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斋日记

廿九日阴。吴蔚若、张哲夫、张吟樵、萧子植同时来谈。午刻吊刘子嘉前辈丧。又至乳母棺前备祭筵上香一揖。观者如堵墙,以绳枢瓮牖之家,几类卑田院,不应有此等吊客也。因至朗轩处午餐,即到编书处。出城过献廷处复诊。夜,大风。
二月初一日晴。范俊臣以所编《公法类》来商榷,余颇嘉其详而知要,繁而不碎。
午后至云山别墅赴左笏老约,半席往葛振老处复诊。接笏斋要信。夜,大风。灯下看《财政学》,甚静定,夜分始就枕。
笏卿给谏邀饮云山别墅东风一尊酒,西阁万重山。天冷春犹浅,云行客自闲(此句从老杜“云在意俱迟”换骨)。芳梅延皂盖,醉镜借朱颜。初月升林杪,耽吟不记还。
初二日晴。发许篆丈信。午后为黄慎老复诊。晚,在大兄处便酌。
初三日晴。两日甚寒,复著狐裘。有人从火车南来,据云昨日动身,汉口雪深六寸,入河南境则成雨,至直隶境则晴矣。是地气自南而北也。前人以地气卜天下之治乱,今则铁路、电线皆渡地气,理所必然,无足异己。午刻至武阳馆祭文昌帝君兼请外官(盛我经〔文颐〕、袁植臣〔励桢〕、李俊贤)。席散至编书处。又往葛处诊疾。访劭予丈不晤。申刻赴李霖卿、李星桥壬辰消寒局。
仲春约同社诸君燕饮
东风吹梦鬲湖滨(鬲湖在阳湖县西),二月长安拂面尘。掩鼻竞为名士咏,捧心羞作侍儿颦。新笃泼酒沽微醉,暖日薰花酿好春。不惜金尊招近局,屏除世事遣芳辰。(〔眉〕末句当改。)
初四日晴。十点钟至松筠庵集议津镇路事。前呈邮部,仅以外部一咨了事(达官不动心之学,自有衣钵相传),现再具呈乌台,请其代奏。余起草毕,适兰泉以马车来接看病,因留午饭。未刻至江苏馆与书局同事公请夏闰枝并拍照。又得笏斋书。
起居注同官春团,延予澄学士以纪事十绝句见贻,奉酬一律清尊乡馆集词臣,记事珠光粒粒新。十幅裁成鲛室锦,一年占尽凤城春。禁林掌故存吾辈,今雨情多忆旧人(去岁同僚改官去者凡九人,来诗皆及之)。自昔南徐盛名士(学士系京口驻防),羡君文彩照同寅。(〔眉〕此诗虽不佳,而对法甚活。)
初六日晴。先师孔子升大祀,皇上亲诣文庙行礼,臣毓鼎侍班。天明登车,七钟一刻抵国子监,在殿下与同事齐班(世仁甫、文焕章、杨少泉)。八点钟驾到,起居注官朝服序立丹墀上中门槛外,东向北上。九点钟礼毕。衍圣公孔令贻先一日到京,是日亦随班行礼。
余出,在帐棚易便衣归寓,往返逾三十里。未刻张季端同年招饮。广西李萃轩太史(骥年。
其胞兄二人,一己丑同年,一壬辰同年)携示所藏书画,南田公山水十开,真而且精,超逸神妙,非言可尽,余所见世间真迹以此为第一。反复敬观,不忍掩卷。又石谷山水手卷长二丈馀,精神、魄力、气概兼而有之,时而雄奇,时而苍秀,千变万化,不可方物,却无一笔不在法度中,能事尽矣。无款无印记,唯笪江上一诗一跋标明石谷,然非此老安有此神力哉!
观此二件,其馀虽有佳者,不足论矣。申刻又赴刘干卿之约。
(中失记。)
十二日阴。百花生日。看庭中丁香、鸾枝皆含蕊矣。午初刻至王饴山处,与李嗣芗前辈、李星甫农部会齐,同诣都察院递津镇铁路拟由三省筹款收回自办呈。在陕西道茶憩,遍读壁间所嵌汉御史题名碑(本朝汉御史第一人为曹溶)。未初副宪陈梦陶丈入署,余等迎于大门外,序立向舆一揖,饴山捧呈恭递,梦丈急下车受之,谦让不敢当。余谓此国家体制应尔,平日爵秩虽同,既到此地,则应行此礼,所以尊朝廷也。梦丈竟不复登舆,步行而入。陆总宪、伊副宪接踵至,余等仍坐陕西道候回话,侦知明日即据呈入奏,乃行。
刘龙伯中翰(富槐)开医学研究会于龙树院,并邀日本医师,期以贯合中西为宗旨,辰集午散,余不及赴。泰西医学亦有长处,足以补我所未逮。泰晤士报馆近集股印行《大英百科全书》,皆各种专门之学,其中医书颇多,余拟聘善译者(须通西文而兼通医道者),将其译出,以备参究。复锡子常学使书。又复门人三六桥书。晚,微雨,土香檐滴,颇觉清爽。书窗听雨,静读荆公《唐百家诗选•王建》二卷。建诗选录最富,且多五七言古诗。
建律诗见于《瀛奎律髓》者,鄙俚平浅,大为纪河间所诋。其乐府古诗则气体韵味俱胜,一时唯张水部差堪伯仲。张、王并称,以此渔洋最不满,于斯选笔记中屡加雌黄,盖因宗派不同耳。观于此二卷,其持择不为不精也。
十三日晨起雪飞如絮,地气虽暖,屋脊墙腰积素犹一分许,巳而成雨,午后始止。
一日无事,换悬字画,收拾书斋,欲为馀暇读书计也。申刻至万福居赴吴质钦约。
十四日晴。至献廷处祝太夫人七十五岁生日,午面后归。答访吕筱苏前辈未值。新
选四川垫江令张六翮(沔阳人,乙酉同年)来久谈。晚仍赴献廷约。壬辰消寒公局,辞之。
微雨。左笏老赠余二诗,作家手笔,自是不同。
十五日阴。江苏会馆春祭先贤。余因胸次气牵掣作痛,不胜读祝文,仅为分献引赞。
礼毕公宴。易便服至顺直学堂查课。申刻至福兴居赴董少卿表弟局。
十六日阴。德音截江南漕十五万石赈粜,同乡官具折谢恩,辰刻在西苑门内行礼。
三三省铁路公呈,都察院今日入告,将原呈代奏,奉上渝,准由三省绅商筹款自办,并俯如所请,派张、袁二督妥商办理。圣明下照,俯采刍荛,闻命喜出望外。余与柯凤丈、李嗣老因林赞虞年伯以枢辅摄邮传部尚书,特两次晋谒,面陈始末利害,林丈亦因不悉详情,谘询甚切。今日纶音立沛,当由林丈青蒲力对之功也。归寓略进食,即至畿辅学堂行开学一年纪念,会合管理员、教员、学生共拍一照。学生皆作西装。天命未改,而学堂服色遽更。学部此令,岂复有国家种族思想耶(民政部之巡捕亦然)?余与刘博丈慨叹久之。张振丈邀湖广馆观剧,袁植臣昆仲招饮,皆辞不往。篝灯作《城南集》序(即真率会同社诗稿)。
十七日晴。午后同社在余寓公祝梅叟,且为筱舫前辈设饯,群集舫斋,展牧斋诗及新得《苏诗集成》,高声朗诵,琅琅达户外,不知者几认为书塾也。今日似此良友鲜矣。
《苏诗编注集成》四十九卷,总案四十九卷,识馀三卷,笺诗图一卷,口口一卷,仁和王文诰编,合古今苏注百馀家,辑录辩证,定为一编,无愧集成之目。读坡诗者读此足矣。
总案尤王氏一生精力所萃,纯据坡公文诗杂著以详出处事实,体似年谱而更加密。由诗文而得事实,而情事历历可知,即由事实以解诗文,而意旨悉可通晓,真善法也。余书法师坡公,而诗法犹出入于唐宋间,今得是编,庶几一瓣心香专为坡仙下拜耳。复汤伯温丈书,又复周揆一书。
十八日晴。巳刻至松筠庵集议铁路。附博泉丈车至福兴居寻梅叟(梅叟今日生日,避客来此,且宴祝客),略进午餐,即至浙学堂与十四省监督同议学制,拟呈请学部改良,最要者整齐学程,为学生筹出路也。附吕筱苏前辈车而返。闻王仲度十七日逝世,病起至殁不过二十分钟耳。
十九日晴。终日奔驰酬应,辰出戌归,疲不可言。
二十日晴。一日在家静坐。蔚若丈、正卿同年来久谈。得午帅书。寄刘梅舫法库门书。
题玉可斋中春月四花益寿延龄雅称名,当春傲骨尚能撑。从来不识东皇面,也伴寒梅冠众英。(菊花)
水波清浅石嶙峋,仙骨珊珊倩影匀。竞说莲花能不染,犹嫌泥滓是前身。(水仙)
(原稿仅录此二首。又,本月下旬失记。一一整理者注)
丁未年三月初一日阴。雨后清润,人颇旷适。午刻至江苏馆赴乙未、癸卯两科门人公局。归寓复寄孙仲山信。再出,答拜各客。至长椿寺,赴医学研究会。此会发起于刘龙伯中翰(富槐),而沈子封丈赞成之。与会者为朱桂卿、左笏卿、徐班侯、凌菊林诸君。研究宗旨,一议病机,一商书疑,而大志在于发达中医真义,以觉悟世人轻信西医误治之害,摈斥挂牌杀人之市医。定于每星期第六日在长椿寺会晤。亦今日切要利济事也。灯下改削昨撰《书堂对雨图记》文稿。邮传部尚书张百熙赠宫保,谥文达。
初二日晴。松筠庵铁路集议期(每月逢二、八日)。今日所办者,一余等十人公致袁慰帅信,一拟投票举办事发起人。余创议每次集议必须实一二事,不得空谈空散,诸君佥以为然。散后访李珩甫,饥极索食,主人为设馎饦数枚。熙筱舫前辈借余处举真率会,迨余归,
寓客已满堂。傍晚始散。鸾枝盛开,花光照眼,此花不见群芳谱,江南亦无之。唯龚定庵诗集有《忆京师鸾枝花》七绝,花名之入诗始此。余检出龚集与诸君吟赏久之。灯下作《春温忌用麻黄细辛论》,为医学会发明第一篇,将送登《北京报》,以警觉病家保全生命。挥毫之际,腕下若有神助,顷刻成七百馀言,滔滔滚滚,文不加点,触处皆见道理。因诲宝铭,作文须是平日根柢深厚充足,下笔吋自然笔随意到,文成而法亦立。若以枵腹为之,临时搜索填凑,费尽心机,终无精采,所以但觉其苦,而无行文之乐也。
初三日阴。至蒲城馆吊王仲度之丧。到编书处办公。出至大兄处赴消寒局。海棠将开,色尤红艳,康节“好花看到半开时”诗句,不特见道之言,亦深得花趣也。
初四日晴。香河李显廷中翰(祖谟)、仪甫守备(祖训)请为其太夫人成主。其地名吴村,距通州城五十里。七点钟赴前门火车栈,与张心田侍御偕行。八点一刻开车,九点钟抵通州河岸。昔年所崎岖石路半日始到者,今则转瞬已达矣。李宅已遣肩舆车马相迓,一点钟抵吴村,下榻行馆。冯公度及文怡斋(满州人,在吴村屯居)伴宾。余少憩,易素服往行吊。夜,与冯、张二君畅谈。
初五日晴。九点钟着蟒袍补服,执事前导而行,倾城妇孺来观,道塞几不能行。十点钟点主入宴如仪,有香河四秀才襕衫相礼。十一点钟起身,到通州,火车尚未到,坐茶肆看书半卷。傍晚抵家。香河妇女无不织布者,风俗勤朴,俭于奉生,其地贸易以粗布为大宗,工坚而价廉,余买两匹以归。离家甫二日,白海棠、白丁香已盛开,春色相催,一日一景,孤负真可惜也。接盛杏丈信,寄赠金镶藤镯一个。又接孙仲山、黄补臣信。元刘元工塑像,以此著名(见《辍耕录》),一时仙佛像无不出元手。公度言,宝坻城西广济寺四大金刚(俗称风、调、雨、顺四将),犹是元塑,精采壮丽,世无其匹。
初六日阴。先大父忌日,在南横街设祭。畿辅公祭先贤,未往行礼。饭后至定府一行。诣编书处,后院桃花盛开,自来以艳字属之,真不愧也。与同事诸君徘徊花下甚久。
诸葛菜花作浅蓝色,遍地皆是,映带其间,尤有姿致。归途为杨子嘉夫人复诊,病已十愈七八。休宁潘瑞臣孝廉(宗信)来谒,癸卯荐卷门生也。夜半大风怒号,系念庭花,懊恼不成寐。
京师每至三月,百花盛开,必为封姨所妒,务摧折而后快,何其不仁也千红万紫竞芳姿,酝酿经年始及时。欲乞东皇定风律,狂飙禁向季春吹。
初七日阴。风定而花未损。特约朱、熊、刘、钱、李诸君来寓赏花,孙厨整治数簋,畅谈甚乐。未刻至大兄处看花。申刻赴汪道周宗显堂局。归路赴李肖峰侍御局,客散后与孙景周世兄谈研究外科治法及脉象。
初八日晴。尚会臣出城,共饮于便宜坊,兼约沈子封丈。散后同赴长椿寺医学研究会,余出所著《春温忌用麻细论》,诸公咸赞赏,谓切当不可易。拟登《日报》,为本会论说第一篇。傍晚入城,赴宝鼎臣昆仲约。
初九日阴。湖北人徐少良(宗棠)来执贽,云依亲戚也。午后至刘孟禄处道喜。诣编书处。出城赴大兄真率会。又赴吴蔚若丈约。东三省建立行省,以徐世昌为总督兼管三省将军,充钦差大臣。唐绍仪为奉天巡抚,朱家宝为吉林巡抚,段芝贵为黑龙江巡抚。皆北洋所保荐也。三省为祖宗发祥之地,三百年来例用丰沛人镇守。前年授赵次帅将军,犹是汉军旗也。全用汉人,实自今始,而事权之重,为向来所未有。徐帅偃然受之,且递条陈谓用人不关吏部,用财不关度支,练兵不关中枢,如是则与分藩无异,不特非国家之福,恐亦非家门之福耳。段芝贵,字湘岩,安徽人。或言其曾得幸于刘延年军门,以守备为袁
帅材官,供洒扫奔走之役,嗣改官县丞,躐捐道员,充天津巡警总办,年仅三十馀,不甚识字。据报纸云,此次以十万金得开封府,且闻其有松寿之献。所言暧昧,因未敢尽信。
特以节钺滥加,为朝廷羞,为边疆危,为时局痛,热血冲心,握拳透爪,不觉其言之激矣。
初十日晴。午刻偕三兄游法源寺看丁香,约有五六十株,香风扑鼻。白皮松二株,高数丈,干馀年物也。寺建于唐贞观时,名悯忠寺,为征远阵亡将士资福;元、明改名崇福;本朝雍正朝赐名法源。院碑林立,历历可考。有石幢二,余与三兄摩剔观之,乃辽物也。至乡祠赴蒋稚鹤同年约。北学堂前海棠五株,花瓣攒蔟,几无罅隙,艳雪成团,香清而烈。前人谓海棠无香,何也?十一日阴。访殷济臣、李珩甫、甘少南。午饭后至汪家胡同敬致昆师及师母酒席券。
顺至各处道喜,在子文处久谈。傍晚赴占柱臣世兄源丰堂之约。三日看《明季北略》一函,末造大局已坏,而当道诸臣贿赂公行,益泄沓不事事。燕雀处堂不知大厦之将倾,国亡而身家与之俱尽,若辈居心真不可解。读竟为之泪下,盖无一字不触余怀也。刘青田所遗画轴第二幅,隐寓宫多法乱意。亡国之举,古今一辙。末卷载北都殉节诸臣小传,读之心痛,而志气为之激昂感动。崇祯谥号,摄政王入燕京,谥为怀宗端皇帝;南都初谥思宗,继改毅宗烈皇帝。在本朝人著述,自当称怀宗,然千古公议,究以称毅烈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