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斋日记

其年十二月,即罢归彰德。距今四年耳,局势一变至此,时运相乘,乌可逆料!桐琴甫(昌。崇受之相国之孙)介其妹夫衡亮生,请为其本生母诊病,以电车来迓。自吾居抵东四牌楼六条胡同约十五里,两刻而至,其速力几亚火车。诊后邀至福全馆午餐,亮生作陪。
饭毕即出城,径至安庆馆,赴姜颖生补祝之局。颖生特绘山水折扇,兼集唐人诗句,步易实甫元韵为赠,画仿巨然,浮岚暖翠,生气远出,诗亦因难见巧。余生日之所得多矣。
二十一日(十月一号)晴。效述堂自北城来访,为其世兄文铭谋事。本区送来议会调查选举资格表。余有五千元以上不动产,为合格。四钟赴顺直学校,因诸生苦历史教员讲授五胡乱华始末太略,余乃上堂特讲一小时,不查书,不持讲义,而十六国国名、种族、统系、都邑、兴亡,历历数之不爽。诸生咸诧为绝技。其实不过记问之学耳。余所心得者四事,特为诸生发之。此则古来史学家从未见及者。
十六国为皇族政体。各国因种族之异,秉钧杖钺,皆以皇族居之。慕容氏、姚氏为尤甚(秦王坚犹能用王猛,故国势较诸国为强)。盖因猜忌他种,不得不用本族。其能如燕之吴王恪者有几人哉!乳臭当权,民心不附,其国祚之易倾亦坐此。
十六国为尚武政体。各国棋踌,兵胜者强,不得不重武力。故丞相无不兼都督中外诸军事者,又皆以本种人当其任。既有种族之争,即不能不力战以图存。而其势易于篡弑,亦因兵权在握之故。
凉夏西秦所用之兵,皆征诸西域、内蒙古及俘虏。赫连居朔方,沮渠、乞伏、秃发、李氏错处于凉州,不过今陕西北边甘肃一省之地,而无月不交兵。调兵动辄数万人,何来如许百姓当兵?何来如许租税充饷?盖诸国所调,皆边外游牧之兵,平时居毳幕,猎禽兽,逐水草,征之则集,遣之则散,无所谓养兵之费也。史传所载,每得胜,必掠民数万户或数千户而去。此种俘虏,皆编为兵,有事则驱之前敌,而本地农民耕以养之。有此二因,故虽岁岁征战,民户并不减少。
十六国因种族之异而易兴易亡。种族互异,一种之中有雄豪者出,则同种起而拥戴之。
迨同种衰败,则他种群起而与之为敌。中原百姓视其存灭,漠不关心。故虽以秦世祖之强,淝水一败,土崩瓦解,则以氏种本少,又散布四方,不敌他种人之多也。东晋以孱弱当群强之冲,卒能固围图存者,亦因种族之殊,官民自能固结耳。
二十二日(二号)晴。琴甫复以汽车来接,机坏,不能行,乃先偕至大观楼午餐,再同坐马车至寓复诊。归后步行赴学报社。招白仲山、叔明来议改辅仁私塾为初等小学校,悉依部令而行。琴甫借我《金文最》一本,为车中消遣计。有一卷纯是道家之文,毫无足观,其次卷为赵滏水(秉文)、王滹南(若虚)两家文,稍有法,然亦非南宋诸文家匹也。
发大兄信,附顾信二纸。
二十三日(三号)晴。陈阜双(阮。湘潭人)、王叔雄(勇敷。晋卿世兄)来见。饭后至桐处复诊。答谢董四叔岳及五叔岳母。接庞妹信。
二十四日(四号)晴,日赤无光。叶少云(世勋)来见。四钟萧小虞亲家自津来,畅谈而去。灯下作书画跋三则(刻入学报插画)。为苏生及三子讲《列子》两篇(《黄帝篇》一段,《杨朱篇》一段)。中国学派,以周秦诸子为极盛,而文章之妙,亦唯诸子能极其变。复笏斋信。
二十五日(五号)晨大雷雨,洒然生凉,顿须着棉袍。午初刻冒雨至桐处复诊,留午餐而归。又赴学报社。陈阜双来夜谈。八月雷为兵象。去年八月十八日闻雷,锡兄引谚“满地是贼”占之。数日即难作。下月初一日举革命纪念会,形容北军过甚,或致挑起恶感(闻有新剧及电影片,皆纪南北交战等事),余窃忧之。
二十六日(六号)晴,寒甚。未刻赴社政会。归路偕锡兄至西永顺奶茶店定送牛乳(每日一瓶,价一千五百文),各饮乳一杯而出。
二十七日(七号)晴。至圣先师诞日,偕张、郑二师率儿孙向圣像前行三跪九叩礼。
又至辅仁私塾率学生行三鞠躬礼,集诸童说明改校中功课之理由。至广和居与夫人,大、次媳,两女午餐。因入城至桐处复诊。新病环生,顾此碍彼,颇形棘手。《新纪元星期报》载邓镕(四川人。参议院议员。词章家)《颐和园词》,全仿梅村《永安宫词》,韵味亦复不减,而措词忠厚悱恻,犹是风人之遗,为之反复吟诵。接笏斋书。王小东同年自南苑兴隆坊来访。
二十八日(八号)晴。高一山来访。饭后写八尺大横披一幅,纵笔挥洒,兔起鹘落,而仍凝结圆满,笔力馀于字外。此近日大进境也。笔锋扫到而笔力未到,或笔势未足而笔力已尽,皆大行书所忌。未刻赴顺直学校上讲堂一时许,为学生讲十六国大势,皆前人眼光所不及也。归途至龙海轩大茶馆晚餐,拍电约郑、张、袁、李四君。取正史而删订之,莫善于周保绪《晋略》,莫不善于萧常《续汉书》,陈鱣《续唐书》,唐修《晋书》,芜杂琐碎,于一代大势无所发明。周氏则挈领振纲,简赅而得体要(《地志》尤佳),非漫焉删节者。
萧氏拘拘于正统之陋说,唯惯有帝蜀生魏四字,事实体势全不讲究,安足以压陈氏?陈简庄以沙陀之唐绍唐统,复以南唐绍沙陀,一线相承,胜于帝彼梁朱晋石(朱温大盗之尤,石敬瑭夷狄之奴隶子孙,实不足以承帝位)。其识见自伟,而史笔平冗,无著作才。此外,又有柯维骐《宋史新编》,裒然巨著,竭三十年心力而成。进二王而退辽金,固是种族之见,亦因辽国事迹荒略,无可纂述之资料(倘有史学家仿契丹国志之例,扩而大之,举其疆域形势,以及法制、政治、风俗、人才之要,而类编之,实为有体有要之名作。后人从事补遗,虽费搜罗,无关宏旨)。金虽稍胜,大定、明昌之政,颇有可观,然人物典章,亦去北魏远甚。
列诸《载记》,与西夏同科(夏事荒略,更甚于辽),固其宜也。所惜诸志列传,专主删繁,于一朝大局,治乱源流,仍罕发明耳。
二十九日(九号)晴。寒露节。西风落叶,触绪增悲,故国之思,黯然无可排遣。
为人写祝寿颂词一百五十字,得润笔银八两。未刻至羊仪宾胡同赴姚石泉、沈雨人、李新吾、唐郛郑四君为余补祝之局,故人情重,可感也。雨人述张謇、许鼎霖贪横刁滑劣迹甚
详。张之为人,余素鄙之。江南无识者流,颇有震为人才者,余从不屑汙齿牙也。《晋略•贺循传》载陆机荐疏有云:“台郎所以州州有人,非徒以均分显路而已。诚以庶士殊风,四方异俗,壅隔之害,远国尤甚。荆、扬二州户各数十万,今扬州无郎,而荆州、江南乃无一人为京师职者。”此与今之每省各选议员,计人口以定员额者极相似。大率立宪新法,求之中国历史皆有之,特立法者不能详究而实行,读史者无眼光窥察之,遂谓法皆西人独创,中国二千年无良法矣。
九月初一日(十号)晴。北京举行国庆纪念贺典,盖去岁占南京日也。锡兄约余及敬斋、惠、铭、襄、纶、懿至新开四海春晚餐。
初二日(十一号)晴。写八尺大屏十二幅。范诚斋来谈,偕访朗轩未值,追踪至大德通,适朗在玉壶春番菜馆,电招,遂往啖之。九钟趁西城归。
初三日(十二号)晴。衡亮生来拜。东坡《寒食帖》真迹,旧藏于宗室伯羲祭酒(盛显)家者,现在尧生之侄景朴孙处,余托尧生钩致之,未能如愿也。余自去岁火毁书籍之后,意冷心灰,加以家计困难,搜罗无力,年馀不置一卷一册,唯此真迹为人间异宝,不免寤寐思之。朗轩来作半日谈,偕饭于四海春。
初四日(十三号)晴。姜仲良同年自奉天来,二十年前旧友也。午后至公益会画到,即赴社政会。又访润田,以汉冶萍股票两份托其寄沪换新股票。至大德通赴范诚斋、王徽五(百川通管事)、张炳南补祝之局。写擘窠大字数件,夜深始归。张远伯次迈邀福全馆,却之。
深秋寓兴五十光阴下水滩,暄和过尽到荒寒。乱云暝日西风恶,倚杖柴门自在观。
初五日(十四号)晴。王叔掖(土鼎。改名)自山东来,宝铭昔年受业师也。饭后祝袁珏生尊人六旬双寿。至学报社。初一日纪念会(十月十日国庆),易大清门为中华门。
门额本是前朝大明门旧匾,乃真金精石也。国初定鼎,易明为清。以奇珍难得,遂就其背镌满汉文而悬之。从前四品官真顶珠一枚,价十金,尚不免瑕缺,若此巨材,真稀世之宝,亦足见明永乐时物力之美富矣(又如成祖长陵石料木料,皆后代所无)。额送总统府,泰西人愿以银币十二万元购之,未允。将来当入博物院以存旧宝也。特不知门内之皇太后,何以为怀。
初六日(十五号)晴。一夜大风震撼,势欲拔屋,悸不能眠。高绪周、白氏兄弟均来商校事。灯下题朱艾卿手卷,陈阜双所藏《瘗鹤铭》,又写两扇。接澜翁海上书。
题朱艾卿宗丞自临定武兰亭及香光问政山歌书卷山阴墨妙赞无辞,右擫华亭独得师(右军擫笔法唯香光得之)。窥到古人真实相,固应腕下出神奇。
十载联班侍玉除,秋风禾黍痛离居。书中亦有江西派,更写溪桥却聘书。
初七日(十六号)晴。从孙女凯保殇去,今日正其周晬日也。此种昙花一现,究不知是何因缘。刘孟禄来,详究菜园种蔬法。饭后坐簃中看《通鉴•汉和帝》一卷。吾于此书不止三复矣,一番举起一番新,见解与阅历俱进,故愈读愈入味也。自省半生学问,唯历史致力最深,当精益求精,以此为吾专门之学。三钟赴学报社。晚饭后写字多件。新出《自助论》有三语云:“天地驱日月,日月驱春秋,春秋驱生人。”真精简有筋。
初八日(十七号)晴。卜贺泉、韩叙东来请,赴医学研究会演说中西医理,允之。
许仲衡自密云来。吕选青来见。饭后读《通鉴》安帝、殇帝纪。三钟至顺直学校商酌公事并上堂一小时,为诸生讲东晋南北朝侨置州郡本末及地理形势险要。此最为治南北朝历史要着。
初九日(十八号)晴。重阳雅节,意兴索然。饭后亚蘧来谈,偕访李慎如,定赵总理西席之局。在恒裕拨公善堂款。答访陈阜双未晤,因赴学报社。忽接新嘉坡来函,乃华侨黎君伯概书也。书中极表仰慕之诚,盛推余医学,望余提振中医,并寄纸请余写“通灵医宝”
额。黎君乃新埠高等医士也。海外传名,实不能副,深用惭惶。
重九江亭独往(诗格随境遇而变,不觉乃近晚唐。)
依旧西山抱郭青,单车扶醉上江亭(“单车”二字出《汉书》)。秋城故国馀佳节,冷局吟俦散曙星(十前年,每值兹节,必与朱古征、徐芷帆、王聘三、秦右衡、夏闰枝、陈孟孚诸同年出城,访古刹荒台游人不到之处。徜徉竟日为冷局。芷帆久下世,诸君无一在京师矣)。黄叶自埋香草冢(江亭左近有埋香冢),白头重访石幢经(废圃一石幢为金天会年制)。愁看直北浮云影,斜照苍凉语塔铃。
初十日(十九号)晴。同人因孔道式微,且有议废祀典者,特立一会,名曰孔社,专壹维持圣道,阐明正学。三钟在安庆馆开讨论会,推余充临时主席,到会者六十馀人。
余演说孔学决无亡理,特当此晦盲否塞之交,吾党当尽保存发扬之责。提议进行方法,未得要领而散。景枫邀大观楼晚餐,偕赴庆乐园观剧,谭鑫培、田桂凤、龚云甫、杨小楼各擅胜场,戏界名人自不能舍此四伶而他属矣。丑刻散戏抵家,采涧温枣栗汤及牛乳以待,不苦疲饿矣。
十一日(二十号)晴。午后赴社政会。三钟,西珠市口医学研究会全体会员开会,欢迎余及王君克如(江西人)。余登台演说,略谓中国古圣贤医学,实能兼西学之长。凡生理解剖、实验化学,《内》《难》、长沙、孙真人皆详其功用,而六经气化之说,精细分明,确有凭据(此等处皆引经说以证明之),无分毫影响,断非西医所能梦见,盖其程度尚不足以语此也。至运气之说,昔人盖尝辟之,然天气随时运而变,人受气交之中,感受迁移,自有此理,故《内经》亦存此以备一理。观于名家医案,有少阴在泉则尺脉不应之时,医家何可不知此说,特不当胶滞,动引为据耳。吾辈如能以西人研究科学、心理学、算学之心思眼光,研究《内》《难》、长沙《千金书》,必能契古圣之心源,发前人所未发,中国医学将有大放光明之一日。否则,我不自求,泰西明达者流渐知《内》《难》诸书之可贵,以深锐心力代发其藏,而华人反师西人以求中医之微言大义,岂不大可耻乎?此实吾党之责也。语次众屡拍掌,其声如雷。会中议公推余为评议总长,处宾师之位,余未应也。会散入城,赴赵总理陪先生之局。先生为蓟州李长纶,余所荐也。竟日奔波,气短神疲。
十二日(二十一号)阴,甚寒,傍晚竟见微雪。昨日顺天二十四属联合会开会,余不暇往,请锡兄持函代表。投票,余得次多数,为副会长(正会长通州金筱珊镜芙)。午后至松筠庵会所商办一切。又至学报社。致张仲卿信,为三兄事。
十三日(二十二号)阴,微雪。管夫人生辰拜供。未刻在大观楼答谢补祝诸君,宾主十一人。
十四日(二十三号)晴。陈仲山、俞巨溟来谈。申刻至隐公处为其令嫒诊疾。至华英理发,偕眷属饭于四海春。复王酌升信。
十五日(二十四号)阴雨竟日。霜降节。近有一极奇之事,以日晷测日影,必移下
一节,方有影(前数日以针置寒露本节,无影,移诸霜降,乃见影。今日置霜降,又无影,移诸立冬,则见)。日来天气凛冽,无异立冬以后。前两月气候推移皆是如此,岂太阳行度亦随阳历乎?抑吾之测日晷俱损坏欤?未刻赴社政会。申刻在大观楼答谢补祝诸君,两日共请客二十人,费银币廿五元。冒雨而归。半夜月色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