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会典

  陜西布政司田土计三十一万五千二百五十一顷七十五畒
  广西布政司田土计一十万二千四百三顷九十畒
  山东布政司田土计七十二万四千三十五顷六十二畒
  山西布政司田土计四十一万八千六百四十二顷四十八畒零
  广东布政司田土计二十三万七千三百四十顷五十六畒
  四川布政司田土计一十一万二千三十二顷五十六畒
  福建布政司田土计一十四万六千二百五十九顷六十九畒
  云南布政司田土【原无数目】
  直苏州府田土计九万八千五百六顷七十一畒
  宁国府田土计七万七千五百一十六顷一十一畒
  徐州田土计二万八千三百四十一顷五十四畒滁州田土计三千一百五十顷四十五畒
  池州府田土计二万二千八百四十四顷四十五畒
  扬州府田土计四万二千七百六十七顷三十四畒
  庐州府田土计一万六千二百二十三顷九十九畒
  安庆府田土计二万一千二十九顷三十七畒松江府田土计五万一千三百二十二顷九十畒鳯阳府田土计四十一万七千四百九十三顷九十畒
  应天府田土计七万二千七百一顷二十五畒广德州田土计三万四十七顷八十四畒
  淮安府田土计一十九万三千三百三十顷二十五畒
  徽州府田土计三万五千三百四十九顷七十七畒零
  常州府田土计七万九千七百三十一顷八十八畒
  镇江府田土计三万八千四百五十二顷七十畒太平府田土计三万六千二百一十一顷七十九畒
  和州田土计四千二百五十二顷二十八畒
  治十五年十三布政司并直府州实在田土总计四百二十二万八千五十八顷九十二畒零
  官田共五十九万八千四百五十六顷九十二畒零民田共三百六十二万九千六百一顷九十七畒零
  浙江布政司
  官田五万四千七百八十一顷九十三畒九分六厘民田四十一万七千五百六十顷七十七畒八分一厘
  湖广布政司
  官田一十八万五千八百九十六顷二十三畒六分民田五万二百三十二顷二十三畒二厘
  河南布政司
  官田三千八百四顷四十六畒
  民田四十一万二千二百九十五顷二十二畒四分七厘
  江西布政司
  官田二万六千八百七十顷四十二畒九分六厘民田三十七万五千四百八十二顷三畒七分一厘
  陜西布政司
  官田六千八百六十二顷九十五畒二分四毫
  民田二十五万三千七百九十九顷八十六畒六分
  广西布政司
  官田二千八百四十一顷五十四畒四分七毫
  民田一十万五千六顷四十七畒三分二厘七毫
  山东布政司
  官田二千八百九十二顷九十畒三分三厘九毫民田五十四万三十六顷四十七畒二分九厘九毫
  山西布政司
  官田一万一千九百五十七顷九十一畒五分七厘民田三十七万八千八百五十一顷四十二畒三分六厘
  广东布政司
  官田一万七千九百六十一顷九十六畒二分三厘民田五万四千三百六十二顷四十九畒九分三厘
  四川布政司
  官田二千一百三十四顷一十二畒三分五厘六丝民田一十万五千七百三十五顷五十畒三分三毫
  福建布政司
  官田一万一千二百九十顷八十五畒一厘八丝民田一十二万三千八百七十五顷三十二畒七分八厘
  云南布政司
  官田二百五顷五十六畒四分三厘
  民田三千四百二十五顷七十八畒五分七厘
  贵州布政司
  田地自来原无丈量顷畒每岁该纳粮差俱于土官名下总行认纳如洪武年间例
  直苏州府
  官田九万七千七百八十六顷三十五畒三分六厘三毫
  民田五万七千四百六十三顷六十二畒四分六厘三毫
  宁国府
  官田九千七百七十一顷八十八畒六厘二毫
  民田五万九百一十一顷九畒一毫
  徐州
  官田二百三顷三十五畒二分二厘一毫
  民田二万九千八百八顷八十七畒六分四厘
  滁州
  官田二百四十顷六十五畒九分七毫
  民田二千六百七十二顷一十七畒九分二毫
  池州府
  官田一千八百二十三顷五十七畒四分九厘三毫民田七千九十六顷五畒六分五厘八毫
  扬州府
  官田七千九百三十四顷五十七畒二分二厘
  民田五万四千三百六十二顷四十九畒九分三厘
  庐州府
  官田五百六十八顷七十六畒一分七厘七毫一丝民田二万四千八百六十一顷六十九畒八分一厘
  安庆府
  官田四百九十七顷六十二畒三分三厘
  民田二万一千三百九十三顷三畒八分四厘
  松江府
  官田三万九千八百五十六顷三十三畒五分二厘九毫
  民田七千三百顷二十八畒三分五厘七毫
  鳯阳府
  官田一千五百八十五顷五十六畒
  民田五万九千六百七十七顷一十畒七分六厘七毫
  应天府
  官田一万九千九百六十四顷三十九畒四分四厘民田五万九顷六十八畒七分四厘五毫一丝
  广德州
  官田一千三十九顷三十六畒六毫
  民田一万四千三百六十四顷九十三畒八分
  淮安府
  官田五千三十九顷八十六畒三分二厘六毫九丝民田九万六千三十三顷八十七畒九厘五毫六丝
  徽州府
  官田八百二十一顷五十七畒四分六厘八毫
  民田二万四千四百五十五顷九十四畒六分三厘
  常州府
  官田九千四十一顷五十五畒六分八厘四毫
  民田五万二千七百三十六顷一十九畒八分八厘
  镇江府
  官田一万三百五十六顷八十六畒二分五厘五毫民田二万二千三百六十五顷四十八畒九分三厘
  太平府
  官田四千四百五十五顷六十三畒四分二厘三毫民田一万一千七百八十八顷一十九畒七分九厘
  和州
  官田六千四十八顷一十三畒二分七厘九毫
  民田五千八百四十三顷五十六畒二分六厘七毫
  顺天府
  官田八百三十五顷五十五畒七分九厘一丝五忽民田六万七千八百八十四顷五十七畒七分八厘
  永平府
  官田一百顷六十八畒九分七厘八毫
  民田一万四千七百四十三顷八十八畒六分三厘
  真定府
  官田五百一十顷三畒八分二厘八毫五丝九忽民田三万八千四百七十顷六十一畒六分七厘
  保定府
  官田四百八顷六十二畒三分一厘九毫三丝
  民田三万五千一百二十顷八十八畒五分八厘
  顺德府
  官田七十九顷二十一畒八分三毫五丝
  民田一万三千七百四十三顷三十四畒一分三厘
  广平府
  官田一百一十六顷八十九畒八厘三毫
  民田二万一百二十一顷二十五畒一分四厘
  大名府
  官田五万一千七百三十九顷六十二畒二分四厘民田二百五十四顷四分三厘二毫
  河间府
  官田一百二十九顷三十六畒四厘四毫四丝
  民田二万四千九十一顷三十五畒八分四厘一毫
  保安州
  民田三百四顷五十七畒七分五厘
  隆庆州
  民田一千五十九顷四十二畒四分二厘
  明令
  凡典卖田土过割税粮各州县置簿附写正官提调收掌随即推收年终通行造册觧府毋令产去税存与民为害
  凡民间赋税自有常额诸人不得于诸王驸马功勲大臣及各衙门妄献田土山塲窰冶遗害于民违者治罪
  诰
  应天宣城太平广徳镇江五府州为是兴王之地久被差徭特将夏秋税粮不时全免惟元宋入官田地我朝籍没之田民田全免官田若令全免民难消受所以减半征收 凡民间洒包荒诡寄移坵换叚这等俱是奸顽豪富之家将次没福受用财赋田产以自己科差洒细民境内本无积年荒田此等豪猾买嘱贪官汚吏及造册书筭人等其贪官汚吏受豪猾之财当科粮之际作包荒名色征纳小户书筭手受财将田洒移坵换叚作诡寄名色以此靠损小民此诰续出所在富家当体朕意将田归于已名照例当差倘不体朕意所在被害人户及乡间鲠直豪杰防议将倚恃豪杰之家捉拿赴京连家迁发化外将前项田土给赏被扰羣民的不虚示将自己田地移坵换叚诡寄他人及洒等项事发到官全家抄没若不如此靠损小民
  事例
  洪武初令官田起科每畒五升三合五勺民田每畒三升三合五勺重租田每畒八升五合五勺芦地每畒五合三勺四抄草塌地每畒三合一勺没官田每畒一斗二升 又令各处人民先因兵燹遗下田土他人开垦成熟者听为己业业主已还有司于附近荒田拨补又令各处荒闲田地许诸人开垦永为己业俱免杂泛差科三年后并依民田起科税粮 又令复业人民见今丁少而旧田多者不许依前占护止许尽力耕垦为业见今丁多而旧田少者有司于附近荒田验丁拨付三年令以北方府县近城荒地召人开垦每户十五
  畒又给地二畒种菜有余力者不限顷畒皆免三年租税 七年诏苏松嘉湖等府田如每亩起科七斗五升者减半 十三年诏陜西河南山东北平等布政司及鳯阳淮安扬州庐州等府民间田土许尽力开垦有司毋得起科 又令减苏松嘉湖四府重租粮额旧额田亩计七斗五升至四斗四升者减十之二四斗三升至三斗六升者减十之一俱止征三斗五升以下仍旧十五年令天下僧道常住田土不许典卖 又令各处奸顽之徒将田地诡寄他人名下者许受寄之家首告就赏为业 二十年令本部覈实天下土地其两浙等处富民多畏避徭役诡寄田产遣监生往丈量画图编号悉书主名为鱼鳞图册以备查考 二十四年令公侯大官以及民人不问何处惟犁到熟田方许为主但是荒田俱系在官之数若有余力听其再开其山塲水陆田地亦照原拨赐则例为主不许过分占为己有又令山东槩管农民务见丁着役限定田畒着令耕种敢有荒芜田地流移者全家迁发化外充军 二十六年令开垦荒芜官田俱照民田起科 二十八年令山东河南开荒田地永不起科 永乐三年凡开垦官湖作官田每畒夏税麦二升秋粮米三斗 十三年令民间事故人户抛荒田土有司取勘开豁税粮另行承佃如系官田亦照民田起科 宣徳四年诏各处官田每畒旧例纳粮一斗至四斗者各减十分之二四斗一升至一石以上者各减十分之三 正统元年令浙江直松苏等处官田准民田起科每畒秋粮四斗一升至二石以上者减作二斗七升二斗一升以上至四斗者减作二斗一斗一升至二斗者减作一斗 三年诏各处凡有入额纳粮田地不堪耕种另自开垦补数者有司勘实不许重复起科 四年奏准江西浙江福建并直苏松等府凡官民田地有因水坍涨去处令所在有司逐一丈量涨出多余者给与附近小民承种照民田则例起科坍没无田者悉与开豁税粮 六年令山东河南北直并顺天府但有开荒无额田地俱从轻起科 五年令北直府州县将富豪军民人等包耕田地除原纳粮田地外其余均拨贫民及冲塌田地人户耕种照例起科其贫民典当田宅年久无钱取赎及富豪军民占种逃民田地待复业之日照数断还原主十三年令各处寺观僧道除洪武年间置买田土其
  有续置者悉令各州县有司查照散还于民若废弛寺观遗下田庄令各该府州县踏勘悉拨与招还无业及丁多田少之民每户男子二十畒三丁以上者三十畒若系官田照依减轻则例每畒改科正粮一斗俱为官田如有户絶仍拨给贫民不许私自典卖 景泰三年令浙江等布政司丁多田少之人开垦田地若原系税额者俟三年后仍纳本等税粮 又令各处寺观田土每寺观量存六十畒为业其余拨与小民佃种纳粮四年令广西人民有被蛮贼刼杀遗下田土者各该有司取勘拨给无田及丁多田少之家承种二年后照例起科 七年定浙江嘉湖杭官民田则例官田每畒科米一石至四斗八升八合民田每畒科米七斗至五斗三升者俱每石岁征平米一石三斗官田每畒科米四斗至三斗民田每畒科米四斗至三斗三升者俱每石岁征平米一石五斗官田每畒科米二斗至一斗四合民田每畒科米二斗七升至一斗者俱每石岁征平米一石七斗官田每畒科米八升至二升民田每畒科米七升至三升者俱每石岁征平米二石二斗 天顺二年勅皇亲公侯伯文武大臣不许强占官民田地起盖房屋把持行市侵夺公私之利事发坐以重罪其家人及投托者悉发边衞永逺充军 三年令各处军民有新开无额田地及愿佃种荒闲地土者俱照减轻则例起科每畒粮三升三合草一斤存留本处仓塲交收不许坐逺运 成化七年令湖广河南二布政司流民遗下平川田地分拨各州县土户丁多有力及田少之家承种起科若深山大谷新开田土原系应禁山塲者俱与开豁税粮 十六年令福建僧寺及有寺无僧田土每寺除征粮及百畒以下其多余田地给无田小民领种 十七年令各处军民人等有情愿承佃空闲官地荒田及山塲水洲者城市官地每阔一丈长三丈岁纳米一石附近城郭好地每阔二丈岁纳米一石山塲水洲俱照旧例起科 二十一年令辽东地方军舍余人等有开垦不系屯田抛荒地土者上等田每一百畒纳谷一石豆一石中等田纳谷一石豆五斗 治二年令顺天等六府入官田土俱拨与附近无田小民耕种起科每名不过三十畒 又令应天府上元等七县官田粮每石减耗二斗五升民田每畒劝出米二升镇江府丹徒县官田粮每石减耗米二斗二升民田每畒劝米二升丹阳县官田粮每石减耗二斗民田每畒劝米一升金坛县官田粮每石减耗米二斗民田每畒劝出米一升二合太平府当涂等三县官田粮每石减耗二斗五升民田每畒劝出米一升寜国府宣城等六县官田粮每石减耗三斗民田每畒劝出米一升广德州并建平县官田粮每石减耗米二斗民田每畒劝出米一升五合 又令皇庄及皇亲公侯驸马伯等官庄田如遇灾伤俱令照依民田灾伤分数征收其各处王府不许置买田地覇占民业 六年奏准各王府及功臣之家钦赐田土佃户照原定则例将该纳子粒依时价每畒银三分送赴本管州县上纳令各该人员関领不许自行收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