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艺文志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游鼓山(次文瑞佥察韵)

云山何嶻嶪,高瞰弱流东。万井喧俱寂,诸天路可通。松云春黯黯,花雨昼濛濛。浴凤池波冷,潜龙石窦空。祇园珠作树,梵刹玉为宫。文物怀先哲,胚胎想化工。叨陪群彦后,并驾此山中。细草承香毂,垂杨系玉骢。沉烟凝瑞霭,宝焰炫晴虹。已喜朋簪盍,还怜意昧同。绣衣来上客,华帨待群童,对奕惭予拙,论文羡子雄。鹤随飞佩舞,花映醉颜红。绿叶嗤禅伯,风流仰谢公。诗成神鬼护,何必羡纱笼。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椒邱集》卷二十一
台北文海出版社本

按:《鼓山志》引此诗,中漏“文物怀先哲,胚胎想化工。叨陪群彦后,并驾此山中。”四句,今补。

游鼓山次主一佥察韵

鹫岭几千仞,登临眺四方。瞻天拱北极,望海见东洋。岚蔼晴浮碧,天花晓雨香。莫愁归路暝,明月在山阳。

花梵钟声远,莓阜石径微。山花晴坠几,泉沫泠沾衣。香阁僧眠稳,悬岩客到稀。来游惬清赏,日暮未言归。
——《椒邱集》卷二十二
钱琎字廷珍,浙江鄞县(今宁波市)人。明景泰五年(1454年)进士,除广西道监察御史,出为福建按察副使,迁左布政使。

游鼓山寺

最爱招提境,平临屴崱嵬。上方行日月,下界仰云雷。涧绕诸峰转,岩分两壁开。化城闲永昼,灵洞绝纤埃。复磴琉璃滑,重峦锦绣堆。风涛连万国,云树近三台。碑古迷荒草,泉馨泛落梅。倾花如旧识,飞鸟若追陪。塔影藏浓蔼,钟声彻远垓。水流何处去,松老是谁栽?梵语飘风外,香烟散岭隈。洞龙闻法起,巢鹤听经回。福地诚何有,祇园安在哉!市朝徒共厌,径路久无媒。陟险援青蔓,寻幽破绿苔。晦翁诗尚在,潘岳赋谁裁?迢递凌丹阁,徘徊步玉台。山僧供茗至,野叟献芹来。酌酒延清赏,题诗奈薄才。东风如有意,西照又相催。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邵铜字振声,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景泰五年(1454年)进士,授监察御史,以得罪石亨,贬为广东博罗知县,后知杨州府。

游鼓山

众山环抱树重重,路入烟霞杳霭中。金殿孤撑凌绝□,石门双峙耸晴空。灵源冷透千岩碧,古木阴森万壑风。自愧尘劳羁绊久,难将身世问禅翁。
——乾隆《鼓山志 艺文》
康麟字文瑞,广东顺德人。明景泰五年(1454年)进士,授御史,巡按福建,发奸如神,转按察使佥事。以刚直见忤,罢职。

鼓山

梵王开宝刹,宛在鼓山东。上界无人到,三天有路通。林峦分杳霭,台殿隐冥濛。琪树森千尺,昙花落半空。灵源通石洞,喝水出龙宫。画壁丹青古,镌岩翰墨工。岚光浓淡里,灯影有无中。舞鹤偏迎旆,降龙故避骢。迫游人似玉,谈笑气如虹。萍水他乡会,琴尊此日同。供茶来老衲,献果走奚童。俯览群峰秀,回瞻大地雄。簪花惭鬓白,对酒笑颜红。论道怀朱子,参禅忆远公。题诗增感慨,谁遣碧纱笼?
——乾隆《鼓山志 艺文》
康宏敬名遵,以字行,江西泰和人。明景泰朝征辟为御史福建佥事,以风节称。

鼓山

闻道招提好,寻幽入翠微。天风偏拂面,云雾自生衣。海阔从涛壮,山深人迹稀。凭高凝睇久,日暮欲忘归。
——乾隆《鼓山志 艺文》
周谟字守谟,江西新淦人。明天顺元年(1457年)进士,官福建佥事,累官陕西副使。

游鼓山

胜景不易得,登临喜暂同。路从天外转,山到海边穷。涧水鸣寒玉,岩花烂晓红。兴阑回首处,明月满晴空。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潘祯字景微,江南六安州(今安徽六安)人。明天顺四年(1460年)进士,官福建按察司副使,累官四川按察使。

鼓山

群公清暇出郊坰,古刹奇观已遍经。龙洞泉流飞素练,凤池山色接空青。村醪春泻黄柑美,野饭晨炊绿芋馨。直上层巅舒望眼,泬氵寥天外羡鸿溟。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郑纪字廷纲,号文园,福建仙游人。明天顺四年(1460年)进士,授庶吉士,累官南京户部侍郎,以户部尚书致仕。卒年七十六。

游鼓山

十里松关石作台,琳宫遥向紫霄开。云拖雨脚日边去,风卷海涛天上来。喝水岩泉回九涌,灵源洞树接三台。八闽佳景望中尽,老我登临一快哉!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杨成字成玉,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官扬州知府。

成化庚寅春游鼓山

石路绝尘野思清,春风扶杖薜萝情。云边万树高低出,鸟外群峰远近明。过客留题岩有篆,老僧入定涧无声。夜深更向抬提宿,十里东林片月生。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按:《全闽明诗传》题作《游鼓山寺》。

林瀚字亨大,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成化二年(1466年)进士,授庶吉士,累官南京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卒年八十六,谥文安。

鼓山

藤萝络石手攀缘,直上崑仑太华巅。壁立屏风千丈起,泉声瀑布半空悬。登临逸兴追安石,题品雄才偶大年。谁道海滨洙泗地,山川孕秀不生贤?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泉山集》。福州林氏辑本
王俊字世美,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成化二年(1466年)进士,选庶吉士,出为江西布政司参政,迁袁州知府。

登鼓山

名山胜迹千年在,半世浮生此日来。松径树多长碍日,石岩字古寝生苔。泉移喝水空岩静,云散灵源古洞开。薄暮天风何处起,逢逢东际海涛回。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陈纪字叔振,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成化五年(1469年)进士,选庶吉士,授御史、巡按两浙,累官右都御史。

圆通亭

翠微云树拥,亭构俯嵯峨。路转天梯上,人从木杪过。涧烟眠白鹿,山雨湿青萝。应识禅关近,钟声向晚多。
——乾隆《鼓山志 艺文》
周熊字世干,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成化五年(1469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时权贵穆盛子弟不法,众莫敢治,熊毅然如法治之,竟因此得罪,致仕。

灵源洞

偶移胜步入灵源,仙迹忘归石尚存。喝水荒凉封碧藓,涌泉清冷逼芳尊。高僧遥指观沧海,狂客长歌倚石门。读遍古碑下山去,松萝隐隐日黄昏。
——乾隆《鼓山志 艺文》
张稷字世用,江南宝应(今江苏宝应)人。明成化八年(1472年)进士,以监察御史巡按福建。福建大帅某,藉势害民,稷列举其罪,奏罢之,郡县肃然,以积劳成疾,卒于福州。

鼓山

凌晨出闽城,举趾向东际。十里临绝巅,半山成小憩。宿霭揭朝暾,深林散晴霁。天风与海涛,遗迹见真谛。回首余夕阳,长歌振林桂。灵洞有妙题,石门无俗翳。猿猱窥古藤,筱荡进危砌。喝水虽渺茫,灵源自深閟。当烛燃松脂,避岚湿衣袂。平生嗜游观,当此豁癖蔽。对月已无言,江汀鹤孤唳。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郑瓘字温卿,号北园,浙江兰溪人。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举人,授闽学训导,与黄仲昭、蔡清为道义交,旋助黄仲昭辑修《八闽通志》。后登弘治三年(1490年)进士,出授邹平县,善辨疑狱。调长洲,以刚直忤权贵致仕。

鼓山和王寅夫(四首)

昔曾与客一扶筇,缥渺乘云上碧峰。丑石吼风雄万虎,老松拿雨战群龙。半岩瀑布垂千尺,绝顶亭台矗几重。远想山容应似旧,落花深掩鹿麋踪。

禅心久已厌尘氛,忽复名山看夕曛。峰戟摩天遐迩见,海涛动地古今闻。老松巢鹤枯生箘,野鹿衔花湿带云。剔尽莓苔寻古迹,岩头闲立石将军。

上界钟声度岭闻,炉香岚气共氤氲。掠床有影窗过鸟,厌屋无声树坠云。地带七闽临海尽,泉流一派出山分。何时携酒重登眺,啸发天风醉落曛。

名山十树九藤缠,山寺分明别一天。草卧断碑犹数字,岩名喝水是何年?雨余云失龙归海,茶沸声惊鹤避烟。旅食闽中经几载,尘缨一度濯清泉。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林俊(1452~1527年)字待用,福建莆田人。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

游鼓山用蔡韵

披蓁历山椒,万象送遥目。天风毛发寒,海气昏晴麓。独高仰众岑,灵响递虚谷。帆樯带江影,骇浪来雪屋。景旷怀抱澄,杯盘动修竹。清酣百虑远,意与云物触。神飞八极游,漭荡恣遥瞩。身世一飘絮,人事感乱瀑。岘首碑双磨,柴桑尚兹独。乐天竟奚疑,勿以蛇添足。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游鼓山又次林子羽韵

灵源囿真宰,浑沌钟高青。群岑偃其下,一柱当沧溟。蒙蒙元气湿,神物隐复出。俯鉴窥八纮,扶桑见毫忽。蜃楼带斜日,兹连天不虚。风烟有前分,皓首安事枢。岩间两桃树,落日自成岁。岂无双瑶笙。吹拊黄鹤背。霸业一抔土,今古尚屴崱。风回草树腥,入关海云白。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林璿字衡玉,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进士,授胶州守,断疑狱,脱无罪者甚众,后知莒州,累官至辽东苑马寺卿。

鼓山

大顶峰高石径斜,半山亭小坐烹茶。卓泉不复闻飞锡,说法空传见雨花。风籁竹间鸣珮瑀,云衣树杪挂袈裟。同游赖有金陵契,时出新诗斗彩霞。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韩绍宗字裕复,号蓬峰,河南朝邑人。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升郎中,转福建按察副使。执法明恕,闽人德之。

弘治丙辰偕蒋、陈二方伯,
朱宪长游鼓山寺
[HT
]暇日追陪郭外行,扶桑日近接蓬瀛。四围壁立疑无路,一带泉流忽有声。酒醉还妨山鬼笑,诗成又恐海神惊。留连不尽登临兴,回首分明是画屏。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陈宣字文德,浙江平阳人。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进士,授工部主事,擢河南知府。晋云南布政司左参政,乞休。

鼓山

暇日寻幽胜,联镳出郭东。风光三月近,春色百花中。石室烟霞古,灵源雨露通。一觞还一味,回首夕阳红。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林光字缉熙,广东东莞人。从陈白沙学,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进士,授平湖教谕,以教学为己任,勉学者以道德为先,一时学风为变。二十二年主考福建,多得名士,赆礼皆却不受;官至中顺大夫。年八十一卒。
按:旧志仅作“林光,南海人,福建试官”。

游鼓山(成化丙午九月十日)

爱此灵源洞,真成烂漫游。名儒书未剥,仙子迹还留。喝水僧何去,栖禅窟自幽。白云如恋我,飞逐鼓山头。
——乾隆《鼓山志 艺文》
周进隆字绍立,福建莆田人。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进士,初授绍兴府推官,入为御史,巡按江西,累官广西左布政使。

游鼓山

分出崑仑第一支,危峰屴崱奠坤维。清幽北看过三岛,峭拔西瞻压九疑。喝水涌泉岩向背,潜龙浴凤路逶迤。海涛直透风松里,八极乘云亦可驰。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林谨夫名枢,以字行,更名世玉,号如斋,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进士,授景宁县,历杭州、真定、徽州三府同知,所至有政绩,生平好学,至老不释卷,曾编《福州郡志》,《闽中诗选》,《闽贤录》等书。

登大顶峰(三首)

借得仙家万丈梯,嵯峨绝顶等闲跻。东临大海三山小,北望中原五岳低。岩谷昔时传胜概,乾坤此日见端倪。黄公旧隐无寻处,云满空林水满溪。

振衣空际气横秋,绝胜匡庐顶上游。对酒俯看飞鸟背,挥毫低拂宿云头。天连海外浮三岛,地拥闽中控八州。长啸一声岩石坠,清风万壑响飕飕。

攀尽垂萝径路赊,俯临空阔浩无涯。江浮客货三千舶,城拥人烟十万家。迥野霜催鹰势疾,遥天云逐雁行斜。仙翁一去无消息,岩桂开残几树花。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魏时敏字愚仲,福建莆田人,明成化中,官湖南桃源县丞。

题涌泉岩

再入招提境,萧条异昔时。流泉分古涧,荒藓上残碑。门掩花空落,人间鸟不知。何时招惠远,重与话心期。
——《莆风清籁集》卷十三
光绪九年(1885年)刊本

陈焊字炳之,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成化中诸生。

梦游鼓山

大江千顷浪花层,屴崱峰高拟一登。夜静林重楼阁隐,春深云暖海天澄。敲钟分粥僧初定,刻烛题诗我也能。欲借东风吹两腋,夜来清梦纪游曾。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九十三
林景清字竹窗,福建连江人。明成化间庠生,援例入太学,授湖广兴国州判官。有《竹窗小草》。

二月望日从镇守绣衣游鼓山

着屐寻幽到上方,遐心肯向暂时忘。白云飞处千山隔,东望连川是故乡。

坐阅江山会此亭,天风拂面酒微醒。长空一望春无际,落日千峰鸟外青。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四十四
陈策字嘉言,江南无锡(今江苏无锡)人。明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福建布政司右参政。

鼓山(正德己卯仲春九日)

曳舟鼓山前,到山仅一里。平生爱兹山,浩兴浪不已。沙弥候山门,芒鞋踏青翠。松桂满山阴,烟岚半空起。野鹿衔客衣,灵源洗尘耳。攀萝上危巅,疑出人间世。古石风雨摩,隐隐见题字。遐哉考亭书,相传三百祀。回头瞰大洋,洪涛翻赑屃。孤青岛屿浮,黄鹄来天际。山风扑衣寒,且向禅扉憩。汲泉煮山茶,聊以醒倦思。作诗记东峰,五载始一至。
——乾隆《鼓山志 艺文》

又次蔡君谟韵

隅东有佳山,屴崱骇吾目。天风吹我游,迤逦入深麓。云开半山亭,旭日升旸谷。撞钟何处声,老僧迓林屋。龙化石潭秋,凤浴天池竹。崩石山枯藤,疑是不周触。下界渺河沙,岛夷遐可瞩。大顶摩空青,幽壑垂寒瀑。长啸问山灵,兹游许吾独。斜阳阁虎头,回首跂尘足。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郑汝美字希大,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弘治六年(1493年)进士,官户部员外郎。

鼓山次林子羽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