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艺文志


石鼓启宿雾,高峰乱攒青。长江走其下,五虎障东溟。金涛万顷翻,扶桑日初出。鳌极啸然存,古今亦倏忽。全闽称一绝,斯言诚不虚。华夷大界限,此镇为之枢。如握老豫樟,培植有年岁。何限明堂材,岩阿与山背。无诸事如何?吾欲问屴崱。霸业钓台荒,桑田海涛白。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鼓山

招提高耸九霄间,满眼新诗半在山。春色无情花落去,夕阳有信鸟飞还。灵源洞口泉犹白,喝水岩头藓已斑。胜赏百年知有几,奚奴囊里莫空悭。
——乾隆《鼓山志 艺文》

和黄铁桥游鼓山韵

万丈巍于五丈原,悬崖怪石络松根。寻真云踏屐千顷,写景诗钩酒一樽。人憩半山亭有扁,茶供上国寺无园。铁桥未尽登临兴,回首斜阳照石门。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六十六
林庭模字利正,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举人,官潮州府同知。

游鼓山

偶随芳草访禅关,乘兴还登江上山。黄鸟有情留客醉,白云无恙伴僧闲。竹篱春暮花独媚,茶灶烟消鹤自还。不识旧游题咏句,也曾笼入碧纱间。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按:《全闽明诗传》卷十三录此诗云:“偶随芳草访禅关,乘兴来登万仞山。黄鸟有情留客坐,白云无恙伴僧闲。斋堂饭罢猿相唤,茶灶烟销鹤未还。沧海晨昏万变灭,谁能写入画图间。”

谢廷柱字邦用,福建长乐人。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官湖广提学按察佥事。

陪林见素都宪游鼓山

群公多暇趁春朝,为爱清游近紫霄。风送乱松喧涧道,云生绝壁碍星杓。前朝霸业龙台古,隔海仙山鹤驭遥。此日凭高瞻北极,西南妖祲喜全消。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双湖集》。旧抄本
卢宅仁字伯居,广东四会人。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授都水主事,累官福建、广西按察使,以父忧归。工吟咏,世称其博雅。

鼓山次蔡君谟韵

侵晓作山行,便觉醒尘目。曙光动星河,野色淡林麓。奇花夹古道,好鸟弄幽谷。朝暾挂海天,寒云护梵屋。胜游累壶觞,清歌间丝竹。扫壁拟留题,名作偶披触。有景欲道难,左盼还右瞩。安得文思逸,有如泻长瀑。赓和与众同,平凡知我独。但取记昔游,渴心偿颇足。
——乾隆《鼓山志 艺文》
张天显字敬中,一字巽所,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弘治十四年(1051年)举人,任教授。

登鼓山

胜日寻幽古寺来,松风吹冷法王台。云中一水白飞练,鸟外数峰苍点苔。影落昙花僧已老,声传法锡鹤初回。扶筇频步天池望,万国无尘心眼开。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孝友堂世稿》
福州沈氏抄本

寄灵源宣禅师

千年诗梦绕灵源,今日相看尚白云。罗汉泉头清见底,将军石畔绿成屯。鹤飞曾动西峰锡,苔老应留旧雨痕。却忆解衣真盛事,题函愧接大巅论。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孝友堂世稿》

喝水岩

喝断泉声百劫空,寒烟荒草寄遗踪。我来却爱风光好,笑破岩云万里重。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孝友堂世稿》
周宣字彦通,福建莆田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除常德推官,擢监察御史,巡按山西,累官广东左布政使。

题白云亭

十日春山两度游,坐临平野思悠悠。城烟近带千山雨,岛树寒生六月秋。尘梦岂知沧海变,野心直被白云留。便须跨此天风去,飞上孤峰最上头。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李志刚字近仁,四川成都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任刑部员外郎,出为福建按察副使。

鼓山次蔡君谟韵

鼓山高插天,空翠寒夺目。巉石欹石含砑,野花笑林麓。题刻纪灵源,亭台临涧谷。梅雨洒客衣,茶烟霭僧屋。老鹤巢孤松,箨龙起修竹。下山藤相牵,往还云欲触。家国来远思,岛夷恣暇瞩。岩藓点钱斑,涧泉悬布瀑。留带坡老曾,敲诗浪仙独。览胜良有缘,逃禅愧不足。
——乾隆《鼓山志 艺文》
蔡天佑(?~1533年)字成之,河南睢州(今睢县)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授吏部给事中,出为福建按察司佥事,累官兵部右侍郎。

登鼓山

独立青霄望海东,飘然万里御天风。潮声乍涌春雷壮,云气轻笼晓日红。秦帝石边蓬岛隔,越王台上绮罗空。徘徊览胜兼怀古,归路林鸦度夕钟。
——乾隆《鼓山志 艺文》
吴华字时夫,江西临川(今九江)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

登大顶峰

直上屴崱峰,俯视群山小。江流一线萦,溟渤真可沼。咫尺对天颜,独立万物表。吞吐八荒云,巍然镇闽峤。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郑善夫(1485~1523年)字继之,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官南京吏部郎中,年三十九卒。

登屴崱峰

盘礴地灵在,东南天柱高。三江分燕尾,百粤乱牛毛。未出无生网,难忘大觉刀。巢云定何日,万国且旌旄。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少谷全集》卷五
道光四年(1824年)开封刊本

题临沧亭

未暇乘桴去,凭栏且放歌。天声过雾岳,海气接烟波。轩组非吾愿,渔樵奈尔何!灵源意不恶,去去结云萝。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少谷全集》卷六

寒食与傅子登鼓山

绝顶天风云乱飞,海门高浪拍春衣。霸业王气东南尽,尧韭秦花天汉稀。此地赏心惟汝共,万方愁目欲何依。要知寒食山中意,萍梗江湖几是非。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少谷全集》卷五

次素翁临沧亭

沧海鲸波天汉长,壶公东影佛扶桑。彤云彩雾行空壁,此是人间素老乡。
——《少谷全集》卷八
道光四年(1824年)开封刊本
叶溥字时用,浙江龙泉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由郎中出任福州知府。有善政,进士林釴作《闽爱赋》贻之。

鼓山

登此一山高,见彼众山小。上挹天风细,下视海涛渺。古迹寻已遍,留题看未了。日暝方吸泉,言归路还杳。
——乾隆《鼓山志 艺文》
傅汝舟(1476~1558年)字木虚,自号丁戊山人,明弘治间诸生。

九日鼓山酬陈九川

秋日同高眺,秋怀万里间。白为沧海浪,青入岛夷山。逐客停杯酒,悲风动壮颜。去天应咫尺,谁叩紫皇关?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啽呓存稿》卷二
光绪七年(1881年)沁泉山馆刊本

同九川宿鼓山(二首)

入洞风初定,乘桥月正明。断岩流水转,依树湿云行。林缺呈江练,泉香长石英。谁怜去国者,犹听暮猿声!

朝游已觉好,夜生更冷然。明月忽满洞,客星长在天。高下树俱寂,往来云无边。谁能知所在,共扫石苔眠?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酌大顶峰

大顶崔嵬星汉边,乱峰低落酒杯前。三洲波浪摇寒日,四野山河起静烟。异域独惊浮海客,长林遗恨渡江年(峰外林浦宋端宗曾驻骅)。高风况复飞黄叶,共羡冥鸿入远天。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啽呓存稿》卷二

从汪郡公登鼓山值雨驻小顶

天入翠宫低窈窕,洞回沧海倒山龙山从。山林著处宜狂客,风雨闲游接上公。共倚短筇千涧底,独穿高木万烟中。观涛更进云边酒,待月思眠石上枫。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啽呓存稿》卷二

游鼓山

徙倚苍巅看海东,下方无地不惊风。茗杯初泛松花绿,丹灶曾烧柿叶红。吊古有怀应拜石,凭高无计欲书空。俗情更觉云林远,来听晨鸡与暮钟。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桂同德号容斋,浙江慈溪人。淹贯经史,谨厚敦朴。明弘治间尝教授本邑,教人以德行为先,世称容斋先生。

鼓山赠明上人(二首)

石磴萦纡入翠微,参差楼阁画屏图。神工夙启灵山域,妙语重参圣箭机。千古乾坤留胜概,一天风雨洗炎威。香泉煮茗论文久,但觉清凉袭客衣。

两载论交道味浓,别来远想对山松。近闻杖锡游京国,忽报承恩住鼓峰。里父远迎夸衣锦,禅流争集听鸣钟。闽关迢递重云外,何日
林间一笑逢。

——乾隆《鼓山志 艺文》
王大用(?~1553年)字时行,其先江南仪真(今江苏仪真)人,以戌隶籍兴化卫,为莆田人,登明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授都水主事,擢广东按察司佥事,累官南京刑部侍郎。

登屴崱峰

鼓峰高出白云渠,耸秀峨峨接太虚。俯瞰穷荒天觉尽,仰瞻玄象斗堪挐。浮沉日月沧波远,隐现乾坤贝叶疏。飞锡是谁追鹤去,皇封嬴得作僧居。
——乾隆《鼓山志 艺文》
屠侨字安卿,浙江鄞县(今宁波市)人,明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官福建左布政使。

重登鼓山绝顶

春山有约客重来,云尽高峰面面开。灵洞近窥三岛路,碧霄平筑列仙台。风烟傲睨人千古,天地苍茫海一杯。乐事可堪追往事,斯文残刻扫莓苔。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五十一
周廷用字子贤,湖广华容(今湖北华容)人。明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官至江西按察使。

汪白泉太守同石门高子、
丁戊傅子游鼓山,以青天白日
高山仰止为韵,予因赓之八首

鼓山秘灵气,岌业横沧溟。咸池荡初晰,景迫扶桑青。岩华与水碧,符彩扬精荧。我行聊徙倚,如从泰华登。

兹岭奠闽服,屼屼凌苍天。建标沧海侧,结根太古前。中有幽栖士,采秀餐云烟。瞥然与之遇,授我长生篇。

灿灿金鹅蕊,英英云间白。玄盖引天风,灵籁殒日夕。攀松上丹岩,搴萝坐元石。眷言悟心期,迟尔延佳客。

屴崱敞高峰,晴空屹自立。绪风散清氛,朱华冒白日。昔有真仙居,伐毛炼元汁。郁彼蓬莱宫,窅窅风云集。

重关莽回互,闶阆丹霄高。中有金银台,三山蟠巨鳌。仙人游海上,照耀云霞袍。因遇阜卿侣,乘桴鼓碧涛。

淹留伫日夕,延览穷兹山。灵符肇太始,佳气乃郁盘。我因启玄秘,屣步青云关。长啸餐石髓,日暮当来还。

风吹云锦裳,窈窕丹梯上。黄鹄啸蓬池,乘飙肆沆瀁。桂树挺崇冈,葳蕤日以长。眷兹谢冥筌,聊以遂偃仰。

春日寡尘务,览观及兹始。采芳入云峰,散发临溪水。天行恣所如,泉石历或止。心赏秘天机,沉冥得吾理。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林炫字贞孚,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正德九年(1514年)进士,南京礼部郎中。

登鼓山次张东沙韵

海色连郊甸,秋声落涧阿。孤峰上云日,万井俯星罗。泉涌苍龙洞,池清赤凤坡。幽人倚双树,击石发清歌。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林春泽(1480~1583年)字德敷,福建侯官(今闽侯县)人。明正德九年(1514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出为松番知府,年一百零四岁卒。

清代
元贤(1578~1657年)建阳蔡氏子,幼业儒,为邑诸生。年四十,弃妻子,往寿昌,礼无明和尚出家。明崇祯七年(1634年)为涌泉寺住持,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示寂,世寿八十。僧腊四十,世称永觉禅师。
清漳刘渔仲
戴平子来山见赠步韵奉答

运当劫火后,祖庭久荒芜。赖有布金客,重构释氏居。涌泉犹潺湲,白云尚卷舒。灵源流未竭,喝水声非无。昔人颇神怪,万指绕圆蒲。不跨石门句,古今宁有殊。我来继其席,跛鳖出通途。敢追逐电骥,聚观尽轩渠。胡为枉贤达,松际来高车。甘避文石陛,邀入烟霞庐。山僮共喜跃,好鸟竞欢呼。白龙亦不禁,洒雨洗尘途。挥毫走龙蛇,灿灿皆玉珠。遗响落千岩,流光烛九衢。促席论底事,何禅亦何儒?识得达摩意,方知孔圣书。陶然忘喧寂,松月照窗虚。山空淡云影,幽香入庭除。惭予坐枯槁,兀兀长守株。徒虚匠石顾,山头一老樗。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按:“摩”,本作“磨”,误。

登鼓山
大顶
登峰须造极,斯言闻之古。屡欲缘云上,志靡辄自阻。今晨决策往,力羸凭杖柱。崎岖达彼巅,高峰皆下俯。五虎不敢渡,伏在江之浒。依微见诸城,淡烟锁平楚。诸山到海尽,漾荡去何所?极目苍茫中,夷岛若可数。晚风起天末,逢逢发石鼓。划然一啸归,响落千岩坞。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按:“羸”,本作“赢”,误。

谢曹能始宪长来山见赠

石鼓嶙峋障海东,层峦面面金芙蓉。摩崖刻石首朱赵,神光夜夜烛寒空。古来游者知有几,多蚀苍烟碧藓中。始知名节贵自立,假石何能示不穷。曹公继起廊庙姿,归来两袖拂清风。八斗才高未曾试,简编聊寄补天功。宦情久付沧江外,喜同野衲探禅宗。重布黄金开石鼓,天上移来梵释宫。我乘业风吹到此,通霄一路寡相逢。又见祖机化魔令,阴岩白日鬼横踪。大法垂秋仅一线,赫赫金汤赖有公。趁闲更驾篮舆至,扶筇踏破白云封。藻思绮句夸七步,笔光墨怪摇千峰。愧我难搏转运日,却羡子韶神臂弓。
——乾隆《鼓山志 艺文》

秋兴

悄然坐荒坞,风清况益清。茶烟迷竹色,梵韵杂蛩声。树古足蝉噪,帘空挂月明。更阑发深省,孤鹤岭头鸣。
——《全闽明诗传》卷五十二

季夏八日同本智洞微二师游喝水岩

喝水声消久,虚名尚寄岩。径危欹削壁,江渺小孤帆。探洞知源远,观诗叹藓缄。迎风坐磐石,微韵出松杉。
——乾隆《鼓山志 艺文》

秋日扌为谦居士来山索赋

屴崱峰前立,海天何渺茫。断烟迷古树,秋水淡斜阳。植杖听泉落,倚岩闻桂香。凭高无限意,一笑白云傍。
——乾隆《鼓山志 艺文》

秋日遇邵练要居士石航室(二首)

鼓□多奇丽,兹丘最赏心。江帆时入座,石笋自成林。涧险鸣寒玉,山幽噪暮禽。迥超尘世外,况又值秋深。
异境惊初辟,山僧愧始游。云根露岛背,石髓湔松头。叶落峰逾瘦,岚深涧转幽。西风萧飒至,犹喜暮烟收。
——乾隆《鼓山志 艺文》

达宇居士以诞日来鼓山,
同游灵源洞,为赋此致祝

海上岧峣屴崱峰,喜吾杖履特相从。谁人喝水踪尤幻,昔代题名藓半封。天外青螺分岛屿,眼中白浪起蛟龙。拟将何物堪为寿,千载悬岩甘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