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永宪录
永宪录
闰三月丁巳朔。
以福建道监察御史汤之旭升补太仆寺少卿。
之旭字孟升。号凝斋。河南睢州人。康熙丙戌进士。甲午江南、庚子浙江两典乡试。甚得人。祖斌号潜庵。顺治己丑进士。举博学鸿词。累官江苏巡抚。进礼部尚书。为一代名臣。尝为旧太子讲官。每见尊礼。奏闻圣祖。允斌坐讲。如宋程颐故事。其在江苏。奏苏松淫祠有五通、五显及刘猛将军、五方贤圣诸号。苏城西十里楞伽山俗名上方山。为五通所据。数百里之人奔走如骛。谚谓其山为肉山。其下石湖曰酒池。凡年少妇女有殊色。偶冒寒热之症。必曰五通将娶作妇。往往致死。每岁数十。视河伯为更甚。臣收其妖像木偶付之烈炬。土偶投之深渊。凡如此类。尽数毁撤。恐臣去后。愚民无知。必复举国若狂。请旨严禁。有旨令通行直省。严查禁革。迨雍正壬子。前令又弛。复有惑众诬民之事。再奉圣旨。如斌革除之法。昔明太祖既定天下。大封功臣。梦兵卒千余罗拜殿前。请加恩恤。太祖曰。汝固多人。无从稽考姓氏。但五人为伍。处处血食足矣。因命江南家立尺五小庙祀之。俗乃附会而称五圣也。上于清正大臣之子孙多加录用。是时起复故大学士张鹏翮之子懋诚礼科给事中。累进通政使。擢前刑部尚书魏象枢之孙庚子举人绎为工部员外郎。累进右通政。八年。以不称职罢。复山西巡抚择象枢后人至京引见。象枢号环溪。蔚州人。顺治丙戌进士。刚方正直。弹劾权要。举朝惮之。卒谥敏果。圣祖壬午西巡。曾幸其第。抚其妻子甚厚。子学诚。壬戌进士。由中书特起为翰詹。视学江南。任满以母忧归而终。
敕署安徽布政使两淮巡盐学士噶尔泰疏浚上江河流所用钱粮令巡抚魏廷珍赔补归库。为膜视利弊者戒。
时宿州灵璧积雨被灾。两广总督孔毓珣陛见经过奏闻。上嘉其公忠。故有是命。魏廷珍字君弼。直隶景州人。康熙癸巳探花。精于算法。
【 如果核盈箱。能知其数。】
赋性骨鲠。屡遭训饬。而向用不衰。
十一年总督漕运时。上命国师文觉往南朝山。仪卫尊严等王公。所过地方官员膜拜如弟子。至淮。督关年希尧首行此礼。大学士河督嵇曾筠不得已从之。魏独植立徜徉。且上疏言臣不能从佛法。上亦不之罪也。前凡询问天下督抚诸事。多持己见。不合于人。本竟留中。十三年。内拜兵部尚书。乾隆初。往护景陵以终。文觉日侍宸扆。参密勿。上倚之如左右手。是年腊七十。故有是举。上深通禅旨。力阐宗风。从前弘觉等望重一时。皆圣心所不取。因御制论说。晓示僧众。凡名山古寺皆内遣僧主之。十一年冬。诏华山主僧于次年春入掌皇戒。集天下有学行僧考验。与其选者以为荣。时华山佛宇天火灾。着江南督抚不拘银数务复旧观。自是而三教殿庭皆以鼎新。又令凡庙宇山田。地方官清查。侵占变卖者许给半价赎回。十三年冬。今上降谕。严饬僧人。其侍帷幄者皆放还山。文觉独令沿途步行归长洲。着地方稽查管束。无致生事。传闻隆、年之狱。阿、塞之死。皆文觉赞成。故圣心隐痛。定制年五十者方许出家。一僧止容置田三亩。余归官济贫。庵观不得私造。年少者敕令还俗。僧之荫佛。道之火居。则革除焉。
河南总督田文镜进瑞谷一茎十五穗。上嘉以忠诚任事所感召。
文镜每年必以休嘉入告。是年又奏路不拾遗。由是别省相效报闻。浙抚李馥复献天生锦。言蚕吐丝而成。上谓必先界其尺度。以蚕网丝。何谓天生。圣主明见如此。今上九符颂之瑞茧。意即谓此。按天生锦。元史本纪曾有之。
复外戚伦布一等公爵。追封故都统赖塔为一等公。以孙博尔屯袭。
上谕。祖母太后、母后之外家俱有世袭公爵。孝诚仁皇后外家之公爵因常海获罪。圣祖谕旨革退。比时未令承袭者。皇考或有深意存焉。今可敕常海子伦布承袭。再原任都统赖塔。当三逆变乱时。统兵征剿。克复云南。功绩茂着。因伊身有过犯。功过相抵。是以未封公爵。给与阿思哈尼哈番。在国法允当。且使立功之人咸儆惕收敛。今事历多年。人已知鉴戒。将赖塔追封为一等公。令伊孙博尔屯承袭。以示朕眷念旧臣之至意。 按索尼之嫡裔常泰与索额图同时。以辅旧东宫擅权婪赃罪废。泰疑即海。
革太常寺少卿吴隆元职
隆元字炳仪。号易斋。浙江归安人。甲戌进士。以奏章草率。袒护科甲。且系隆、年力荐人。其不罢任者恐反得自已也。未几于严鸿达案内败。
改贵州平溪、清浪一众为县。曰玉屏、清溪。隶思州。移湖南靖州之天柱县属黎平。
复设威远府、镇沅府。隶云南。宣威州、恩乐县属镇沅。会泽县附郭东川府。
后又设普洱府。移临安之新平隶元江。以楚雄之定边归附蒙化。设文山县隶开化。威远、镇沅皆南诏银生府地。明皆设府。本朝初省普洱为元江地。旧分驻通判一人。洱海。古叶榆河也。近大理。皆因剿平番猓而设。附郭普洱县曰宁洱。宣威后隶曲靖。威远寻入镇沅。又广南设附郭县曰宝宁。
改四川建昌卫为宁远府。设西昌、冕宁、盐渔三县。移遵义之会理州并隶之。
改广西泗城土知府为流官。移思恩之西林隶之。复设南丹、那地二州。属庆远。
土府岑映宸不法。朝议革其世职。诏给伊弟武举映干顶带。以奉先继禄之祀。顺治十四年大兵入黔。贼将李定国、冯双礼、白文选等以兵阻泗城。土官岑继禄导兵入安隆。遂败定国等以定贵州。继禄不绝祀。念功也。泗城与镇安二土府旧属思恩。镇安原辖奉议、向武、归顺三土州。今移柳州之下雷州并属之。泗城原辖果化、恩城、田州三土州。今以恩城隶太平。田城州隶思恩。南、那二州宋明皆属庆远。本朝初省。西林康熙中置。乾隆初设泗城附郭县曰凌云。镇安附郭县曰天保。凌云以山得名。
令抽拨福建兵丁更迭防守台湾。
总督高其倬请添设步卒。裁去马兵。上以裁马难供救援。添兵亦非常计。令于通省各营抽拨防守。盖台湾自朱一贵乱。兵丁系内地抽拨。一年而替。不携家口。免潜通诸番。今因循成例。而增其数也。
是月。命督抚驻札之地建龙神庙。
在江宁者曰吴福龙神。内部颁神像二尊。所在官司迎奉。朔望门外设拜。禁人入内。莫详所奉。后止建于江南、浙江、山东。后又各省会立仓帝庙。以祀仓颉。诏旨未详。附志之。
秋九月甲寅朔。
改武会试以二十七日为头场。
兵部奏。天下应试武举一千六百余人。较上科将少二千人。故改期俟其续到。
设驻防德州八旗官兵。
。旧制京城外十二城及山东德州等四城皆设防守尉。分驻八旗兵。又或增德州之数而统以大员欤。俟考定。=缙绅列于青州。或青[德]州之
设广西右江总兵官。辖思恩协新设安隆、上林等营。驻泗城府。
左江源出贵州都匀。右江源出云南曲靖。二水至南宁城西合为一流入横江。一名郁江。即古夜郎豚水。下达交趾。广西恃二江为险阻。
禁天下军民埋藏金银。
不遵旨事发及被人偷掘者。皆入官。充地方赈恤之用。上自即位以来。惟鸿胪寺卿李凤翥奏迎神赛会男女嬉游烟火灯烛酒船有禁。准兵部右侍郎牛钮奏。民间穿用八团纱缎及上用内造字样有禁。妇女入庙烧香有禁。学习拳棒有禁。鹁鸽鹌鹑秋虫有禁。以抑浮浇而崇节俭。意至厚也。未及详载。
改贵州威宁府为州。所属大定为府。辖平远、黔西、威宁三州。毕节一县。
威宁本威清卫。康熙二十六年废乌撒卫改为府。改大定、平远、黔西三府为州。永宁、毕节二卫为县。隶之。黔西。明水西地也。
改四川遵义府归贵州。贵州永宁县归四川。贵州以军粮同知驻辖之。
永宁原属贵州威宁府地。当滇贵要冲。遵义原辖遵义、桐梓、绥阳、仁怀四县。真安、会理二州。今移会理于宁远新府。增西隆州。西隆原属广西施恩。
【 后仍归广西为直隶州。辖西宁。】
会理康熙中置。盖遵义与黔之平越皆唐播州地。干符三年。太原人杨端踞之。至明神宗时。相传二十九世八百余年。万历十八年。宣慰使杨应龙叛。讨平其地。置二郡。设军民府。本朝改流官。按川、贵等省彼此改易者。皆督抚为镇苗起见。取其土地相近。统辖甚便。不致隔省牵制。雍正十三年。平越之黄平苗乱。上以改易诸事有未合人心。大学士前总督鄂尔泰削伯爵。
【 今上登极旋复。】
而提督哈元生果于杀戮。失招抚之方。遂远近煽动。所残之地。杀人无数。皆削皮抽肠。以逞凶虐。水土皆为之赤。当起祸之始。先自杀其十五岁以下者。以不能武用。恐为大兵斩获。及其败也。临阵若有鬼神禁之者。率束手就缚。审明正法。在前者己断脰屠肠。而后者犹于地拔草料。其不畏死如此。
筑西宁边外西大通、白塔川、测免三地城垣。设一镇两营。以固西陲。
西大通在西宁。所辖另设总兵驻之。后不载缙绅。或归西宁俟考。
工部右侍郎申大成请贵州军田每亩上税五钱。报司给契。与民田一体买卖。黎平改设总兵。镇抚苗彝。
为县宜设总兵以资弹压。上命总督鄂尔泰议奏。设于古州长官司。%疏言。黎平一府与楚苗为邻。兼新立五开、铜鼓等
以翰林院侍讲户部郎中尹继善为广东按察使。
继善字符长。满州镶黄旗人。雍正癸卯进士。寻协理江南河务。巡抚江苏。父尹泰字子登。时官左都御史奉天府尹。六年冬拜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九年继善督理两江总督。又协理江宁将军。总理两淮盐政。巡抚兼河务如故。信任之专。与田、李相埒。两淮盐政。此后主其事于督臣。而继善勤敏莅事。洁己奉公。称贤能焉。继调云贵。内拜尚书。又回两江。乾隆十三年。以病再回尚书。因用兵金川。又督陕甘。十六年。再回两江。可谓遍历半天下。而年已老矣。
改贵州南笼厅为府。辖安顺之普安州。安南、晋安二县。设永丰州及黄草坝、册亨、罗斛三土州并隶之。
番苗之地。不能设立州县治。分同知或通判莅之。故称厅。荒檄每有是。黄草坝州隶普安州。册亨州、罗斛州隶新设永丰州。盖云贵总督鄂尔泰奏黔滇划江之制。疏言。广西西隆州泗城土府与贵州普安州、南笼厅永宁、定番二州俱犬牙相错。土苗杂居。以致争占地土。互相仇杀。臣等查红江一水实天之所以限黔桂也。意以红江为界。南属广西。北属贵州。厅将西隆州所属江北之罗烦亨等四甲半零二十二寨割隶贵州。泗城府所属江北之上江、长坝、桑郎、罗斛等十六甲亦割隶贵州。所割二处南北约三百里。东西约六七百里。请于泗城对江长之坝设立州治。
【 名永丰。】
知州、吏目等官。罗斛四甲与贵州定番、永宁二州相连。应设州判。将桑郎四甲令其分理。驻札罗斛。西隆所割四甲半有零余罗烦一甲、剥弼下半甲与州治相近。外册亨、龙渣二甲、巴结半甲、剥弼上半甲距长坝窵远。应设州同一员。将龙渣、巴结等甲令其分理。驻札册亨甲。各设城守、游击、守备等官防守。归安笼镇统辖。泗城之北原有一肩作山。为黔、滇分界。而黔属之董家旗尾泗村龚赵二家坉、李家坉、城哈寨、打村寨、金井寨、坝草寨、万寨、罗帕寨、罗王村等十处穿入泗城腹里。甚为错杂。应将此十寨归新设知州管理。再安顺一府原辖三州五县、南笼一厅。旧已鞭长莫及。今若再辖新设一州。又增数百里地。势难兼顾。请以镇宁、永宁二州。普定、安平、清镇三县。仍听安顺府管辖。将南笼所属改为府治。设知府、经历各一员。南笼通判为之佐理。
【 驻归化营。】
。查黄草坝在捧鲊之内。从无烧掳大案。应以驻防黄草坝之安笼游击移驻捧鲊。普安州添设州判、把总各一员分驻黄草坝。裁按察司经历捧役以为添设州判之用。从之。鄂督平定苗疆一疏。累纸数十页。指划详明。敷陈晓达。一时传播。因集隘不及附载。!将附近之普安一州。安南、普安二县。并新设之一州。归南笼府管辖。普安州之捧鲊地方有养马箐穿连三十余里。为三江咽喉。彝侬之要隘。上江白云坉险峻。惟一径纡回。可以攀援而上。法岩寨山高十五里。路险岩危。歪染寨堙户百余家。田多民富。以致彝蛮踞险负嵎。若于捧鲊设立一营。白云坉拨弁扼险。法岩、歪染二处设立大汛。不惟黔彝可以控制。即侬亦不敢启
改台湾学政事务归巡察御史。
往制厦台道摄学政事。上以道员事烦。改归巡台汉御史。
再以黄铜赌博宰牛三禁为念切民生重农惜用至意。晓示天下。令嗣后谕旨。内外诸臣皆当记载。地方官刊布通知。
湖南布政使赵城连遭父母丧。皆令在任守制。给假葬亲。
往时督抚在任守制。取自上裁。雍正年中。如湖广总督杨宗仁、广抚杨文干、东抚陈世倌诸人。若布按以及州县。或任内有亏空。或贪美缺。每乞上官借地方公务办理未竣为请。遂成通例。十三年。今上登极。特申严之。凡在任守制者覃恩不得预。而终丧在籍者一体受封。至武职顺治时皆不离任。二十七日服除。康熙二十五年。准回籍丁忧。二十六年。改为提督、总兵、副将离任丁忧。参将以下不准丁忧。亦不给假。今上准武臣亦得请丁忧。虽家有次子而亲老情愿终养。亦得告归。参、游以下在任守制者例穿朝服不与。服制内不得升转。亦准给假葬亲。教孝之典蔑以加。十二年又定例。乃官员为之后者。本生父母殁亦解任。终一年丧。童应试从同。
【 只廪生停廪不开缺。】
彼托出继以匿父母丧。可褫其逆魄矣。
云贵总督鄂尔泰奏江南水利事宜。优旨褒美。章下所司。
疏言。皇上命臣胞兄鄂礼同往协办江南水利。诚恐鄂礼才具少软。不能决择。据臣所见。冒昧陈奏。按刘河、白茆河奉旨开浚。此湖海二区之脉络。江浙六郡之要津。至于江宁之秦淮。其源有二。一出句容华山。一出溧水东庐山。合流入方山埭。自通济水门入。郡城内外交资不及。今大加疏瀹。日久湮废。势难清理。至于扬州之五塘。虽侵占已久。故址尚存。扬州之邵伯、高宝。直达淮安。此一带稍遇水大。一望汪洋。若开浚五塘。亦足分其下流。但河堤绵亘三百里。往往黄、淮、湖一时汇聚。宣泄甚难。虽设闸已多。一遇水势泛溢。多被冲决。须沿途相度。别分支河出水。则淮、扬二郡永远奠安。若镇江之漕河。一至冬月。挽运艰难。每年挑浚随淤。以致起旱盘坝。公私交困。向例每岁挑浚。独责之丹阳。更兼奸胥蠹役地棍人等借名洒派。杂役驴户人等勒索高价。因以为利。乐其堵塞。不乐疏通。凡有可比阳之练湖者。皆应开通。以助运河。至于各郡州县之内外城河。各镇市之河。每被势豪侵占堵塞。应饬有司尽行疏通。但河路甚多。帑金势难补给。其挑浚城河及镇市之河。俾濒河两岸居民各浚其半。其在港内不临河者。量为协助。鳏寡孤独悉以攸免。至无民居之地。或需拆物砌岸等工。劝令绅衿富户兴贾鹾商量力捐输。毋许纳派。臣自任江南。私心耿耿。适蒙圣主轸念及此。故不揣愚昧。越职陈奏云云。上谕。览鄂尔泰所言江南水利事宜。甚属周详。但折内有越职之事。而有关于国计民生者。既有见闻。即当据实入告。方合公忠体国之义。实为尽职。非越职也。如孔毓珣经过凤阳。即以水利情形奏闻。朕甚嘉之。鄂尔泰所奏。着发与范时绎、陈时夏、陈世倌、鄂礼详加相度。悉心妥议具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