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律例汇编

一、嘉靖贰拾贰年正月兵部题准:今后各边如有自虏中逃回者,墩军即引报该管官员,转送镇巡官处,审其乡贯来历,愿归者给文遣归,免其差役,倍加存恤。不愿归者,收作通事,给与月粮。凡带来一应马匹衣物等项,尽数给与。虽有旧慝,悉置勿问。仍审其进边日期,及有无掯勒,以凭查究。或有知谋过人,众所信服,能率其党类归顺者,计其众寡,以次犒赏。如拾人即与小旗,百人即与百户。有能斩其酋首来献者,赏银壹千两,仍升都指挥职衔,以示优异。每岁终,兵部总计,总兵招至柒百人以上,参将至肆百人以上,守备把总备御官至叁百人以上,各议升壹级。不及数者,止照旧例给赏。中间如有杀降冒功者,事发,问拟死罪。
一、嘉靖贰拾贰年伍月兵部会题准:各项人等如遇虏贼入边,但有能出边擒斩贼首壹名颗者,除照例升级外,仍赏银叁拾两。所得马匹等物,尽行给赏,不许官司分毫入官。
嘉靖问刑条例
(二款)
嘉Ⅴ:19:1 「凡擅杀平人报功」一款,同弘Ⅴ:19:1。
嘉Ⅴ:19:2 一、凡临阵报有斩获贼级,纪功官从公审验,若用钱买者,卖者,俱问罪,系官旗,就在本卫;系军,发边卫;民并军丁人等,发附近,俱充军。若强夺他人首级冒报功次者,军民舍余人等亦照前发遣。官旗降原职役一级。京卫调外卫,外卫调边卫。原系边卫者,调极边卫分,俱带俸差操。将官及守备把总等官替人冒报功次者,亦奏请降调。若虏寇犯边,官军明知被虏人口遗弃在彼,因而妄杀,冒作贼级,或虏寇近边札营,犹未入境,官军规知寡弱,乘机捣穴,斩获老弱妇女,妄作犯边,以图功次升赏,与杀平人者,一体论断。
续题事例
(一款,陈省刊本「大明律例」)
一、嘉靖三十七年七月初二日,该兵部题奉钦依:凡有妄割被害汉人首级冒报功次者,俱照强夺他人首级事例,军发边卫,民并军丁人等发附近,俱充军。官旗降原职役一级。京卫调外卫,外卫调边卫。原调边卫者,调极边卫分,俱带俸差操。管队以上官员替人冒报者,亦奏请降调。
万历问刑条例
(一款)
万Ⅴ:19:1 一、凡临阵报有斩获贼级,纪功官从公审验。若用钱买者、卖者,俱问罪,官旗就在本卫,军发边卫,民并军丁人等发附近,俱充军。若强夺他人首级,及妄割被杀汉人首级冒功者,军民舍余人等,亦照前发遣。官旗降原职役一级,京卫调外卫,外卫调边卫,边卫调极边卫,俱带俸差操。将官及守备把总等官,替人冒报功次者,亦奏请降调。若擅杀平人,及被虏逃回人口,冒作贼级报功者,俱以故杀论。本管将官头目,失于钤束者,五名口以上,降级调卫。十名口以上,罢职充军。
按:笺释云:「旧例二条,(嘉Ⅴ:19:1;嘉Ⅴ:19:2),又嘉靖三十七年七月兵部题准:妄割被杀汉人首级冒功新例,俱并为一。妄杀平人者,多寡轻重,旧无定数,似混。又旧例云:虏寇近边札营犹未入境,官军观知寡弱,乘机捣穴,斩获老弱,妄作犯边报功者,与杀平人同断。夫纵军虏掠,律内明言,边境有贼出没,得以乘机进取矣,此独奈何禁之耶?今俱删定。」
顺治例删此款。
问刑条例
(一款,致君奇术)
一、擅杀平人报功,其本管将官头目失于钤束者问罪。五名口以上,降级调卫。十名口以上,罢职充军。
按:此款即万Ⅴ:19:1之末节。
Ⅴ:20 飞报军情
凡飞报军情,在外府州差人,一申布政司,一申都指挥使司,及行移本道按察司。其守御官差人,行移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司差人,一行本管都督府,一具实封。布政司,一差人行移兵部,一具实封。俱至御前开拆。按察司差人,具实封直奏。在内直隶军民官司,并(会典作并,误。)差人申本管都督府,及兵部,另具实封,各自奏闻。若互相知会,隐匿不速奏闻者,杖一百,罢职不叙。因而失误军机者,斩。
弘治问刑条例
(二款)
弘Ⅴ:20:1 一、各处巡抚巡按等官,遇有报到贼情,即行都布按三司分巡分守及掌印官,严督捕盗官兵人等缉捕。如有隐蔽贼情,不行开报,事发之日,应提问者就便拿问;应参奏者奏请拏问,毕日,一二次不报者,住俸挨捕;三次不报者,戴罪挨捕。至四次以上不报者,不分军民职官,俱监候,奏请降等叙用。(弘266)
按:「应提问者就便拏问」,嘉Ⅵ:142:1作「应提问者提问」。
「奏请拏问」,嘉Ⅵ:142:1作「就便奏请拏问」。
「致君奇术」、「一王令典」、「刑台法律」、「昭代王章」所附条例,为万历问刑条例,而该书本条,误附嘉靖例此款。
弘Ⅴ:20:2 一、凡各边及腹里地方,遇贼入境,若是杀虏男妇十名口以上,牲畜三十头只以上,不行开报者,军民职官问罪,降一级。加前数一倍者,降二级;加二倍者降三级。甚者罢职○其上司及总兵等官,知情扶同,事发,参究治罪。(弘132;嘉Ⅴ:25:2;万Ⅴ:25:2)
胡琼集解附例
(二款)
胡Ⅴ:20:1 「各处巡抚巡按」一款,同弘Ⅴ:20:1。
胡Ⅴ:20:2 一、各处强贼啸聚,多有隐匿不报,以致滋蔓。今后但有强贼刼掠,隐匿不报者,罪坐所由,官员罢职不叙。因而失误情重者,查照飞报军情律条,问拟斩罪,奏请发落。
按:此款又见嘉靖池阳刊本「大明律例附解」「读法附考增例」。又见明律统宗「附录增例」。

Ⅴ:21 边境申索军需
凡守边将帅,但有取索军器钱粮等物,须要差人,一行布政司,一行都指挥使司再差人,一行五军都督府,一行合干部分。及具奏本,实封御前。其公文若到该部,五军都督府须要随即奏闻区处,发遣差来人回还。若稽缓不即奏闻,及各处不行依式申报者,并(会典作并,误。)杖一百,罢职不叙。因而失误军机者,斩。

Ⅴ:22 失误军事(会典事作机)
凡临军征讨,应合供给军器行粮草料,违期不完者,当该官吏,各杖一百,罪坐所由○若临敌缺乏,及领兵官已承调遣,不依期进兵策应,若承差告报军期而违限,因而失误军机者,并(会典作并,误)斩。

Ⅴ:23 从征违期
凡军官军人,临当征讨,已有起程日期,而稽留不进者,一日杖七十。每三日加一等。若故自伤残,及诈为疾患之类,以避征役者,各加一等。并罪止杖一百,仍发出征○若军临敌境,托故违期,一日不至者,杖一百。三日不至者,斩。若能立功赎罪者,从总兵官区处。
嘉靖新例
(一款,嘉靖二十七年刊本)
嘉靖拾年贰月刑部题准,宣大贰镇立功人犯,俱送本镇总兵官处,查拨各该营路,令其自备鞍马器械,跟随截杀。不许改发别镇。
按:嘉靖新例此款附于「从征违期」条后,欠妥,今姑仍其旧。
Ⅴ:24 军人替役
凡军人不亲出征,雇倩人冒名代替者,替身杖八十,收籍充军。正身杖一百,依旧充军。若守御军人,雇人冒名代替者,各减二(会典作一)等。其子孙弟侄,及同居少壮亲属,自愿代替者,听。若果有老弱残疾,赴本管官司陈告,验实与免军身○若医工承差关领官药,随军征进,转雇庸医,冒名代替者,各杖八十。雇工钱入官。
弘治问刑条例
(五款)
弘Ⅴ:24:1 一、各处清解军丁,选拣精壮亲丁,佥点相应长解,批内明开相貌年甲。在京者,起解两京兵部;在外者,径解该卫。若不系同宗子孙,顶替起解,及将长解正身,卖放在家,执批前来,雇人顶名者,正军问调别卫,顶军就收本卫。长解并受雇之人,及里老邻佑,知情不首者,俱发附近,各充军。(弘128)
弘Ⅴ:24:2 一、京卫及在外卫所,解到新军,以投文日为始,不过十日,将收管批回,给付长解。若刁蹬留难者,该吏、军吏、总小旗,提问。卫所掌印并本管官,不拘曾否得财,参问,带俸差操。(弘126;嘉Ⅴ:24:4;万Ⅴ:24:4)
弘Ⅴ:24:3 一、在京在外各都司卫所,勾到新军,官吏旗甲附写名数,半月内帮支月粮,各照地方借房安插,存恤三个月,方许送营差操。不许指称使用等项,勒要财物,逼累在逃。若一年之内,求索财物,因而逼累在逃者,指挥十名以上,千户镇抚六名以上,百户四名以上,各问罪,降一级。每十名六名四名,各照数递降。不及前数,及不曾得财者,照常发落。(弘127;嘉Ⅴ:24:3)
按:胡Ⅴ:35:11递降作递减。
图书集成祥刑典(卷三十,页三七)引明会典云:「弘治十三年奏准:内外都司卫所求索新军财物,因而逼勒在逃者,指挥十名以上,千户镇抚六名以上,百户四名以上,各问罪,降一级,每十名六名四名,各照数递降。若不及数,不曾得财者,照常发落。其存恤满日,若受财卖放,赃至满贯者,立功满日,京卫调外卫,外卫调边卫,边卫调极边卫差操,不许管军管事。」其「存恤满日」以下不见于问刑条例。必其时兵部奏准案牍有此数语,故见于会典。
弘Ⅴ:24:4 一、各处备倭贴守,其把总等官,纵容舍余人等,代替正军者,正军问调沿海卫分。舍余人等就收该卫充军。把总等官,参问治罪(弘129:嘉Ⅴ:24:2;万Ⅴ:24:2)
按:顺治例与万历例同。
弘Ⅴ:24:5 一、凡校尉事故,必须籍册有名亲生儿男弟侄替补。若官旗将别姓朦胧诈冒替补者,问罪。官旗调外卫,带俸食粮差操。冒替之人,亦调卫充军。(弘130;嘉Ⅱ:40:12;万Ⅱ:4:12)
胡琼集解附例
(一款)
胡Ⅴ:24:1 「各处备倭贴守」一款,同弘Ⅴ:24:4:嘉Ⅴ:24:2;万Ⅴ:24:2。
新例
(一款,大明律疏附例)
一、嘉靖十年七月刑部等衙门会议。看得问刑条例所载,清解军丁,凡同宗替解,及长解雇人顶名,里长邻佑知情不首,俱各问罪,调卫充军。但正军长解顶替人等,法由自犯,坐论相应。若里长邻佑,委系因人连累,且比之窝藏逃军不首之情,似当有间。今律文于彼,罪不过杖,而例独于此,概拟充军,委实轻重失伦。今后起解军丁,凡正军长解,如果雇人顶替,及里老邻佑,委有知情受赃,容隐不举者,俱各照例问发。若但知而不首,别无受贿情弊,问罪,照常发落。奉圣旨:都准拟行。钦此。
按:嘉靖二十七年刊本「嘉靖新例」亦有此款,然较此为简略,今省略不引。陈省刊本「大明律例」引此,题作「续例」。
嘉靖问刑条例
(四款)
嘉Ⅴ:24:1 一、凡各处清解军丁,选拣精壮亲丁佥点相应长解,批内明开相貌年甲籍贯,在京者起解两京兵部。在外者径解该卫○若不系同宗子孙,顶替起解,及将长解正身,卖放在家,执批前来顶名者,正军问调别卫,顶军就收本卫。长解并受雇之人,俱发附近,各充军。里老邻佑知情不首者,各治以罪。受财者,照长解受雇之人,一体发遣。
按:弘Ⅴ:24:1「里老邻佑,知情不首,发附近充军」,嘉Ⅴ:24:1;则改作「各治以罪」,惟受财则仍发遣充军。与弘治例异。万Ⅴ:24:1与嘉靖例同。
嘉Ⅴ:24:2 「各处备倭贴守」一款,同弘Ⅴ:24:4;万Ⅴ:24:2。
嘉Ⅴ:24:3 「在京在外各都司」一款,同弘Ⅴ:24:3。
嘉Ⅴ:24:4 「京卫及在外卫所」一款,同弘Ⅴ:24:2;万Ⅴ:24:4。
万历问刑条例
(四款)
万Ⅴ:24:1 「凡各处清解军丁」一款,同嘉Ⅴ:24:l。
按:顺治例删此款
万Ⅴ:24:2 「各处备倭贴守」一款,同弘Ⅴ:24:4;嘉Ⅴ:24:2。
按:顺治例与万历例同。
万Ⅴ:24:3 一、在京在外,各都司卫所,勾到新军,官吏旗甲,附写名数,半月内,帮支月粮,各照地方借房安插,存恤三个月,方许送营差操。如有指称使用等项名色,勒要财物,逼累在逃者,不问指挥、千百户、镇抚,俱照卖放正军事例,计一年之内,所逃人数多寡,降级充军拟断。若不及数,及不曾得财者,照常发落。
按:笺释云:「旧例(弘Ⅴ:24:3;嘉:24:3)照年照官计数递降,查有嘉靖三十年四月内,该兵部议照卖放事例,题奉钦依,今酌改。」
顺治例与万历例同,惟「发落」下,增「军勾补伍,如无逼累等情逃军,依律科断」十六字。
Ⅴ:24:4 「京卫及在外卫所」一款,同弘Ⅴ:24:2;嘉Ⅴ:24:4。
按:顺治例与万历例同。

Ⅴ:25 主将不固守
凡守边将帅,被贼攻围城寨,不行固守,而辄弃去,及守备不设,为贼所掩袭,因而失陷城寨者,斩。若与贼临境,其望高巡哨之人,失于飞报,以致陷城损军者,亦斩。若被贼侵入境内,虏掠人民者,杖一百,发边远充军○其官军临阵先退,及围困敌城而逃者,斩。
弘治问刑条例
(一款)
弘Ⅴ:25:1 一、失误军机,除律有正条者,议拟监候奏请外。若贼拥大众入寇,官军卒遇交锋,损伤被虏数十人之上,不曾亏折大众;或被贼众入境,虏杀军民数十人之上,不曾虏去大众;或被贼白昼夤夜突入境内,抢掠头畜衣粮数多,不曾杀虏军民者,俱问守备不设,被贼侵入境内,虏掠人民本律,发边远充军○若是交锋入境,损伤虏杀四五人,抢去头畜衣粮不多者,亦问前罪。数内情轻律重有碍发落者,仍备由奏请处置○其有被贼入境,将爪探夜不收及飞报声息等项公差官军人等,一时杀伤捉去,事出不测者,俱问不应,杖罪还职。如或境外被贼杀虏爪探夜不收,非智力所能防范者,免其问罪(弘131)
按:「亏折大众」,嘉Ⅴ25:1及万Ⅴ:28:1作「亏损大众」。
「数内情轻律重」,万Ⅴ:25:1「数内」作「以上各项内」。
胡Ⅴ:25:1与弘治例同。
续例附考
(二款,大明律疏附例)
一、各处府州县卫所官员,平时守备不设,及至被贼攻围,又不能竭力拒守,或弃城逃走,或开门延贼,以致被贼进入,杀掠男妇数十人之上,烧毁官民房屋等项数多,与守边将帅失陷城寨事体相同者,不分有无城池,将卫所掌印官并专一捕盗官,坐以斩罪,府州县(胡Ⅴ:25:3县误作卫)掌印官及兵备官每一起降一级,分守分巡官每二起降一级,三司掌印官每三起降一级,甚者充军,俱奏请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