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会典

  事例
  正统元年拨赐河间府等处安挿外夷官员田土指挥一百五十畒千户一百二十畒百户所镇抚一百畒九年令外夷归附官员未曽安挿该给田土者都督二百五十畒都指挥二百畒指挥一百五十畒千户衞镇抚一百二十畒百户所镇抚一百畒 又令迤北来降之人每名拨与徳州田地五十畒 十二年令西北归附夷人每人拨地八十畒耕种自给 景泰二年给还顔孟二庙祭田六十顷又増给田二十顷佃户各十家天顺六年诏以沙州衞苦峪城西北地阿干卜剌直
  至苦峪川边田地分给赤斤防古衞永逺耕种
  国初兵荒之后民无定居耕稼尽废粮饷匮乏初命诸将分军于龙江等处屯田自是立法渐宻徧于天下大率衞所军士以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又有二八一九四六中半等例皆随地而异云
  计各处屯田总数
  在京锦衣等衞屯田共六千三百三十八顷五十一畒八分二厘七毫八丝
  南京锦衣等衞屯田共九千三百六十八顷七十九畒三分七厘五毫六忽
  中都留守司并所属衞所及皇陵衞屯田共七千九百五十三顷七十八畒九分三厘六毫
  北直衞所屯田共七千九百三十七顷四十九畒四分五厘
  南直衞所屯田共一万九千八十七顷二十五畒八分七厘八毫
  大寜都司并所属衞所屯田共二千一百二十六顷七十六畒二分三厘
  万全都司并所属衞所屯田共一万九千六十五顷七十二畒六分一丝一忽
  浙江都司并所属衞所屯田共二千二百七十四顷一十九畒六分六丝六忽
  湖广都司行都司并所属衞所屯田共一万一千三百一十五顷二十五畒
  河南都司并所属衞所屯田共三万六千三百九十顷一十七畒三分二厘
  江西都司并所属衞所屯田共五千六百二十三顷四十一畒二分五厘
  陜西都司并所属衞所屯田共二万九千四百四十四顷二十二畒三分五厘三毫
  陜西行都司并所属衞所屯田共一万三千一十二顷五十畒
  广西都司并所属衞所屯田共五百一十三顷四十畒山东都司并所属衞所屯田共二千六十顷
  辽东都司并所属衞所屯田共一万一千三百八十六顷
  山西都司并所属衞所屯田共一万二千九百六十三顷八畒五分五厘
  山西行都司并所属衞所屯田共一万一百一百一十八顷二十畒五分五厘
  广东都司并所属衞所屯田共七千二顷三十三畒七分六毫
  四川都司并所属衞所屯田共六十五万八千三百四十四顷七十一畒四分
  四川行都司并所属衞所屯田共一千二百顷五十五畒三分三厘五毫
  福建都司并所属衞所屯田共三千七百七十四顷福建行都司并所属衞所屯田共一千六百七顷三十七畒
  云南都司并所属衞所屯田共一万八百七十七顷四十三畒三分
  贵州都司并所属衞所屯田共九千三百三十九顷二十九畒三分一厘八毫
  事例
  洪武四年诏河南山东陜西山西淮安等府屯田三年后每畒收租一斗 二十年令陜西屯军五丁抽一税粮照民田例 又令屯军种田五百畒者岁纳粮五十石 又令四川建昌衞附近田土先尽军人次与小旗总旗百户千户指挥屯种自给其新立苏州栢兴防川涪州等衞一体摽拨 又令陜西临洮岷州宁夏洮州西宁甘州庄浪河州甘肃山丹永昌凉州等衞军士屯田每岁所收谷种外余粮以十分之二上仓给守城军士 三十年诏广西迁仁屯田所土兵免纳屯粮 令凡屯军内少壮者守城老弱者屯种若有余丁多亦许屯种 三十五年令各处衞所每衞委指挥一员每所委千户一员提督屯种年终以上仓并给军子粒数目造册赴京比较各该都司每岁仍委指挥一员督察年终同赴京复奏 又令各处屯田衞所每军岁征正粮一十二石直差御史比较各都司所属廵按御史同按察司掌印官比较年终造册奏缴户部不及数者具奏降罚所收子粒行御史等官盘查 永乐二年令各处衞所凡屯军一百名以上委百户一员三百名以上委千户一员五百名以上委指挥一员提督若屯军不及一百名者亦委百户一员提督若官员军余家人自愿耕种者不拘顷畒任其开垦子粒自收官府不许比较 又奏准屯田所受每粟谷糜黍大麦荞穄各二石稻谷薥秫各二石五斗防稗各三石并各准米一石小麦芝麻与米同 三年更定屯田则例令各屯置红牌一面写刋于上每百户所管旗军一百一十二名或一百名七八十名千户所管十百户或七百户五百户三四百户指挥所管五千户或三千户二千户提调屯田都指挥所收子粒多寡不等除下年种子外俱照每军岁用十二石正粮为法比较将剩余并不敷子粒数目通行计筭定为赏罚令按察司都司并本衞隔别委官闸是实然后准行直衞所从廵按御史并各府委官及本衞隔别委官闸岁收子粒如有稻谷粟薥秫大麦荞麦等项粗粮俱依数折筭细粮如各军名下除存种子并正粮及余粮外又有余剩数不分多寡听各该旗军自收不许管屯官员人等巧立名色因而分用五年浙江江西湖广广西广东河南云南四川按察
  司増置佥事一员陜西福建山东山西按察司増置佥事二员盘量屯粮 宣徳五年令各处屯田都布按三司各委官提督在京并直衞所从廵按御史提督若有总兵官镇守去处亦令提督 十年令廵按陜西监察御史兼理屯田 正统元年奏准各处屯种每军止征余粮六石 令陜西旗军余丁所种屯田五十畒之外每畒纳粮五升 二年令各处军职舍人除应袭外及家人女婿无差使者每五丁朋作一名委官管领拨与闲地四十二畒耕种照屯田例办纳子粒 添设浙江福建陜西等处按察司佥事各一员提督屯田 三年令各都司衞所管屯官三年满日造册二千里以里者赴京比较二千里以外者从按察司并廵按御史比较 令四川都司衞所屯种水田者纳米陆地者纳豆无豆者抵斗折米 四年令大同宣府辽东陜西沿边空闲之处许官军户下人丁尽力耕种免纳子粒 六年添设贵州按察司副使一员提督屯田 七年添设湖广布政司叅政一员按察司副使一员提督屯田八年令各处按察司原无提督屯田官者各添设佥事一员 又令屯田有自开垦荒地每畒岁纳粮五升三合五勺 减延绥等处屯田军子粒每百畒嵗纳六石者止纳四石 减陜西行都司屯田子粒每百畒嵗纳一十石 减延绥等处屯田子粒每百畒嵗纳八石九年令浙江等处屯军遗下田地拨与官旗军士户下人丁佃种照官田纳粮余剩及积荒田地拨与民间佃种照民田纳粮其积荒田地待耕三年成熟亦照例徴纳候有军之日拨军屯种 十年令南京各衞正军选操余丁屯种其正粮一十二石余粮六石俱免上仓供给操军其月粮住支如本军人丁数少屯田拨付他军者仍支月粮 减陜西行都司等处屯田子粒嵗纳八石 十年添设陜西按察司副使一员专一提督水利及屯田 十一年令各处衞所类造屯田坐落地方四至顷畒子粒数目文册一本缴合干上司一本发该管州县以备查考 添设山东按察司佥事一员提督北直屯田 十二年令开平衞屯军余粮六石减免二石 景防三年令提督南京仓塲并廵抚南直苏松等府及顺天北直各府都御史兼提督屯种 四年添设山东按察司副使一员监督永平等处收支兼理屯田 天顺元年令京城附近直八府及山东河南等处荒闲田地及有人佃种无粮差者拨与所在衞所军余屯种纳粮 又令本部差郎中四员于宣府大同蓟州永平山海等处提督粮储兼理屯田 成化六年令陜西延绥等处屯田每军百畒徴草二束 九年令榆林以南招募军民屯田每一百畒于隣堡上纳子粒六石 十一年令云南按察司总督银塲佥事兼理屯田 十三年添设云南按察司副使一员专管屯田二十一年添设山东按察司佥事一员专管屯种 二十三年裁革山东按察司管屯佥事仍令廵察海道副使兼理 治十三年奏准凡用强占种屯田者问罪官调边衞带俸差操旗军军丁人等发边衞充军民发口外为民管屯等官不行用心清查者紏奏治罪国初农桑之政劝课耕植具有成法初皆责成有司嵗久政弛乃稍添官专理其政今具列于后
  诸司职掌
  凡民间一应桑株各照彼处官司原定则例起科丝绵等物其丝绵每嵗照例折绢俱以十八两为则折绢一疋所司差人类觧到部劄付承运库收纳以备赏赐支用其树株果价等项并皆照例徴收钱钞除彼处存留支用外其余钱钞一体类觧本部行移该库交收仍将存用数目出给印信通闗具本入逓奏缴本部查领附卷作数其进纳绢疋钱钞一节俱照依后项金科课程条欵一体施行
  教民榜文
  一河南山东农民中有等惰不肯勤务农业以致衣食不给朝廷已尝差人督并耕种今出号令此后止是各该里分老人劝督每村置鼓一面
  一凡遇农种时月五更老人擂鼓众人闻鼓下田该管老人闸若有惰不下田者许老人责决务要严切督并见丁着业毋容惰夫逰食若是老人不肯勤督农民穷窘为非犯法到官本乡老人有罪
  一如今天下太平百姓除本分纳粮当差之外别无差遣各宜用心生理以足衣食每户务要照依号令如法栽种桑株枣柿绵花每嵗养蚕所得丝绵可以衣服枣柿丰年可以卖钞使用遇俭年可以当粮食此事有益尔民里甲老人如常提督视敢有违者家迁化外
  宪纲
  一农桑乃生民衣食之源仰本府州县行移提调官常用心劝谕农民趂时种植仍将种过桑麻等项田畒计料丝绵等项分豁旧有新收数目开报
  事例
  国初令天下农民凡有田五畒至十畒者栽桑麻木绵各半畒十畒已上者倍之田多者以是为差有司亲临督视惰者有罚不种桑者使出绢一疋不种麻者使出麻布一疋不种木绵者使出绵布一疋 洪武元年奏准桑麻科徴之额麻每畒八两木绵每畒四两栽桑者四年以后有成始徴其租 十八年以农桑起科太重百姓艰难令今后以定数为额听从种植不必起科二十五年令鳯阳滁州庐州和州每户种桑二百株枣二百株柿二百株 宣德二年添设浙江钱塘仁和海寜新城昌化嘉兴海盐崇徳八县县丞各一员治农正统八年令各处不出蚕丝处所每绢一疋折银五钱觧京支用 成化元年添设河南山东等布政司叅政各一员所属各府同知一员职专提督人民栽种耕耘及预备仓粮籴买劝借 九年添设苏松常镇湖五府并所属长洲等县劝农通判县丞各一员 十年添设山东布政司叅政一员专理劝农 十一年添设直祁安沧冀深赵州平谷满城容城完雄深泽束鹿髙阳新安河间献阜城肃宁任丘东光故城南皮庆云真定井陉获鹿元氏灵寿槀城栾城无极平山阜平南宫新河枣强武邑饶阳安平武强栢乡隆平髙邑临城賛皇宁晋衡水沙河南河平乡广宗任唐山钜鹿内丘永年曲周肥乡鸡泽广平邯郸成安威元城大名南乐魏清丰内黄濬滑长垣县判官主簿各一员专理劝农 添设江西南昌新建丰城进贤建昌临川崇仁乐安新喻新淦庐陵吉水永新防和永丰安福新昌鄱阳乐平余干县主簿各一员劝农 添设湖广沔阳荆门二州黄冈麻城江陵监利枣阳衡山安仁慈利县判官主簿各一员劝农 添设河南光州判官一员尉氏荥泽商水夏邑新野淅川新安西平信阳确山新蔡息县主簿各一员劝农 添设应天府溧阳溧水二县主簿各一员劝农 十九年添设山西布政司叅政一员专理农务二十一年添设海泰二州盐城沭阳赣榆县判官主
  簿各一员劝农
  国朝重防民隠凡遇水旱灾伤则蠲免租税或遣官赈济蝗蝻生发则委官打捕皆随时与地而异其法云
  诸司职掌
  凡各处田禾遇有水旱灾伤所在官司踏勘明白具实奏闻仍申合干上司转逹本部立案具奏差官前往灾所覆踏是实将被灾人户姓名田地顷畒该征税粮数目造册缴报本部立案开写灾伤縁由具奏如奉防赈济仍定夺大小男女口数则例差官前去赈济给赏毕日仍将散过粮钞分豁备细数目造册缴报以凭稽考
  诰
  往为有司徴收税粮不便所以复设粮长教田多的大户管着粮少的小户想这等大户肯顾自家田产必推仁心利济小民当复设之时特令赴京面听朕言闗给勘合不许地方犬牙相制只教官着周围附近的人户易催易办若区内田有洒的教收在自户下不过割的便过割了如果有积年荒田明白具本来奏除豁了各粮长目击耳闻前去一至本乡巧立名色其多端剥削吾良民不可胜言地方依旧犬牙相制民间洒包荒不过割的俱不来奏知却通同刁猾顽民妄告水灾本灾一分告灾十分及至差人诣所在查踏却乃多方设计贿赂所差进士行人监生扶同准灾揑合回奏其被灾人户灾本一分今告十分并不敢将此等人户一槩赴京赈济以致实灾小民混淆难以分别至今不得赈其贫乏使朕宵衣皇皇无已吁朕设粮长本欲便于细民不期此等之徒奸贪无厌身家不顾实为民患惟天可鍳智人详之
  明祖训
  凡天下承平四方有水旱等灾当验国之所积于被灾去处优免税粮若丰稔之嵗虽无灾伤又当騐国所积稍有附余择地痩民贫处亦优免之不为常例然优免在心临期便决勿使小人先知要名于外
  事例
  洪武元年令水旱去处不拘时限从实踏勘实灾税粮即与蠲免 十八年令灾伤去处有司不奏许本处耆宿连名申诉有司极刑不饶 二十五年令山东灾伤去处每户给钞五锭 二十六年令天下有司凡遇嵗饥先发仓廪赈贷然后具奏 二十七年定灾伤去处散粮则例大口六斗小口三斗五嵗以下不与 永乐元年令吏部行文各处有司春初差人廵视境内遇有蝗虫初生设法扑捕务要尽絶如是坐视致使滋蔓为患者罪之若布按二司官不行严督所属廵视打捕者亦罪之每年九月行文至十一月再行军衞令兵部行文自是永为定例 二年定苏松等府水渰去处给米则例每大口米一斗六嵗至十四嵗六升五嵗以下不与每户有大口十口以上者止与一石其不系全灾内有缺食者原定借米则例一口借米一斗二口至五口二斗六口至八口三斗九口至十口以上者四斗候秋成抵斗还官 六年令福建瘟疫死絶人户遗下老防妇女儿男有可验口给米税粮盐米各项暂且停徴待成丁之日自行立户当差 八年令被灾去处人民典卖子女者官为给钞赎还 二十二年令各处灾伤有按察司处按察司委官直处廵按御史防同踏勘宣徳九年差给事中御史锦衣衞官往山东河南打捕蝗虫 正统五年令各衞所屯军有因水旱子粒无收缺食者照缺食民人事例赈济候秋成还官 九年令扬州府江潮泛涨渰死人民量给钞锭收瘗 景泰四年山东河南江北直徐州等处灾伤令所在问刑衙门责有力囚犯于缺粮州县仓纳米赈济杂犯死罪六十石三流徒三年四十石徒二年半三十五石徒二年三十石徒一年半二十五石徒一年二十石杖罪每一十一石笞罪每一十五斗 成化十二年令各处廵按御史按察司官踏勘灾伤系民田者防同布政司官系军田者防同都司官 治十一年令灾伤处所及时委官踏勘夏灾不得过六月终秋灾不得过九月终若所司报不及时风宪官徇情市恩勘有不实听本部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