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政书
- 宋会要辑稿
宋会要辑稿
四年三月二十日,幸金明池。
九月二十三日,幸中太一宫,为民祈福也。
元符元年四月六日,幸东宫、
莘王、简王府,因幸睿成宫。二年四月八日,止幸莘王第此条应移「五月九日」条后,下句「二十二日」指元符元年四月二十二日。。二十二日,幸睿成宫。诏先朝从龙官并等第推恩,而朱有童与白身子孙恩泽,亡殁者赐银绢有差,并付其家。五月九日,诏(北)[以]幸睿成宫,其先朝从龙官等已推恩外,其宫官责授崇信军节度副使韩维特复左朝议大夫致仕,(乃)[仍]与一子宫观差遣。故孙固、邵亢、王陶、陈荐、孙永、孙家恭家,各赐银绢共三百匹两。
二年正月十四日,幸开宝寺庆寿崇因阁。
四月八日,幸懿亲宅。
三年九月二十三日,幸巘邸,徐绩、何执中各转一官。
礼 宋会要辑稿 礼五二 巡幸 徽宗
徽宗
徽宗崇宁元年三月二十七日,幸懿亲宅〔定〕王戚第。
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幸金明池。大观元年三月三日,再幸。
十一月四日,幸太学,遂幸辟廱,诏国子司业吴纲等转官、改官、循资、赐章服、文武学生授官、免省试、免文解、赐帛有差。宣和四年三月二日,又幸,祭酒韦寿隆等转官职,诸生赐茶。
四年八月二十一日,幸九成宫。
大观元年正月十一日,幸兴德禅院,以英宗、神考诞育之地,濮安懿王子孙可特与推恩。
三年正月二十三日,幸佑神观。政和元年正月十三日、宣和三年正月十四日、七年十二月九日,凡三临幸。
政和三年正月十四日,幸醴泉观。五年九月八日、宣和元年七月二十三日、三年正月十日,凡三临幸。
政和三年正月十四日,幸醴泉观。五年九月八日、宣和元年七月二十三日、三年正月十日,凡三临幸。
三月三十日,幸东太一宫。
九月一日,幸延福宫。
四年四月五日,幸尚书省。
政和四年五月二十四日,诏今后遇旦、望、冬、年、〔天〕宁节,车驾并诣宫观烧香。
八月十五日,幸筠庄。
五年二月十五日,幸玉清和阳宫。
四月六日,幸秘书省,在省官皆迁秩一等,人吏转一资,卒徒支赐有差。
六年六月五日,幸阳德观。宣和三年正月十日、七年十二月十日,凡再临幸。
八月二十六日,幸建隆观,又幸太师鲁国公蔡京赐第。
七年正月十四日,幸凝祥池。宣和元年正月十四日、三年正月十四日、六年正月十四日、七年十二月十日,凡四临幸。
同日,幸中太一宫。宣和七年十二月十日,又临幸。
三月三十日,幸琼林苑。
宣和元年三月七日,幸蕃衍宅。十二月十三日,又幸景王位。
宣和三年正月十日,景灵宫朝献既毕,诣阳德观等处烧香。道过少保邓洵武赐第,时洵武在殡,特令止乐。
宣和四年四月十八日此条前当有脱文。、五年三月十三日、十九日,凡五临幸。
四年三月二日,幸秘书省,御道山堂幄次。俟班齐,御右文殿, 臣起居毕,移幸秘阁,宣群臣观书及古器。再御右文殿,赐茶,在省官转官、赐章服。再御提举厅,宣三公、宰执、亲王、使相、从官观御府书画,赐御书画有差,又出御墨分赐
臣。是日进早 毕,次幸太学。
八月十九日,幸郓王府,赐诸王宴。
二十五日,幸太清储庆宫及重芳贻庆寺。
五年正月十四日,幸上清储祥宫。七年十二月十一日,又临幸。
十一月十七日,幸太(博)[傅]王黼赐第,观芝草,亲属并推恩有差。
十二月九日,幸神霄宫。
礼 宋会要辑稿 礼五二 巡幸 钦宗
钦宗
靖康元年四月二十五日,左司谏陈公辅言:「窃 陛下以孟夏享景灵东、西二宫,遂幸阳德、佑神观。夫诚心斋戒,以荐明神,瞻其威灵,如在其上,退而思之,不忘于心,岂容此日拥嫔御、具声乐以肆游幸之乐耶 伏望孟享既罢,实时还宫,其余行幸,皆乞暂罢。」诏今后并享,更不带过宫观,供帐饮食已曾减省,可更令简俭。
礼 宋会要辑稿 礼五二 巡幸 高宗
高宗
建炎三年九月二十日元年:原作「三年」,据《建炎要录》卷六改。,诏:「据群臣章疏,请幸东南。金贼狡诈,难以便凭探报,远去中原,专备一方。可暂驻跸淮甸,庶四方有警,皆易接应。除河北、河东已相继发兵,及京师已应副运并委措置防托外,可分留精兵,科发钱物,于应天、拱、泗州等处防守,准备使唤,增重中原之势。应合行事务,令三省、枢院同共措置施行。今来巡幸,即非迁都,捍御稍定,即还京(关)[阙],以待二圣之复。驻跸之地,不为久计。仰先次行下,不得辄有兴修改易,以致劳费。」先是,诏将来巡幸,驻跸扬州,行下知扬州吕颐浩修治城池,命膳部员外郎陈兖干办顿递行宫一行官吏将佐军兵安治去处,虞部员外郎李俦干办舟船并桩办粮草,发运使李佑、淮南转运使李传正并差随军转运使。
十月一日,车驾登舟,巡幸淮甸,宰执、侍从、百官、三衙禁旅、御营使司、五将军佐扈卫以行。
十四日,次泗州。
十五日,诣普诏寺塔下,宰执、从臣扈从。
二十七日,至扬州驻跸。诏:「应军吏官兵等,昨自应天府扈卫从至扬州,道路勤劳,并与转一官资,合转(员)[官]者与(员)[官]。该载未尽者,条具取旨。」
十月十五日,车驾巡幸淮甸寿宁寺,诣僖祖以下神主前烧香。
建炎三年二月三日,诏宰执、百司、诸军并扈卫车驾渡杨子江。是日至镇江府,十三日至杭州。
三月一日,诏:「昨金人逼近,仓卒南渡,暂至钱塘,势非得已。每念中原,未尝终食敢忘。今累据探报,金人军马已离扬州,钱塘非久留之地,便当稍进,移驻江宁府,经理中原。可于四月上旬择日进发,应江宁府合预排办并沿路一行程顿等事,有司疾速施行,务要前期趁办。应副诸军外,余事尽从简便,不得骚扰。」
三日,命尚书右(承相)[丞]叶梦得专一提领户
部财用,充车驾巡幸顿递使。
二十八日,诏曰:「国家历运中微,干戈未弭,时因巡省,盖顺权宜。以江宁府王气龙盘,地形绣错。据大江之际,兹惟用武之邦;当各路之冲,实有丰财之便。将移前跸,暂驻大邦,外以控制于多方,内以经营乎中国。尚虑有司排办过于奉承,百姓追呼,疲于道路,傥齐民之或扰,岂菲德之敢安!将来巡幸,缘路州郡及两浙路、江东监司、江宁府,不得分毫骚扰,以安人心。」
四月二十日,车驾进发,自杭州幸江宁府。五月八日,至建康府驻跸。旧江宁府是日改为建康府。
闰六月二十六日,诏车驾幸浙西。二十七日,诏户部侍郎叶份先次点检沿路排顿去处。知建康府汤东野充巡幸应办事务官,先次令往平江府排办事件。
二十八日,次镇江府。九月四日,次常州荆溪堂。五日,次无锡县。
绍兴元年十一月五日,诏绍兴府驻跸日久,漕运艰梗,军兵薪水不便,可移跸临安府。令徐康国日下前去权知临安府,措置移跸事务,候席益到交割府事讫,依旧同共措置。
十二月二十四日,诏车驾移跸临安府,留神武右军统制官刘宝、张宗颜两项人马,仍且在绍兴府驻札,听候朝廷指挥起发。令张俊统其余兵并中军将全装军兵结成队伍,准备扈从。
二十三日,尚书省言:「车驾用来年正月十七日移跸临安府,所有侍从百司官吏,窃虑难以一并起发。」诏令侍从及百司官吏并自正月十日许逐旋从便先次起发前去外,留户部侍郎并郎官一员,左右司郎官各一员,枢密院检详官一员,粮审院官各一员,左藏西库官一员,量(载)[戴]见钱金银,随从进发。
二年正月一日,合门言:「〔军〕贺移跸临安府,正月十日登舟。今比附旧例,画一事件如〔左〕:一、车驾登舟日更不视事,至日禁卫行门等殿内排立,皇帝出禁,禁卫等迎驾,自赞常起居,随拜三呼万岁。皇帝坐,合门官已下,带御器械官并祗应官等,并一班起居,次管军一班起居,官(各)[合]宣名即宣名。次引宰臣宣名常起居讫,宰臣并管军、合门官已下并祗应官等,并头巾、窄衣、带子。皇帝升辇,至御舟降辇。或乘马,临时听旨。一、沿路逐日住程处,引三省、枢密院起居,升舟奏事,先应奉、合门官已下并管军并赴起居,如有上殿臣僚并合门官奏事,并升舟奏事如仪。早朝依例放。一、沿路州府县镇现任官并就本处迎驾起居,不许辄离本界。一、沿路遇忌辰日,臣僚并免起居。一、沿路如值雨雪沾湿,臣僚等并免起居。一、车驾至临安府,其日江岸禁卫、合门等并排立,并应奉官已下立定,皇帝出禁城,〔禁〕卫等迎驾,自
赞常起居。随拜三呼万岁。次合门官并合应奉官迎驾,常起居讫,皇帝升辇行宫,或乘马,临时听旨。侍从官并百(岁)[司]欲乞依例于行宫门外迎驾起居。」诏依。
同日,太常寺言:「正月十日车驾进发,移(毕)[跸]临安府,今参酌到合行事件:一、车驾自绍兴府进发,登舟日并至临安府,各合差侍从官一员诣天庆观圣祖殿烧香。其香并令入内内(寺)[侍]省请降,付绍兴府、临安府本观收掌,至日供烧。一、车驾巡幸,沿路所过名山大川,系逐州府差官致祭。今来乞令绍兴府、临安府依例施行。」诏依。
十四日,车驾至临安府驻跸。
四年十月一日,宰臣赵鼎等进呈韩世忠奏报,番伪贼马自淮阳军犯承、楚州。上曰:「朕为二圣在远,及天下生灵久罹涂炭,屈己请和,而黠虏贪惏不已,复肆侵凌,朕当亲总六师,往临大江,决于一战。」遂诏先遣张俊统率所部军马前去应援韩世忠,及令刘光世移军建康。
十一日,殿中侍御史张致远言:「近缘警报,车驾将亲总六师,往临大江,事属机密,恐合早降黄榜,预行约束,每事简省,务在不扰而集。如稍有配率,许人陈告,仍委侍从、台谏官觉察弹劾。」诏依。
同日,诏已降指挥,亲总六师,往临大江,其扈从臣僚,从官可差孙近、梁汝嘉、王居正、刘岑,台谏赵霈霈:原作「沾」,据《建炎要录》卷八一改。、张致远,都司王绾,检详陈昂,郎(汪)[官]汪思温、李元瀹、吴并。百司官吏除侍从、台谏官自合依例,并三省、枢密院已选留人吏外,百司留吏、户部、祠部、大理寺、粮料院、审计司、左藏东西库、省仓、内藏库、榷货务、官告院、(驰)[驼]坊、合门、御厨、御马院、禁卫所、皇城司、通进司并量留官吏人兵外,其余三省、枢密院诸房及应干曹部官司局所等官吏,并本管下人兵,并令从便于诸州县权暂寄居。仍仰逐州县照在行在日文历,已请终至,接续批勘请给。内见系行在就都历批勘。仍令户部依例分劈小历前去,合用钱米,许于诸州县应干见在储司,不以是何窠名,除朝廷日近桩办下钱米不许支使外,余并许取拨应副。稍有阙误,许寄居官司官吏等径赴尚书省陈诉,具违戾当职官吏重(制)[置]典宪。仍并候春暖,逐旋发赴行在。
二十七日,车驾至平江府。
五年正月十九日,参(和)[知]政事、行宫留守孟庾恭请车驾暂还临安府,诏依。
二十七日,行宫留守司言:「临安府状,勘会前来车驾进发,于盐桥章亭驿登舟,出天聪水门。(念)[今]来车驾回銮,未审于甚处登岸。」诏章亭驿登岸,备仪卫还行宫。二十八日,诏可于二月三日进发回临安府,札与诸官司照会。
二月二日,御史台、太常寺、合门言:「已降指挥,暂回临安驻跸,今具仪制条令故事下项:一、《车驾省方仪令》:车驾巡幸请还京,及期出城百里外奉迎,主当物务并监临官免赴。临京再于五里外起居,次日入问圣体。一、仪制,车驾临京,诣城外奉迎,起
居依合门仪。内执政及两省、御史台官并尚书侍郎以上侍从官、节度使俟迎驾讫,分左右前道入内。一、检会《因革礼》,太平兴国五年,太宗北面回,礼院言銮驾回京,是日早留守文武百官并出城奉迎,再拜起居如常仪,退。中书、门下两省常侍以下、舍人以上,御史中丞,并引驾至升龙门下马,分班序立。驾至,中书、门下横行,余官不横行,俱再拜三呼万岁。俟驾过,其不引驾官先至丹凤门外立班,俟驾至,横行起居,再拜,随拜三呼万岁,分班,俟驾过。次日,中书、门下、文武百官内殿起居如常仪。一、今来前项仪令故事,比附参酌,若依仪起居讫前导官前导,缘今来车驾系乘御舟进发,窃恐难以前导。兼员数止有三两员,若依令除主当物务并监临官不赴外,余官出城百里外奉迎,其合赴官数目亦是不多。兼俟迎驾班退,合赴近城五里外起居,其经由道路窄隘,或至日值雨,虑恐难以趁赴。及百里外即非程顿去处,若行仓造侍班幕次,显是劳费。欲乞并行权免,止依仪集应见任文武臣僚并寄居待阙官京官小使臣以上,出城五里外立班,(奏)[奉]迎起居。一、今拟定将来奉迎车驾节次。其日留守率应见任文武臣僚并寄居待阙京官小使臣以上,并履笏,内将校止窄衣、执杖子。出余杭门五里分立定,俟御舟将至,舍人揖躬喝拜,两拜起且躬,留守奏圣躬万福。再喝拜,两拜讫,各祗候。俟御舟过,并退内。留守先入门,赴章亭驿御幄下侧立定。俟车驾降御舟,入御幄坐。管军官僚并合从驾祗应官,欲乞免奏万福。留守自赴幄殿下立定,舍人揖,宣名奏万福。喝祗候,留守升幄殿当头问圣体讫,两拜,如有宣谕又两拜。讫,诣御座左侧奏事如仪。俟奏事毕,降阶,退。皇帝升辇还内。如宣马,临时听旨。沿路官局并履笏迎驾起居,应合从驾官并管军臣僚、祗应官等,并从驾还内如仪。一、已降指挥,车驾章亭驿登岸,备仪卫还行宫,百官免前导。所有城内前导官,缘道路窄(溢)[隘],亦乞依城外礼例,更不前导。」诏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