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永宪录
永宪录
丁卯。午刻上御太和殿。遣使册立中宫那拉氏为皇后。诏告天下。恩赦有差。封年氏为贵妃。李氏为齐妃。钱氏为熹妃。宋氏为裕嫔。耿氏为懋嫔。
诏曰。朕惟干施坤成。乃布和于四序。日明月丽。并临照于万方。□王者建邦。必正宫庭之位。圣人作则。首隆册命之文。所以理人伦。辅修内治也。朕丕缵鸿基。厥成大业。前奉皇妣孝恭仁皇后谕旨。以嫡妃那拉氏诞秀高门。□□华冑。淑恭中度。懿范性成。孝敬尽于晨昏。承颜养志。柔嘉着于宫壶。惠下肃躬。令德克全。徽章允称。宜册立为皇后。洎慈闱□□。典礼久稽。而宗纪聿严。正名斯亟。兹□遵慈训。载考芳仪。祇告天地、宗朝、社稷。于雍正元年十二月十二日册立那拉氏为皇后。保承先于□□。式正号于长秋。大礼既成。湛□应溥。所有事宜开列于后云云。于戏。祉贻□室。宏昭式谷之原。福备椒庭。广锡敷恩之典。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凡立后前期一日。遣官各一员祭告天地、宗庙、社稷。上亲祭奉先殿。是日。礼部、鸿胪寺官设节案一于太和正殿中。册案一于节案之左。宝案一于节案之右。设彩亭二于内阁。銮仪卫陈皇上卤簿仪仗大驾。教□司设乐如朝仪。内监设节案一于皇后宫内之正中。设册宝案于节案之左右。设香案于节案之前。陈皇后仪仗车辂于宫门前。王以下文武各官俱朝服齐集如朝仪。内阁、礼部堂官捧节册宝于彩亭内。校尉举亭。以次入太和门丹墀内。内阁、礼部堂官捧取节册宝由中阶入太和殿内。置各案上。正副司臣及执事各官于丹墀内东班西向立。钦天监堂官率本监科官二员候占于干清门。报吉时。礼部堂官奏请皇上升殿。上俱礼服御太和殿。鸣钟鼓作中和韶乐。阅册宝毕。升座乐止。□□□官赞鸣鞭如朝仪。鸿胪寺官引正副使及执事官就拜位立。赞排班。赞进。赞叩头。行三跪九叩头礼。作丹陛大礼毕。乐止。礼部堂官引正副使至丹陛上北向立。鸣赞官立于殿檐下之东西向。赞有制。正副使跪。宣读官于殿中门之东西向。宣制曰。某年月日册立纪某氏为皇后。命卿等持节行礼。宣读毕。又学士捧节授正使。正使跪捧受持节前引。礼部执事官举册宝案。册前宝后随行。由中道至阶下捧取册宝置各彩亭内。礼部官持节前道。校尉举亭。前列黄盖一柄。御仗二对。次第从御道行至太和门外。由协和门入。赐王以下文武官员坐。赐茶毕。鸣赞作乐。上还宫。乐止。正副使至景运门外捧节册宝授内监。内监持节举册宝亭以次行。至皇后宫门外。皇后具礼服迎于宫门内之右侍立。候节册宝过随后入宫。就拜位立。内监捧节册宝置于各案上。内女赞官赞跪。皇后跪。赞宣册。宣册女官就册案捧纸册宣毕。赞受册。受册女官捧金册授侍左女官。女官跪接。恭献皇后。皇后跪受。授侍右女官。女官跪授侍立。次赞宣宝。宣宝女官就宝案捧纸宝宣毕。赞受宝。宣宝女官捧金宝授侍左女官。女官跪接。恭献皇后。皇后跪受讫。转授侍右女官。女官跪接侍立。赞兴。皇后兴。赞行礼。皇后行六拜三跪三叩头礼。赞册三礼毕。内监捧节出宫。皇后送节于宫门内左右还宫。内监至景运门外捧节授正副使报礼毕。正副使持节至后左门以册立礼毕复命。次日。皇后朝上于内殿。诸王百官上章庆贺。立太子仪略同。册妃嫔礼亦略同。但止告祭太庙、奉先殿。不御殿内。大臣以节宝册印次第授正副使往封。皇后大冠用东珠镶顶。服用黄色秋香色五爪龙缎妆缎凤皇雀鸟缎。□□朝太后则十命妇引礼。十二命妇前导。二十八命妇后护。八侍卫命妇设八褥乘舆至止慈宁门外。如上朝仪。皇贵妃、贵妃冠顶东珠十一颗。妃十一颗。嫔十颗。服用凤凰雀鸟五爪龙缎妆缎八团四团龙等缎。禁用黄色秋香色。皇太子冠用东珠十三颗镶顶。礼服用秋香等色五爪三爪龙□□八团等缎。带用金镶玉版嵌东珠。皇子纳妃同。朝上于内殿。皇子在前。妃次后。每跪第三叩首则同叩。亦三跪三叩首。六拜者。每次三拜。至第三拜则跪行一叩首礼。故止曰六拜也。
齐妃或云即今之崇庆皇太后。俟考。
今皇太后加上慈宣二字。十四年。平大金川。加上康惠二字。十五年。立娴妃为皇后。再加上□□二字。十六年。圣寿六旬。又加上裕寿二字。
按国制。皇后诸妃及凡满洲之正室皆不与汉人联姻。前所云命妇。皆属满洲。
恩诏。妇人犯法除十恶外赦免。
准访求年老良医赴京考试。
翰林院侍讲学士戚麟祥请令太医选取生员能明张仲景伤寒论、张景岳灵枢素问、李时珍本草纲目三书者。授为医学教授。俾其训迪医业之人。
考取精通者为生员举人。部议。儒、医两途难于合一。宜同教授。不时考课生员。令其深通医术。以应上选。而择精通医理者为教授官。恐年老良医惮于赴京考试。先授其子弟以经历、吏目等职。以宠其行。戚麟祥素精医术。故有是奏。后亦不行。
上祫祭太庙。命郡王允代祭景陵。
国制。岁暮行大祫礼。按明洪武元年定礼宗庙四代各一庙。皆南向。以四时孟月祭。岁除则合祭于高庙。岁凡五享。今略同。
永宪录卷三
雍正二年岁在甲辰。
祭酒张廷璐请广宣圣谕广训。以宏教化。
疏言。翰林院侍讲学士觉罗逢泰已请在京八旗每月宣讲。翰林院侍讲学士张照又请行之于试士训蒙。臣更请令各省将军、提、镇转饬所属武职宣讲。则兵丁黎庶均沾圣化。试士之法。由县府及学政覆试童生。令默写广训。一条不错一字者准取进。平日各学择有品行生员朔望宣讲。蒙师用以训迪幼稚。
继右参议孙勷更请遴选教官宣讲广训。化导兵民。种种虽不尽实力奉行。而外官考成列荐必以勤宣圣谕为第一义也。勷字子朱。山东德州人。康熙甲子解元。乙丑进士。有文名。是年。老病免。
署山西巡抚刑部左侍郎伊都立劾年羹尧侵蚀茶盐之利。命吏部左侍郎史贻直、刑部右侍郎高其佩往勘。
疏言。陕西咨追私茶。生员王敬庵等愿罚银九万两。羹尧并未奏明。又纵容运同严士俊私占盐窝渔利。以入利益。令嗣后旱涝成灾。督抚据实驰奏。庶可及时修省。以邀天鉴。更以天人相感之理指示百寮。
允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王顼龄致政。俟孝恭仁皇后服制满日加恩归里。
顼龄凡三以老乞归。至是俞允。其口占云。从此光阴为我有。当年白傅咏清娱。分司犹有行香务。争似归田一事无。而竟不及待。数为之也。
凡大学士、尚书原品休致者。乾隆元年特谕。皆给以原品俸廪终其身。着为例。
太常寺少卿李锺峨请庶吉士分省简选。不报。
疏言。癸卯恩科甄选六十二人。汉军河南、四川缺人。甲辰正科甄选四十三人。蒙古、山西、河南、陕西、四川、广东、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皆缺人。请嗣后甄选时。仍俟天心简任。暂停覆试保举。庶边僻省分咸沾覆载之仁。
部议。覆试保举乃圣心至公至慎之良法。锺峨不过为乡曲私情起见。无容议。锺峨号芝麓。四川通江人。康熙丙戌进士。
申明大人出京文官朝服武官披挂迎送之禁。
考试满洲、蒙古、汉军食粮免差举人董龄等五十五人。文理不通者裁其廪给。
谕满洲、蒙古因祖父拖欠钱粮治罪者概予宽免。后不为例。
削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都统嗣一等公夸岱职任。止以公爵在领侍卫大臣里行。革舅舅称。
岱自陈生性胡涂。乞解退大臣都统职任。及上达怡亲王等议处。又乞赏回原折。王大臣劾岱深负圣恩。希图安逸。以邀虚名。遂罢要官。
丙申。起送密亲王金棺暂安奉黄花山福金攒院。
上以郑家庄非可久停。亦虑火烛。蓟州黄花山现有故福金石氏暂安放地。移金棺至彼同屋安奉。拨大人兵丁护守。俟择日营建墓院衙门。
国制。亲王丧。俟墓院完日发引。期年而葬。郡王、贝勒五月发引。七月而葬。贝子、公以下三月发引。五月而葬。
夏五月戊戌朔。
都统汝福、马尔萨有罪削籍。拘禁诚、廉二王府。
汝福前左都御史党阿赖子。诚亲王属下人。马尔萨详后上谕中。
扶沟民杜世兰妻庞氏一产三男。
以年羹尧僭越诸罪示朝臣。饬羹尧明白回奏。
上谕大学士马齐。御前侍卫遣之效力军前。年羹尧带至西宁使之摆队坠金凳。是诚何心。况圣祖时亦拣发侍卫于将军富宁安、傅尔丹处。未闻其奴隶使也。来京陛见时。督抚原无跪接之例。且伊又未带大将军帅印。而令利瓦伊钧、范时捷跪接。是诚何心。青海之叛逆。伊系征剿大将军。王、台吉等或可令其下跪。至无罪犯之蒙古王等亦令下跪。况扎萨克郡王阿宝系本朝之额驸。亦竟令其下跪。是诚何心。尔等行文着令明白回奏。
增国子监满洲助教四员。俾各任一旗以责课程。
旧制。满助教十六人。蒙古四人。今广四人。则三旗分任。合之二十四人也。
戊申。夏至。有事于方泽。
直隶总督利瓦伊钧劾年羹尧奸欺贪残诸罪。饬羹尧明白回奏。
疏言。年羹尧心实奸回。行皆欺罔。逞悻直而貌忠诚。挟权势而作威福。招权纳贿。排异党同。冒滥军功。侵吞国帑。杀戮无辜。残害良民。更有甚者。西海久已荡平。而大将军帅印不回缴。心迹行事大不可问。去年进京时。题报帅印令内阁学士怀亲看守在署。乃十月十一日行文到臣。备回陕夫马。则仍用大将军印。欺罔之罪其何能逃。原任湖南巡抚王之枢在陕修城。所有定州田房自应变解。乃并未咨查。早为羹尧所得。至今年四月。始将之枢零星田房移臣追变。又原任江西学臣徐昂发军前效力。具呈原任江西巡抚王企靖得伊银三万两。此系赃银。理应题奏。乃竟自咨追。臣见来文未曾声明题奏。所以之枢、企靖二家不敢严追。由此以推。则数年发往陕西人员。羹尧先饱己囊。何可限量。又陕西喇嘛寺内僧四五千人。不分奸良。诛无孑遗。获其辎重数十万金。杀无辜而利厚赀。罪不容逭。且历年军需。冒销无算。莫敢触破。既私垄断。又耗国计。似此奸回欺罔。贪黩险刻。何可姑容圣世。臣与羹尧有旧。因其不臣若此。公愤难遏。若隐默不言。私羹尧而负皇上。臣罪不几与羹尧同乎。仰祈干刚独断。明罚典法。以为不臣之戒。王企靖字苾远。直隶雄县人。乙丑进士。派筑布隆吉城。营求羹尧以病告归里。行至兰州卒。
庚戌。皇后千秋令节。以孝恭仁皇后服制未满。仍停庆贺筵宴。
命礼部右侍郎三泰致祭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成例。太常寺官典祀事。兹以追封三代爵号。特遣官祭告。道书言五月十三日为帝降神期。而世所传则诞生日。此与国志不合者。
以年羹尧攘恩示惠之罪晓谕在廷。
上谕。从前松江提督高其位署理两江总督印务。年羹尧曾奏圣祖仁皇帝云。高其位年老衰惫。两耳重听。贪位隐饰。贻害地方。是以罢其署理之职。朕即位。特召高其位陛见。看其人老成忠厚。善气迎人。适年羹尧在京。遂令询问高其位。以銮仪使、都统、提督三缺令其自择陈奏。高其位奏都统事未熟练。銮仪卫又无效力之处。遂令回松江。此朕加恩老臣。并非年羹尧赞助之力。揣年羹尧必隐其从前之参劾。反市德于其位。而其位亦以为出于年羹尧之赞助也。去年其位进松江渔船所得玉宝。朕赏以四团龙补服等物。又适年羹尧在京。又必居功冀其感激。闻得年羹尧将苏州一无赖小人王廷贵荐与其位。其位不察能否。授为把总。不久又擢千总。年羹尧攘君恩以示己惠。高其位遵私嘱如奉公令。即此见年羹尧之巧诈营私。而内外臣工之为所愚者不少矣。朕特为发年羹尧之奸巧。非罪高其位也。以上情节。令高其位明白回奏。王廷贵即遣来京。朕自阅看。
卫侍郎史贻直、高其佩并勘河东运使金启勋合阳捕盐戕害平民罪。
上谕。前因年羹尧奏称合阳有盐枭凶恶。必用兵弹压。遂调兵给河东运使金启勋料理。乃率兵骤至合阳。黑夜围其堡子。遂致无知妇女人等自缢投崖跳井死者数十人。范时捷曾经奏闻。及降旨究问。而年羹尧希图朦混。奏称并未伤损一人。金启勋料理甚属妥当。迨范时捷再行折奏。复令查明。方始详奏。着将金启勋革职拿问。并将范时捷、年羹尧二折发与史贻直、高其佩等严审定拟具奏。前时捷奏折至。上朱批。朕览所奏。范时捷真不媿我太祖、太宗时中堂之后裔。朕实甚嘉之。年羹尧朕如此严加教谕。毫不知愧惧后悔。仍怀此等欺诈固执奸巧之心。殊属不解。正所谓下愚不移也。可愧可叹之至。国初汉相范文程历相三朝。功着旗常。子承谟以翰林累官闽浙总督。死耿逆之难。承烈总督两江。入为兵部尚书。承勋如之。承斌、承祚位皆通显。承谟子时崇复官闽浙总督。内拜大司马。今时捷、时绎向用方隆。范氏与佟、白、张、刘诸姓皆辽之臣族。为开国从龙旧臣。承谟号螺山。顺治壬辰邹忠倚榜进士。耿精忠谋变。巡抚刘秉政、提督王进功皆从。承谟抗拒詈骂之。遂被囚。耿卒。泰宁许鼎独左右之。在狱惟烧木枝代笔。书粉墙作为诗歌。久而成集。有赠武彝曲。鼎号武彝子也。凡系七百余日。大兵将临。知逆必戕之以灭口。自缢死。鼎潜藏其骨上闻。人咸义之。
镶白旗汉军都统范时捷劾年羹尧欺罔贪婪诸罪。饬羹尧明白回奏。
疏言。年羹尧立心诈伪。秉性凶顽。欺罔多端。贪婪无厌。婪作威福。虐害官民。臣同在陕西署陕抚。知之甚悉。谨一一为皇上陈之。一、年羹尧因运米四万石至军前。照依西安起运每石费银三十六两之例。不于西安买米。私向沿途买运。侵蚀款价银四十万两零。自恐败露。止以总用银一百四十四万两报部。一、捐纳事例每驼一只米一石各折银七十二两。年羹尧皆额外勒银三十六两。计共捐银六十一万六千余两。年羹尧共婪银三十余万两。管捐之原任西安府知府桑成鼎、金启勋可讯。一、陕省奉公。向因军兴。督臣鄂海题明捐补各项。雍正元年十一月奉旨永停此例。年羹尧称经奏明。照旧公捐。及臣催取公捐支销册档。藩司胡期恒匿不交出。明系私用。计共侵雍正二年俸工银五万余两。原藩司胡期恒可讯。一、将军、督抚自王以下俱平行。先时图海为大将军。与督抚往来俱用咨文。年羹尧妄袭允禵之例。与将军、督抚擅用令谕。书官书名。妄自尊大。蔑视官常。各衙门行文可证。一、年羹尧保题各官。悉多营私受贿。赃私巨万。用伊家人魏之耀、严大等过付经收。不能悉其细数。必须刑讯魏之耀、严大等。方尽得实情。以上种种恶迹。臣在陕亲知灼见。似此大奸奇贪之员。上负隆恩。下妨民命。人所共疾。国法所不容。伏祈将年羹尧并通同欺妄之桑成鼎等一众提审治罪。庶奸恶知儆。国法得伸矣。