王谭 刘陵 刁曜 周盘 周畅 百里嵩 承宫 郭丹 郑均 王婴 董宣 礼震 董春 陈咸 陈宠 张意 马融 许慎 巴祗 邓道 陈龟 孟尝 尹昆 闵贡 石苞 张稷 吴佑 邓子渊 宋度 高吕 朱晖 徐防 王充 傅翻 陈堪 华崧 华松 戴封 许荆 许季长 司马苞 张冀 赵晔 杜抚 许敬 儒叔林 玊况 班固 班超 曹受妻 陈嚣 陈翔 冯鲂 唐羌 王青 王党 高慎 周燮 岑熙 陈楚 李焘 石□ 陈禅 闻人统 梁竦 梁不疑 夏勤 李寿 孔乔 李炳 郎宗 王辅 施延 任防 王赐 黄昌 胡绍 侯瑾 樊英 祝告 刘据 江汉 虞承 左雄 陈常 薛惇 雷义 陈重 法雄 法真 徐相 崔瑗 沈辅 范丹 仇览 戴宏 黄真 刘佑 沈丰 羊续 赵嘉 陈谦 董种 冯绲 周乘 宗庆 彭修 刘騊駼 张纲 杨雄 刘虞 蒋崇 祝良 王奂 高弘 张陵 盛吉 皇甫规 王畅 马寔 朱宠 许永 贾彪 王闳 苏章 宗度 郭谅 杨章 徐栩 宣仲 毛义 戴遵 秦护 李固 赵戒 赵典 妫皓 尹苞 朱穆 刘宠 戴就 阳球 唐约 荀绲 曹破石 龚遂 胡腾 翟酺 应奉 应劭 爰兴 陈蕃 周璆 周树 胡广 韦着 李昙 姜肱 杨高 羊涉 郭泰 刘儒 李咸 度尚 刘瑜 孔恂 杨乔 窦武 朱震 贺纯 王逸 符融 冯岱 宋果 徐淑 刘宽 袁忠 吴冯 郭贺 张盘 晋文 经王子艾 成 岑晊 刘 范滂 刘淑 延笃 黄宪 徐稚 张奂 陈朔 周景 李燮 杨璇 魏朗 李膺 王威 茅容 抗徐 申屠蟠 种暠 皇甫嵩 巴肃 史弼 第五永 杨后 杨震 杨秉 杨赐 杨彪 陈琳 陈瑀 陈珪 宗资 檀敷 贾淑 桓严 谢婴 谢 杨奇 张驯 吕强 赵咨 贾琮 公孙瓒 朱隽 蔡邕 黄琬 周举 韩韶 袁闳 袁弘 袁秘 封观 谢弼 傅燮 盖勋 臧旻 胡母班 高干 阴修 刘表 赵昱 公孙穆 骆俊 伍孚 郑玄 孙期 陆康 祢衡 赵谦 徐胤 董袭 刘翊 王匡 许劭 桥玄 袁隗妻 张奉 张俭 李笃 第五种 锺皓 陈寔 陈纪 夏馥 张温 董卓 李傕 郭泛 袁术 曹操 廖扶 孟节 孔霸 憧种 周燕 范延寿 杨淮 卫良 平涉 许嘉 宋登 蔡祖 胡劭 李元 李南女 程夫人 姚俊 朱皓 滕延 周防 桓礹 严遵 刘靓 胡爽 褚禧 奚延 范训 羊定 孟政 项诵 车章 戎良 李光 车成 郭宏 殷亮 周躬 范充 李苌 陈晔 锺南严 朱跃 费遂 陟皇山 免官 腹背毛
平城 交趾 二千石 西夷 威令 翁仲 高堂伯 巨母 霸佛 三君 宁阳主簿 附录(一条) 补遗(三条)
  薛莹汉后记序:史通谓范书亦有蓝本,凡编年四族,纪传五家。以九家后汉书而成今后汉书一家之言,安得不体大思精!顾一书成,而九书亡。幸袁彦伯后汉纪尚在人间。司马绍统续汉书纪传虽亡,其志固在范书中。范志原属谢宣远,范败,谢遂蜡以覆车,是范无志而司马有志,不可谓亡 疣孟坚等东观汉记(范书班固传:固与睢阳令陈宗等共成世祖本纪。固又自撰列传、载记二十八篇,事在明帝纪。至邓太后始诏刘珍与刘騊駼作建武以来名臣传。珍未尝为长水校尉,史通亦云安帝诏史官谒者仆射刘珍。据此可悟隋志列长水校尉刘珍等首撰之非。)赖永乐大典,居然得廿四卷。孙诒谷增辑谢伟平后汉书五卷,是皆为姚侍御后汉书补逸者所不存,于今仅张璠汉记、谢静思、华叔骏、袁山松三后汉书,及此汉后记五种耳。

  薛道言相传孟尝君后,以封薛故,虽不可知,固沛郡竹邑人,吴选曹尚书敬文之子也。敬文着数万言。道言三世傅东宫,纂蹈允有先风,故于右国史下狱时,华核疏荐,至谓丁孚、项峻始撰吴书,少帝更差韦曜、周昭、薛莹、梁广及臣五人。莹出为将,复以过徙,迄未撰奏。同寮之中,莹为冠首云云。遂召还为左国史。吴书即不得见,其深于史学可知。惟本志不言有后汉书,当是私撰。惜乎,吴亡入晋,降表竟出其手。新议八篇,虽多奚为!且终晋不过散骑常侍,何尝不在吴为散骑中常侍,且亦迁选曹尚书矣。袁彦伯后汉记于司马、两谢、华、张之书无不缀会,而独遗此,岂无说乎?其不题名后汉书者,余秘书表曰「莹作汉后记百卷」,今姑从之。道光辛丑中秋甘泉黄奭右原。

  分目:
  光武 明帝 章帝 安帝 桓帝 灵帝 王霸 马防 李膺 八俊 白波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