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鼓山艺文志
鼓山艺文志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陈讙字士默,福建长乐人。明永乐二十年(1422年)举人,官德庆知州。
按:旧志载“元陈讙”。经查民国《福建通志》,未见元代陈讙任知州,今据嘉庆《长乐县志》。
游鼓山
南国名峰此最雄,白云飞处有仙踪。绣衣逐伴凌高顶,万里江山一望中。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邹昱字皓明,四川华阳(今成都市)人。明永乐中,任福建右布政使。
陪李直指登鼓山
承平百粤事应稀,适兴同君陟翠微。驯鸟如迎仙客至,昙花故绕定僧飞。峰头晓日明朱戟,洞口春云拂绣衣。如此清辉看不厌,令人惆怅淡忘归。
——乾隆《鼓山志 艺文》
登屴崱峰
屴崱峰高紫翠深,闲随飞锡到云林。桥边草露沾行屐,涧外松风度梵音。霄汉昔劳青嶂梦,烟霞今遂白头心。忘形共了三生约,莲社相期日抱琴。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邓定字子静,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永乐时,隐居竹屿不仕,以布衣终。
半山兴善庵赠阐上人
东山何巍巍,兹岭特秀发。上摩苍穹迥,俯视平野阔。氤氲隐佳气,中有蛟龙窟。山僧揬灵异,披榛得奇壑。凿岩开户牖,结构依林樾。岧峣入云间,楼台倚空碧。凭高聊骋望,万里犹咫尺。天鸡半夜鸣,海底初出日。眷兹山水佳,足慰栖遁客。疏钟度烟晨,清磬闻月夕。我来一登览,杖履穷所历。空翠落阶庭,风泉响岩石。地幽神更怡,趣得心自适。何当脱世网,从师了空寂。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耕隐集》
福州沈氏抄本
登屴崱峰
杖策登临试欲飞,江云汀树远依依。天边岛屿分诸国,木末楼台隐翠微。日暮乍闻樵唱起,潮平初见客帆归。此中结屋宜深处,便欲投闲饱蕨薇。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耕隐集》
游鼓山赠阐公
开士忘机似远师,别来相见不相疑。看云共著登山屐,求友重吟伐木诗。石钵龙归禅定后,松花酒熟客来时。天风亭下灵源洞,采秀携琴随所之。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耕隐集》
寄鼓山如公
十年不到白云楼,何日题诗纪胜游。屴崱钟声天外度,峡江帆影雨中收。别来故旧犹青眼,老去风尘总白头。欲向禅房分半榻,吾师
还肯暂相留。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耕隐集》
屴崱峰
中天削出玉芙蓉,迥压全闽气象雄。半夜
峰头看日出,扶桑近在海门东。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耕隐集》
灵源洞
苍苔绝壁去天低,古洞烟霞远近迷。是处
好山堪载酒,扁舟莫讶武陵溪。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耕隐集》
涌泉寺
云根晴潄雪花寒,百尺清流绕石栏。午夜月明天籁寂,抱琴来听玉潺潺。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耕隐集》
仙人迹
飞鸟曾游海上山,尚留遗迹在人间。当时误采长生药,一入壶中去不还。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耕隐集》
天风海涛
绝顶高风日怒号,际天遥起白银涛。扁舟拟欲穷溟海,直挂云帆百丈高。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耕隐集》
鼓山偶成
楼阁层层隐翠微,石门松迳白云飞。山中六月浑无暑,八十老僧犹褡衣。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耕隐集》
白云楼寄大愚弟
何处山林可避氛,石林空翠晓氤氲。三年不到新楼上,忆弟时时看白云。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耕隐集》
如公惠茶
远公别后眼长青,曾寄先春到野亭。却忆白云楼上宿,一杯香露酒初醒。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耕隐集》
高棅(1350~1423年)字彦恢,福建长乐人。后名廷礼。明永乐时,被召入翰林,为待诏,迁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能书画,有《啸台集》、《木天清气集》。
首秋同群公游灵源寺
灵境不厌远,仙源在云端。入溪日已午,猿鸟鸣声寒。释子爱玄度,停钟启幽关。山门坐翠微,石桥听飞湍。只疑接众真,日与秋风还。神游无所事,誓将去人间。况我非作者,怀芬异希颜。幸因清嬴意,助尔禅心间。
——《闽中十才子诗 高待诏诗》卷一
鼓山寺送郑秀才
屴崱海上秀,中峰开禅宫。虚亭挂空翠,直上临方蓬。溟涨在几席,天光映帘栊。目极万里外,但见青濛濛。曙色从东来,晃然灵境空。登临岂不美,别意叹无穷。
——乾隆《鼓山志 艺文》
宿鼓山
夜宿白云寺,风泉双籁鸣。厨香花外度,灯影竹间明。水月心方静,江湖梦转清。谈诗犹未已,东阁曙钟声。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游鼓山双涧庵
爱山不奈又登山,衲帽芒鞋且自闲。万怪儒衣数相见,了心空在刹那间。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黄谷民福建福清人。明永乐时贡生,任怀安县训导。
登天风海涛亭
高秋登屴崱,啸傲第一峰。五湖俯视等杯勺,大海流入吾心胸。口尃口尃清籁起空谷,倏忽江水波冲融。海涛一线来日本,动荡万里来天风。雪山银屋势偃蹇,素车白马何奔冲。茫茫大块鼓橐籥,来自阊阖排雌雄。蜚廉海若交震怒,何物可以当其锋?我有沧洲约,揽此气不平。左挈独芳子,右拉浮邱生。夷犹泛仙槎,欲作蓬莱行。冯夷鼓瑟,汉女吹笙,苍龙后拥紫凤迎,万怪可愕亦可惊。吁嗟,神仙心悟不可学,何必勇往疲吾精。兴阑涛退风亦止,东际飞上银盘明。子归白云窝,我返碧榕城。或演西来法,或诵东鲁经。何年再约三生石,啜茗焚香叙旧盟?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高恭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明永乐时庠生。
鼓山寺
梵宫高枕碧芙蓉,萝径迢迢紫翠重。万壑泉惊秋后冷,五更钟报日初红。粤城俯视旌旗动,海国遥知礼乐同。老眼欲穷千里目,题诗凤沼倚天风。
——乾隆《鼓山志 艺文》
周玄字微之,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永乐中,以文学征拜祠部尚书郎。为闽中十才子之一。
游鼓山西畲
穹形抱虬水,璧色眼苍铁。澉澉身屡倾,量辙崖频折。披萝至云杪,恍视崑仑竭。初景动扶桑,电旌或明灭。高秋轶纤翳,千里亘寥廓。野旷众虑恬,天清百愁绝。青阳与赤谷,讵可辨优劣?设险造化功,蟠幽鬼神穴。国师峰万丈,钟灵气参错。双凤何年来?徒闻此栖跃。睡游非所私,况赖古贤哲。崔嵬泰华巅,作书家人诀。
——《闽中十才子诗 周祠部诗》卷一
甲子孟夏陪林膳部游鼓山
五桂开皇运,三峰绕佛筵。云霞通宝地,日月丽金天。石罅泉源出,山回涨海连。麦风销碧气,梅雨布苍烟。夏届裁衣候,宵风捲幔前。攀岩如过鸟,入洞讶逢仙。道喜传灯久,名推射箭贤。谈空超物累,习定演经禅。大化应知寂,微生欲弃捐。轩车待明发,回首更茫然。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陪潘祠部游屴崱峰
化城东畔大江流,江上凉风雨未收。南国词人期载酒,汉宫仙吏更移舟。寒灯双树空濛见,瑞霭诸天积翠浮。鞍马向西归兴动,不应歌舞更淹留。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林敏字汉孟,福建长乐人,明永乐中布衣。
期宗人林大游华藏海
巾舃行歌接梵筵,偶来松下草芊芊。也知只在秋云里,潭水溪花到处禅。
——《全闽明诗传》卷八
黄环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宣德七年(1432年)举人。
按旧志作“元,黄环”,误。
江上望鼓山
万嶂云收石迳回,上方楼阁郁崔嵬。谷深雨润秋凝竹,江远霜飞月在梅。几夕残钟清梵净,数声寒笛夜渔来。幽栖尽日稀人迹,惟见藤花落碧苔。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李顒字思诚,广东博罗人。明正统元年(1436年)进士,初为福建按察司佥事。景泰中,擢布政司左参政,官至工部侍郎。
鼓山
古寺朝登宿雾开,悠然风景胜天台。香飘柏子禅经动,涛响松梢鹤梦回。高嶂连云青插汉,飞泉落涧冷侵埃。坐来顿觉精神爽,一笑天风扑面来。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杨珏字廷珪,浙江临海人。明正统元年(1506年)进士,官福建按察使,左迁刑部主事。
陪陈直指游鼓山
绝顶高深梵宇开,登登云路逼三台。灵源洞里源长在,喝水岩边水自回。僧舍拂檐皆碧树,山亭引径遍苍苔。老僧细语空门妙,几度天花堕露台。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黄镐(1420~1483年)字叔高,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明正统十年(1445年)进士,授监察御史,累官南京工部尚书。致仕,卒于归途。
鼓山(四首)
行到鼓山寺,山高路转微。涛声天外起,人迹雨中稀。绝涧寒猿啸,深林宿鸟归。兴阑下山去,城郭掩斜晖。
古寺逢僧话,岚光拥紫袍。尘空诸品净,云散两峰高。法雨回龙洞,天风送海涛。乘幽豁清兴,山路岂辞劳。
雨过灵源洞,山深望眼迷。寺藏燕巢里,僧住凤池西。喝水归龙钵,乘云上石梯。低头看城市,平地起虹霓。
欲到山穷处,中峰阻雨回。鸟穿岚影去,人逐磬声来。古刹香拖雾,残碑字掩苔。东溟未可望,聊待午烟开。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曾蒙简名廉,以字行,江西泰和人。明正统十年(1445年)进士,为御史,有名,擢福建按察使佥事,布政使参政,累官浙江按察使。
陪陈直指游鼓山
青莲坐稳殿门开,白玉毫光接上台。钟鼓数声山杳霭,松杉十里路萦回。老僧骑虎游何处,仙客乘骢踏古苔。康乐平生有佳兴,翻经直造远公台。
——乾隆《鼓山志 艺文》
许仕远字廷佐,江南歙县(今安徽歙县)人。明正统十年(1445年)进士,景泰初,以监察御史巡抚福建,有善政。与巡抚论事交争,诏令还朝,人民诣阙乞留,命复巡按一年。
登鼓山
天顺己卯春二月,望后一日,余因升官东鲁,偕知已旧同寅参政刘公登鼓山寺。是日也,宿雨初收,万景明媚。余与刘公情兴无已,偶成联句,未足为诗,聊以纪事云耳。
几年闻胜地,今日始同游。越国山川壮,螺江烟雨收。灵源长不断,喝水自回流。梵宇惟宜夏,僧房易及秋。飞花当座落,香雾隔窗浮。巢鹤松偏老,潜龙洞更幽。何须寻海岛,此处即蓬邱。
——乾隆《鼓山志 艺文》
古鉴籍邑无考,曾充福州僧都纲,明正统中(1436~1448年)为鼓山涌泉寺住持。
灵源洞
西风林叶满山飞,片片晴霞缀衲衣。泉咽灵岩如有意,云闲幽壑自忘机。虚亭雾锁栏干湿,古洞苔封磴路微。世事悠悠谁可通,几人到此坐忘归。
——乾隆《鼓山志 艺文》
王胜字子奇,寿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明正统间,授福建右卫都指挥使。
登鼓山
千岩万壑步烟霞,树杪逶迤古道赊。柿叶凋时猿献果,松风动处鸟衔花。天连海外三千界,地俯城中十万家。此日胜游临绝顶,几回翘首望京华。
——乾隆《鼓山志 艺文》
刘敷字叔荣,江西永新人。明景泰二年(1451年)进士,授御史,迁福建布政使,累官湖广巡抚。
登鼓山
天风吹我上山巅,遐眺沧茫思渺然。金刹高临飞鸟外,璚峰回出夕阳边。扫苔细读题诗壁,瀹茗频斟卓锡泉。坐久不知归路晚,前溪明月已娟娟。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游明字大升,江西丰城人。明景泰二年(1451年)进士,天顺末,为福建督学佥事。
鼓山(二首)
曾到鼓山寺,寻幽入翠微。凤池遗迹久,猿峡啸声稀。喝水岩前过,蹴鳌桥上归。几多怀古意,都付与斜晖。
古洞多佳致,经游已几回。云从石门起,风逐海潮来。绝壑元非涧,幽岩半是苔。兴阑且归去,长啸出山隈。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涌泉迟刘阮二君
从大顶还不至戏柬(二首)
闻说仙源有路通,偶因刘阮访遗踪。穿云不避巉岩石,乘兴远登屴崱峰。鸟外遥空连渤海,山头红日下高春。一时误作天台境,流水桃花思几重。
步入灵源一径通,白云深处觅仙踪。随缘且饱胡麻饭,纵目须登大顶峰。瀛海微茫闽越小,烟霞杳霭夕阳春。却思晨肇当年事,知在天台第几重?
——乾隆《鼓山志 艺文》
张潜字孔昭,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景泰四年(1453年)以河南籍中举人,授沐阳训导。
鼓山
超然出海山,巍巍与天齐。仰看众山小,始悟泰华低。瑞霭散苍翠,灵光发虹霓。琪树晓瑟瑟,瑶草春萋萋。蓬莱在人间,梯磴亦可跻。上通无极境,日月行东西。星斗绕朱甍,云龙护璇题。我欲结兹室,静言窥天倪。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杜庠字公序,江南吴县(今苏州市)人。明景泰五年(1454年)进士,知攸县。旋罢归,遂纵情诗酒,遨游山水,嬉笑怒骂,皆发为诗。
鼓山
寻到僧房扣竹扃,鸟鸣花里唤人醒。石泉寒浸松杉翠,海国微分岛屿青。水月静中神晏室,天风高处晦翁亭。登临读遍前朝字,徙倚危栏对晚汀。
——乾隆《鼓山志 艺文》
严端字克正,浙江鄞县(今宁波市)人。明景泰五年(1454年)进士,官兵部武库主事。以忤巨珰落职,家居事母四十余年,为诗文,高轶超劲,自成一家。
鼓山
羊肠为路石为峰,楼阁参差知几重。游客应愁苍藓滑,定僧每受白云封。人夸子直新诗句,我爱文公旧笔踪。落日可怜留不住,跻攀未尽已鸣钟。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林宗字惟正,号静庵,福建怀安(今闽侯县)人。明景泰五年(1454年)进士,官洋县知县。
鼓山
屴崱闽南第一峰,梵王宫殿倚层空。云归石洞千山霁,霜染林枫万叶红。烟火隔江通地脉,松涛入海响天风。醉来不尽登临意,碧落晴霞几点鸿。
——乾隆《鼓山志 艺文》
何乔新(1427~1502年)字廷秀,江西广昌人。明景泰五年(1454年)进士,官福建按察副使。
鼓山
闽乡多灵山,兹峰特苍峭。况闻紫阳翁,石壁遗墨妙。英僚适林暇,驾言事临眺。行行造禅扉,林壑觉幽悄。穷搜意未已,不惮披蓬藋。共跻崖际亭,稍憩道旁庙。度涧冷淙琤,寻岩穿窈窕。扪萝陟崇巅,超然出云表。俯瞰孤隼翔,远观巨鳌掉。三陟亦云疲,班荆发清啸。山僧具壶觞,欣然为饮酬。鲜飚撼长松,恍如奏清调。笑谈情正洽,暮色生远峤。登览惭未周,匆匆促归轿。昔贤有高躅,愿言共追绍。何当结精庐,庶矣穷幻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