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永宪录
永宪录
谕核查各省恩诏赏给民妇粟帛浮冒侵蚀官民。
时各省官吏多以侵蚀获罪。上疑奏报皆不实。小民恐未沾恩。故是命。
礼臣汇请锡诸王公妃、夫人册命诰封。
和硕庄亲王允禄妃郭罗落氏、和硕怡亲王允祥妃赵佳氏、和硕简亲王神保住妃吴农古齐克氏、多罗果郡王允礼妃钮呼鲁氏、多罗礼郡王弘█妃乌朗汉氏、多罗平郡王福彭妃费穆氏。册为福晋。多罗贝勒延信妻那拉氏、允祺妻瓜尔嘉氏、固山贝子允袆妻和硕特氏、弘昌妻博尔济金氏、镇国公允祹妻傅察
【 一作傅蔡】
氏、弘春妻瓜尔嘉氏、弘景妻阿颜觉罗氏、弘晊妻博尔济金氏。以及镇国公熙良、鄂齐、辅国公鲁宾、塞尔臣、逢泰、巴塞、永奇、裕寿、法尔珊、镇国将军嵩阿礼、弘昂、雍焕傅、辅国将军麟台、都香、永序、奇通阿、对青格、奉国将军纳胜、西林、斐兴、哈孚喀、舒图、刺善、云青、奉恩将军昂阿图、玺布、宝良、裕宁、格色忒、巴尔萨、玖雅图、纳勒库、巴稚布、长山、巴颜德、噶林、小格、德克精额、格尔宝、托尔浑、启昭、施昭、马察、纳延、察达等妻。以次授封为夫人。
冬十月癸未朔。
礼部请万寿升殿受朝贺。命停止庆贺筵宴。
增王公及大小官员居家帽顶之制。以别等威。颁赐在京王公三品以上官。
礼部会议。诸王及大小臣工朝官朝服。各照品级。定为章程。惟朝会而外。平时所用服色。未有辨别。臣等钦遵谕旨。将平时所戴暖帽凉帽。自亲王以下及现任候补候选官员举贡生监。议宝石珊瑚等项。分晰开列。通行八旗直省。一体遵行。亲王、世子、郡王、长子至入八分公镇用红宝石。未入八分公及民公侯伯、镇国、辅国、奉国将军、固伦额驸、和硕额驸、多罗额驸、一品大臣俱用净明珊瑚。二三品大臣官员俱用起花珊瑚。其顶托不得过六分高。奉恩将军、固山额驸及四品官员俱用青宝石。五六品官俱用水晶石。七品以下及进士举人贡生俱用金顶。生员监生俱用银顶。凡候补候选与现任州同以上宝石等顶戴托不得过七分高。各就现任官职戴顶。加衔级不与。八年十月礼部遵旨议大学士马尔赛所请更定帽顶。查朝帽顶。一二三品俱衔红宝石。五六品俱衔水晶石。七八品俱衔金顶。至平时帽顶。二三品俱用起花珊瑚。五六品俱用水晶石。七品以下俱用金顶。皆未分别等差。今议自亲王至公侯伯、镇国将军、固伦额驸、和硕额驸及一品大臣以上俱照现今所用。
【 中嵌见后】
红宝石、净明珊瑚作朝帽顶。无庸议。辅国将军及二品官朝帽顶衔起花珊瑚。中嵌小红宝石。奉国将军及二品官朝帽顶衔蓝宝石或蓝色明玻璃。中嵌小红宝石。奉恩将军及四品官朝帽顶衔青金石或蓝色暗玻璃。中嵌小蓝宝石。五品官朝帽顶衔水晶石或白色暗玻璃。中嵌小蓝宝石。六品官朝帽顶衔车渠或白色暗玻璃。中嵌小蓝宝石。七品官朝帽顶衔素金顶。中嵌小水晶石。八品官朝帽顶衔起花金顶。九品官与未入流朝帽顶衔起花银顶。其平时帽顶俱用朝帽。候补候选与现任用在部学习行走之生监用八品笔帖式金顶。九品之读祝赞礼鸣序班用八品金顶。各府州县学职照伊出身之金顶。进士举人贡生生员监生仍照现用之顶。旧制朝帽皆起金花顶。一品衔红宝石中嵌东珠。二品衔红宝石中嵌小红宝石。三品衔红宝石中嵌小蓝宝石。四品衔蓝宝石中嵌小蓝宝石。五品衔水晶石中嵌小蓝宝石。六品衔水晶石。
【 中嵌疑同上下。独遗。】
七品衔金顶中嵌小蓝宝石。八品衔金顶。九品衔起花银顶。新进士镀金荷花九叶顶带同正七。举人官生贡生监生金雀顶带同正八。蓝镶青袍。生员银雀顶带同正九。青镶蓝袍。凡新进士未授职及举人官生贡生皆不许穿补服。补服朝衣色皆有天青。若彩衣无定色。前后有衩。国家有喜庆事均服之。凡诸服饰。乾隆元年秋又加审定。附载前条。再考王公朝帽顶镶嵌之制。亲王中嵌东珠十颗。前舍林嵌东珠五颗。后金花嵌东珠四颗。世子皆少一颗。郡王中八颗。前四颗。后二颗。贝勒皆少一颗。长子同。贝子又皆少贝勒一颗。镇国公中五颗。前一颗。后嵌绿松石一颗。辅国公中四颗。前嵌绿松石、后嵌红宝石各一颗。镇国将军中嵌东珠一颗。民公中嵌东珠四颗。侯三颗。伯二颗。一品大臣一颗。按顶式有不同。自将军以下无前舍林后金花也。带制。亲王用金镶圆玉版嵌东珠四颗。世子三颗。郡王二颗。绿松石四颗。贝勒二颗。红宝石四颗。贝子一颗。蓝宝石四颗。镇国公嵌猫睛一颗。蓝宝石四颗。辅国同。镇国将军用金镶方玉版嵌红宝石一颗。辅国将军用圆金版嵌同。奉国将军用起金花圆版。奉恩将军用起花金镶银圆版。官员一品用金镶方玉版嵌红宝石一颗。二品用起花金圆版嵌红宝石一颗。三品用起花金圆版。四品用起花银厢金圆版。五品用银镶素金圆版。六品用银镶玳瑁圆版。七品用素银圆版。八品用银镶明羊角圆版。九品用银镶乌角圆版。凡带版前后左右用四颗嵌同。
【 披领制侯考。一云披领袖口俱准镶蟒缎妆缎金花缎。止生监披领同服色。】
免浙江嘉、湖二府正额钱粮八万七千二百八十余两。永着为令。给杭、宁九府额征银十万两。益各官养廉费。定四川钱粮耗羡加三。革除一切供应陋规。以苏民困。
上谕。朕御极以来。本欲将各省耗羡悉为革除。因广为咨询。知府县实有不得已之用度。若将耗羡尽行禁止。在廉谨之员实难支持。而贪污不肖之徒必有恣意苛索之事。百姓转受其累。惟于火耗过重之员重治其罪而已。查各省耗羡最轻者莫如浙江。每两不过五六分。地方官以不能敷用为苦。各省赋税。如江南之苏、松、浙江之嘉、湖。每府多至数十万。盖始于明初洪武时。四府之人为张士诚固守。故平定之后。籍富民之田为官。按私租为税额。夫员同之。罪在士诚一人。而乃归咎于百姓。此洪武之刻政也。明二百余年裁减不一。我朝亦照例征收军需经费。未便遽然裁减。雍正三年。朕仰体皇考蠲赋之圣心。将苏、松额征浮粮豁免。因浙江风俗浇漓。不便启其望恩幸泽之心。今浙俗渐次转移。可望改行迁善。查嘉兴额征银四十七万九千二百余两。湖州额征银三十九万九千九百余两。着各减十分之一。永以为例。至是浙江省各官养廉之资。以通省计之耗羡仅十四万两。督抚、将军、副都统、学政、藩臬、道府、同知、州县等官共一百二十余员。用公度费。取资于此不足支。应除嘉、湖二府外。着将杭州、宁波等九府额征银二百五万。按十分之一内存一半计算。得银十万两。赏给各官养廉。合之州县耗羡。则有二十四万两。以雍正六年为始。令督抚酌量分给各官。倘官民负朕爱怜之苦心。仍作奸犯科。隐粮逋赋。及侵渔国帑。剥削民膏者。天理国法俱难容。又四川钱粮甚少。官员用度供应皆出里民。岳锺琪、宪德奏称。将通省羡耗定为加三。革去里民一切供应陋规。从前贪吏有加至五六者。既革除陋规。则加三实减耗。非加耗。将来地亩开垦。自可次第减裁等语。朕恩及于官民。务使上下相安。姑且令行。谕众知之。
养廉之制。督抚岁一万至四万两。藩臬岁六千至八千两。道员岁四五千两。以及府州县官。皆以地方之烦简。赢羡之多寡为等差。而教职与州县佐贰杂亦均有波及焉。
张士诚据苏时。待民甚宽厚。及明太祖以苏、松等处负固。加赋以困之。益思张王。立庙虔奉之。曾见张相国英竹枝词。寒食由来传施食。诸神尽向虎邱行。招魂四六何人作。笑杀头名张士诚。可知已。又张符骧依归草载。海陵有腌鱼贩苏者寓神庙。梦神告曰。吾思故乡。请朝获倍利。欲舟载神像归。苏人不从。乃另塑送回。供奉泰山墩佛宇。其灵异如此。
彝陵总兵杜森奏。父呈源前从征吴逆捐躯赴难。乞赐赠恤入忠义祠。
呈源。陕西宁夏人。昔为宁夏镇标千总。随勇略将军赵良栋进剿吴三桂。守建昌。冲锋阵亡。与今古北口提督扬鲲父光裕同难。鲲已先奉请得允。
令嗣后各省乡试同考试官。调邻省在籍进士举人充任。不用州县职官。
九卿议。查明洪武中各省乡试。于他省家居儒臣明经公正者敦聘以为考试及同考官。弘治中。令各处提学考试教官以备聘取。万历四年。令所取同考官有事故不到者。于附近推官、知县内选补。是从前房官皆不用州县官。今议除顺天乡试照例开列各衙门官员恭候钦点外。其各省乡试。令地方官将在籍候选之进士、举人。确访闭户读书立品、不干外事、文行素优者。送督抚衙门亲加验看。以备邻省调取。如调取之员不足用。外帘六所将本省州县佐贰杂补用。凡调取进士、举人。各给路费银三十两。至两省接壤。居止相连。恐有亲朋交结。该督抚酌量远近。附近三百里内者不得混行咨送。既礼部再定条例。大省聘三十名。中省二十五名。小省二十名。签掣足内帘之额。即送回籍。外帘六所悉用府州县佐贰。内帘止称同考。不称试官。揭晓后亦即咨送回籍。不得留滞以结师生之情。又奉旨。布政、按察二司为钱谷刑名重寄。提调、监试以守巡二道代之。壬子科改内外悉用聘请甲科。不足。以在省候补之进、举充之。其外帘留入武闱。不复再聘。至乾隆丙辰恩科仍复旧制。用知、同以下官。 按明万历十三年。始复位各省正副主考用京官。同考用甲科州县官。如不足数。用教职补充。国初制。直隶乡试以顺天府尹主其事。聘取入帘同考试官用京职。外帘用知县。康熙二十四年。内帘改用所属知县及员外、主事、守部进士等官。五十一年。改内帘用翰林。外帘用部属等官。皆系钦点。外省以巡抚为临监。
【 先用按巡。】
布政为提调。守道副之。按察为监试。巡道副之。聘同知、通判、知州、知县为内外帘官。前科已入内帘者。只供外帘六所之用。康熙甲寅。三藩逆命。凡附近用兵之省州县有城守责。乙卯等科悉聘邻省教职
【 本朝例。教官止任本省。】
及本省府佐贰为帘官。余详卷首。
复设四川管理驿传盐茶佥事。驻省城。
国初以地方事简裁缺。令臬司兼摄之。
令兵丁不得拔补本营千、把。
定制。于就近或同城各标调补。庶可熟悉情形。约束兵丁。亦无忧家室远徙。上之体恤至而设法良。寻又令因公革退才技可用者。仍准入伍食粮。八年。诏天下大小武臣。于兵丁外各保技勇超一人。所在督抚官司咎送赴京。上亲试。得千六百人。名勇健营。设提督等官统之。效力军前。则奇才异能或搜罗以当折冲之任矣。
多罗贝勒延信有罪革爵。发宗人府会刑部勘问。
刑部审奏。延信与阿其那、塞思黑、苏鲁、阿灵阿、拉锡、普启等结成恶党。圣祖令往防守藏地。托病规避。伊钻营年羹尧代题巧饰。乃蒙宽宥。恩封公爵。皇上即位。授为将军。历封贝勒。不思报恩。反因恶党治罪。心怀怨望。所行不法。其大不敬之罪四。私结朋党之罪七。欺诳乱政违误军机侵蚀帑银等罪九。经诸王大臣审明。拟斩立决。恩宥诛戮。继大学士富银安将伊家藏逆妇王氏大逆不道之字、黄妆缎被、八团绣补服并天下官兵马匹船只数目查出。奉旨再交刑部审讯。据王氏供。雍正四年。延信访知伊等。遣领催僧保带领伊子阿林那往。问以时事。王氏先与徒弟孙明性商谋大逆不道之言。即答以过了雍正四年就该大乱。五年三月就有应验。延信根基深。取了天下就保住国家太平了。延信即给与衣服。又给银修土炮。令伊等居住。据阿林那、僧保所供皆同。并将王氏解说之语告诉延信。令其收藏候验等语。据延信供称。这是王氏夸奖我的话。我已是被孙道士哄了。所说的话在我家里搜出。这就是我的死罪了。再天下官兵马匹船只数目是从原任巡抚图理琛处钞写是实。黄妆缎被、八团绣金补服俱是我买的。这都是我的罪死。有何辩处等语。应将延信凌迟处死。其子阿林那、揆举英及年十六岁以上子孙按律拟斩立决。其年十五岁以下及正犯之妻女等查明入辛者库。财产入官。王氏照大逆凌迟处死。其子来文中途病故。无庸议。孙明性于定兴病故。应请戮尸。其延信、图理琛所藏天下兵马等数目。追取销毁可也。奉旨。阿林那、王氏立斩。孙明性戮尸枭示。延信及阿林那之子孙俱入显亲王辛者库。王氏、孙明性之家属给付功臣家为奴。延信暂与隆科多圈禁。延、隆后皆毙于监所。延信。太宗之曾孙。前圣祖上谕云亲伯之孙。则本朝嗣统皆未立长。显亲王亦太宗之文孙。或同出一支欤。
总督河道齐苏勒报泗、虹、桃、宿等处沿湖新淤地二万二千余顷。应升科银二万八千余两。上以川泽感应。遣官致祭河源龙王诸神。
三年九月。两淮巡盐御史噶尔泰亦报各场新淤沙荡地六百五十九顷有奇。 按湖滨淤地多则清口日淤。黄河不能出清口畅流。惟有漫溢入洪泽湖而高堰危。苏勒因请设潼安守备。专收淤地钱粮。苏抚尹继善力请裁汰。并请减赋。旨俞允。清口在清河县。泗水下海口也。
辛亥。上万寿五旬圣节。
冬十有一月壬子朔。
甲寅。祭三皇庙。
成例。遣礼部堂官一员行礼。两庑太医官二员分献。明嘉靖二十一年。厘正祀典。三皇庙奉伏羲、神农、黄帝。以勾芒、祝融、风后、力牧配享。僦贷李、岐伯、伯高、鬼萸区、俞跗、
【 即扁鹊。】
少俞、少师、桐君、雷公、马斯呈十人祔享。增伊尹、秦越人、汉淳于意、张机、魏华陀、晋王叔和。皇甫谥、葛洪、隋巢元方、唐孙思邈、韦慈藏、王砯、钱乙、宋朱肱、金刘完素、张元素、元李杲、朱彦修十八人从祀。牲用太宰。器用笾豆簠簋。以仲春仲冬上甲日遣官行礼。着为令,今制同。从祀亦十八人。或明之李时珍、本朝之张景岳有可议增欤。 物原云。神农咨于岐伯。作内经。命俞跗、岐伯、雷公究息脉。辨药性。制针灸。巫彭、桐君制药丸。至伊尹乃创煎药。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