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澄斋日记
澄斋日记
室中,王、贝勒、贝子、公,又居六七。处群情离叛之秋,有举火积薪之势,而犹常以少数控制全局,天下乌有是理!其不亡何待?)
十一日晴。壬午科团拜,在乡祠雅集,共列三席。归寓佩珂、季超丈、芝云丈同时来访。七钟至六国饭店赴翰西之约。
十二日阴,微雨。东邻复诊。未刻至便宜坊赴季樵前辈之约。至恒裕提回信成储蓄银行存洋七百元及子金十四元零。偕润田往崇效寺看牡丹,有姚黄二丛,花大香浓,欣赏不忍去。又二乔争艳一丛,合粉紫二色,尤艳绝也。与妙慈上人静谈养花之法。吴质钦来夜谈。
崇效寺看牡丹花国何年赐姓姚,江东姊妹更双乔(姚黄二株及二乔争艳一丛尤艳绝)。艳多能作群芳主,香重口口口口口。梵宇繁华开色界,诗家掌故积先朝(崇效赏花,屡见国朝名人诗集)。
东皇莫纵封娇妒,请命缄章违九霄。
十三日晴。王姬生日。午后吕幼舲来久谈,以钱塘吴印臣中翰辑刊《龚定盦年谱》见贻,搜辑殊富。余旧藏王铁夫先生墨迹,有复定盦书,因定盦名文集为伫泣亭,贻书规之。书凡四大幅,箴砭甚切。系丁丑十一月,定盦年二十六。此书大可补入谱中。其少年文名伫泣亭,亦仅见于此也。因录出付印臣。余所居之南,旧有王府,道光时袭封者为贝勒奕绘,好风雅,有《明善堂诗集》,曾有句云:“太平门巷吾家住。”自注云:“邸东为太平街,西为太平湖。”其侧福晋姓顾名太清,吴人,能诗,工绘事,著有《天游阁诗集》。
倜傥不羁,喜与江浙文人往来,定盦与之尤密,遂遭蜚语,贝勒欲杀之,惧而只身出都。
其杂诗所咏忆太平湖丁香花(“一骑传笺朱邸晚,。临风赠与缟衣人”),忆都中狮子猫(“故侯门第歌钟歇,犹办晨餐二寸鱼”),皆指太清也(其“可惜南天无此花”数首,余疑亦有所指)。太清亦不自安,携其二子出居养马营(在锦什坊街,去鲍家街二里馀)。贝勒薨,嫡子袭,未几又薨,无子侄,乃以顾氏所生长子袭,始归府中。此事闻之缪筱珊丈、冒鹤亭商部,乃吾街故实也。(贝勒府后改建醇邸。)夜,狂风折树发屋。
十四日阴。竟日大风,若有意与花作冤也。饭后至东城祝周采臣太夫人寿。又祝张振老寿。爽卿及三兄来谈。灯下写王铁夫书。
十五日晴。约杨慎之来,偕至东邻诊疾。其疾种种现败象,无术挽回,相顾太息。
未刻至崇效寺赴荫北之约,牡丹大放,光艳夺目,真京师巨观也。崇效寺即枣花寺,多见于国朝名人诗文集。余语鹤亭,倘有人辑为一书,作此寺小志,岂非雅作乎?鹤亭大以为然。散后至云吉班,赴晋甫局,趁西城归。灯下作书致大兄。
十六日晴。三松学会隐公讲“贤者辟世”一章。谓境地一层次一层,人品却一层高一层。辟世并非遁出世外,但世风所趋,我不近而同之,便是能辟。如一世尚运动,而我独安守;一世重结党,而我能独立,便是善学孔子也。所讲最为切近。午刻至法源寺赴干卿赏花局。牡丹虽不多,颇有精神。又至花老处看花。新构宝葵亭,曲折有致(恭邸以家藏徐熙画蜀葵小卷赠花老,特建此亭以宝之)。又至医学堂与桂卿前辈、子恕同年谈医,余论阿紫石病,肝脾已败,秋金当令必死,以金克木也。黄教司(士鹏)则谓长夏便可危,盖脾土真气既败,一交土令,内无气以应之,反为客气所凌,更速其绝耳。此说尤精,足征研究之有益。作霖来夜谈。花老谓牡丹初见苞时,切忌浇水。得水,则花之气力反入根,而苞必萎。须俟苞坼辨色时,痛浇一水。发延平书。
十七日晴。一日无事。检心斋(潮)《幽梦影》阅之,出语隽妙,时时失声独笑,遂至终卷。晚,出城赴耿伯齐之约。
十八日晴。代鲁卿复看史馆《新疆志》。饭后出城答拜各客。下媒人汪子贤吏部请帖。
晋甫、昆圃来夜谈。孙女爱宝之乳母病,发热无汗,头背四肢皆不能举,口噤气冲。余诊其脉,右沉细,左浮弦,乃风湿相搏而伤筋,即《金匮》所谓刚痉也。乃用仲师葛根加桂汤本方治之,一药而愈。经方之可宝如是。
十九日晴。景湘来纵谈。午后四钟至医学堂,余上堂为甲、乙两班讲医学国文(《寓意草•金道宾案》)。灯下写应酬件。
二十日晴。刘、杨二家过礼。午刻至小蘧处午宴,押盘至荫北处,五钟归。江皖京官公呈都察院,已故尚书钱应溥功德在民,恳恩予谥(毓鼎亦与名),奉俞旨,旋由阁臣拟字,圈出“恭勤”。起端方以侍郎候补督办川汉粤铁路大臣。德宗生平朱笔批渝,皆端楷,从无一笔草率,从未脱误一字。德宗尝步行至左右内臣屋中,见其正阅《纲鉴易知录》,取而阅之,乃汉献帝一卷也。流览数行,掷书几上,叹曰:“朕并不如汉献帝也。”泫然泪下。(此二事皆枢郎赵国良敬述。)
二十一日晴。删改史馆地志。未刻晋甫来谈(新甫同年衣冠来谢),偕访桂卿前辈。
刘聚卿赠我景元朝本《论语集解》,极可宝贵。灯下静看数章。何注邢疏,尽多精到叮玩味处,为宋儒所未及。自《朱子集注》行于学宫,《论语注疏》虽存,无问津者。不知汉魏至隋,其中诸儒说理,未可一笔抹煞也。(“子张问十世”末句注。“宰我问三年之丧”
疏中末三行。“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疏语。)
二十二日晴。至北城拜女媒孔庆诜,曲阜人,字筱愚,其父亦愚大令,为余壬午同年,其母夫人于同治末年与先妣结拜姊妹,余童时呼之为姨,筱愚尚在襁褓也。坐谈片时,又至汪家胡同衡宅行吊。灯下写屏联数件。
二十三日晴。三松学会隐公、月坡来谈。未刻鲁卿约赴佛学会,因请其介绍入会。
此会发起于南京,杨仁山(文会)、沈子培(曾植)、蒯礼卿(光典)三公主之。北京为分会,蒯若木(寿枢,礼卿前辈之侄)、李正纲主之。会场暂用象房桥观音寺,预会听讲者约四五十人。宣讲《大乘起信论》,蒯君主讲“心真如”义。吾于内典素未究心而服膺龙溪、念庵之说甚至,乃知两先生说理实能包括内典精蕴,入理甚深。
二十四日晴。门人朱墀笙自赤峰来(新补赤牧),战邻卿自黑龙江来。饭后至恒裕暂借银一千五百两办喜事。又至医学堂拟讲国文,以缮写讲义未毕而止。在堂阅新出《医学扶轮报》,有《史记》扁鹊、仓公传,医案义解。此期所载虢太子一案原文奥赜未易索解,梳栉阐发,殊见分明。夜与锡兄料理喜事。
二十五日晴。添种玫瑰、月季十馀盆,色香均胜。西圃芍药已开。一年期望,取偿于数日之快赏,岂可辜负耶?饭后至荫北处午宴,押奁而行。礼毕归寓,三兄、珩甫、润泽均在此。二十、二十五两日,适值曾祖父母忌日,杨、刘两处不能临时换媒人,只得常服往,暂着公服,旋即改换,虽系从权,究非心所安也。识此以讼过。在荫北处见石印张廉卿书张勇烈公神道碑,熟玩良久,顿悟补墨搭锋之妙。
二十六日晴。两家发轿、押轿,申刻始归。与锡、珩、润泽商明日过礼各事。舍其田而芸人之田,吾之谓欤?二十七日闷燥不堪,恐有暴雨。午初刻汪子贤、孔筱愚均到,请其午宴后行纳采告期礼。申刻女府送奁来,收拾甫竟而雨。夜半三点钟,电铃忽大振,余披衣起,知必有急报矣。高绪周自学堂来告,袁立三垂危,促锡兄速出城(嗣闻已不及面矣)。
二十八日天清气朗,为次儿宝襄娶妇。总角交休宁潘爽卿直牧之女也,年二十岁。
巳正发轿,未正拜堂,申刻祀先,谒舅姑、生姑、伯舅、兄弟、姊妹、娣姒以次及来宾,酉初宴新人,亥初送归房。此次余未出帖开贺,而来客乃极多。而料量巨细,通彼此之情,余不劳而事集,则锡兄一人之力也。
二十九日晴。国忌无所事。饭后至津浦公司,余起草质问两大臣,此路是否同归国
有。
五月初一日晴。饭后吊袁立三之丧,因在通记少憩。
初二日阴。张汉三廉访来拜,余深谢其周恤次弟之恩。成琢如太守(本璞)来见。未刻至医学堂兼谢客。归寓暴雨,旋晴。宝襄偕新妇回门。作延平信,以姻事告大兄。董授经同年以六百金买《徐骑省集》,为南宋绍兴间镌,天下孤本也。此本旧与世彩堂韩文并传而更在前,洵书林之至宝。
初三日阴。晨起散步西圃,清润之气扑人,觉仕宦之念全消。午后西城谢客。作霖来夜谈,兼惠鲥鱼二尾,新鲜不减江乡。致沈幼彦书,为玉山侄事。娄师德唾面白干,昔人侈为美谈。余谓:人之所以能临大节者,全赖有气,故曰气节。若师德,直为无气之人耳。设遇非常,安得有节?今之甘心受侮辱者,用心全在名利上,其气节可知矣。
答萧隐公简承赐陶诗,洵堪宝玩。既领嘉贶,兼拜箴言。兄不喜邹学,愚意实不能违心徇友,为苟同之词,唯有如晦翁所言,各尊所闻、行所知而已。大集读竟,仅题四十字。诗不足论,取其末二语可也。
岭海萧夫子,儒宗道喜南。旁歧归壁立,内影重金含(火日外影,金水内影。虽格致家言,实卫生进德之要道。隐公学主潜修,不务标榜,庶几上蔡所谓用心于内者)。倾盖交先密,哦诗味更覃。岁寒期共誓,堂外古松三(君与余常讲学于三松精舍)。
数日失记。
禹九弟偕史新铭初四日到京,在三松精舍下榻。
十一日晴。芒种节。边峻峰(峋)、车霭轩(致和)来见。申正诣医学堂,上堂讲《喻氏医案》一篇,一小时毕。为龙伯、荫棠、海峰、慎之、隆甫各书联扇。灯下批阅顺直学堂课卷十一本。买钞本《金匮悬解详释》一部,共十册。乃旌德吕兰痴前辈(朝瑞)所撰,以黄氏之言释黄氏,间下己见,可谓专心一家言者。写手极精美。龙伯在旧书肆代余得之,价银五两。先大夫受医学于同里赵朗甫先生(名曾向,由赞善出守金华。瓯北先生之曾孙),专读黄元御八种。家藏宣纸初印大本,先生所贻者。不孝幼时,常见先大大朝夕玩此书,韦编三绝。其时仅学为诗,未闻绪论。十年前初治医学,每展此书,辄觉心痛,遂暂置之。今既得是编,当理先绪。黄书颇遭后人抨击,余肄业未及,不敢轻下雌黄,然记得有一书(书名则不记矣)盛称《金匮悬解》之精,为八书第一,当亦有所见也。
十二日晴。午刻饭于六国饭店。偕干卿遍拜各公使、夫人谢步,均坐谈甚久。烈日炎尘,驱驰綦瘁,乃在通记小憩。又答拜成琢如而归。意大利繙译官威达雷以元代公牍体制询余,幸尚研究及之,未为所窘。
十三日晴。午刻诣会馆,公祭关帝,并为廷试毕业授职诸新贵题名,余建议别为一匾,不附诸科举之后。礼毕公宴而归。东邻阿紫石额驸品级病殁,往吊,送三。紫石为九公主嗣子,监国洵、涛两贝勒皆亲表兄弟也。其本生母为庆邸胞妹,王其母舅也。而紫石性兀傲,不肯低首下之,以致投闲十馀年,郁郁不得志以死,又无子,以女主丧十九),身后萧然,亲贵不至,可为伤悯。晚饭后率铭、骏、襄、纶、懿至金鱼胡同华德交通社听讲《春秋战国为中国学术最盛时代》,杨云栋君主讲。德人柯理尔款接甚殷(进士报馆主笔)。
子刻始归。夜深虽行远路,以视丹桂观剧、体益打球(皆在金鱼胡同),其损益为何如哉。
十四日阴。未刻赴医学堂。傍晚雷雨。七点钟携襄儿、全女至意大利使馆赴公使博兰璧拉令妹之约,公使及威达雷君均在座,久叙始归。
十五日晴。先世母生辰拜供。午刻设宴请潘亲家夫妇及令侄孝尧。北礼新亲入宴不举杯箸,虚坐即起,太无道理。会新亲,所以接殷勤,联情谊也,乃首以虚伪将之,是彼
此皆以不诚相待矣。余力矫其失,尽醉而散。为时尚早,因赴东城谢客,兼访铎尔孟君,未值。
十六日晴。写扇对四件。两点钟,荷兰公使贝拉斯君订期来会晤,余约干卿通话,久坐乃去。余素性率易,不骛声气,而各国公使咸愿纳交,情谊极挚,不知其何所取也。
客去,即至医学堂研究会。湖北任栋臣、广东朱楚白皆入会。余举《伤寒论》疑义质之诸君,得龙伯剖解,涣然冰释。嗣闻贝使向干卿言,自来中国所见外交各官,无非官样文章,无一毫诚意。下此则繙译、买办、商贾之流,无足语者。独我论事论学,一以本色出之,实觉为得未曾有,是以纳交綦切也。此亦真实语。
十七日晴。看书。临帖。傍晚,慎之来,与论写字法。至金台馆答拜瞿季恒,未晤。
至六国饭店,赴翰西约。
十八日阴。姚石老来谈,午饭后去,刘苕石(桐)、庄果臣(浩)来拜,皆新贵也。
李中堂枉过久谈。四钟至同乐园听谭鑫培演《阳平关》,翼臣作东。晚饭福兴居,余作东。
十九日阴。未刻至张同年(立德)处贺喜。至三圣庵为袁立三成主。至珠兰街赴李际唐太史之约,半席先行。至同乐听谭演《洪洋洞》。戏散,饭于福兴居,均润田东。归寓编医学讲义。
二十日阴。四钟至医学堂,上堂讲《寓意草》金鉴案,兼及《伤寒论》。复至同乐昕谭、杨合演《八大锤》连《断臂》。仍饭福兴,均程松山东。余于戏有酷嗜,不惜弃百事而从之,而鑫培又为戏界绝唱,足以沁人心脾,怡情适性。此难为不知者道也。
二十一日晴。写屏对十馀件。鲁卿京察覆带仍未记名,特往慰之。灯下与郑先生剧谈。前见报登《东方杂志》体例辑录之善,特以洋三元定购全年十二册。今日取到第一、第二册,果有胜处。郑先生亦甚赏之,相约互看,以扩智识。余于近人译著新书,皆阅不终篇,即生倦厌,独《国风报》则读之醰醰有味,益我良多。此志虽不及《国风》之宏深,而理博趣昭,亦颇引人入胜。长年多暇,以此为遣日之资,殊为不恶。若京沪所出日报,大半造言生事,弋财营私,直不足污吾眼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