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正史
- 后汉书八家辑注
后汉书八家辑注
华峤后汉书序:本传以峤有良史之志,治礼音律天文数术,南省文章,门下撰集,皆典统之。初峤以汉纪烦秽,慨然有改作之意。会为台郎,得遍观秘籍,遂就其绪。起于光武,终于孝献,一百九十五年,为帝纪十二卷、皇后纪二卷、十典九卷、传七十卷,及三谱序传目录,凡九十七卷。峤以皇后配天作合,前史作外戚传,以继末编,非其义也。故易为皇后纪,以次帝纪。又改志为典,以有尧典故也。而改名汉后书,奏之。诏朝臣会议,时中书监荀勖、令和峤、太常张华、侍中王济,咸以峤文质事核,有迁、固之规,实录之风,藏之秘府。后太尉汝南王亮、司空卫瓘为东宫傅,列上通讲,事遂施行。所撰书,十典未成而终。秘书监何劭奏峤中子彻为佐著作郎,使踵成之。未竟而卒。后监缪徽又奏峤少子畅为佐著作郎,克成十典。永嘉丧乱,峤书存者五一作三十余卷。
晋书班班可考如是,而姚侍御乃远引叔骏集所载诏语,及谢表以为旁证。即其集序亦止峤作后汉书百卷一语,视本传多三卷,为资互考。其司马诸公赞与集序同称后汉书,自有所本。若余靖云峤删定东观记为汉后书九十七篇,正合本传,非别有考也,岂有侍御而不一检本传者乎?
叔骏,平原高唐人。魏太尉歆子鱼孙,晋太常卿表伟容子。封乐乡侯,迁尚书,所著论难驳诗赋之属数十万言。今范书论赞,微章怀之注,谁复知袭华书,而有非仅章怀一注所能证出者。姚本诚不如章逢之孝廉重辑本之详,然犹必过而存之者,莫为之前,虽美弗彰,抑又闻之。峤少子畅在史官,并草魏晋纪传,侍御当日何不编附于其父书之后,不更大观欤?然而非补逸汉书者所当从事矣。道光辛丑小阳月甘泉黄奭右原。
分目:
明帝 灵帝 献帝 孝献伏后 陈愍王宠 邓禹 李通 臧宫 祭遵 岑彭 陈俊 冯异 吴汉 贾复 王梁 马成 马援 郑兴 樊宏 冯衍 鲁恭 刘宽 韦彪 朱晖 桓荣 桓郁 乐松 伏恭 申屠刚 陈元 耿秉 第五伦 应顺 傅昌 江革 陈宠 刘平 赵孝 宋均 郅恽 郑众 马防 刘般 任延 冯豹 邓彪 郭伋 卫飒 何熙 杜安 孔奋 张奋 张堪 徐防 薛苞 郭躬 班固 班超 廉范 贾逵 桓焉 袁安 庆鸿 周燮 倪宽 任浦 岑熙 何敞 刘恺 阳球 鲍德 刘宠 宋登 黄琼 班始 刘永国 周规 袁良 杨震 吴雄 胡广 张楷 梁冀 韩演 卫羽 李膺 孔融 陈寔 桓典 桓麟 崔琦 孔嵩 蔡孟喜 张济 袁逢 王甫 范滂 赵壹 来艳 张英 曹嵩 崔骃 崔瑗 崔寔 皇甫嵩 赵岐 蔡邕 杨彪 董卓 王允 应玚 崔钧 华歆 华表 南单于 哀牢夷 执金吾 散骑 东观 论明章二帝 论二十八将 论鲍永冯衍 论班彪班固 杨氏袁氏 孝义列传序 补遗 (八条)
谢沈后汉书序:昔唐李济翁资暇集、辽僧广济龙龛平镜各着出处,并着其所出书之第几卷几页,以示有征。本朝实事求是,拾骨家务为其难。今姚本纵不能细注原引卷页,何致昧其本来。即如谢静思曾撰晋书三十余卷,余已仿龙龛平镜例,同近辑十八家晋史,刊入逸书考史部中矣。静思,本传作行思,会稽山阴人。闲居养母,服阙,除尚书度支郎。明炼经史,有史才。先着后汉书百卷,及毛诗、汉书外传、诗赋文论,皆行于世。或谓一百二十二卷,殆兼后汉书、汉书外传而言欤。是书与伟平谢书、袁书、司马书、薛记、东观记,皆经惠定宇先生取为今后汉书补注。范书全袭华书,视伟平书、东观记人物仅十之四五,略事实而趋词采,诚不可无补而注之者。为章怀诤臣所不解,定宇先生于深宁叟郑易,既用资暇集例,至今奉为拾骨正宗,而独于补注范书时,引用如此种书,不注出处、竟与姚本同。定翁且然,他何足论!徒以有举莫废,而仍录侍御原辑本,为逸后汉书之一。道光辛丑长至日甘泉黄奭右原。
分目:
序 光武 安帝 桓帝 赤眉 东平宪王苍 朱鲔 郑敬 锺离意 龙丘苌 杨厚 三君 八俊 胡广 蔡邕 闵贡 牛兰山 羌胡
袁山松后汉书序:刘子元史通谓范书所采凡编年四族,纪传五家,是旧后汉书应有九种。以袁彦伯后汉纪尚行于世。彦伯即山松之从昆弟。故旧书之不传于今,有待今人拾骨者,惟八种耳。山松书亦八种之一。晋书载山松陈郡阳夏人,国子祭酒袁瓖之孙,琅邪太守乔之子。其父曾注论语。山松能世其学,少有才名,史称着后汉书百篇,即此书也。更着宜都记,为史所不载,而其说亦往往见于他处。姚鲁斯侍御辑后汉书补逸,独于善音乐,酣醉出游,好作挽歌之末节,津津道之,无关书旨矣。姚又言世说注多引此,而实则三国志注、水经注、文选注、北堂书钞、初学记、白孔六帖、艺文类聚、太平御览、事类赋各部中,尚有踪迹可寻,无怪纪文达公作四库提要,惜其不着所出之书,使读者无从考证,是其所短。然而筚路蓝缕,姚为首庸,不揣孤陋,为一一着其出处,重编付梓。是编仍不等筌蹄之弃,惟就其案语,太支离者去之。至袁书文多排迭,喜志灾祲,皆非史裁所尚,不知侍御又何以称焉。山松历吴郡太守,殉孙恩之难。正史外往往连山松为一字,作袁崧云。道光辛丑孟秋甘泉黄奭右原。
分目:
光武 明帝 章帝 殇帝 安帝 桓帝 灵帝 献帝 赤眉 刘盆子 长安宫人 贾复 耿况 耿弇 冯异 宋弘 侯霸 伏湛 任隗 杨统 杨厚 韩卓 罗威 杨终 窦宪窦景 徐璆 王充 朱穆 杨匡 吴佑 公沙穆 杨震 延笃 岑晊 李膺陈蕃 陈蕃 八俊 贾彪 应奉 周璆 范滂 隗相 范丹 刘洪 蔡邕 苏谦苏不韦 羊续 刘陶 柳分 朱隽 皇甫嵩 卢植 陈弇 荀淑陈寔 王允 沮隽 袁绍 李瓒 何颙 射侯 北郊 营头 置郡分郡 朔山 绵上聚 泛亭 阏与聚 汉源 垂惠聚 西域 姊归 百官志
张璠汉记序:章逢之孝廉重辑华叔骏书及此记各一卷。不独此也,凡隋书经籍志所引目,积生平全力,以返其魂,竟十得八九,裒然大观。惟半毁于火,半赖叶云素先生代藏。东卿驾都,为京朝官数十年,深以琉璃厂手民工劣价昂,开雕不易。倘昆臣方伯毅然三世之藏,公诸同好,则余之逸书考二百八十余种,尽成重儓,虽覆瓿亦焉用之!每读渊如先生集并其书目,窃叹孝廉之精博,何感于异教,使盛德大业,半涂而废,为可惜已。张氏记最晚出,观袁彦伯自序云:「
经营八年,始见张璠所撰书,其言汉末之事差详。」彼余氏历叙群史,亦独遗此。吴正仪并以为无考。然则姚侍御始事搜讨,大辂椎轮,厥功宜伟。特惜其知引裴松之注,而不注其孰出三国志注,孰不出三国志注,影响割裂,非膺非真,犹沿明季之习,固不足为侍御病耳。孝廉所重辑者,既不可得见,余虽踵事增修,不能自信。姑先校刊姚本,以便巾箱随时证佐。至东晋秘书郎安定张璠集二十八家易解十三卷,则又湛深经术,不暇详矣。道光癸卯三月甘泉黄奭右原。
分目:
明德马后 灵帝 少帝 献帝 伏皇后 张酺 卢芳 杜诗 梁冀 左雄 范丹 宋穆之 朱穆 班超 马防 周举 郭伋 樊晔 张温 杨秉 侯览 宋登 陈球 周景 成 李固 吴佑 陈宠 王堂 范滂 种暠 荀顗 时人语 孔融 王龚 王畅 郑泰 蔡邕 王允 荀淑 荀爽 荀靖 荀悦 荀昱荀昙荀彝 何颙 董卓 朱隽 皇甫嵩 种劭 桥玄 贾琮 王立 袁绍 曹操 刘表 孙坚 刘璋 谯周 于阗大都末 北郊 条支国
汪文台七家后汉书
崔国榜序:后汉书自谢伟平后,作者十一家。梁、隋以降,阙佚几半。至唐章怀独为蔚宗书注,范存而诸家遂微。然诸书同异,具载注中,零章断句,散见他书,犹可捃拾。若张莹后汉南记,则世说、续汉志注、史记集解、初学记、北堂书钞中,间有存者。仅刘氏义庆、萧氏子显两家之书,残文剩字,无可考见,盖亡失久矣。康熙中,钱塘姚鲁斯辑东观汉记以下诸家书为补逸,颇沿明儒旧习,不详所自,遗漏滋多。孙颐谷侍御曾据其本,为谢承书补正,未有成书。近甘泉黄右原比部亦有辑本,视姚氏差详,终不赅备。黟汪先生南士绩学敦行,箸书等身,尝以稽古余力,重为搜补。先生之友汤君伯玕,称先生旧藏姚本,随见条记,丹黄殆遍。复虑未尽,以属弟子汪学惇,学惇续有增益。学惇殁后,藏书尽售于人。汤君复见此本,已多脱落,亟手录以还先生之子锡蕃。锡蕃奉楹书客江右,同岁生会稽赵撝叔从锡蕃假钞,余复因撝叔得见是书,偕镇海林君粲英共读一过。会写副既毕,为谋付刊,而余将入都,撝叔亦之官新吴,未克从事占毕。林君慨然独任雠校,此刻之成,为功实多。兹辑存者七家,为书二十卷,末附失氏名后汉书为一卷,凡得二十一卷。
撝叔又言先生所据北堂书钞,乃朱氏潜采堂本,题曰大唐类要者也,归钱唐汪氏振绮堂。辛酉乱后,汪氏藏书尽散浙中,尚有写本,为孙氏冶城山馆物。后归陈兰邻太令家,近亦鬻诸他氏,远在闽中,无从假阅。异日得之,当可续补码十条。征引他书,计漏略刘萧两家所作,又安知非在失氏名书中?是先生书存,不仅七家之书既绝复续也。傥有好学嗜古之士,更取张氏后汉南记,爬抉幽隐,重辑一编,俾十一家著述,沈沦千载,复出人间,存斯梗概,岂非艺林盛事,于此望之矣!光绪八年五月太平后学崔国榜书。
谢承后汉书目:
光武帝 灵帝 伏后 刘玄 李宪 邓晨 邓禹 岑彭
熙 耿弇恭 铫期 祭遵 马武 魏霸 马援 马廖 刘宽 宋弘 郭贺 韦彪着 郭丹 承宫 郑均 赵戒 赵典温 桓谭 鲍永昂 郎顗 杜诗 张堪 苏章 羊续 贾琮 陆康 冯鲂 虞延 郑弘 梁竦商 冀 曹褒 郑玄 郑兴 贾逵 (以上卷一)
张霸 张楷 张陵 桓严 冯绲 度尚 杨璇 刘平 赵孝 车成 江革 周盘 赵咨 班固 第五伦曾孙种 锺离意 宋均 朱穆 徐防 胡广 李咸 袁闳 袁弘 袁忠 袁秘 封观 张酺 周景 陈宠 班超 翟酺 应奉子劭 奚延 徐璆 王充 明帝八王传 陈禅 陈龟 桥玄 (以上卷二)
崔瑗子寔 周燮 黄宪 徐稚子胤 李昙 姜肱 申屠蟠 杨震 张纲 王龚子畅 种暠 陈球子瑀 兄子珪 珪子登 刘陶 刘瑜 谢弼 虞诩 傅燮 盖勋 臧洪 马融 蔡邕 左雄 周举 黄琬 荀绲 韩韶 锺皓 陈寔子纪 李固 杜乔杨章 吴佑黄真 戴宏 (以上卷三)
延笃 史弼 赵嘉 皇甫规 张奂 陈蕃周璆 刘
成 朱震 王允宏 刘淑 李膺 刘佑 魏朗 夏馥 巴肃 范滂宗资 羊陟 张俭 岑晊 陈翔 檀敷 刘儒 贾彪 郭泰茅容 宋果 贾淑 许劭 窦武胡腾 皇甫嵩 朱隽 董卓 张温 刘虞 公孙瓒 (以上卷四)
陶谦赵昱 袁绍 循吏许荆 孟尝杨乔 刘宠 仇览 董种 沈丰 百里嵩 巴祗 王阜
酷吏董宣 黄昌 阳球 宦者曹节 弟破石 吕强 儒林刘琨 戴凭 孙期 欧阳歙礼震 张驯 尹敏 周防 包咸 杜抚 赵晔 许慎 艾苑黄香 王逸 子延寿 侯瑾 高彪 祢衡 独行彭修 周嘉 祖燕弟畅 范式孔嵩 李善 张武 父业 陆续 祖闳 (以上卷五)
戴封 李充 陈重 雷义 范丹 戴就 刘翊 方术
许杨 周获 谢夷吾 廖扶 樊英 孔乔 李昺 郎宗 王辅 公沙穆 子孚 郝孟节 逸民高凤 戴良 法真 列女曹寿妻 袁隗妻 陈临 王防 陈正 严丰 许庆 周穆 邓晔 桓任 刘崇 皋弘 何汤 羊茂 王博 黄向 陶硕 韩崇 冯
● 邓儒 湛重 沈景 李鸿 周敞 陈茂 陈宣 戴礼 路仲翁 李敬 公孙晔 封告 (以上卷六)
虔国 方储 张修 傅贤 严翊 陈嚣 王潭 刘陵 刁曜 王婴 董春 张意 邓通 邓道 尹昆 闵贡 尹苞 张稷 宋度 宗庆 高吕 陈堪 华松 许季长 司马苞 张冀 许敬 玊况 唐羌 王党 陈楚 陈禁 李寿 李焘 石□ 闻人统 施延 □绍 胡邵 祝皓 虞承 陈常 薛惇 徐栩 沈辅 陈谦 周乘 蒋崇 祝良 车章 羊定 项诵 李光 郭泛 周滂 郭宏 毛义 龙丘苌 郑敬 杨后 张奉 符融 (以上卷七)
秦护 殷亮 卫良 田戎 周躬 范充 李苌 陈晔 锺□ 费遂 滕延 刘靓 王闳 陈众 朱皓 严遵 杨豫 史循 魏尚 王奂 高弘 盛吉 朱宠 许永 郭谅 宣仲 妫皓 唐约 龚遂 周树 孔恂 贺纯 吴冯 张盘 王威 抗徐 高干 阴修 褚禧 姚俊 骆俊 董袭 伍孚 赵谦 傅翻 孙敬 刘勤 孟政 江汉 马寔 范训 司马均 杨雄 戎良 戴遵 序传 东夷列传 礼仪志 五行志 郡国志 兵志 刑志 佛 散句 (以上卷八)
薛莹后汉书目:
光武帝 明帝 章帝 安帝 桓帝 灵帝 献帝 (以上卷一)
司马彪续汉书目:
光武帝 明帝 章帝 和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桓帝 灵帝 献帝 光武郭皇后 光武阴皇后 孝明马皇后 孝章母贾贵人 孝章窦皇后 孝章梁皇后 敬隐宋皇后 孝和阴皇后 孝和邓皇后 孝德左皇后 孝安阎皇后 孝安李皇后 孝顺梁皇后 孝冲母虞贵人 孝质母陈妃 孝崇匽皇后 孝桓梁皇后 孝桓邓皇后 孝桓窦皇后 孝仁董皇后 孝灵宋皇后 孝灵何皇后 孝灵王皇后 孝献伏皇后 孝献曹皇后 献穆曹皇后 (以上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