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宪录

命致祭故大学士阿兰泰、王熙。追赠大学士李光地、太子太傅户部尚书赵申乔太子太保。
部议。原任武英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阿兰泰康熙三十八年赐谥文清。四十年加赠少保兼太子太保。原任保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王熙三十五年加太子太傅。四十年加赠少傅。赐谥文靖。皆无庸加赠。各致祭一次。原任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李光地五十七年赐谥文贞。应追赠太子太傅。原任户部尚书赵申乔六十年赐谥恭毅。应追赠太子太保。盖四人皆为名臣。阿兰泰满洲人。熙号慕斋。顺天宛平人。礼部尚书。谥文贞。崇简之子。顺治丁亥吕宫榜进士。一生未出京城。而位至台辅最久。当圣祖践祚时。与捧日之列。以功名寿考终。光地号厚庵。福建安溪人。康熙庚戌蔡启传榜进士。粹于理学。雅善治兵。值台湾郑氏乱。以学士往赞军务。及视学畿辅。使文风丕振。以冢宰兼直隶巡抚者数年。为人负胆略。称敢言。作为制义。士林尊奉之。子孙多才贤。科名鼎盛。于两朝以文章报国。即以传家焉。申乔字松伍。江南武进人。亦庚戌进士。初任广邱令。行取内补主事。累除偏沅巡抚。弊绝风清。及为都御史。衣冠俭敝。神采刚毅。人望而畏之。长子凤诏。任太原守。以贪污籍其赀产。圣祖念申乔清正。恐伤其心。于壬辰主试会闱日。斩凤诏于市。仍归其故产。
丙戌。上时享于太庙。祀太岁之神。
谨按太庙时享。惟正月择吉。余三时皆以孟月朔日寅时行礼。太岁坛在永定门先农坛东北。每年于正月初、十二月岁暮遣官以展时祀。四季月将分为四坛。共享乐舞生二百六十七名。服释详后祈谷条。众诸太祀外。有太岁、三皇、真武、东岳、城隍、关帝、火神、武庄王、司土之神、红衣灵位。皆载祀典。武庄王未详其姓名。又有岁时挂纸钱之祭于堂子。三、九月朔日上躬亲致祭。亲、郡王亦得祭于府中。汉官不与。其礼仪亦不同。堂子在东长安门外玉河桥东。有正殿。殿前有囿。致祭时各施坐褥。上至。入殿中向东坐。王、贝勒在丹陛上。贝子、公等在丹墀内各坐。上于两殿神前各行一跪三叩首礼。诸王公俱排立不随行礼。礼毕。上在丹陛上西旁正坐。公等以上分翼在丹陛下排坐。进祭物。饮祭酒。回宫。若元旦则诸王、大臣俱随行礼。盖凡郊祀时享大典。上亲诣行礼。邸抄可据者悉载。遗失者不敢妄登。间有遣官致祭之条。亦存国家典制。
总督河道陈鹏年卒于武陟工所。赐谥恪勤。以一品荫其长子树芝。
上闻伤悼。降谕。陈鹏年洁己奉公。实心为国。因黄河冲决。自请前往堵筑。寝食俱废。风雨不辞。积劳成疾。殁于武陟工所。闻其家有八旬继母。室如悬磬。真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臣。可赐司库银二千两。伊母曹氏封一品夫人。陈鹏年给以优谥。以一品荫其子。陈鹏年字北溟。号沧洲。湖广湘潭人。父梦大鹏而生子。因名之。以辛未进士授浙江西安令。总河张鹏翮请简任河工。移山阳。皆廉明着声。未数月擢海州牧。圣祖阅河。天语褒嘉。进江宁守。驾再南幸。以供亿简略几蹈危祸。总督阿山藉此中伤之。生童罢考。四民奔诉。诏从宽免。复守苏州。署藩篆。总督噶礼以江南闱工及承审迟延劾之。士民呼吁亦如江宁。拟斩不允。召赴京。偕二子树芝、树萱纂修武英殿。屡邀眷顾。负一世清正名。六十年冬持旨署河督。修筑秦家厂决口。三堵三溃。殁于工所。柩过潞河。两岸万人同声哀号以送之。树芝奏辞恩荫。请予祖父式谷、前祖母罗、贺及母石、谢封诰。并给之。以树芝为朝阳令。树萱由员外雍正十年官至工部左侍郎。逾年进尚书。上之登极也。准从前署理督抚者皆实授。命下数日而鹏年卒。
召川陕总督年羹尧驰驿赴京叩谒梓宫。
辛卯。上祈谷于上帝。
、饼饵、粉糕、枣栗、榛菱、茨实、白糖、蜂蜜、栀子、花椒、茴香。莳罗、(苙兄)鱼、醢鱼、大。各有定数。不用异味。 按周礼。士人凡祭祀。共其享牛求牛。享牛祀神之牛。求牛降神之牛。天地之祭俱有两牲。召诰云用牲于郊牛二是也。礼器云祭天特牲则谓享牛耳。此犊一外。又有烤牛。殆一生一熟欤。考天聪十年定制。祭告天地礼用生太牢是亵也。可熟荐。即于神位前分享之。百牛以大香熏炙之。 
菜、y抄载上诣祈谷坛。致祭先农。 按先农之祭乃中祀。多遣官行礼。且耕耤时先祀先农。祈谷日未必两行祭礼。查礼仪亦无其文。俟考正。祀典。天地、祈谷、太庙、社稷为大祀。日月、历代帝王、文庙、先农为中祀。余为小祀。祈谷在圜邱之大享殿。是日。鸿胪寺官引陪祀王公在午门内金水桥南排立。候驾随行。不陪祀王以下文武各官在午门外排列跪送。陪祀文武各官。预于坛前棂星门外排列。皆朝服从事。上服黄礼服出宫乘辇。卤簿大驾全设。不作乐。午门鸣钟。上至坛西门降辇。太常寺赞引官、对引官、提炉官于门外迎接。导上至更衣幄次。更蓝祭服盥手毕。入大享东旁门。至殿内拜位前立。鸿胪寺官引王以下公以上由东门随入。序立阶上。陪祀各官由西门入。序立阶下。典仪唱乐。舞生就位。执事官各司其事。武乐舞生执干戚引进。赞引官奏就位。上就拜位立。典仪唱燔柴迎帝神。炉内燔柴。协律郎唱迎神。乐奏中平之章。乐作。赞引官奏升坛。导上诣上帝香案前立。司香官捧香盒跪于右。赞引官奏跪。上跪。奏上香。上举柱香上炉内支。三上提香。兴。赞引官导上诣配位皇帝位前。以次上香如前仪。赞引官奏复位。上复位立。乐止。赞引官奏跪叩兴。传赞官赞卫官俱跪叩兴。上行三跪九叩头礼。兴。王以下各官俱随行礼。典仪唱奠玉帛。协律郎唱举奠玉帛。乐奏肃平之章。乐作。赞引官奏升坛。导上诣上帝位前立。捧苍玉青帛官跪案左。赞引官奏跪。上跪。奏献玉帛。上受玉帛拱举献正案上。兴。赞引官导上诣配位皇帝位前。以次奠帛如前仪。赞引官奏复位。上复位立。乐止。典仪唱进俎。赞引官导上转立拜位东旁。进俎官率厨后舁牛由中道以次进于上。置配位前。上复位立。陈设毕。协律郎唱举进俎。乐奏成平之章。乐作。赞引官奏升坛。导上诣上帝位前立。奏跪。上跪。奏进俎。上举俎供献毕。兴。导上诣配位皇帝位前。各进俎如前仪。赞引官奏复位。上复位立。乐止。典仪唱行初献礼。协律郎唱举初献。乐奏寿平之章。乐作。赞引官奏升坛。导上诣上帝位前立。执爵官捧爵跪案左。赞引官奏跪。上跪。奏献爵。上受爵捧举献案上正中。兴。赞引官导上诣配位皇帝前。各献爵如前仪。赞引官奏复位。上复位立。赞引官奏诣读祝位。上诣读祝位立。乐止。读祝官至祝案前一跪三叩头。捧祝版立于案左。赞引官奏跪。传赞官赞群官俱跪。上跪。王以下各官俱跪。读祝官亦跪。赞引官赞读祝。读祝官读祝版曰。维某年月日嗣天子臣某祈奏于皇天上帝曰。臣仰承眷命。抚育万方。念切民生。亟图康人。兹者候届上辛。春耕将举。爰摅诚悃。上迓洪庥。谨率臣僚。以玉帛牲醴粢盛庶品。恭祀上帝。伏祈昭鉴。时若雨旸。俾百谷用成。三农攸赖。奉某祖某宗皇帝配。尚飨。读毕。兴。捧祝版跪。安帛匣上。一跪三叩头退。乐作。赞引官奏叩兴。传赞官赞群官俱叩兴。上行三叩头礼兴。王以下各官俱随行礼。其从随分献各官于各众神位前上香献帛献爵。俱于上行礼时分行礼。至读祝时。亦于各众神位前跪读毕。三叩头立。赞引官奏复位。上复位立。分献官各退至阶下立。乐止。武乐舞生叩头退。文乐舞生执羽钥进。典仪唱行亚献礼。协律郎唱举亚献。乐奏景平之章。乐作。赞引官奏升坛。导上诣上帝、配位皇帝位前。献爵于案左。如初献仪。分献官亦各献爵如前仪。赞引官奏复位。上复位立。分献官各退至阶下立。乐止。典仪唱行终献礼。协律郎唱举终献。乐奏永平之章。乐作。赞引官奏升坛。导上诣上帝、配位皇帝位前。献爵于案右。如亚献仪。分献各官亦各献爵如前仪。赞引官奏复位。上复位立。分献官各退至阶下立。乐止。文乐舞生叩头退。太常寺官一员唱赐福胙。光禄寺官二员捧福胙向上帝位前拱举。赞引官诣福胙位。导上诣福胙位立。捧福胙官二员跪上左。接福胙官二员跪上右。赞引官奏跪。上跪奉饮福酒。上接爵拱举授接爵官。奏受胙。上受胙拱举授接胙官。各退。赞引官奏跪叩兴。上行一跪三叩头礼兴。赞引官奏复位。上复位立。奏行谢福胙礼。赞引官奏跪叩兴。传赞官赞群官俱跪叩兴。上行三跪九叩头礼兴。王以下各官俱随行礼。典仪唱彻馔。协律郎唱举彻馔。乐奏凝平之章。乐作。捧玉官至上帝案前一跪三叩头。捧玉退。乐止。典仪唱送帝神。协律郎唱举送神。乐奏清平之章。乐作。赞引官奏跪叩兴。传赞官赞群官俱跪叩兴。上行三跪九叩头礼兴。王以下各官俱随行礼。乐止。典仪唱捧祝帛香馔各诣燎所。赞引官导上转立拜位东旁。捧祝帛官诣各神位前一跪三叩头。捧起祝帛。捧香馔官跪捧不叩。依次退至燎所。上仍复位立。典仪唱望燎。协律郎唱举望燎。乐奏太平之章。乐作。赞引官奏诣望燎位。导上诣望燎位立。俟祝帛捧举。赞引官奏礼毕。乐止。导上由大享东旁门出。王公等随出。上至更衣幄次更黄衣服升辇。作乐。奏初平之章。回宫。王公等随后行。各官以次退。不陪祀王以下各官仍于午门外跪迎。午门鸣钟。诸王公随入。候上回宫乃退。此祀典之极隆者。南郊同。余视此加敬焉。后所载仪注。每有遗落。皆视此为准。上凡大典礼。冠用大珍珠东瑶镶顶。衣服用黄色、秋香色、蓝色五爪三爪龙袍。带用金镶玉版嵌东珠。天祭陈设。上帝位前犊一、苍璧一、天青告祀制帛一、登一、簋二、盒二、笾十二、豆十二、苍玉爵三、酒卮一、金炉一、金灯四、伏牛一。配位皇帝位前奉先制帛各一。金炉各一、金灯各二。供品同上帝。不用玉。大明位前赤色礼神制帛一、牛一、羊一、豕一、登百、铏二、簠二、簋二、笾豆各十、蓝磁酒盏二十、蓝磁爵三、酒卮一、炉一、灯四。夜明位前白色礼神制帛一。供品同大明。星辰位前礼神制帛青色一、黄色一、赤色一、黑色一、白色七、牛一、羊一、豕一、登一、铏二、簠二、簋二、笾豆各十、青磁酒盏三十、青磁爵三。余同前。云雨风雷位前礼神制帛青色一、黄色一、黑色一、白色一。余同星辰。共享乐舞生二百三十五名。执事乐舞服蓝镶边青罗袍。武乐舞、执旌节、乐舞服红缎锁金花袍。文乐舞乐生、焚香乐舞服红缎补袍。俱系绿紬带。戴裹金铜顶帽。太庙同。凡祭祀前一日有涤牲礼。前五日有视牲礼。前三日礼臣进斋戒朱牌铜人于干清门中东檐下。上与各官俱致斋。查明洪武三年命礼部陶凯铸铜人高一尺五寸。手执铜简曰斋戒三日。大、中祀置御前。使心有所警省。前二日省牲、前一日视祝版主帛香迎至神库宰牲瘗毛血各有仪。祭毕迎神牌送至原位。捧斋戒牌铜人置厨柜送太常寺亦各有仪。盖凡祭祀。香用降真炷香。省方有圆块香有粗细香、沉速香。烛分红黄。黍蔬等物用粢稷、果米、麦面、荞麦、菁菜、芹菜、
乐有九奏、八奏、七奏以立三奏之等。惟祀天用九奏。
江西巡抚王企靖、湖广巡抚张连登并罢。
以前辽阳牧张懋诚为福建道监察御史。
懋诚字存庵。吏部尚书鹏翮之子。以丁卯举人任怀宁令。卓异授辽阳牧。圣祖命大臣子弟效力军前。与原翰林侍读赵熊诏同被命。至是还京。赵熊诏字侯亦。江南武进人。户部尚书申乔之次子。康熙己丑状元。前年卒于军。诏复原官。
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王掞年八十乞休。诏以原官致仕。留京备顾问。
掞字藻如。号颛恭。江南太仓人。康熙庚戌进士。明大学士锡爵之曾孙。父时敏。号烟客。生九子。多贵显。掞其季也。六十年冬。请立二阿哥允礽仍为皇太子。旨切责。至是不安于位。上以首先告退。不悦。一切恩典皆不之及。 按东宫再废。储位虚者十年。掞等虽未识天心。而当陛直陈。较胜缄默者。此上之优容而不替也。锡爵在前朝亦以建储事罢相。良非偶然。
封大将军子弘春为世子。班列诚亲王世子弘晟下。
亲王嫡子封世子。郡王嫡子封长子。此破格授封也。女授和硕格格亦然。大将军后虽未晋爵。而弘春六年封贝勒。掌銮仪。继晋爵郡王。
封廉亲王、履郡王、怡亲王、大将军女为和硕格格。婿给额驸秩。
封皇侄弘曙为长子。依贝子品级。班列裕亲王世子广善下。
未详何王之子。或曰皇二兄允礽之子。
命巡抚兼理关税。着为令。
上以往例内务府官点关差。侵挪无厌。归应抚臣。其正课与余银一同解部。缺令赔补。于是浒墅、扬州、龙江、芜湖、湖口、赣州、大平桥、福海、浙海九关。暨从前已交地方官兼管之天津、淮安、凤阳、北新、南新、临清、荆南、江海、浙海九关。尽交兼管。余小抽分仍照常差。
以山东按察使司齐苏勒为河道总督。
复谪纂修古今图书集成总裁陈梦雷于戍所。
梦雷号省斋。福建晋江人。庚戌进士。授编修。给假于家。耿精忠之乱波及之。遣戍奉天。康熙戊寅。吏部左侍郎李光地荐于圣祖。召回为纂修馆总裁。命诚亲王领其事。上以梦雷系从逆之人。不便留诚亲王处。与家口仍遣发黑龙江船厂。诏逮时徇庇疏纵之刑部尚书陶赖、张廷枢、福建司郎中汪天与、员外郎樊贞、主事金锥保、不收禁之中书舍人林佶、门生举人金门诏、监生汪汉倬等。降调革杖禁锢有差。盖明末耿仲明等叛明来归。事已载前不赘。顺治四年命将南征。进仲明为靖南王。孔有德为定南王。尚可喜为平南王。湖广平。仲明卒。子继茂袭。奉诏讨海寇郑成功。卒。子精忠代之。康熙十三年执总督范承谟。据福建叛。十四年九月降。汪天与字苍孚。江南仪征人。汉倬其子。字大章。门诏字秩东。江南江都人。与汉倬皆入纂修馆。佶字吉人。福建侯官人。康熙壬辰王世琛榜进士。当储位未定。诸人妄臆诚亲王依次当立。欲趋其门。故交结梦雷。王后不加委任。六年削为郡王。九年废之。锢于家。门诏以禁锢私随云督鄂尔泰幕。十年。尔泰大拜。荐之。得值史馆。乾隆元年钦赐进士。选庶常。为人奔竞狂妄。鄂亦恶而远之。散馆改知县。旋以贪劣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